帝王的荒淫、地主的剥削、百姓的困苦。人吃人,至易子而相食,勉强支撑着这个将死国家最后的荒唐。
今人不解,元朝为何不到百年便走向了灭亡?可看看他们的皇位传承就会明白,百年,真是幸运。
于是中原无数皇帝,甚至都显得小心翼翼。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所谓天子,真算不上是多强力的资本。
但元朝不一样,元朝皇位传承的混乱,在于他们对权力的重视程度,早已超过了道义二字。
天下人和自家人面前,他们选择了后者。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本来美好的句子到了元朝皇室众人这里,竟带着讽刺和贬义。
所有身上流淌这蒙古可汗血液的人,都想要承权、所有在战争中立下战功的人,都想要拼死一搏。
成则千古留名,败则坟土一堆。蒙古骑兵的世界里,没有落叶归根。战死在何处,便埋葬在何处。大军压过,路面平整,甚至连埋葬于何处都不知道。
如此独特的风俗文化,让每个蒙古人体内充满激情。等到元朝的嫡系权力传承,在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这里断开连接后,便是为后世权力的争斗埋下了伏笔。
若说元成宗铁穆耳、元武宗海山、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这几位皇帝的传承与交接,还算有所克制。
元末为什么不被人记载,只因为元末的乱,自上而下,皇位传承乱,是权贵之间的争斗,民间生存乱,则是底层人民的挣扎。
彼时百姓生活,有如刀口舔血。日常充饥,有粥无米,插筷而浮。中原大地上,无数像朱重八一样,有着数字名头的汉人接连饿死。
人们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在绝望中挣扎、在黑暗中前行,步履蹒跚且满身伤痕。身后留下的血迹没有让官府重视,反而成了上位者眼中别样的风景。
凶狠,在一个又一个汉人心头出现。起义?造反?叛乱?都不是,他们只想活下去,只想在寒冬之下,也能有庇护所。
不羡慕朱门酒肉臭,却害怕自己是那块冻死的骨头。至此,狼烟四起,江山北望。
各地义军对元政府发起猛烈冲击,哪怕遍体鳞伤,也要在临死前写下公道两个字。
可元朝又在做什么呢?皇位的争斗还在持续,国家都已经岌岌可危,却还在“讨论”眼前的蝇头小利。
近百年的安逸生活,让这群人彻底忘记先辈们在马背上的辉煌。当他们开始贪念龙椅的柔软,就已失去了挥动武器的力气,只能任人宰割。
混乱的历史,终于结束。中原大地,也终于进入了全新的王朝。
未来的路虽然坎坷,至少民众已经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