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世人皆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又有几人知晓廉颇与蔺相如的结局?

世人皆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又有几人知晓廉颇与蔺相如的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859 更新时间:2024/2/7 7:48:59

这些小故事我们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了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在历史上留下了负荆请罪的廉颇,他们一同造就了一段千古美谈——将相和,可是,他们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var1]

01蔺相如

赵惠文王当政时期,那块闻名天下的楚国“和氏璧”几经辗转到了赵国,被赵惠文王收入囊中。秦昭襄王得到了消息,派人给赵惠文王捎去口信,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赵惠文王手中的“和氏璧”。当时的秦国是西陲强国,除了齐国能够压制住秦国,其余五国皆不敢独自与秦国相抗,而秦昭襄王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赵惠文王的“和氏璧”也不过只是个幌子,给了“和氏璧”,赵国一定得不到秦国的城池,不给“和氏璧”,秦昭襄王势必出兵攻打赵国,两难的选择,让赵惠文王好一阵头疼。

这时,宦者令缪贤推荐自己一个叫蔺相如的门客,说他能够担当出使秦国的重任,赵惠文王半信半疑地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在被誉为“虎狼之国”的秦国朝堂之上,蔺相如据理力争,甚至以玉碎相逼,既保住了赵国颜面,也把“和氏璧”送归了赵国。蔺相如因此被赵惠文王授予了上大夫之职。

[var1]

公元前279年,秦国为了全力攻楚,不得不与赵惠文王和谈,约赵惠文王在渑池会盟,史称“渑池之会”。在这场会盟之中,蔺相如数次以死相逼,这才使得赵惠文王在保住颜面的同时,全身而退,蔺相如也因此升任赵国上卿。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丹即位,是为赵孝成王,蔺相如奉命辅政。在蔺相如等一众老臣的帮助下,赵孝成王迅速稳定了政局,掌握了朝政大权。公元前259年,在秦赵的大决战——“长平之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之时,因为赵国国力不继等诸多原因,赵孝成王想要临阵换将,以年轻气盛的赵括换下老成持重的廉颇。此时的蔺相如久病缠身,病情稍稍得到了一些缓解,得知这一消息,蔺相如来到朝堂之上,苦口婆心地劝谏赵孝成王,希望赵孝成王不要以年轻气盛的赵括为前线赵军主将,否则灾祸不日将至。赵孝成王拒绝采纳蔺相如的建议,一意孤行地任命赵括为前线主将,结果酿成了惨败,四十余万赵军主力全军覆没。蔺相如得知赵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后,再度病倒,不久便撒手人寰。

[var1]

02廉颇

赵惠文王时期,当时的战国数东边的齐国和西边的秦国最为强大,而在这两国之中,齐国又能稳压秦国一头,但是因为齐闵王的贪婪无度和穷兵黩武,使得各国的不满,在燕昭王、秦昭襄王等人的号召之下,秦、燕、赵、魏、韩五国组成联军,与公元前284年出兵攻打齐国。在这一战之中,赵军将领廉颇深入齐境,攻取齐国重镇阳晋,威震天下。班师还朝之后,廉颇被赵惠文王拜为上卿。

公元前279年,在“渑池之会”前夕,廉颇向赵惠文王请命,君臣二人约定“三十日不还,请立太子为王”,而后,廉颇又率领赵军威逼秦国,为赵惠文王的全身而退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在“渑池之会”中,蔺相如以出色的表现,为赵国挽回颜面,并且使得赵惠文王全身而退。赵惠文王归国之后,论功行赏,认为蔺相如的功劳比廉颇要大,廉颇不服,处处为难蔺相如。

而后,廉颇得知蔺相如博大的胸襟,主动背着荆条上门请罪,这就是“负荆请罪”这一典故的由来。经此一事之后,廉颇与蔺相如成为了至交好友,造就了一段“将相和”的美谈。

[var1]

在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廉颇率军转战四方,先后击败了齐、魏、秦等国。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了那场改变历史走向的“长平之战”,因为秦军战斗力极强,前期廉颇率军屡战屡败,直到败退到长平一线,廉颇才能稳住阵脚与秦军对峙。但是在对峙了一年多之后,赵孝成王临阵换将,招致了惨败。其后,秦昭襄王再度进犯赵国,兵围邯郸,但是在廉颇的出色指挥之下,秦国一直未能攻克邯郸,随后,楚国、魏国的援军抵达,秦军遭到重创,被迫退回函谷关内。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趁赵国主力尽失之际,攻打赵国,廉颇奉命抵御,接连击败了进犯的两支燕军,并且直接打到了燕国国都,使得燕王喜不得不割地求和。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太子赵偃即位,是为赵悼襄王。赵悼襄王刚刚即位就褫夺了廉颇的兵权,派乐乘代之,结果廉颇率军攻打乐乘,乐乘不敌,随后逃走,廉颇也因为率军作乱,不得不逃往魏国。

在魏国,廉颇虽受到了魏王的礼遇,但是因为廉颇一直心向着赵国,魏王一直不敢重用廉颇。后来赵悼襄王想要召回廉颇,却在奸臣郭开的阻挠下失败了,廉颇心灰意冷之下又去到了楚国,最后在楚国郁郁而亡。

更多文章

  • 妲己睡前有一个“坏习惯”,纣王万分喜欢,现代女性却不敢模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妲己和妹妹服侍纣王,莲花童子妲己和纣王,邵氏电影妲己迷惑纣王

    帝王与妃子之间的联系是颇为紧密的,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研究材料,以便为后世塑造一个更加鲜活立体的人物。无论是褒姒和周幽王,还是赵飞燕姐妹与陈后主,这些被大众冠以“红颜祸水”的妃子们在历史上永远的留下了痕迹,而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商纣王和妲己的故事。纣王登基在很多影视作品中

  • 强盛了整个春秋时期的一流强国,为何会在向战国过渡时突然消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时期各个国家实力,战国歧途,战国赵国历代国君

    我们都知道,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关于战国七雄,早已有定论,说的就是秦楚燕齐赵魏韩这七个国家,而关于春秋五霸,在历史上并无定论。在《史记索隐》、《辞通》、《四子讲德论》、《白虎通》、《汉书注》、《荀子》和《鲒崎亭集外编》这些史学著作中分别列出了不同的春秋五霸组合,大致涉及到了十二位春秋时期的雄主,

  • 截教有一仙人,两次临凡,一次几乎毁掉西岐,一次差点除掉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封神截教十大法术,杨戬归顺西岐认姜子牙,姜子牙被九尾狐打成重伤回到西岐

    当然,对于兵伐西岐的三十六路人马,姜子牙以及阐教同门也是积极应对,而他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就是如果前来征伐的截教门人实力较弱,那么,姜子牙以及众多阐教三代门人就能摆平,实力稍强些的,阐教二代门人前来相助,实力很强的,元始天尊则亲自出手。在这样的策略之下,前来征伐西岐的截教

  • 周朝边疆之地,无山川之险,齐国凭什么称霸800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周朝土地扩张史,周朝国土是如何一步步缩小的,周朝的优势和劣势

    姜太公封地,开国明君武王伐纣之后,周武王姬发已经无力再对殷商诸部继续征讨,在殷商京畿之地留下了殷六师防止商人叛变,并在旧都周边分封了卫国等三个诸侯国钳制纣王的儿子武庚。在确定基本稳定以后,姬发就班师回朝,回关中老家继续种地去了。 除了分封了这三个兄弟,策划这场战争的大军师姜子牙也不能亏待了。其实姜子

  • 商鞅与申不害同属法家,为何变法结果天差地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的变法,中心在于“制度”,并将此制度作为国家行政和臣民行为的框架。其法全面而明确,直接告诉你做什么能得到奖赏,做什么会受到惩罚,这是秦国上下遵循的准则。即使贵如赢虔、太子也必须照此执行,罪同平民。[var1]而申不害变法更偏重于用“术”。所谓术,就是权谋权术,以君主为中心,告诉君王如何掌控局面,

  • 王翦打仗像是做生意,跟秦始皇讨价还价,只因自己太了解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翦与秦始皇关系,秦始皇看望病重的王翦,王翦的事迹

    秦始皇时的名将王翦,为秦王朝统一天下,扫平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秦王政的军事柱石。他虽出身陕西富平的贫寒之家,却勤学谦恭,文武兼备,刚柔并用,盈缩有序。在战争中长于知己知彼,善于捕捉战机,时机不到,则静如处女,时机已到,则形似脱兔。同时,又机智巧妙地处理了自己与秦始皇的关系,做到了才大主不疑,功

  • 晏婴如何用两个桃子,杀死三位齐国权臣?维护了齐景公的权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晏婴简介,东周列国春秋篇晏婴,晏婴的故事视频大全

    这是《史记》中关于晏婴的评价。[var1]晏婴提到晏婴,我们可能不熟悉,但是提到晏子,很多小伙伴就知道了。晏子身高不过六尺,在当时的男子中,算是个子比较矮的。有一次齐王派遣晏婴,出使楚国,楚王得知晏婴个子矮小,准备羞辱于他。楚王命令在城门的旁边,开了一个小洞,让晏婴从里面经过。晏婴带领齐国使团,来到

  • 周幽王,不作死就不会死,史上第一位被蛮夷干掉的一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的周幽王,周幽王有什么贡献,周幽王有贡献吗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兴兵灭商,建立西周,经过周公辅政、成康之治后,从周懿王、周厉王到周宣王,西周逐渐走向衰落,国内政治腐败,井田制崩溃,私有土地不断发展,奴隶制度开始瓦解,外部西北地区犬戎等蛮夷部落不断入侵。前782年,西周的第十二任君主姬宫湦继位,史称周幽王,不过西周可没有复制商朝盘庚迁都的王

  • 他是深受秦惠文王器重的秦国大良造,为何最后却走上了抗秦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国大良造是什么官职,秦国四大名将一览表,秦孝公时期秦国有哪些名将

    公元前338年,那位锐意改革的秦孝公去世,年仅十九岁的太子驷即位,是为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即位之初,因力主改革的秦孝公去世,被压制了十余载的守旧贵族如释重负,卷土重来。与此前攻击新法条例不同的是,他们这一次直接将矛头指向了主持改革的商鞅。而此前因为秦惠文王尚未登基之前曾触犯新法,商鞅处罚了秦惠文王的两

  • 同是殷商柱国之臣,为何黄飞虎被封武成王,闻仲却只是太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闻仲和黄飞虎哪个厉害,武成王黄飞虎之死,闻仲训斥纣王去追黄飞虎

    闻仲被纣王封为太师。太师是三公之首,宰相制度诞生前,太师也是百官之首,闻仲可谓位极人臣。然而,闻仲的职务虽高,但只有官职,却没有封爵。反观黄飞虎,他官拜殷商最高军事统帅,同时还被纣王封为武成王。所以,从柱国之臣的角度看,闻仲和黄飞虎地位平等,但如果综合职务和封爵,他的地位其实并不如黄飞虎,毕竟太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