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为何在孝公死后被杀?因为他得罪了这四个人,结局早已注定!

商鞅为何在孝公死后被杀?因为他得罪了这四个人,结局早已注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3 更新时间:2024/2/7 7:48:47

公元前三世纪初,秦国连年征战,国力大损,而此时东边的魏国却经过吴起等人的富国强军之法日益强大,那一支由吴起建立起来的魏武卒更是成为了无敌的代名词。在惨败之后,秦孝公被迫割包括函谷天险在内的数百里秦东大地求和,一时之间,秦国上下抬不起头。正式商鞅的出现,使得六国从卑秦到了惧秦,一再击溃魏国大军,重夺河西三百里大地。

可是,在秦惠文王即位之后,商鞅却被逼反叛,随后身死族灭。对此,大家对商鞅的死众说纷纭,有的人觉得是商鞅不得民心,有的人觉得是商鞅做事太过,而小编认为,他是得罪了四个人,使得他的结局早已注定!

[var1]

商鞅得罪的四个人之老世族甘龙杜挚

在历史上的变法,总是会得罪一批保守、顽固的守旧派大臣,而商鞅变法中,守旧派便是以甘龙、杜挚为首。

他们是秦国老世族的代表,在秦国兵败割秦东求和之时,便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所以在后来的变法之中,秦孝公念及旧情,并没有赶尽杀绝,可就是这一批人,一直反对新法,又怂恿太子嬴驷以身试法,致使后来的两类人与商鞅反目,使得商鞅走上了末路。

[var1]

商鞅得罪的四个人之公子嬴虔

嬴虔,秦献公庶子,孝公嬴渠梁的哥哥,他是秦国战神,曾经出任秦国上将军、太子太傅,他的一生对秦孝公嬴渠梁的一切主张都是支持的,包括支持新法,在孝公死后,惠文王年幼之时,正是他的坚决护法,才保住了商鞅所行之新法。

他的一生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是担任秦国秦国上将军时期,这个阶段的他,为了保卫秦国和刚刚即位的弟弟嬴渠梁,为国征战,殚精竭虑。

第二个是出任太子太傅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为了支持弟弟和商鞅的变法,主动交出大权,退居幕后,为变法保驾护航。

第三个是被劓刑后的时期,在太子犯法后,太子嬴驷的两位老师代替受刑,嬴虔出于对新法的支持愿意受刑,但是又不愿被劓刑,于是苦苦哀求商鞅愿以其它刑罚代替,可是商鞅并不答应。于是,他的精神开始变异,怨恨商鞅,怨恨新法,但是又不愿毁掉自己弟弟耗尽心血的新法,最后选择了闭门谢客,从此在人前消失了二十年。

第四个是孝公死后,执秦王剑代侄监国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他为了复仇,与甘龙杜挚一起陷害了商鞅,但又不愿毁去新法。最后,仅仅是逼迫商鞅自杀,随后灭了商鞅满门就收手继续推行新法了。

[var1]

商鞅得罪的四个人之孝公太子、惠文王嬴驷

嬴驷,秦孝公嫡长子,在孝公死后即位为秦公。即位之初,因为商鞅在自己做太子的时候惩处了自己和老师,一直怀恨在心,而当时商鞅在百姓心目中又是十分的敬重,惠文王对商鞅多有顾虑,而监国的公子嬴虔和一群老世族不谋而合——陷害商鞅。

恰好此时惠文王又想收回商鞅之权,以巩固王权,于是惠文王便以安抚世族的名义将商鞅逼迫而死。

[var1]

商鞅正是因为得罪了老世族甘龙杜挚,实权人物公子嬴虔,太子嬴驷这四个人,在他们及手下势力的合作之下,这一位作为成功使得边陲弱秦走向大秦帝国的“变法”第一人——商鞅,最后落得个如此下场,实在是使人唏嘘。

更多文章

  • 山东出土了一批竹简,颠覆围魏救赵的故事,学者:难怪庞涓会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竹简包括了许多先秦古籍,内容上还和一些史书记载大相径庭。考古学家在研究与孙膑相关的竹简时,发现其中有些内容颠覆了《史记》上关于围魏救赵的记载,因此,有学者感慨:难怪在后来的马陵之战中,庞涓会选择自杀,而不是投降;而且,即便庞涓想苟活,可能也难逃一死![var1]战国之时,魏国首先采取变法,以李悝

  • 万不要招惹有才无德之人:吴起被万箭穿心,但还拉了72贵族垫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吴起虽然历史上对吴起的评价赞誉有加,但是综合吴起的一生,吴起完全是一个有才无德之人。吴起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完全是不择手段。阻拦吴起的人,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遭到了吴起的疯狂报复。而吴起有才无德,他最终成为了一国的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吴起的下场非常凄惨。[var1]曾子讲学吴起

  • 原创上阵杀敌,贤淑待人,论商朝王后的传奇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她,就是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武丁的王后,中国历史记载中的第一位女将,妇好。据史载,妇好长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不断为商朝开疆拓土,而且妇好还负责主持朝内的各种祭祀活动,因此武丁对她十分喜欢,夫妻感情自然浓烈。据说有一日,武丁同妇好共赴战场,刚到战场,两人便心有灵犀地达成默契。妇好带领部分军队在敌人西面进

  • 孔子一句“脏话”成口头禅,流传数千年,多少人曲解它的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一句脏话成口头禅,孔子被人曲解的十大名言,孔子随口骂一句流传至今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礼法,用实际行动倡导仁义礼智信,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教育先驱,也会被学生逼得说“脏话”。[var1]孔子有位学生,名叫宰予。宰予是头脑非常灵活且领悟能力极高的人,相伴而生的是宰予经常向孔子提出刁钻的疑难问题。有一次,宰予来向孔子请教,这次是关于“守孝三年”的问题。宰予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 太子妃太过美艳,国君:太子你去出使宋国,她是你母后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一支华丽的车队缓缓地行驶在通往卫国的道路之上,满载金银的车辆发出吱吱的声响,旗杆上“齐”字大旗来回飘荡。就如同车中紧握双手的少女心情一样,纠结、缠绵、而又雀跃不已。如瀑的长发掠过少女的耳垂,她抬起头远眺着前方,忽闪忽闪的睫毛下,是一双琥珀般的大眼睛。她叫宣姜,齐国的公主,即将出嫁卫国太子,故土难离的

  • 世人皆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又有几人知晓廉颇与蔺相如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负荆请罪廉颇和蔺相如最后的结局,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完璧归赵的故事,负荆请罪中廉颇和蔺相如命运如何

    这些小故事我们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了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在历史上留下了负荆请罪的廉颇,他们一同造就了一段千古美谈——将相和,可是,他们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var1]01蔺相如赵惠文王当政时期,那块闻名天下的楚国“和氏璧”几经辗转到了赵国,被赵惠文王收入囊中。秦昭襄

  • 妲己睡前有一个“坏习惯”,纣王万分喜欢,现代女性却不敢模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妲己和妹妹服侍纣王,莲花童子妲己和纣王,邵氏电影妲己迷惑纣王

    帝王与妃子之间的联系是颇为紧密的,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研究材料,以便为后世塑造一个更加鲜活立体的人物。无论是褒姒和周幽王,还是赵飞燕姐妹与陈后主,这些被大众冠以“红颜祸水”的妃子们在历史上永远的留下了痕迹,而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商纣王和妲己的故事。纣王登基在很多影视作品中

  • 强盛了整个春秋时期的一流强国,为何会在向战国过渡时突然消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时期各个国家实力,战国歧途,战国赵国历代国君

    我们都知道,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关于战国七雄,早已有定论,说的就是秦楚燕齐赵魏韩这七个国家,而关于春秋五霸,在历史上并无定论。在《史记索隐》、《辞通》、《四子讲德论》、《白虎通》、《汉书注》、《荀子》和《鲒崎亭集外编》这些史学著作中分别列出了不同的春秋五霸组合,大致涉及到了十二位春秋时期的雄主,

  • 截教有一仙人,两次临凡,一次几乎毁掉西岐,一次差点除掉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封神截教十大法术,杨戬归顺西岐认姜子牙,姜子牙被九尾狐打成重伤回到西岐

    当然,对于兵伐西岐的三十六路人马,姜子牙以及阐教同门也是积极应对,而他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就是如果前来征伐的截教门人实力较弱,那么,姜子牙以及众多阐教三代门人就能摆平,实力稍强些的,阐教二代门人前来相助,实力很强的,元始天尊则亲自出手。在这样的策略之下,前来征伐西岐的截教

  • 周朝边疆之地,无山川之险,齐国凭什么称霸800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周朝土地扩张史,周朝国土是如何一步步缩小的,周朝的优势和劣势

    姜太公封地,开国明君武王伐纣之后,周武王姬发已经无力再对殷商诸部继续征讨,在殷商京畿之地留下了殷六师防止商人叛变,并在旧都周边分封了卫国等三个诸侯国钳制纣王的儿子武庚。在确定基本稳定以后,姬发就班师回朝,回关中老家继续种地去了。 除了分封了这三个兄弟,策划这场战争的大军师姜子牙也不能亏待了。其实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