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东出土了一批竹简,颠覆围魏救赵的故事,学者:难怪庞涓会自杀

山东出土了一批竹简,颠覆围魏救赵的故事,学者:难怪庞涓会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453 更新时间:2024/1/24 21:34:03

这些竹简包括了许多先秦古籍,内容上还和一些史书记载大相径庭。

考古学家在研究与孙膑相关的竹简时,发现其中有些内容颠覆了《史记》上关于围魏救赵的记载,因此,有学者感慨:难怪在后来的马陵之战中,庞涓会选择自杀,而不是投降;而且,即便庞涓想苟活,可能也难逃一死!

[var1]

战国之时,魏国首先采取变法,以李悝变法掀起了战国群雄变法的序幕,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把后来的虎狼之国秦国打得大败。

不过战国各国变法,除了秦国外,虽然都曾经强横一时,但最终都像春秋五霸一样被后来者居上,没能重新让天下归于一统。

周幽烽火戏诸侯之后,天下陷于战火,已经四百年之久了。

当时纵横家鬼谷子的两个弟子,庞涓、孙膑先后下山,庞涓在魏国混得风生水起,权倾一时,孙膑准备投靠这位师兄,结果反而被庞涓陷害,被施加了膑刑,后半生只能和轮椅作伴了,几经辛苦才从魏国逃到齐国。

[var1]

这就拉开了围魏救赵这个故事的序幕,魏军进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像齐国求救,孙膑就出谋划策,让齐军进攻魏国都城大梁,迫使魏军回返,以逸待劳,击破魏军。

但是,在《史记》里,庞涓的名字根本没有在这里出现过,在山东的这批竹简出土前,不少人都以为这次魏国被齐国大败,但庞涓和孙膑恩怨了解,还要等到添兵减灶的马陵之战了。

而在出土的《孙膑兵法·擒庞涓》上面却明明白白地说了,这次围魏救赵行动,魏国没有伤到筋骨,反而是庞涓因为带少量部队鲁莽出动,被孙膑给擒了下来。

[var1]

而根据后面学者的分析,因为魏国实力犹在,而且后面还大败齐军,所以在楚国的调停下,庞涓被放了回来。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勾勒出马陵之战为何庞涓要自刎而死了。

庞涓本来就是败军之将,魏国废了不少代价才把他从齐国救回来,但是这次他不仅又败给了孙膑,还让魏国军队伤筋动骨,实力大损,怎么看,这次魏王都不会再去救他了,而师弟孙膑也不可能放过自己了,与其被孙膑折磨而死,还不如自刎而死,保全尊严。

[var1]

这竹简的记载,也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围魏救赵这个故事的印象,很多人都觉得围魏救赵是孙膑一次成功的复仇预演,也是齐国一次重要的胜利,可实际上,赵国邯郸当时还被魏国占着,桂陵之战也没让魏国有多大的损失,达成了战略目标的魏国在这一次其实才是胜利一方。

这份竹简其实也更符合历史,如果魏国大败的话,齐国怎么可能不趁机进攻,反而要等到13年后的马陵之战才把庞涓和魏国大军击败?

[var1]

你觉得真相如何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万不要招惹有才无德之人:吴起被万箭穿心,但还拉了72贵族垫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吴起虽然历史上对吴起的评价赞誉有加,但是综合吴起的一生,吴起完全是一个有才无德之人。吴起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完全是不择手段。阻拦吴起的人,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遭到了吴起的疯狂报复。而吴起有才无德,他最终成为了一国的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吴起的下场非常凄惨。[var1]曾子讲学吴起

  • 原创上阵杀敌,贤淑待人,论商朝王后的传奇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她,就是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武丁的王后,中国历史记载中的第一位女将,妇好。据史载,妇好长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不断为商朝开疆拓土,而且妇好还负责主持朝内的各种祭祀活动,因此武丁对她十分喜欢,夫妻感情自然浓烈。据说有一日,武丁同妇好共赴战场,刚到战场,两人便心有灵犀地达成默契。妇好带领部分军队在敌人西面进

  • 孔子一句“脏话”成口头禅,流传数千年,多少人曲解它的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一句脏话成口头禅,孔子被人曲解的十大名言,孔子随口骂一句流传至今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礼法,用实际行动倡导仁义礼智信,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教育先驱,也会被学生逼得说“脏话”。[var1]孔子有位学生,名叫宰予。宰予是头脑非常灵活且领悟能力极高的人,相伴而生的是宰予经常向孔子提出刁钻的疑难问题。有一次,宰予来向孔子请教,这次是关于“守孝三年”的问题。宰予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 太子妃太过美艳,国君:太子你去出使宋国,她是你母后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一支华丽的车队缓缓地行驶在通往卫国的道路之上,满载金银的车辆发出吱吱的声响,旗杆上“齐”字大旗来回飘荡。就如同车中紧握双手的少女心情一样,纠结、缠绵、而又雀跃不已。如瀑的长发掠过少女的耳垂,她抬起头远眺着前方,忽闪忽闪的睫毛下,是一双琥珀般的大眼睛。她叫宣姜,齐国的公主,即将出嫁卫国太子,故土难离的

  • 世人皆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又有几人知晓廉颇与蔺相如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负荆请罪廉颇和蔺相如最后的结局,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完璧归赵的故事,负荆请罪中廉颇和蔺相如命运如何

    这些小故事我们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了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在历史上留下了负荆请罪的廉颇,他们一同造就了一段千古美谈——将相和,可是,他们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var1]01蔺相如赵惠文王当政时期,那块闻名天下的楚国“和氏璧”几经辗转到了赵国,被赵惠文王收入囊中。秦昭襄

  • 妲己睡前有一个“坏习惯”,纣王万分喜欢,现代女性却不敢模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妲己和妹妹服侍纣王,莲花童子妲己和纣王,邵氏电影妲己迷惑纣王

    帝王与妃子之间的联系是颇为紧密的,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研究材料,以便为后世塑造一个更加鲜活立体的人物。无论是褒姒和周幽王,还是赵飞燕姐妹与陈后主,这些被大众冠以“红颜祸水”的妃子们在历史上永远的留下了痕迹,而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商纣王和妲己的故事。纣王登基在很多影视作品中

  • 强盛了整个春秋时期的一流强国,为何会在向战国过渡时突然消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时期各个国家实力,战国歧途,战国赵国历代国君

    我们都知道,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关于战国七雄,早已有定论,说的就是秦楚燕齐赵魏韩这七个国家,而关于春秋五霸,在历史上并无定论。在《史记索隐》、《辞通》、《四子讲德论》、《白虎通》、《汉书注》、《荀子》和《鲒崎亭集外编》这些史学著作中分别列出了不同的春秋五霸组合,大致涉及到了十二位春秋时期的雄主,

  • 截教有一仙人,两次临凡,一次几乎毁掉西岐,一次差点除掉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封神截教十大法术,杨戬归顺西岐认姜子牙,姜子牙被九尾狐打成重伤回到西岐

    当然,对于兵伐西岐的三十六路人马,姜子牙以及阐教同门也是积极应对,而他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就是如果前来征伐的截教门人实力较弱,那么,姜子牙以及众多阐教三代门人就能摆平,实力稍强些的,阐教二代门人前来相助,实力很强的,元始天尊则亲自出手。在这样的策略之下,前来征伐西岐的截教

  • 周朝边疆之地,无山川之险,齐国凭什么称霸800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周朝土地扩张史,周朝国土是如何一步步缩小的,周朝的优势和劣势

    姜太公封地,开国明君武王伐纣之后,周武王姬发已经无力再对殷商诸部继续征讨,在殷商京畿之地留下了殷六师防止商人叛变,并在旧都周边分封了卫国等三个诸侯国钳制纣王的儿子武庚。在确定基本稳定以后,姬发就班师回朝,回关中老家继续种地去了。 除了分封了这三个兄弟,策划这场战争的大军师姜子牙也不能亏待了。其实姜子

  • 商鞅与申不害同属法家,为何变法结果天差地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的变法,中心在于“制度”,并将此制度作为国家行政和臣民行为的框架。其法全面而明确,直接告诉你做什么能得到奖赏,做什么会受到惩罚,这是秦国上下遵循的准则。即使贵如赢虔、太子也必须照此执行,罪同平民。[var1]而申不害变法更偏重于用“术”。所谓术,就是权谋权术,以君主为中心,告诉君王如何掌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