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北伐?内忧外患之下他没有其余选择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北伐?内忧外患之下他没有其余选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610 更新时间:2024/2/7 21:24:15

刘备的成功,诸葛亮早年间提出的“隆中对”中的战略规划可谓功不可没。而令人奇怪的是,诸葛亮曾在“隆中对”中坦言,北伐的基础是“天下有变”,并且要荆州、西川两路出军。而在刘备死后,诸葛亮独揽大权却一直坚持北伐,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值得一说的是,刘备自称汉中王后形势大好,本来真的有望成为统一天下的雄主。然而,关羽却在刘备还在修整之时贸然北伐,虽然前期取得辉煌战果,但最终在曹操孙权的联手下兵败身死。而后来刘备在夷陵再次惨败,使得整个蜀汉几乎成为了一个烂摊子,并且只有益州蜀地一块根据地。

所以,诸葛亮在接手蜀汉后能在短短时间内恢复蜀国国力其实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更不谈居然有了北伐的能力。诸葛亮身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清楚地知道如果一直偏安一隅,早晚会被强大的曹魏所吞并。因为之所以魏蜀吴能三国鼎立,其实与时代的大背景有很大关系。

北方中原地区旷日持久的战乱,导致人口减少、迁徙等问题非常严重。早些年,在曹操时期因为人口锐减,征兵成为一件很艰难的事情,经常有士兵逃跑。为此,曹操专门制定了一个世兵制度,将招募的士兵另立户籍,没有战争时耕地为农,战事吃紧时应征入伍,并将士兵的家人孩子扣留以防兵士逃跑。为了迅速恢复人口,当一个士兵在前线阵亡后,他的妻子马上就会被迫改嫁。如此一来,兵士心中难免有怨气,大多不愿出征尤其是远征。但是,随着曹魏的经济、人口的逐渐恢复,其实力是比孙刘两家联合还要强大的多,统一天下可谓是迟早的事情。

而诸葛亮坚持北伐,其实是要延缓曹魏的国力恢复。而曹操的世兵制度虽然为曹魏提供了相对可靠的兵源,却要埋下了一颗动乱的种子,士兵是非常不愿意长途跋涉前往蜀地附近交战。诸葛亮希望通过他的不断北伐,让曹魏内部一直不安稳,不能安心发展,进而创造出“天下有变”的局面。所以,这其实是一种以攻为守的方式,如果诸葛亮不北伐等到曹魏实力彻底恢复以后,不要说是蜀汉问鼎中原的机会,就连割据一方都难以维持。

还有一点,蜀汉内部也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蜀汉的高层基本上都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团,而益州本土势力的地位一直在荆州集团之下。在益州人眼里,与其让维护一个蜀汉皇帝,不如直接加入曹魏阵营成为一个州,这样一来整个益州的利益将尽归益州本土势力所有。所以,在如此内忧外患的局面下,诸葛亮没有其他选择,他必须北伐,以缓解内部矛盾。

然而,终究人力有时尽,蜀汉最终还是灭亡了,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他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你对此有什么想说的?请到评论区留言吧。

参考资料:《三国志》

更多文章

  • 战国“弟弟级别”的燕国,能完虐匈奴,为何汉朝被欺负到和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殊不知在历史上战国时期匈奴是被中原完虐的节奏。当时的匈奴被还算不上强大的燕国虐的体无完肤,保证了中原诸侯能专心尔虞我诈。为何强大的汉朝却被欺负到和亲?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两者差距如此悬殊呢?我们先分析一下燕国和匈奴作战时双方选手的实力。第一;战国时期的燕国作为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和强

  • 挖人祖坟挖出了经验,曹操为了防盗墓,想出了这一绝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在汉末,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各路军阀要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粮食问题。但是连年战乱,土地荒芜,东汉末年经常出现人吃人的恐怖场景。要解决大量士兵的吃饭问题就成了一件难事。曹操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军队没有钱,没有粮饷,曹操就打起了死人的注意——盗墓。曹操为保证盗墓有组织、高效率运作,他在自己的军中成立了

  • 削藩是导火索,吴王早有不臣之心?漫谈汉朝七国之乱历史必然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汉高帝总共有八个儿子,数量不算多也不算少,继承皇位的惠帝除外,剩下的七个儿子的封地都是从异姓王的手中收回的,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天下与其放在异姓王手中,还不如交给自家人来的实在。惠帝的时候就比较简单了,他无子,不存在分封问题。孝文帝儿子同样不多,除了王储刘启,需要分封地的只有三个儿子,从中挑

  • 三国名人管宁的渤海漂流记:来时还是东汉,归去已是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管宁简介,管宁是个怎样的人,管宁墓

    管宁虽然是个历史名人,但很多朋友最早知道这个“人名”,并非是通过《三国志》,而是在中学的政治课本上。在思想道德课程中,有一篇大概是教育人们“有恒心,不为外界所动”的课文,就引用了“管宁割席”的典故。管宁割席的主角是管宁,配角是华歆。前者淡泊明志,后者追求名利。虽然管宁割开席子,表示跟华歆不是一路人,

  • 当年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后汉书给出真相,曹操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当年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贾诩赵云华佗,关于华佗的故事

    但即使是如此高明的医生,也只有一个“赛”字,由此可见华佗究竟有多么厉害。可是在两千年前,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华佗这个妙手神医呢?答案尽在后汉书中。一、阴冷监狱,神医将死公元208年,因撒谎而被曹操逮捕入狱的华佗正呆坐在监狱里铺满稻草的地上,眼神呆滞,双目无神。他被抓到这里的原因并不是犯了什么杀人的罪名,

  • 一个家奴的独白:我如何从一位大明卫国将士变成大清汉军旗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的八旗骑兵,古代家奴为何能跪很长时间,清朝家奴

    我叫陈子帅,是一名光荣的士兵,奉命保卫大明朝的京城——北京。可是,上任老板是个木匠,可能想学李太白去河里捞月,结果一不小心多喝了一些河水,呛死了。现任老板叫崇祯,自从登基后,日夜心神不宁,睡不好,吃不香,喝不下,总是一个人呈45°仰望天空。[var1]崇祯皇帝剧照作为皇帝卫兵,我时常可以听见皇帝说:

  •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否被高估?我国伟大领袖曾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评价一个人,自然要看历史背景。刘备死后,诸葛亮接手的蜀汉集团的情况如何?答案是很不乐观。在之前,蜀汉主动出击的两场战争,关羽北伐的襄樊之战和刘备东征的夷陵之战尽皆大败,荆州已失,只剩下一个益州的地盘,少主刘禅刚刚继位,国内形势复杂极不安定,如此局面中的所有难题,全部交给了诸葛亮。然而仅仅历时四年,国

  • 《史记》闲读丨大汉天子刘邦竟是信陵君的超级“爱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和信陵君的故事,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感悟,信陵君简介

    信陵君是唯一一个享受这一待遇的非帝王级人物,其他几位是秦始皇、楚隐王(陈胜)与三个诸侯王。[var1]△刘邦影视形象刘邦是信陵君的超级“爱豆”。他年少时,有一次一声不吭地离家出走了——去了大梁城,要投奔信陵君。可是到了才知道,公子无忌已经去世几年了……这个少年还不死心,终于找到了信陵君的门客——一个

  • 张良为什么能取得刘邦的信任?又因何功成身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为什么杀萧何韩信张良,张良与陈平踩刘邦的脚,张良刘邦cp

    张良,字子房。汉高祖刘邦曾赞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也是如今大多数人对张良的印象。汉兴功成时,子房选择放弃人间繁事,云游四海,他的“成功不居”历来为人称颂。历史上许多政治家、文学家都认为子房功成不仕、择隐山林为超群绝伦之举。众所周知,刘邦猜忌之心甚重,忠如萧何都被三番两次监视,又冤周勃、杀韩信

  • 堪称历史游击第一人,他曾协助刘邦击败项羽,韩信自愧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信对刘邦和项羽的评价,历史人物谁能打得过项羽,项羽韩信刘邦什么关系

    大家应该都下过象棋,上面的楚河和汉界就代表着楚汉之争,最终西楚霸王项羽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不敌刘邦,自刎乌江,一代英雄就此落幕。在这场战争中,历史上有很多人都说兵仙韩信的战绩最大,因为如果不是他尽力北伐,使汉军实力大增,胜负很难预料,但是真正协助刘邦击败项羽之人却另有其人,他就是彭越。彭越本人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