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令匈奴闻风丧胆的三十万蒙家军,是如何组建的,最终结局又如何

曾令匈奴闻风丧胆的三十万蒙家军,是如何组建的,最终结局又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424 更新时间:2024/1/21 16:58:49

01.蒙恬率军攻打匈奴,此后长期率兵戍边

匈奴早期分布在阴山南北,即鄂尔多斯高原一带,战国中后期,随着林胡、楼烦、丁零等部落先后衰败,匈奴在将他们征服之后,开始逐渐崛起,虽然曾因惨败于李牧而不敢南下,但由于战国末期列国忙于征战,匈奴再度恢复实力并不断袭扰秦赵燕三国边地。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由于匈奴长期盘踞于河套以南地区(史书称“河南”),对秦国关中地区造成了极大威胁。为了消除北部威胁,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始皇帝命蒙恬率领大军北伐匈奴。

该年春,蒙恬率主力从上郡(今陕西榆林南)北出长城攻打匈奴东部,杨翁子率偏师自肖关(今宁夏固原东南)出长城攻打匈奴西部。面对秦国大军,匈奴战败而逃,秦国遂攻取河南地。

收取河南地后,秦国原北部长城已经失去意义,为了巩固边防,秦始皇决定重新修筑北部长城(如下图),同时命蒙恬率军驻守边地,并负责修筑长城

与此同时,秦始皇为了充实边塞,又沿河置44县,移民垦守,又因匈奴不断来攻,于次年秋派蒙恬率军北渡黄河,攻取高阙(内蒙古狼山中部计兰山口)、阳山(内蒙古乌加河北的狼山、阴山)、北假(乌加河以南夹山带河地区),匈奴战败后被迫向北迁徙,秦国则在北部设九原郡。

这便是西汉贾谊《过秦论》中所说的“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在秦始皇时期,蒙恬所率领的这支军队,就此长期驻守在秦国北方,守护着秦国北部边疆的安全,一方面防备匈奴再度南下,另一方面负责新长城的修筑,而这支军队便是大家所说的“蒙家军”。

02.秦二世胡亥赐死蒙恬,蒙恬麾下军队大部逃散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由于“坑儒”事件,扶苏上书劝谏,却触怒秦始皇,被始皇帝发配蒙恬军中为监军,并协助蒙恬修筑长城。

关于蒙恬所率这支军队的人数,《史记·蒙恬列传》中曾两次提到,一次是秦始皇命蒙恬出征匈奴时,其中写道“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另一次则是蒙恬被杀时,曾自述道“……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

《史记·李斯列传》中也提到,蒙恬在劝说扶苏不要自尽时,曾提到“……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

不过,《史记·匈奴列传》却记载道,“秦始皇灭六国之后,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

从这几段不同的记载来看,蒙恬所统率的军队应该的确有三十万,但却是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跟随蒙恬征讨匈奴的十万秦军,其二则是蒙恬戍边时,补充进来的二十万“适戍边者”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的归途中,病逝于沙丘宫,赵高成功游说李斯拥立胡亥,为了消除威胁,赵高与胡亥伪造秦始皇遗诏,列举扶苏与蒙恬罪过,勒令两人自尽。

虽然蒙恬极力劝说,但扶苏在接到遗诏后,还是自刎而死。蒙恬虽然心有疑虑没有自尽,但也被囚禁于阳周。胡亥正式称帝后,曾想过释放蒙恬,但在赵高的挑拨下,最终还是派使者赐死了蒙恬。

众所周知,战国以来列国皆实行征兵制,而秦国维持军队战斗力和编制的关键,便是“军功爵制”,而在胡亥即位、赵高掌权后,军功爵制便已经被全面破坏,维持秦军庞大编制的基础就此被破坏,再加上蒙恬被赐死,所谓的“蒙家军”便已经大部溃散。

对此,《史记·匈奴列传》有载,“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也就是说,蒙恬被赐死后,那二十万“适戍边者”便已经大部逃散了

03.王离率边军参与平叛,后在巨鹿之战被歼灭

王离是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因功获封武城侯,秦二世在赐死扶苏和蒙恬之后,便将“蒙家军”的兵权移交给了时任裨将的王离。秦末天下大乱时,秦二世除了派章邯率军平叛之外,王离率领的边军亦被调回平叛。

陈胜吴广建立张楚政权后,派部将武臣率领张耳陈馀攻取赵地,在占领了包括赵国旧都邯郸在内的十余座城池后自立为王,但不久后便死于内乱,之后张耳、陈馀拥立原赵国贵族赵歇为赵王。彼时,章邯正在率军攻打楚地叛军,秦二世于是调王离平定赵地叛乱

接到命令后,王离便率领着十余万秦军,经井陉关攻入赵地(具体线路有争议),攻取赵国北部地区。与此同时,章邯率军先后消灭陈胜和魏王魏咎、齐王田儋,又在定陶击杀项梁,在黄河以南叛乱基本被平定的情况下,同样渡过黄河自南方攻打赵地。

在秦军南北夹击下,赵国军队不敌,邯郸被攻破后,张耳、陈馀护送赵歇自信都逃往巨鹿,结果被王离大军团团围困。此后,章邯令王离率军围攻巨鹿,自己则在巨鹿南侧棘原布防,保障军队粮道和抵御楚地、齐地、燕地援军。

赵王赵歇被困后,派使者向各地义军求援,楚怀王熊心遂以卿子冠军宋义为主帅,以项羽为副将,亚父范增为末将,率领六万楚军北上救援。后项羽在安阳杀死宋义、夺取军权,随即率领援军攻向巨鹿。

当时,燕国、齐国虽然皆派出援军,但却皆在远处观望,只有项羽率军对秦军发动进攻,在率军渡河之后,项羽以“破釜沉舟”之计激发军队战斗力,与秦军交战连战连捷,结果秦将章邯战败、苏角被杀、涉间自尽,王离亦被生擒。

“巨鹿之战”可以说是“蒙家军”的绝唱,随着王离的战败被俘,其士卒要么死在了巨鹿战场,要么就此逃散,这支曾经让匈奴闻风丧胆的军队,也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上所述,所谓“蒙家军”,其实就是蒙恬击败匈奴后,驻守边地时所统率的三十万秦军,在蒙恬被杀后,该军已经大部逃散,再加上“军功爵制”被破坏,这支边军的战斗力实际上已经大幅度下降,最终于“巨鹿之战”覆亡

更多文章

  • 他是最后一任秦王,即位五天诛杀赵高,如今却少有人提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胡亥登基为帝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皇帝之位,听信了奸相赵高谗言,将自己的兄弟宗亲以及李斯等士大夫臣子大肆屠戮,致使赵高逐渐把控了整个朝政。大权独揽的赵高在秦国上下实行了残酷的暴政,陈胜吴广登高一呼,原本六国的残留贵族纷纷响应,遂天下大乱。[var1]而赵高仍然沉浸在权力斗争中难以自拔,甚至不满足当权相,

  • 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汉文帝一生总能水到渠成,他的福气哪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汉文帝性格品性,汉文帝霸气时刻

    西汉的历史非常有意思,一是画风多变,二是逻辑丰富,总能让人在心旌激荡之余回味无穷。归根到底,这是因为受到伟大的秦始皇的启发,西汉政权在前期肩负着如何完成中央集权的历史使命。刘邦在生命的晚期,燃烧了生命以六亲不认的姿势搞定了最大的权力威胁——异姓王;然后,伟大的女政治家吕雉接棒刘邦,在其当政的15年之

  • 战国七雄争霸时期秦国第四任秦孝文王-嬴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嬴柱为什么不立亲生儿子做太子,嬴柱把秦王剑送给嬴政,嬴柱的母亲是芈瑶吗

    秦昭襄王五年(已未,公元前302年),嬴柱出生,生母唐氏为秦昭襄王嬴稷的八子。八子是秦汉时期对皇帝侍妾的称号,其地位在王后、夫人、美人、良人之下,七子、长使、少使之上,秦时待遇相当于中二千石官,西汉时降为八百石。秦昭襄王四十年(甲午,公元前267年),嬴柱的兄长‘悼太子’在魏为质时,因病而卒,归葬于

  • 刘备埋伏在帐后的刀斧手和司马南悄悄买下的美国小房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听了哈哈大笑,说他就是那几十个刀斧手之一,竟然可以说得这么有模有样,他马上反驳我说:哪个帝王不是为了权力无所不用其极!照那些人的标准,刘备即使留一手,也就是中规中矩的水平而已!其实这句话倒是有些道理的。这个完全杜撰的情景其实把刘备的两面性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一面是以仁义为核心进行经营的一代君主

  • 齐国之乱:一次摄人心魄的权谋之变,一场拍案叫绝的神级反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齐国灭鲁国,齐国灭亡纪录片,战国风云之齐国

    (齐晋争霸)公元前490年,春秋时代,持续了多年的齐晋交战结束了。战争的结局显而易见,那就是晋国大胜,齐国惨败。原因倒也很简单,因为晋国是老牌强国,国力在多数时间都保持在了一个平均水平,而齐国的辉煌和巅峰,却要追溯到多年前葵丘会盟,九合诸侯的日子了。其实大家都知道,也都明白,齐国的盛世已经过去很久了

  • 扶不起的阿斗?蜀汉君王刘禅木讷外表下的大智慧,你看懂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可谓是真正的乱世,各种能人异士都大显神通,出现了很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臣武将,在三国后期,有些观众通过电视剧和演义看到,刘备的儿子刘禅的表现都觉得他是一个酒囊饭袋,木讷无能的君主,那他真的就如电视剧里饰演的那样吗?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吗?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这个人。在我国很多的家长

  • 看了《东周列国志》才明白,各国都欠秦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周列国志秦国讲解,东周西周秦国,秦国继承了东周正统吗

    秦穆公辅佐三代晋国国君[var1]秦晋之好晋国和秦国的关系有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秦晋之好,用来形容联姻、婚配关系。秦晋之好始于秦穆公,秦穆公的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穆姬,两人真是春秋最甜的CP了。秦晋之好虽然在当时是政治联姻,但是秦晋之好却被传为千古美谈。以至于现在夫妻关系和睦、家族联姻关系和睦就会用

  • 诸葛亮死前布局用心良苦保永世安稳,刘禅悟不透,你悟透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临死前刘禅给他说了什么,国服第一刘禅孤王出装铭文,为何刘禅只娶张飞女儿

    三国时期,能人辈出,是我国历史上最有话题的年代之一,三国题材也出了不少电视、小说、游戏等等,人气居高不下,但是要说到里面人气最好的,应该非卧龙先生诸葛亮莫属了。诸葛亮的事迹数不胜数,譬如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等,当然最具传奇色彩的应该就数诸葛亮的锦囊了。在刘备和蜀国陷入危难之际时,诸葛亮都会有锦囊妙计传

  • 因为苏秦一人,秦朝统一推迟了15年,秦惠王眼睁睁看其在身边溜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苏秦得到秦惠王重用了吗,秦惠王晚期秦国版图,苏秦为什么杀秦王后

    历史上经历过很多朝代,说起来一些小的国家、短的朝代都已经让大家已经记忆模糊了,但是说起秦朝,作为我国第一个统一天下的国家,却始终被大家铭记。[var1]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有名的战乱朝代,无数群雄格局,天下大乱,这时候虽然是周朝,但是周天子已经无法命令群雄了,秦始皇嬴政在这样的历史时局下消灭六国,完

  • 诸侯王入京当皇帝,如何控制旧臣?汉文帝写下教科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代国五郡当中,只有太原郡完全在汉朝掌控中,其他四郡云中、定襄、雁门、代郡,或多或少都有些地方在匈奴或汉朝叛将的控制下。刘邦的二哥代王刘喜正是害怕,才从代国逃了回来,因此国除。汉朝叛将韩王信和陈豨锋芒逼人,匈奴人更是潜师袭远,常来霸占草场。刘恒的代国比起大哥刘肥的齐国、三哥刘如意的赵国,那真是云泥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