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鄗代之战:燕国趁虚而入袭击赵国,对当时有什么影响?

鄗代之战:燕国趁虚而入袭击赵国,对当时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568 更新时间:2024/2/11 1:02:29

要知道在公元前251年以前的长平之战中,赵国已经损失了数十万士兵,实力上亏损十分严重。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面对燕国的挑衅,毅然派出廉颇,用仅仅25万士兵,就狠狠地打击了燕国的60万部队,甚至还把燕国打的落花流水,不得不议和求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鄗代之战”,赵国长平惨败,燕国60万大军趁虚而入,没想到输的更惨。那么此战对当时的时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var1]

粉碎了其它国家趁火打劫的图谋

为什么燕国军队会来攻打赵国?根源还是出在喜的身上。公元前251年,为了庆祝赵孝成王的生日,燕王喜派栗腹带着百金前去庆祝。除了给赵孝成王庆祝生日之外,燕王喜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探查赵国目前的军事实力。

栗腹回国之后,燕王喜急忙上前询问,当他得知赵国的青壮已经大多数死在了长平战场,赵国现在的人口多是老幼病残之后,心中大喜过望。他觉得,赵国现在肯定快完了,此时不去攻打更待何时。

[var1]

可以说,燕王这种想法就是在趁人病要人命。可是仔细想想,想要落井下石致赵国于死地的国君肯定不止燕王喜一个。如果赵国败在燕国手里,那么敢来攻击赵国的国家必然越来越多,正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

赵国的这次成功,在有力地打击了燕国军队的同时,更是在当时的其它国家表明,赵国余威犹存,这样的胜利对于维护赵国的主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它国君想趁火打劫之前,一定会想起燕王喜的失败,绝不会轻易攻打赵国。

[var1]

延缓了秦国一统的速度

秦昭襄王为什么要与赵国进行长平对决?目的就是在于快速让秦国在战国时期形成独尊的局面,使得天下能够尽快统一。在这样的思想下,长平之战以后,秦昭王并没有放弃对赵国的进攻。在他看来,赵国已经在长平惨败,只要发动数倍于赵军的人马,必然可以很快灭掉赵国。

然而,情况却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公元前257年,秦国在邯郸之战中,被赵国等三国军队打败。不过,即便被打败,秦昭襄王还是在等待着灭掉赵国的时机。在漫长的等待中,时间来到了公元前251年,听说燕国军队攻打赵国,已经命不久矣的秦昭王觉得这次一定能够趁机灭掉赵国了。然而,事实却并没有像他想的一样发展,燕国被赵国打败了。老迈的秦昭王意识到赵国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境地,岿然长叹,最终在公元前251年撒手人寰。此后,秦国又连丧两王,统一的进度条被推迟了许多年。

[var1]

维护了边境的安全

春秋战国之时,虽然每个国家的君主都将自己控制的地盘称为国,但是在身份认同上大家都是一致的,都认为华夏人共在一个天下。也正因为这样,每个国家的君主对生活在自己边境的外族防备心都特别重。

根据《匈奴列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三晋的北部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的人,这些人大多都是林胡或者楼烦的戎族。为了防止戎族侵犯汉族百姓,赵氏赵襄子一代就开始严格把守代地等地区,与戎族划界而治。可以说,在维护中原的安全上,赵国的作用非常巨大。

如果长平战后,赵国被燕国打败了,其它想灭掉赵国的国家肯定会找机会对赵国群起攻之,这样无论成败,赵国在军事方面必然会有所损失。把守代地的赵国伤了元气,那些被赵国严密把控的戎族必然会趁此机会崛起。那么,三晋百姓很有可能受到戎族的劫掠。赵国打败了燕国,不仅是维护了自身的安全,也从侧面上维护了中原边境的和平与稳定。

[var1]

总而言之,赵国在遭遇重创之后,依然能够打败燕国,这对战国局势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维护赵国本身的安全、延缓了天下一统的进程还是保护了边境的安危等方面,赵国胜利起到的影响是不容许忽视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只论武力,曹魏五子良将如何排名?谁最厉害,谁最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魏五良将有多厉害,曹魏五大名将排名,曹魏的武力有多高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武将们除了指挥两军作战,还需要在两军阵前单挑。如果只论武力,曹魏五子良将如何排名呢?其中谁最厉害,谁最差呢?徐晃最厉害,于禁最差,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第五:于禁于禁,在五人之中战绩最少,也没什么战绩。他曾和张飞在徐州交战,打了数个回合,便败走,在濮阳城外,于禁和乐进两人联

  • 秦始皇竟然不是第一个称帝的?之前就有两人称过帝,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称帝实际上是称“皇帝”,而在其之前的两个人仅仅只是称“帝”,还是有所区别的。“帝”这个称号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商朝的统治者就自称帝,比如我们熟知的商纣王也称帝辛。而上古时期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位天下共主因为伟大,也被后世追尊为帝,合称“五帝”。帝的基本义其实就是天帝。周朝推翻商朝统治以

  • 赵括真的只是纸上谈兵吗?其实有两点能证明并非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就像早期的魏国实力强劲,甚至压得秦几十年不敢东出,而后期主要就是赵国,经过胡服骑射后,战斗力成倍的增长,跟秦国几次的战争也是互有胜负。直到长平之战的出现。[var1]对于这场战争,相信很多人都很了解,在大家的印象里,这场战争赵国之所以败,主要原因就是临时换帅。由名将廉颇换成了草包赵括,如此怎么会不败

  • 襄樊之战关羽战死,那么曹操孙权,都死了哪些大将?说出来真丢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攻襄樊孙权为何没有北上,孙权把关羽的头送给曹操,跟随关羽攻打襄樊的武将

    东汉末年,汉中之战时,刘备大败曹操,自封汉中王,使得蜀汉众人士气大涨。关羽作为新上任的“前将军”更是意气风发,但没有了对手,对于本身就比较好战的关羽来说就等于是没有了能让他欢喜起来的事,这时候他想到了之前一直带兵骚扰攻打他的曹仁。汉中之战还没有定胜败时,关羽对于曹仁的攻打都是采取保守的抵抗方式,因为

  • 韩原之战,300乡下人的适时加入,彻底改变了秦晋两军的战争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赵联军灭韩纪录片,韩原之战,秦晋韩原之战纪实

    历史远古时期,为了争夺地盘,兵戎相见,发生过非常多大规模的斗争,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段春秋时期的著名战争。[var1]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有两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分别是秦国和晋国,这两国的地理位置非常近,经常发生过战争,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51年,公子夷为了争夺晋国君主之位,请求秦国发兵,助

  • 三国干涉还辽幕后:清朝绞尽脑汁"联俄制日",咋还中了俄国圈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在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之后,李鸿章为重新寻求中国自强求富之路而艰难求索,清朝政府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一些改变。1、“联俄制日”外交方针的出台 其中,“联俄制日”等外交方针在内忧外困的情势下,逐渐成形并浮出了

  • 中国最早的富婆,战国六大富豪之一,得到秦始皇表彰!靠的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巴寡妇清,何许人也?巴地的一个寡妇,一个不简单的寡妇,乃是战国富豪天团中唯一的女性,其余几位是:范蠡、子贡、白圭、猗顿、郭纵、乌氏倮,最后就是巴寡妇清了。怎么样?这是先秦时期少有的大富豪之一,难得的是清是寡妇。有人问了,一个寡妇靠什么发的家?其实清从事的是丹穴,简单讲就是挖洞找丹砂。这是

  • 看到孙膑被加强,有人坐不住了,联名要求删除,孙膑问题出在哪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是真的好奇怪,在看到孙膑加强后,很多小伙伴不干了,开始在各大平台频繁水贴,要求删除孙膑。为什么大家现在这么讨厌孙膑呢?在经过多次加强后,孙膑的困境能够得到解决吗?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孙膑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不喜欢孙膑呢?我说几点个人的看法,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⑴孙膑是个软辅[var1]中国有句古话:成

  • 此人原为秦朝将领,秦末时建立南越国,最后活了一百多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名武将名为赵佗,祖籍河北。秦始皇横扫六合后,想要进一步开拓疆土,将目光投向了华夏文明未曾踏足过的岭南区域。于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下令武将赵佗、屠睢率领五十万兵马南征。而没想到的是,首战因为屠睢疯狂杀戮当地土著,引起当地土著激烈反抗,最后屠睢身死异乡,首次南征也宣告失败。[var1]

  • 他与商鞅诸葛并列,喜爱吃羊,高僧点破再吃500只羊就是死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和商鞅谁更厉害,商鞅抱着羊的典故,商鞅被五马分尸真正原因

    说到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即便是不太了解历史的朋友,或许都能脱口而出那么一两个皇帝的名号。但是如果说到历史上有名的宰相,对很多朋友来说就是比较陌生的了。这些宰相们有些辅佐君王治理国家,有些拥有过人的才华,比如说三国时期的“卧龙”诸葛亮、以及辅佐秦国变法的商鞅。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宰相,在历史地位上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