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伯奢一家真的是被曹操冤杀的吗?史书作者:曹操做的没错

吕伯奢一家真的是被曹操冤杀的吗?史书作者:曹操做的没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784 更新时间:2024/1/26 7:43:36

但是,在真实历史中,吕伯奢一家真的就只是因为好心杀猪款待,最后却被曹操误会,落得个被灭门的后果吗?关于此章节,除了《三国演义》之外的史书,却有不一样的记载,还有历史学家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吕伯奢的真实目的就是要杀死曹操,他一家死的还真不冤!

一、《魏书》中王沈的观点:吕伯奢一家不冤!

许多人都知道《三国演义》只是一本小说,其中情节只是能提供简单的参考价值,而真正最具权威性的史书则是《三国志》,可《三国志》中根本都未提及过吕伯奢这个人。

但是,根据王沈的《魏书》来看,其中关于吕伯奢的记载和《三国演义》中的完全不同。把《魏书》中翻译过来白话就是:曹操过路途中正巧到了吕伯奢一家,而吕伯奢又恰巧不在家,他的儿子和其他的门客见曹操一行人富庶,便想谋其财物,曹操在自卫情况下,杀掉其一家人。

这么一看,吕伯奢一家还真是死得不冤,而曹操也不像《三国演义》描述的那样生性多疑又残暴。

但是因为王沈的身份,他的这一说法也比较受到质疑。王沈是山西晋阳人,才幼年时期就不幸父母双亡,后来遇到曹爽的提拔后,从此步入仕途,扶摇直上。

曹爽的父亲是曹真,而曹真的养父又是曹操,换算过来曹爽就是曹操的干孙子。王沈本来就是西晋的家臣,又是由曹操的干孙子亲自提拔,所以他所写的这段历史的真实性确实也有待考量。

除了王沈的身份外,再结合王沈的品行来看,那《魏书》的记载就更加不可信了,因为吕伯奢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曹真去世后,王沈又归顺到了曹髦的门下,而曹髦又经常受到司马昭的欺辱,有一天终于忍无可忍后,就决定要狠狠的报复一下。而王沈听说后,又跑到了司马昭那去告密,曹髦因此被反杀,而王沈卖主成功,并被封为安平侯。

就不拿王沈和治史精神强大、品行刚正不阿的司马迁相比了,他连普通人都不如,而且属于是名字刻在耻辱柱上的那类人。而王沈和他所著的《魏书》,也被后来的历史学家评价为:“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

二、《魏晋世语》中郭颁的观点:曹操生性狡诈且多疑!

除了王沈外,关于吕伯奢还有其它记载可寻,比如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中就引用了郭颁的一条内容。

郭颁如此写道:曹操路过吕伯奢家时,恰逢其外出不在,而他的几个儿子对曹操则是好生款待,但是曹操却因为暗杀董卓的事而犹豫不定,生性多疑的曹操就觉得这些人可能对自己图谋不轨,便将其一家灭门后离开。

郭颁只是陈述事件,并未作出什么主观性的推断等,但是从他的记载中也能看出,吕伯奢一家应该算是被冤杀的。那么,郭颁《魏晋世语》的可考证性怎样呢?

很遗憾地说,答案同样是否定的。郭颁的具体身世信息一直未被明确,唯一知道的只是他是一位西晋时期的历史学家。因为陈寿的《三国志》引用过《魏晋世语》,也可判断他成书年代是早于《三国志》的。但是前文提到的裴松之,提及郭颁后,甚至还直接破口大骂。

裴松之在书中的对郭颁的评价,已经直接用上“鄙劣”了,还说郭颁就是为了博眼球,而故意编撰事实。

看到这,相信大家也就明白《三国志》为什么不记载吕伯奢了,因为可供参考典籍的真实性,实在有待考证。

三、为什么吕伯奢本人也成为了曹操的刀下之人

上面的两个记载,虽然关于曹操的杀人动机十分不一样,但共同点也都是,吕伯奢当时并未在家,也并未被杀。可是到了《三国演义》里面,又为什么是曹操因为误杀而愧疚,遇到吕伯奢后,再次决定痛下杀手,让其“团圆”呢?

这又不得不提孙盛的《异同杂语》了,但是其中内容也是引用的可信度有限的郭颁的《魏晋世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孙盛还给曹操加了些情感戏,比如“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后来到了小说家罗贯中那,除了感情戏外,又有额外的艺术加工成分,并将其原话改为“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由此来看,吕伯奢的家人可能都遭遇不幸,但是关于曹操的杀人动机还是不好判断的。

更多文章

  • 笑到抽筋的穿帮镜头,拿香烟当子弹打忍了,十八路诸侯开车讨伐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片段,新三国18路诸侯伐董卓,三国正史董卓搞笑视频

    1.首先图一是《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讨董这一集,看看袁绍会盟这个镜头,阵容真是太强大了,居然还有面包车,难怪董卓要被打跑了。2.敌人明明就要来了,看这表情也是相当的在位,可是,在你的战斗机上放的是什么,是香烟好吗?我知道你恨你的敌人,只是,不知道的是,香烟什么时候有这么强的破坏力了,真是一个不走心

  • 东汉风云:奸佞乱朝政,忠臣被构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东汉时期宦官把持朝政,东汉十大忠臣之死,宫中仗剑除奸佞

    汉安帝闻得西域复通,心又放宽,乐得逍遥自在,倒把那班勇功绩搁置一旁,并没有甚么赏赐。当时,廉直大臣第一个要算是司徒杨震。永宁二年(公元121年)秋季,太尉刘恺因病免官,由杨震继为太尉,另用光禄勋刘熹为司徒。帝舅耿宝已拜大鸿胪,特为宦官李闰兄弟说情,托杨震录用。杨震不肯相从,耿宝一再往候,且与杨震语道

  • 山西省这座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的城市历史悠久,曾为秦朝36郡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透过地理看历史之山西,山西省历史城市,山西被低估的古城

    长治现为山西省辖地级市,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辖4区8县,面积13955平方千米。长治历史悠久,“长治”原为潞安府府治所在县名,得名于明嘉靖八年(1529

  • 刘邦去世15年后,托孤大臣屠尽其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杀功臣没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死前一个秘密预言,刘邦死前留下最后的遗诏,刘邦临终前的大事

    每一代王朝的兴起、政权的建立,都离不开实力强大的武将和足智多谋的文臣,这些人一同辅佐帝王才能开创新的朝代,不过并不是所有人在功成名就之后都能够有很好的待遇,有很多开国功臣在王朝建立之后,要么被猜忌而遭到贬谪和放逐,要么就是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被残忍的杀害。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也很简单,那是因为这些功臣功

  • 诸葛亮平生四件憾事:跟错一人、信错一人、娶错一人和杀错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免费三字签,诸葛亮临死嘴里含7粒米,唐国强诸葛亮

    要是三国时期家喻户晓的人物,那有着“卧龙先生”之称的诸葛亮肯定是榜上有名的,相信到现在也有很多人对诸葛亮崇拜不已,毕竟作为当时数一数二的谋士,不仅一手扶起了蜀国,帮助刘备兴复汉室,更是预见了天下大势,简直如神一般,就连死对头司马懿对他也都不得不佩服。可以说诸葛亮就是三国时期的一代传奇,或许在很多人心

  • 孙尚香未能生育的背后,隐含刘备难以启齿的秘密,最后被法正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孙尚香和刘备有孩子吗,刘备和孙尚香打水仗的漫画,孙尚香SP郭嘉法正三势

    刘备戎马一生,辛辛苦苦打拼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是功亏一篑,原因就是他把这蜀汉的基业交给了后主刘禅,可他的这个儿子并没有什么才能,只知道吃喝玩乐,根本难当大任。可能很多人会想刘备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别人,孰不知刘备一生就三个儿子,除了刘禅外还有刘理和刘永,可这俩人一个英年早逝,一个在逃往洛阳之后下落不明,

  • 韩信死后,萧何因立有大功,被刘邦封为相国,赏赐500名侍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萧何问他这是怎么了,召平说他是来为萧何奔丧的。萧何知道召平不会无地放矢的,急忙躬身说到:“请先生赐教。”召平告诉萧何:“别看陛下又是让你做相国,又是给你加食邑、派护卫,好像很器重你一样,其实你已经大祸临头了。在这样下去将难以善终。”萧何问这是何故,召平就问了他一个问题:“你又不是武将,陛下给你那么多

  • 很多人都说赵云厉害,可为什么赵云一直没有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云与赵云,新版赵云vs旧版赵云,赵云与赵云1v1出装

    赵云为何得不到重用?赵云一直得不到重用的原因还是在自身实力太强大。在《三国演义》的五虎上将之中,赵云是其中的一员, 五虎上将除赵云以外的其他四个大将,每次都是以战将的身份带着手下冲锋陷阵,也立下了不少的战功。而赵云就有所不同,赵云每次都是以大将的身份出现在战场上,以保镖的身份出现在刘备的身边。他们五

  • 《西汉三斩》郭德纲再次一赶三,晒签名龙飞凤舞实在认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郭德纲西汉三斩返场,龙飞凤舞全部视频,西汉三斩主要内容

    京剧《西汉三斩》又名《鸟尽弓藏》,分别讲述了西汉时期三个著名将领被刘邦所杀的故事——“斩韩信”、“斩彭越”、“斩英布”。韩信、彭越、英布是汉初三大名将,其实三个人都是诸侯王。三人中,除韩信是刘邦提拔的,彭越、英布都是地方势力起家,他们各自独大,发展经历中并没有什么交集。四面楚歌中,韩信、彭越被汉高祖

  • 《天意》项羽看了一眼和氏璧就砸了,网友:好像卫生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天意项羽的兵器,天意小说项羽结局,天意中项羽的扮演者

    《天意》项羽看了一眼和氏璧就砸了,一开始网友还纳闷西楚霸王这不就是你要的召唤群雄的宝贝吗?和氏璧乃是楚国的国之瑰宝,在伐秦的道路上它更像是玉玺一样的象征性权力标志。当镜头放大到这块玉上面后,网友:好像卫生纸。《天意》描述的是秦朝末年各路英雄纷纷崛起,大秦帝国的权力大厦倾倒在即。项羽身为江东的西楚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