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益州派:蜀汉第三大派系,长期受到压制!

益州派:蜀汉第三大派系,长期受到压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606 更新时间:2024/1/18 22:24:39

一、黄权

黄权(?-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今四川省阆中市)人。黄权曾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公元214年,刘璋放弃抵抗后,黄权才归降刘备,被拜为偏将军。建计取汉中,拜护军。刘备为汉中王,仍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准备讨伐东吴,黄权劝谏而不纳。以其为镇北将军,刘备伐吴败还,而归途隔绝,黄权不得归,无奈之下率部降魏。被魏文帝赏识,拜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使同车陪乘。后领益州刺史,进驻河南。景初三年(239年),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正始元年(240年),黄权去世,谥号“景”。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黄权没有离开蜀汉的话,那么益州派的话语权或许能提到比较明显的提升。但是,在黄权归降曹魏后,益州派长期缺乏一个领军人物。

二、李恢

李恢(?~231年),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今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 )人。李恢初为建宁郡督邮。刘备攻占益州后,拜为功曹书佐、主簿,迁别驾从事。蜀汉建立后,任庲降都督、交州刺史,跟随丞相诸葛亮讨平南中四郡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

作为蜀汉第二任庲降都督,李恢积极调配南中物资,保障了蜀汉朝廷的运转。建兴九年(231年),李恢去世。虽然受到了刘备的重用,不过,李恢长期在南中地区,所以在朝廷的存在感也不是太强。

三、马忠

马忠(?-249年),本名狐笃,字德信。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马忠曾被刘备称为贤才。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任马忠为门下督。建兴三年(225年),马忠出任牂牁郡太守,讨平牂牁叛乱。后任庲降都督,剿灭豪帅刘胄叛乱。马忠在蜀汉官至镇南大将军、平尚书事,历封博阳亭侯、彭乡侯。延熙十二年(249年),马忠去世。

四、王平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人,籍贯益州。王平原属曹操军队,在曹操与刘备争汉中时得以投降刘备。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死后,拜前监军、镇北大将军,镇守汉中,曹爽率领十万大军攻汉中时,被王平所击退,累封安汉侯。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王平去世。在众多出自益州的将领中,王平的地位相对较高,并受到了蜀汉朝廷的信任,不然也不会镇守汉中这一兵家必争之地。

五、杨洪

杨洪(?~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治今四川省彭山县)人。刘璋时期,杨洪历任诸郡吏。刘备定蜀,任杨洪为功曹。后来,杨洪被提拔蜀郡太守,又转益州治中从事。刘备征吴失利,汉嘉太守黄元举兵反,逼近成都。彼时,诸葛亮赴白帝城探望刘备,杨洪上奏太子,遣其亲兵讨黄元,生俘黄元。

建兴元年(223年),赐爵关内侯,复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后为越骑校尉。建兴六年(228年),杨洪卒于任上。

六、张裔

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人。益州之战时,张裔作为刘璋信使前往会见刘备,刘备答应他对刘璋以礼相待并安抚刘璋部下,张裔回到成都,开城欢迎刘备,刘备任他为巴郡太守、司金中郎将、益州太守。

不过,在赴郡上任途中,张裔被益州人雍闿押送给吴国孙权。章武二年(223年),刘备去世,丞相诸葛亮派邓芝出使吴国,乘机向孙权提出请求放还张裔。张裔回到蜀国后,诸葛亮任他为丞相府参军,又兼益州治中从事。诸葛亮驻守汉中,张裔以射声校尉身份兼留府长史。后加封辅汉将军,兼长史照旧。建兴八年(230年),张裔去世。

七、张嶷

张嶷(nì)(?~254年),字伯岐,巴西郡南充国县(今四川省南部县)人。豁达豪壮,初为本县功曹。诸葛亮预备北伐时,张嶷平定广汉叛乱,授牙门将。多次随从马忠平定南中叛乱,授越巂太守。张嶷平定叛乱,修建城郭,打通了越巂郡到成都的道路,甚得民心。延熙十七年(254年),张嶷带病与魏国大将徐质交战,战死沙场。

八、张翼

张翼(?-264年),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蜀汉灭亡后,魏将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亦为乱兵所杀。

九、谯周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今四川西充县槐树镇)人。谯周幼年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成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死后,不顾朝令,前往奔丧。谯周反对姜维北伐,著《仇国论》,力陈北伐之失。炎兴元年(263年),邓艾攻打成都时期,力劝刘禅投降,“有全国之功”,投降魏国后,受封阳城亭侯,迁骑都尉。

泰始六年(270年),授散骑常侍,同年去世,时年七十岁。到了蜀汉末期,不仅李严所在的东州派走向凋零,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派也日益式微。因此,以谯周为首的益州派得以崛起,并推动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而这,应该也是蜀汉长期压制益州派的重要原因。

更多文章

  • 襄樊之战,曹操为何派于禁救援曹仁?因为当时他身边无人可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仁和于禁打魏盾如何,曹仁许褚于禁魏盾,三国志曹操曹仁于禁

    所以刚刚结束汉中之战的曹操赶紧调兵遣将前去支援曹仁,可是曹操号称兵多将广,为什么最先派出的第一波援军是于禁,而不是其他的大将?关于这点分析很多,大部分都说是于禁能力出众,治军严谨,有假节钺的特权可与关羽匹敌等等,没错,这些是有道理,但不是主要原因,关键的原因在于当时曹操身边无人可用,为什么这么说?我

  • 项羽本有机会杀了刘邦成就伟业,因为这个人而痛失项家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老师讲项羽和刘邦,刘邦跟项羽争哪个女人,老梁说项羽刘邦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刘邦之所以能够逃过鸿门宴一劫,是因为项羽的妇人之仁。其实认真读史,我们发现,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如果没有这个人的出现,或者说没有这个人从中插了一脚,或许,历史真的会改写。那么这个人是谁呢?说起此人,还真的挺替项羽叫屈的,他是项羽的叔父,叫项伯。

  • 诸葛亮首次北伐时究竟败得有多惨?损失10位大将,看看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曾经有着五虎上将的蜀国,后来竟然无人可用,如此巨大的前后差距,实在令人唏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老牌将领们要么战死或老死,另一方,面则是诸葛亮首次北伐时,损失了十一位大将。仅仅只看名单便知道,此次北伐,诸葛亮败得太惨,蜀魏之间的竞争结局,基本也就此注定。

  • 一代枭雄曹操,为何将7个漂亮女儿,嫁给同一人?事后才知其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一生三大丑事,曹操最著名的两个儿子,一代枭雄曹操一生轨迹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步入了新时代,但是那段封建社会的历史不可抹去,它会始终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深刻的烙印。提到封建社会,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在那个阶级决定一切的年代,条条框框的约束,几乎让每一个人,都活在一个预先设计好的框架里,压的人喘不过来气。这也就是古代人,大多古板刻薄的原因。在那个年代,许多的规俗

  • 为什么赵云死诸葛亮只是落泪,张苞亡诸葛亮却吐血?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云死时诸葛亮说什么,赵云张苞之死,三国志赵云张飞张苞

    熟读《三国演义》,大多数人都会被赵云的魅力所吸引。他武艺高强,能单枪匹马,在乱军之中七进七出;他忠义耿耿,曾两扶幼主,且终生效忠刘备;他威名赫赫,一出场便能让敌军闻风丧胆,滚落山涧。在小说中,他对蜀汉的贡献极大,是蜀汉不可或缺的顶梁柱之一。除此之外,他先后随刘备与诸葛亮到往东吴,护卫了这二人的安危。

  • 李世民是如何开创贞观之治的?俩数据表明,贞观比开皇更值得尊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开元贞观和开皇哪个好,贞观九年和贞观十年

    这里面,要论名气最大的恐怕要属“贞观之治”。不过,如果真的把它们的成绩单亮出来比一比就会发现,所谓“贞观之治”有点徒有虚表,不光与前面的几大盛世不是一个量级,甚至连东汉的“明章之治”都没法比。李世民就曾经说过:“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意思是,隋朝粮仓的储蓄足够天下吃五六十年,而唐朝直

  • 唐太宗李世民乃一代明君,但他因为这个远房表亲,居然开始排斥“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盛世明君李世民,李世民为什么能成千古明君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常用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和动乱的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靠得住的人!这句诗出自李世民作的《赐萧瑀》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知者必怀仁。”萧瑀是谁?说起来那也是大名鼎鼎!他出身高贵,是梁明帝萧岿第七子,隋炀帝萧皇后同母弟。唐太宗时期,他六任宰相,六次

  • 唐朝女性穿着都很暴露吗?是不是穿越回唐朝就可以一饱眼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女性穿着图片,唐朝宫廷女性的着装,唐朝女人的服饰特点

    提起唐朝女性的着装,想必所有人在脑海中都会浮想出长裙飘飘,轻纱绕肩,粉胸半掩的一幅画面。唐代女子华美性感的着装往往让后人感叹,大唐盛世的开放。甚至很多男性同胞在看过唐朝的影视剧后都很想穿越到唐朝一睹为快。但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女性的穿着犹如其社会地位一直被压抑且束缚着。唯独在唐朝时期得到了解放,

  • 《国家宝藏3》张子枫古装好有灵气啊!杨紫的文成公主也很惊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迎来了一波小伙伴们的呼声!在今年如此艰难的局势下,这么良心的节目的到来也像是给大家打了一剂强心针,让观众的心安定下来。不论如何,看到《国家宝藏》第三季的到来,都是一件让人内心很激动的事情。让人不禁感慨,我们在风雨之后总算看到了彩虹。尤其是刚开场便是靳东的那一句振奋人心的——“我大明从不惹事,但也从不

  • 武则天服侍李世民12年,为什么一直没有子嗣,太不可能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侍奉过李世民吗,李世民跟武则天有没有关系,武则天为什么会嫁给李世民

    武则天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出身于隋朝皇室,父亲为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弟、遂宁公杨达),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北徐村人)。武则天于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利州(今四川广元),一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5]有异母兄长武元庆、武元爽,另有同母姐妹两人,一位是韩国夫人武顺(史书称武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