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动物是人类最友善的朋友,一起与我们生活在这个多姿多彩的星球上。但是毫无疑问,人类作为生物界最高的统治者,一直居于生物链的顶端位置,是当之无愧的霸主。正是因为如此,人类也对所有的动物掌握生杀大权,更有对动物豢养与训练的权力。
古人训练动物的方式五花八门,训练的动物种类也花样繁多,包括狗、鸽子、小鸟、鹰以及大象等等。一般来说,古代通讯十分不发达,训练鸽子可以用来传送情报信息,训练老鹰可以用来捕捉野兔、鱼类,而训练大象则能令其参加战争,成为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法宝”。
胡惟庸在辉煌时期,府内伺候自己的仆人数千,食用的佳肴也尽数都是山珍海味,但是他并不满足,反而热衷于训练野生动物。据古籍《巳疟编》记载称:“胡惟庸蓄胡孙十数,衣冠如人,可至,则令供茶行酒。能跪拜揖让,吹竹笛声尤佳。人称之为‘孙慧郎’”。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胡惟庸曾命人训练了十多只猴子,它们都穿着正常人的衣冠服饰,一旦有客人前来,它们便会端茶送酒忙的不亦乐乎。除此之外,不少猴子还会向客人行跪拜作揖之礼,甚至同时演奏一些丝竹乐器。
如果按照正常道理来讲,胡惟庸作为当朝的宰相,在家中豢养几只猴子作为宠物,本就是一件无可厚非之事,根本无法上升到政治高度。不过对于此事,明太祖朱元璋却心中不舒服,因为胡惟庸的相权与自己的皇权之间,存在着相互抗衡的关系,而这几只看起来聪明伶俐的猴子,却成为了胡惟庸挑战皇帝权威的重要砝码。
众所周知,在明朝建立之时,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对手下的开国功臣们存在着巨大的戒心。朱元璋为了能够监视属下的一举一动,特意设立了一个秘密的组织——锦衣卫。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锦衣卫是一个特务组织,组织成员一般都是身着飞鱼服,手持绣春刀的执法人员。但他们也仅仅是锦衣卫的一部分,相反,一些大臣们的家丁、奴仆、以及街上的小贩、甚至是田地里的农民,都有可能是锦衣卫,这些人的工作便是负责监视皇帝本人最不放心的官员。
同样的道理,朱元璋既然想方设法的监视大臣,大臣们自然也要想出许多对策,而胡惟庸本人“训猴为仆”的想法,本身就是对锦衣卫渗透方式最好的防范。猴子虽然也是灵长类动物,不知道人心的险恶,更不可能成为朱元璋的卧底,胡惟庸能够找到这些不会说话的动物来伺候自己,又何苦提心吊胆的任用人类奴仆呢?不得不说,以猴子作为奴仆的方式,其实是胡惟庸自己想出来的自保措施,是对朱元璋皇权的一种变相挑战。
胡惟庸的下场我们也都知道,在巨大的压力下,胡惟庸最终被逼谋反,并对朱元璋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可他一介书生,又如何是朱元璋的对手?胡惟庸至死也不知道,其实他自己也如“孙慧郎”一般,只是封建皇权下的一个傀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