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绰号之蜀汉篇:卧龙凤雏、三英、四相、五虎、天水麒麟儿~

三国绰号之蜀汉篇:卧龙凤雏、三英、四相、五虎、天水麒麟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29 更新时间:2024/1/19 19:29:26

实际上枭雄一词,也不是独指刘备,曹操也有此殊荣,陈琳在著名的《讨贼檄文》就说曹操也是枭雄,“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雄。”枭雄说的就是一种模仿鸟性态的人格,果断迅猛,准确短急,不拘泥与细节,必能有所作为。早期是褒义词,后期特别是三国时代实际上一种贬义词,更多形容刘备能力突出,不甘久居人下。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刘备 以枭雄之姿,而有 关羽 、 张飞 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三国演义》第三四回:“刘备 世之枭雄,久留於此,后必为害,可就今日除之。”

称呼刘备为枭雄的都是周瑜、程昱这些敌人,可见枭雄虽然不是什么好词,但是忌惮刘备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阿斗——刘禅

扶不起的阿斗几乎成了刘禅的代名词,但阿斗实际上是一种吉兆,据说刘禅之母甘夫人因夜梦仰吞北斗而怀孕生下刘禅,所以刘禅的小名被称为阿斗,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形容庸碌无用之人。

卧龙、伏龙、智绝——诸葛亮

卧龙:三国演义中善于观人识人的水镜先生——司马徽举荐刘备的时候有名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伏龙:《襄阳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智绝:毛宗岗《评三国志》“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

凤雏——庞统

凤雏庞统与诸葛亮齐名,相比较诸葛亮来说更擅长军事谋略,早年跟随周瑜,和鲁肃交好,周瑜身亡,庞统几经波折为终为刘备所赏识,为刘备入蜀出谋划策,不幸攻打雒城时被流失射死。三国演义中将庞统和刘备换的卢马,被蜀中名将张任伏兵射死于落凤坡。

蜀汉三杰——诸葛亮、关羽、张飞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进围成都数十日,璋出降” 裴松之注引《傅子》:“ 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 、关羽 勇而有义,皆万人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

武圣、义绝、美髯公、万人敌——关羽

武圣: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颁令,以关帝庙为武庙,并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县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仪进行春秋两祀。从此,关羽成为国家祭祀的主神,达到了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的地位。

义绝:毛宗岗《评三国志》“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

万人敌:裴松之注引《傅子》“张飞 、关羽 勇而有义,皆万人敌。”

美髯公:《三国志》: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猛张飞、万人敌——张飞

《三国志》程昱:“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

《三国志》郭嘉:“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

一身是胆、常胜将军、虎威将军——赵云

一身都是胆:《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作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虎威将军:《云别传》: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 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 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作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常胜将军:三国演义中赵云一生未大败,而且从未受过伤,即使撤退也能保持军队完整性,故号“常胜将军”。

锦马超、信布之勇、虓虎

虓虎:《三国志·蜀书·马超传》(刘备评):“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兼董万里,求民之瘼。”陈寿评价吕布也用到了虓虎。

信布之勇:《三国志·魏书·杨阜传》: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这里的信是指韩信,布是指英布,并不是吕布。

锦马超:《三国演义》及民间文化中绰号“锦马超”,因俊秀容貌与狮容盔兽带、白袍银甲的非凡装束而得名,有“不减吕布之勇”。刘备初次见到马超眼里的形容词简直爆棚“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加上装束,狮盔兽带,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于是刘备说“人言锦马超名不虚传!”

桃园三英——刘备、关羽、张飞

桃园三英:《三国演义》中三人在桃园结拜,又有三英战吕布的事迹,于是有桃园三英之称。

蜀汉四相、蜀汉四英——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 蜀汉政权四位有名的治国能臣,都怀相国之才。

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上将,在不同的文学和作品之中五人的地位和排名也有所不同。

胆大如斗、凤、幼麟、天水麒麟儿——姜维

胆大如斗:出自《世说新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凤:出自《三国演义》,诸葛亮说“吾放夏侯懋,如放一鸭尔。今得伯约,得一凤也!

幼麟:实际上幼麟是现代才有的说法,因为卧龙凤雏而加的幼麟和冢虎分别代指姜维和司马懿。

天水麒麟儿:最早出现在真三国无双3中。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马良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氏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 马良家中兄弟五人,皆有才能、名气。刘备占领荆州之后,征辟他为从事。马良老四,马谡老幺,老大老二老三没有留下名字)

反骨——魏延

《三国演义》为了凸显诸葛亮的能掐会算,魏延出场就被诸葛亮看出脑后有反骨,《三国演义》五十三回孔明说:"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故而斩之。以绝祸根。

百步穿杨——黄忠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羽)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

小五虎、后五虎——张翼、王平、廖化、马忠、张嶷

后五虎多为后人根据蜀汉后期编排,有非常多的版本,但大多以张翼、王平、廖化、马忠、张嶷五人居多,另有句扶、罗宪提名。

小关张——关兴、张苞

关羽和张飞的儿子,《三国演义》中大放异彩,历史上关兴,张苞均早逝,未能为蜀汉出战。

关索——关索

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人物,出自《花关索传》。《三国演义》中为蜀汉名将关羽的第三子(毛本)或长子(周本)

关三小姐——关嫣字银屏、关风

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人物,为关羽之女,在传说中她是黄月英的弟子、并随同诸葛亮平定南蛮,嫁给蜀国名臣李恢之子李遗(wèi)。

天辩——秦宓

《三国志·秦宓传》记录一则闻名于世的“天辩”,秦宓巧答张温的记录被世人所称道。

更多文章

  • 此人号称名将收割机,38岁杀关羽40岁杀黄忠, 为何终生不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忠活捉关羽射死黄忠,黄忠武力在三国排名,黄忠为何打败关羽

    说完蜀国魏国,下面该说说东吴的孙权了,孙权和曹操刘备相比无疑是最为轻松的一个,曹操刘备完完全全是打工仔做起,从一开始的一穷二白到最后的一方霸主,是付出了极大的辛苦的。而孙权的东吴,大都是由一些大家族支持的,其祖宗基业也是孙坚孙策打下的老底,所以在历史上孙权也被说是守成之君。完全不需要自己亲自操作,东

  • 蜀汉最有争议谋士是谁?刘备知人善任,诸葛亮北伐却因他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十大谋士排名,刘备手下谋士和猛将,刘备五个谋士都有谁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中的词语用在马谡仕途生涯上可谓是实事求是。有才气又夸夸其谈的马谡只能被颇有识人之名的刘备控制使用,且要多加打磨,方可大用。刘备死后,马谡却被谨慎用人的诸葛亮提拔使用,

  • 夷陵之战前,孙权主动向刘备求和,刘备为何不答应还执意伐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权和刘备的夷陵之战,孙权一纸降书求和刘备,孙权为何向刘备求和

    可是东吴也同样与蜀汉有着深仇大恨。东吴在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出兵袭取了荆州,并擒杀了关羽。东吴的背信弃义的举动,不但使蜀汉蒙受了沉重的损失,还让刘备、诸葛亮的《隆中对》遭到了破产。最终,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后,刘备选择了讨伐东吴。在刘备决定讨伐东吴之后,孙权赶快向刘备求和,并且还让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写信

  • 诸葛亮人生第一条妙计,竟然是给刘备设了一个“饥饿销售”的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和刘备谁先死的,三国志诸葛亮刘备张飞,刘备三顾诸葛亮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为了躲避曹操追杀,投奔了荆州牧刘表。刘表见刘备率众来投表现的很开心,亲自迎接,以礼相待。刘备对这个老大哥的收留也是感激涕零,说了些以死相报的话。哥俩儿这英雄惜英雄,亲如一家的表演让外人看了那是相当感动;但明白人看的出来,这不过是表面现象,此时二人的心里都各怀鬼胎。刘备刘备这

  • 曹操逼死了荀彧,孙权逼死了陆逊,刘备逼死的大家都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刘备孙权哪个最先死,刘备伐吴孙权重用陆逊,刘备孙权荀彧

    刘备汉中称王史料记载,刘备在宣读了称王的表文后,紧接着便拜受了玺绶和冕旒。然后,他又宣布了刘禅为王太子。回到成都,刘备进一步封赏有功之臣,如原先是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的许靖被封为了太傅、扬武将军法正被封为了尚书令、镇远将军赖恭被封为了太常、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关羽被封为了前将军、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被封为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提到桓、灵二帝都做了什么让刘备痛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出师表中刘备给了诸葛亮什么优势,桓灵二帝最终结局,汉亡于桓灵二帝

    汉桓帝刘志,继位为帝时,因为年幼,朝政被外戚梁翼把持,刘志成了“傀儡皇帝”。为了拿回政权,刘志用宦官势力,灭了梁翼。主持朝政后,大肆封赏为他卖命的宦官,用宦官势力制衡外戚和士族。得势的宦官日益骄横,罔顾政法,排除异己,大量敛财,政治渐渐的腐败。因为朝政腐败,百姓饥苦,多有暴乱,国家的财政也几近枯竭,

  •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难道双方相差的仅仅只是运气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广和卫青的资料,卫青vs李广完整版,卫青与李广

    而卫青和霍去病,作为汉武帝器重的将领,在初次出击,就能够斩将夺旗,横行沙漠。在长年的对匈奴的战争中,两个人多次发动北伐,给了匈奴沉重的打击。匈奴从不断袭扰汉朝的北疆,沦落到丢失河西和漠南,被迫退居苦寒的漠北草原。是卫青和霍去病的奋战,改变了整个战争的形势,他们的功绩永载史册。我们看李广的军事生涯,就

  • 如果汉献帝被刘备救下,而不是被曹操挟持,历史真会发生改变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认为:曹操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挟持了汉献帝刘协。后人们也形象的称曹操的行为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汉献帝的名号的确为曹操“侵略”提供了不小的方便。东汉末年,汉廷虽然衰败,但是天下仍然属汉,各路诸侯、臣民无一不是以汉臣自居。古代出兵征讨非常讲究“名分”,曹操以天子之名

  • 韩信被登坛拜将之前,没任何战功战绩,刘邦就不怕他是赵括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韩信为什么登坛拜将,刘邦韩信萧何张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完整版

    韩信对治粟都尉的职位不满,于是离开汉军,另谋出路。汉的丞相萧何发现韩信做了逃兵,就亲自带人去追,经过几日努力,方把韩信追回,而后,便有了中国历史上令人惊掉下巴的一幕:登坛拜将。韩信被汉王刘邦拜为大将军。刘邦为何会把一个没有任何战功没有任何战绩的韩信拜为大将军,他就不怕韩信是第二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吗?[

  • 韩信从楚王到淮阴侯,其实是刘邦的另类父爱!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淮阴侯韩信祖籍是哪里,给淮阴侯韩信的一封信,淮阴侯韩信的口碑

    将军们一致表示:请尽快派兵,让我们活埋这个男孩!刘邦听完,默然不语。刘邦问陈平他的想法。陈平曰:“有人上书,告韩信谋反。韩信知道这个吗?”[var1]刘邦说:不知道。陈平说:那我敢问陛下,谁的军队比楚汉新王的军队更强大?高迪说:“我真的比不过他。陈平说:陛下的将军们,在军事才能方面有人能与韩信相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