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二月,高宗调集20万大军,命张俊为诸路兵马都督,岳飞为荆湖南北路置制使,前往洞庭湖围剿杨幺的农民起义军。
五月,宋军封锁缘湖四面诸江河要津后,岳飞率部至鼎州,先对义军诸寨遣间诱降,分化瓦解义军,继以大军压境,示师威胁。
在岳飞招降政策诱惑下,义军首领杨钦、刘衡、金琮、刘诜、黄佐等相继出降,惟杨幺、夏诚等仍据寨固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岳飞知道洞庭湖水深莫测,便让人开闸泄放湖水,用巨筏堵塞港汊,并在湖面散放青草树枝,以阻拦义军的战船。然后以杨钦为向导,进围杨幺的水寨。杨幺率水军出战,但由于水浅,车船机轮又被草木缠住,被官军逐一击败,各个水寨或降或破。至此,前后相继6年之久的湖南农民起义被镇压,杨幺被抓获斩首。
多年来,史学界一直把镇压杨幺农民起义军作为抗金名将岳飞生平的一个污点。但也有人认为,岳飞镇压杨幺农民起义并非污点,而是他抗金爱国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
第一,从杨幺建立的农民起义政权来看,虽然钟相、杨幺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但在金兵入侵的情况下,杨幺置民族大义于不顾,非但不积极抗金,而且还勾结伪齐李成政权进攻南宋,已蜕变为破坏抗金大业的地方军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杨幺占据的洞庭湖地区,在南宋抗金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宋军对金作战的重要后方保障基地。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杨幺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一定程度上,给南宋抗金带来较大的破坏和阻碍。
第三,岳飞在镇压杨幺农民起义军的过程中,并有执行高宗赵构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而是将大部分义军争取到自己的抗金旗帜下,进一步壮大了抗金队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四,岳飞镇压杨幺农民起义后,对湘湖一带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平定杨么后,岳家军在湖区进行军垦与屯田。史载到宋孝宗淳熙年间,“鼎澧地接湖南,垦田犹多”,“未问府县,人民生齿,安居乐业,繁伙熙熙。至如龙阳上下沚江,乡村民户,无虑万家,比居连檐,桑麻敝野,稼穑连云,丁口数万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