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暴政只是假象,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后代史官不敢写也不想写

暴政只是假象,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后代史官不敢写也不想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803 更新时间:2024/1/29 9:24:32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中,某一日诗仙李白酒醉之后,纵情写下的诗句。

在他的文字中,我们仿佛正看到了昔日秦始皇一统六国,满腔豪情壮志的慨然之景。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英勇无匹的皇帝,他所一手创建的秦朝,却在短短数年后便二世而亡,这又是为什么呢?当真像是很多人说的那样,是因为始皇帝的暴政?还是另有隐情呢?

国库成空:贪图享乐导致浪费

秦朝灭绝的第一重原因,便在于他为了享乐大兴土木,而使得秦朝的国库空空如也了。

当时,秦始皇一统六国,就开始命人拿图纸,绘制出了六国不同的宫殿模样,紧接着,他就命人按照各国宫殿的样子去修建皇宫。

这其实也不是大事,毕竟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修建皇宫的爱好。可秦始皇不一样,直到他去世时,他一共修建了宫殿七百多座!其中,三百多座在关中地区,关外还有四百多座,其中居住着无数他掳来的美女。

光是修建这些宫殿,秦始皇就征召了七十多万人。之后他又让这些人继续为自己修建陵墓,里面遍布各种复杂的机关和昂贵的金银珠宝:南海的夜明珠、人鱼膏做成的蜡烛、大量的水银填充成江河湖海的模样、又用金子打磨成日月星辰镶嵌在天花板上……

而这些宫殿陵墓又花费了多少钱呢?虽然历史上对秦王宫的修建费用没有详细记载,但我们不妨以明万历年间,皇帝让工部修复皇宫的支出为例——当时因为涉及到不少木材的运输,所以仅仅是预算就达到了一百六十万两白银的天文数字!

仅仅修复一座宫殿就需要这么多钱财,更别说从无到有的秦王宫,恐怕是翻个番都止不住的价格!

而且,这还要考虑到秦始皇当时才刚一统六国,此前大笔的钱财都用在了军费上,这才能支撑着他一个又一个国家的征战下去,想必国库也是空虚的。再加上大兴土木的费用,恐怕此刻的大秦国库可谓是空空如也了!

在这种背景下,秦朝能不亡吗?就算不亡,国库也已经因帝王的沉迷享乐而负担不起治理天下的各种费用了!

理想成空:追求长生陷入迷信

至于秦朝灭亡的第二个原因,就要说到秦始皇本人对长生的追求了,也正是因为他这种相信世界上有不老药的迷信态度,才将秦朝朝末路的方向又狠狠推了一把。

根据史书记载,在秦始皇人生的晚年,他东巡来到了平原津一带,然后一病不起。当时,秦始皇不愿意听人说起“死”字,于是群臣纷纷闭紧了嘴巴,就怕一不小心说了不吉利的话被皇帝迁怒。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秦始皇畏惧死亡、不愿意在这个年纪就闭上眼睛的心态。

而其实,早在此前,他的人生中就充斥着不少方士的身影。他们用各种手段哄骗皇帝,让他制造大船出海寻找仙山,而秦始皇即便一次又一次被骗,但依旧沉浸于此,不肯罢手。

他非常希望长寿,非常希望能继续享受现在的生活,这点与之后的汉武帝、唐太宗等人都是一致的。

虽然他们曾经都是一名杰出的君王,但是到了晚年,却开始陷入了迷信,甚至无心朝政。

为了避免像当时的绝大多数人一样,因为贫穷、疾病与战争,在三十、四十岁的年纪就早早去世,他们可谓是不择手段。即便曾经心怀大志,但也在身体的日渐衰弱中不断被磨灭了。

因此,秦始皇逐渐忘记了自己心里的成王和周公,忘记了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只是沉迷于和方士们一起寻仙问药。试问,当一个帝王的注意力已经不再放在自己的国家和政务上,这个国家还会有什么好结局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所以,正因为秦始皇晚年的迷信,他不再关心政务,秦朝的天下才乱了,逐渐走向灭亡的结局。

后代成空:后世传人大肆屠杀

最后一个导致秦朝灭绝的原因,则要说到秦始皇的孩子们。

当时,秦始皇最看好的其实是他的长子扶苏。虽然历史上,司马迁等史学家对扶苏的描述不多,但我们依旧能看到他时常随秦始皇一起处理政务、提出建议的身影。

无论是秦始皇给了扶苏跟随自己一起理政的权力,还是扶苏自己很有主见愿意为父皇出谋划策,但这都足以说明扶苏在当时朝廷中的特殊性,也间接表现除了秦始皇有意培养长子的态度。

哪怕后来秦始皇让扶苏和蒙恬去了边境带兵,其实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皇帝想要让他提升自己军事素质的想法。

但很可惜,在秦始皇去世之前,跟在他身边的不是他寄予厚望的长子扶苏,而是一向性格散漫的小儿子胡亥

于是,胡亥眼见着父皇病重,就和丞相李斯赵高一起密谋,篡改了皇帝的旨意,由胡亥继位。

胡亥如愿以偿地坐上了龙椅,但是他自己也很清楚,自己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他和心腹们就又假托秦始皇的名义,给扶苏下旨,让扶苏以死谢罪。

而扶苏死了,秦始皇却还有其他儿女。胡亥摸了摸下巴,干脆决定一网打尽。

因此,当有大臣来问他如何处置秦始皇的妃嫔时,胡亥就让这些妃子全部殉葬,之后又随便找了个理由,把自己的兄弟姐妹们都叫进了宫来,然后趁着他们没有防备,把他们全都杀了。

那天,刑场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在古代,一个家族能不能长久地繁盛下去,最重要的就是人丁兴旺。这样才能大家心往一处聚,哪怕偶尔有分歧和矛盾,但总体上还是在为家族而努力奋斗。

但胡亥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侄子侄女,就让他自己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因此,在后来赵高又设计推翻了他时,胡亥也毫无依仗,只能乖乖受死了。而当秦始皇的后人都不存在了,秦朝还能存在吗?

结语

后来,史书上都说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始皇的暴政,但其实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从来不是只有唯一一个因素。就像暴政,也只是最为人所熟知的那个理由而已。以史为鉴,方能知得失。今天的我们也应该不断从历史中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用大智若愚形容刘禅?他不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说法根本是无稽之谈,刘禅根本不配大智若愚这样的字眼,他就是个无情无义的昏君,洗不白了。为什么这么说?君不见,刘禅儿子刘谌,在大军压境时,曾力荐刘禅:“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什么意思?打不过没关系,咱们父子俩拼死一战,为了国家而死,到了

  • 为什么汉武帝越打越穷,而唐太宗连年征战却越打越强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与唐太宗对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的评价,汉武帝到唐太宗多少年

    他登基后一改汉初的战略防御政策,积极进取,征伐四方,出击周边四夷,对外战争贯穿其在位大部分时间。他也力图实现“王者无外”的“大一统”的局面。他派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迫其远徙漠北;此后几年,又陆续平定西羌、卫氏朝鲜、东越、西南夷等政权或民族,将今青海东部、朝鲜半岛北部、云贵高原等地并入版图。表面

  • 神医华佗警告他不可近女色,此人不听,结果三天后就悲剧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神医华佗的真实历史,华佗治胃病小故事,华佗对症下药的故事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华佗看病,先看这个气色,已经精神是否饱满,生病的人一般和正常人的气色都不一样。有一天,华佗要接诊的是两个当兵的人,这两个人症状差不多,他们都说是发热头疼,华佗诊完脉之后,开出两个药方,不过这两个药方却一点都不一样。一个是发汗的,另一个是泻药。二人都十分的奇怪,二人按药方吃之后,果然

  • 篡汉上位的曹丕,是如何稳固皇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丕如何篡汉,曹丕为什么要篡汉自立,曹丕篡汉是真的吗

    首先 ,登基之初的曹丕,采用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将人才划分不同等级,再委以重任,曹丕为了换取世家大族对曹魏政权的支持,选拔人才 的官员大部分出自世家大族。其次,曹丕采用战国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来表明魏的正统地位,汉属火德,火生土,魏便是土德。魏家的土德取代汉家的火德天经地义。再次,曹丕继

  • 曹丕篡汉,汉献帝为何不借机投靠刘备?第三个原因被大多数人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丕和汉献帝的关系,曹丕为什么要废汉献帝,汉献帝禅位给曹丕

    曹丕篡汉在大众的印象中,曹丕篡汉似乎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然而事实上,曹家代汉,并非一帆风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几乎人尽皆知,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曹操此举行为的背后,也给自己埋下了巨大的风险。经过董卓之乱后,汉献帝原本以为王允可以力挽狂澜,哪知道王允不是李傕郭汜的对手,汉献帝再次沦为别人手中的傀儡。

  • 关羽被杀的时候,刘备军队只相距20里地,刘备为什么不去救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杀关羽的真正原因,关羽真的是被刘备害死的吗,刘备为什么要偷袭关羽

    《三国志》中记载:公元219年,十二月,关羽败走麦城,于临沮被马忠擒杀。 关羽败走麦城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但很多笑话是我们不知道的事,关羽当时已经对刘备释放出了求救信号,而关羽距离刘备的一周军,也不过20公里左右。在如此近的距离情况下,刘备为什么不发出指令,来派兵救援,而是面对兵败,关羽选择了

  • 盘点东汉初年刘秀手下四大猛将,号称“四大先锋”,看你是否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秀手下的十大猛将,刘备最厉害的四大猛将,东汉刘秀底下最厉害的谋士

    铫期一、铫 (yáo)期(?—34),字次况,颍川郡郏县(今属河南郏县)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铫(yáo)期身材魁梧,容貌威严。他的父亲死后,铫期服丧三年,铫期至孝之名,闻于四方,乡邻都非常敬重他。到了更始年间,经冯异推荐,铫期投到刘秀麾下,刘秀很早就听说过铫期的忠孝之名,所以马上任命铫期

  • 此二人都是曹操的保镖,典韦进入曹操太庙,为何许褚没有进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典韦许褚徐晃能搭配吗,郭淮许褚典韦兵书,许褚典韦王元姬

    典韦和许褚都是超一流猛将,都是曹操最得力的保镖,两人都给曹操挡过“子弹”,但是两人死后的结局却大不一样。典韦于公元243年进入曹操太庙,然而和典韦一样勇猛的许褚却没有进入,这是为什么?依据相关史料,分析如下。其一,典韦死,许褚生。典韦和许褚两人都是曹操的保镖,都为保护主公曹操出生入死。典韦第一次救曹

  • 西汉最年轻将军,战场上让匈奴闻风丧胆,但却从不照顾自己的士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汉抵抗匈奴的名将,匈奴最怕的五个将军,作战凶狠威震匈奴的西汉英雄

    汉朝的所有皇帝之中,除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之外还能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就是汉武帝刘彻了。刘邦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他和西楚霸王项羽之间为了整个天下的相互较量,汉武帝刘彻则是因为他为了保住刘邦打下的天下和匈奴之间的较量。说起抵御匈奴我们就不得不提汉武帝刘彻身边的两员大将霍去病和卫青。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霍去病的故事

  • 秦国诸多将领之中,他从未有新奇战法,却是逢战必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分享一招波段必胜战法,秦国战法,擒龙战法十大必胜绝技

    [var1]还有赵国的赵奢,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他的标志。凡此种种数不胜数。但是在战国末期却还有一个人,他从没有吃过败仗,但是他的战法却从来没有新奇过,没有很独特的地方。可是即使是这个样子,在战国时代只要是他领兵作战的战争就从来没有失败过,这个人就是王翦。[var1]秦国是个盛产名将的国家,而且秦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