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风云:左雄特奏,所举孝廉必须年满四十岁

东汉风云:左雄特奏,所举孝廉必须年满四十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44 更新时间:2023/12/18 17:57:45

话说尚书令左雄因见梁冀辞爵,宋娥独不让封,于是复借着地震山崩的变异,再上封章,略云:先帝封野王君,汉阳地震,今封山阳君,而京城复震,专政在阴,其灾尤大。臣前后瞽言,封爵至重,王者可私人以财,不可以官,宜还阿母之封,以塞灾异。如今梁冀已高让,山阳君亦宜崇其本节,毋蹈愆尤,则所保者大,国安而山阳君亦安矣。

宋娥闻得左雄再三谏诤,亦有畏心,乃向顺帝辞还封号;偏顺帝专徇私恩不肯照准,于是山阳君封号如故,左雄所言,依然无效,但左雄之名由此益著。左雄尝因州郡荐举,类多失实,特奏,请察举孝廉,必年满四十,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乃得应选;若有茂才异行如颜渊、子奇,方可不拘年齿。顺帝依议,颁诏州郡。会广陵郡有孝廉徐淑,应举入都,年未四十,台郎诘以违格,徐淑答道:“诏书有如颜渊、子奇,不拘年齿,故本郡以臣充选!”郎官无言可驳,转告左雄,左雄召徐淑入见,莞尔与语道:“昔颜渊闻一知十,孝廉能闻一知几呢?”说得徐淑无从对答,默然退归。尚书仆射胡广曾与左雄议不合,出为济阴太守,所举数人,并皆失当,坐是免官。此外还有牧守滥举,亦遭罢黜。惟汝南人陈蕃,颍川人李膺,下邳人陈球等三十余人,才足应选,得拜郎中。安丘人郎顗素有声誉,由顺帝特征入阙,面问灾异,郎顗详上条陈,大至要在修德禳灾,且荐举议郎黄琼,茂才李固。顺帝命郎顗为郎中,郎顗辞病不就,飘然竟去。忽由洛阳令奏报,宣德亭边平地无故自裂,阔约八十五丈,顺帝乃令公卿所举各士人,入朝对策。峨峨髦士,挟策干时,遂皆摛藻扬华,发挥己见。就中名士颇多,如扶风人马融,南阳人张衡,亦俱在列。所上策文,由顺帝亲自展览,内有一篇佳作,系详言时政得失,不涉虚浮当即拔为第一。此文如下:

臣闻王者父天母地,宝有山川,王道得,则阴阳和穆;政化乖,则崩震为灾,斯皆关诸天心,效于成事者也。夫化以职成,官由能理。古之进者,有德有命;今之进者,唯财与力。伏闻诏书务求宽博,嫉恶严暴,而今长吏多杀伐致声名者必加迁赏,其存宽和无党援者辄见斥逐,是以淳厚之风不宣,雕薄之俗未革。虽繁刑重禁,何能有益?前孝安皇帝变乱旧典,封爵阿母,因造妖孽,使樊丰之徒,乘权放恣,侵夺主威,改乱嫡嗣,至令圣躬狼狈,亲遇其艰。既拔自困殆,龙兴即位,天下喁喁,属望风政。积敝之后,易致中兴,诚当沛然,思惟善道,而论者犹云方今之事,复同于前。臣伏从山草,痛心伤臆!诚以汉兴以来,三百余年,贤圣相继,十有八主,岂无阿乳之恩?岂忘爵赏之宠?然上畏天威,俯案经典,知义不可,故不封也。勤谨之德但加赏赐,足以酬其劳苦;至于裂土开国,实乖旧典。闻阿母体性谦虚,必有逊让,陛下宜许其辞国之高,使成万安之福。夫妃后之家,所以少完全者,岂天性当然?

但以爵禄尊显,专总权柄,天道恶盈,不知自损,故至颠仆。先帝宠遇阎氏,位号太疾,故其受祸曾不旋时。老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也。”今梁氏戚为椒房,礼所不臣,尊以高爵,尚可然也;而子弟群从,荣显兼加,永平建初故事,殆不如此;宜令步兵校尉冀,及诸侍中还居黄门之官,使权去外戚,政归国家,岂不休乎?又,诏书所以禁侍中尚书中臣子弟,不得为吏,察孝廉者,以其秉威权、容请托故也。而中常侍在日月之侧,声势振天下,子弟禄任,曾无限极,虽外托谦默,不干州郡,而谄伪之徒,望风进举。今可为设常禁,同之中臣。昔馆陶公主为子求郎,明帝不许,赐钱千万,所以轻厚赐重薄位者,为官人失才,害及百姓也。窃闻长水司马武宣、开阳城门侯羊迪等,无他功德,初拜便真,此虽小失,而渐坏旧章。先圣法度,所宜坚守,政教一跌,百年不复。诗云:“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刺周王变祖法度,故使下民将尽病也。今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也。斗为天喉舌,尚书亦为陛下喉舌。斗斟酌元气,运乎四时;尚书出纳王命,敷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若不平心,灾眚必至,诚宜审择其人,以辅圣政。今与陛下共理天下者,外则公卿尚书,内则常侍黄门,譬犹一门之内,一家之事,安则共其福庆,危则通其祸败。刺史二千石,外统职事,内受法则。夫表曲者影必邪,源清者流必洁,犹叩树本而百枝皆动也。《周颂》曰:“薄言振之,莫不震迭。”此言动之于内,而应之于外也。由此言之,本朝号令,岂可蹉跌?间隙一开,则邪人动心;利竞暂,则仁义道塞。刑罚不能复禁,化导以之寝坏。此天下之纪纲,当今之急务。陛下宜开石室,陈图书,招会群儒,引问得失,指摘变象,以求天意。其言有中理,即时施行,显拔其人。以表能者,则圣听日有所闻,忠臣尽其所知。又宜罢退宦官,去其权重,第置常侍二人,方直有德者,省事左右;小黄门五人,才智闲雅者,给事殿中。如此则论者厌塞,升平可致也。臣所以敢陈愚瞽、冒昧自闻者,倘或皇天欲令微臣觉悟陛下,陛下宜熟察臣言,怜赦臣死。臣言有尽而意不尽,伏维垂鉴。

这篇策文,是何人所作?原来就是南郑人李固,即故司徒李郃的令子。固五察孝廉,再举茂才,皆不应召,至是为卫尉贾建所举,乃诣阙献词。顺帝特加鉴赏,置诸高第。即日令乳母宋娥出居外舍,并责诸常侍干预政权。诸常侍悉叩头谢罪,朝廷肃然,因此拜李固为议郎。马融前曾为校书郎中,因上广成颂,隐寓讥刺,忤旨被黜,及此次对策,乃复使与李固同官。张衡南阳人,表字平子,素善机巧,更研精天文阴阳历算,尝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造候风地动仪,为前人所未有。当时已为太史令,张衡不慕荣利,故累年不迁,好几载才得为侍中。这都是由于阉人当道,排摈清流,虽有名士,终致沉抑下僚,不获大用。浮阳侯孙程等,就国年余,仍复召还京师,命与王道、李元同拜骑都尉。嗣复迁孙程为奉车都尉,孙程竟病死,追赠车骑将军印绶,赐谥刚侯。孙程临终遗言,愿将封邑传与弟孙美,顺帝将封邑中分一半畀孙美承受,一半使孙程养子孙寿袭封,这也是汉朝特别的创格。到了阳嘉四年(公元135年),居然垂为定例,诏令宦官养子,俱得为嗣,承袭封爵。御史张纲,就是司空张皓子,张皓为留侯张良六世孙,居官正直,至阳嘉元年病殁。张纲少通经学,砥砺廉隅,既受任为御史,目睹顺帝宠遇宦官,引为已忧,慨然叹息:“秽恶满朝,不能致身事君,扫清宫禁,虽得幸生,也非我所愿哩!”当下缮就奏折,入朝进呈,奏中说是:《诗》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溯自大汉初隆,及中兴之世,文明二帝,德化尤盛,观其理为易循易见,但恭俭守节,约身尚德而已。中官常侍,不过两人,近幸尝赐,裁满数金,惜费重民,故家给人足。夷狄闻中国优富,任信道德,所以奸谋自消,而和气盛应。顷者以来,不遵旧典,无功小人,皆有官爵,富之骄之,而复害之,非爱人重器承天顺道者也!伏愿陛下少留圣恩,割损左右,以奉天下,则治道其庶几矣!但是,书入不报。

(本篇完)

更多文章

  • 暴政只是假象,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后代史官不敢写也不想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中,某一日诗仙李白酒醉之后,纵情写下的诗句。在他的文字中,我们仿佛正看到了昔日秦始皇一统六国,满腔豪情壮志的慨然之景。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英勇无匹的皇帝,他所一手创建的秦朝,却在短短数年后便二世而亡,这又是为什么呢?当真像是很多人说的那样,是因为

  • 用大智若愚形容刘禅?他不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说法根本是无稽之谈,刘禅根本不配大智若愚这样的字眼,他就是个无情无义的昏君,洗不白了。为什么这么说?君不见,刘禅儿子刘谌,在大军压境时,曾力荐刘禅:“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什么意思?打不过没关系,咱们父子俩拼死一战,为了国家而死,到了

  • 为什么汉武帝越打越穷,而唐太宗连年征战却越打越强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与唐太宗对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的评价,汉武帝到唐太宗多少年

    他登基后一改汉初的战略防御政策,积极进取,征伐四方,出击周边四夷,对外战争贯穿其在位大部分时间。他也力图实现“王者无外”的“大一统”的局面。他派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迫其远徙漠北;此后几年,又陆续平定西羌、卫氏朝鲜、东越、西南夷等政权或民族,将今青海东部、朝鲜半岛北部、云贵高原等地并入版图。表面

  • 神医华佗警告他不可近女色,此人不听,结果三天后就悲剧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神医华佗的真实历史,华佗治胃病小故事,华佗对症下药的故事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华佗看病,先看这个气色,已经精神是否饱满,生病的人一般和正常人的气色都不一样。有一天,华佗要接诊的是两个当兵的人,这两个人症状差不多,他们都说是发热头疼,华佗诊完脉之后,开出两个药方,不过这两个药方却一点都不一样。一个是发汗的,另一个是泻药。二人都十分的奇怪,二人按药方吃之后,果然

  • 篡汉上位的曹丕,是如何稳固皇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丕如何篡汉,曹丕为什么要篡汉自立,曹丕篡汉是真的吗

    首先 ,登基之初的曹丕,采用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将人才划分不同等级,再委以重任,曹丕为了换取世家大族对曹魏政权的支持,选拔人才 的官员大部分出自世家大族。其次,曹丕采用战国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来表明魏的正统地位,汉属火德,火生土,魏便是土德。魏家的土德取代汉家的火德天经地义。再次,曹丕继

  • 曹丕篡汉,汉献帝为何不借机投靠刘备?第三个原因被大多数人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丕和汉献帝的关系,曹丕为什么要废汉献帝,汉献帝禅位给曹丕

    曹丕篡汉在大众的印象中,曹丕篡汉似乎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然而事实上,曹家代汉,并非一帆风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几乎人尽皆知,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曹操此举行为的背后,也给自己埋下了巨大的风险。经过董卓之乱后,汉献帝原本以为王允可以力挽狂澜,哪知道王允不是李傕郭汜的对手,汉献帝再次沦为别人手中的傀儡。

  • 关羽被杀的时候,刘备军队只相距20里地,刘备为什么不去救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杀关羽的真正原因,关羽真的是被刘备害死的吗,刘备为什么要偷袭关羽

    《三国志》中记载:公元219年,十二月,关羽败走麦城,于临沮被马忠擒杀。 关羽败走麦城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但很多笑话是我们不知道的事,关羽当时已经对刘备释放出了求救信号,而关羽距离刘备的一周军,也不过20公里左右。在如此近的距离情况下,刘备为什么不发出指令,来派兵救援,而是面对兵败,关羽选择了

  • 盘点东汉初年刘秀手下四大猛将,号称“四大先锋”,看你是否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秀手下的十大猛将,刘备最厉害的四大猛将,东汉刘秀底下最厉害的谋士

    铫期一、铫 (yáo)期(?—34),字次况,颍川郡郏县(今属河南郏县)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铫(yáo)期身材魁梧,容貌威严。他的父亲死后,铫期服丧三年,铫期至孝之名,闻于四方,乡邻都非常敬重他。到了更始年间,经冯异推荐,铫期投到刘秀麾下,刘秀很早就听说过铫期的忠孝之名,所以马上任命铫期

  • 此二人都是曹操的保镖,典韦进入曹操太庙,为何许褚没有进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典韦许褚徐晃能搭配吗,郭淮许褚典韦兵书,许褚典韦王元姬

    典韦和许褚都是超一流猛将,都是曹操最得力的保镖,两人都给曹操挡过“子弹”,但是两人死后的结局却大不一样。典韦于公元243年进入曹操太庙,然而和典韦一样勇猛的许褚却没有进入,这是为什么?依据相关史料,分析如下。其一,典韦死,许褚生。典韦和许褚两人都是曹操的保镖,都为保护主公曹操出生入死。典韦第一次救曹

  • 西汉最年轻将军,战场上让匈奴闻风丧胆,但却从不照顾自己的士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汉抵抗匈奴的名将,匈奴最怕的五个将军,作战凶狠威震匈奴的西汉英雄

    汉朝的所有皇帝之中,除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之外还能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就是汉武帝刘彻了。刘邦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他和西楚霸王项羽之间为了整个天下的相互较量,汉武帝刘彻则是因为他为了保住刘邦打下的天下和匈奴之间的较量。说起抵御匈奴我们就不得不提汉武帝刘彻身边的两员大将霍去病和卫青。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霍去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