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秦文博讲堂|汉武帝茂陵出土文物·精致典雅的鎏金银竹节熏炉

三秦文博讲堂|汉武帝茂陵出土文物·精致典雅的鎏金银竹节熏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683 更新时间:2024/2/8 5:58:11

西汉鎏金银竹节熏炉高58厘米,底径13.3厘米,口径9厘米,盖高6厘米。为竹节熏炉式,铜铸,通体鎏金银。高柄竹节形,子母口,盖呈博山形,炉盘炉身分铸铆合,底座作圈足形,高7厘米,底座上透雕两条蟠龙,炉柄分五节,节上刻出竹叶枝杈。炉柄上端又铸出三条蟠龙,盘腹下部有10组三角形内雕饰蟠龙纹,盘口沿有鎏银宽带纹一圈,炉盖口外侧刻铭一周35字。

西汉鎏金银竹节熏炉为西汉鎏金器,1981年5月,出土于茂陵一号无名冢南60米处平地,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西汉鎏金银竹节是国宝级文物,其上铭文对研究汉代青铜冶铸业中的官府机构情况提供资料,为中国古代金属雕塑和铸造艺术的代表作品。

西汉鎏金银竹节熏炉高58厘米,底径13.3厘米,口径9厘米,盖高6厘米。为竹节熏炉式,铜铸,通体鎏金银。高柄竹节形,子母口,盖呈博山形,炉盘和炉身分铸铆合,底座作圈足形,高7厘米,底座上透雕两条蟠龙,翘首口,口衔竹节高柄。龙首满饰鎏金细纹鳞甲,反眼,须爪鎏银。炉柄分五节,节上刻出竹叶枝杈。炉柄上端又铸出三条蟠龙,龙头承托炉盘,龙身鎏金,爪鎏银,线条活泼流畅,形象生动。盘腹下部有10组三角形内雕饰蟠龙纹,盘口沿有鎏银宽带纹一圈。炉盖透雕多层山峦,云雾缭绕,炉盖口外侧刻铭文一周35字。

西汉鎏金银竹节熏炉炉盖口铭文为: “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斤十二两,四年内宫造,五年十月输,第初三。”“金黄涂竹节熏卢”为该器物名。“内者未央尚卧”,据《汉书·惠帝纪》“宦者尚食比郎中”颜师古注引应勒语,“尚,主也。旧有五尚,尚冠,尚帐、尚衣、尚席亦是。”引如淳语:“主天子物曰尚,《汉仪注》省中有五尚,而内官妇人有诸尚也’。”故铭文指该器为未央宫熏卧具的专用器具,并由内宫机构所督造或调配。“内官”“寺工”皆为西汉造器官署机构名,四年”“五年”应为武帝建元至元鼎中某个年号的第四、五年;“输”,交出也,无赠送、赏赐之义:“第初三”“第初四”,为内官、寺工造器官署序号。

西汉鎏金银竹节熏炉炉盖形似多层山峦,云雾缥缈,再加以金银勾勒,宛如一副秀美的山景。青烟袅袅飘出,缭绕炉体,造成了一种山景朦胧,群山灵动的效果,仿佛是传说中的海上“博山”。

茂陵博物馆全景

西汉鎏金银竹节熏炉为国宝级文物,造型有别于普通博山炉,自名“熏炉”,为这类器物的定名提供依据,其上铭文对研究汉代青铜冶铸业中的官府机构情况提供资料,是中国古代金属雕塑和铸造艺术的代表作品,其加工精度与表面光洁度已接近现代机械加工水平。(文献整理/梁纪委)

[责任编辑:haowang001]

更多文章

  • 夏侯渊是敌人,被黄忠斩杀,为什么张飞偏偏要厚葬他?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神赵子龙黄忠斩夏侯,黄忠定军斩夏侯,三国战纪黄忠一刀秒夏侯

    东汉末年,乱世的序幕逐渐拉开,彼时,胸怀大志者,趁势而起,成为了一方诸侯,个个追随者甚众。虽然那个时代,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的士子和猛将,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忠义依旧是必备的德行。在当时,只要分属两个不同的阵营,就算是亲人,也要拔刀相向,例如庞德的兄长庞柔,身在蜀汉,庞德却忠于曹魏,誓死不降;再如

  • 为何诸葛亮神机妙算,却在临死前错杀此人,使扶持的蜀汉政权早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一生中错杀哪个蜀汉大将,神机妙算刘伯温诸葛亮,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源于什么

    作为曹操一生的劲敌,刘备在用人和收买人心上一直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刘备几十年的创业历程中,他从一个织席贩履的社会底层人物,青云直上,成为了虎踞一方的王侯霸主,这与他身边一群忠心耿耿的贤臣名将的辅佐是分不开的。而诸葛亮、关羽、法正这些人才作为刘备的班底,也都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和殊荣。但是,蜀国有这么一

  • 他生就一副帝王之相,他是最好的曹操,他才配得上“不怒自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他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曹操。说到曹操,你可能会想到一句话:宁愿我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你会想到一首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你还会想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作为一名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他是何等的富有雄才伟略!能将他完美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演员,

  • 他是反对“焚书坑儒”第一人,激怒秦始皇被贬戍边,后被赵高所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受谁挑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小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对是错

    这样的举措在今天看来非常鲁莽与无知,再加上秦始皇给农民的繁重徭役,这些已经让秦朝有些地方的百姓还有那些被灭国的贵族有了谋反的迹象。秦始皇以为自己多收赋税,加固长城是为了驻守边疆,防止匈奴的入侵,然而这样的决定,身边的人都无法理解。秦始皇一直觉得自己焚书的政策是对的,不仅如此,第二年,秦始皇又发起了对

  • 刘邦去世前,召唤周昌进宫,为戚夫人安排后路,可戚夫人没懂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光是看人彘的意思就觉得让人背后发凉,可想而知当时戚夫人是有多痛苦,其实刘邦活着的时候他就清楚,自己将来去世走了,爱妃戚夫人一定会被吕雉加害的,所以就给爱妃也留过后路,只不过戚夫人愚钝,没有理解。在《手敕太子》这本书也记载了,刘邦之前和儿子刘盈说过,要把弟弟刘如意照顾好,这是他最不放心的,因为太子之位

  • 东汉风云:中官十九人封侯,杨震冤案终得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汉名医杨震,东汉封侯一览表,东汉杨震后代子孙

    处死阎氏以后,尚书令刘光等,乘机上奏道:昔孝安皇帝圣德明茂,早弃天下,陛下正统,当奉宗庙,而奸臣交构,遂令陛下龙潜藩国,群僚远近,莫不失望。天命有常,北乡不永;汉德盛明,福祚孔章。近臣建策,左右扶翼,内外同心,稽合神明。陛下践祚,奉遵鸿绪,为郊庙主,承续祖宗无穷之烈,上当天心,下餍民望。而即位仓猝,

  • 为何曹丕只活到40岁,你看曹操死后他干了啥?色字头上一把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临死时曹丕多少岁,曹丕在曹操身边的地位,曹操临死前给曹丕留下四位名将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曹操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群雄逐鹿,谁都想吞并其他的国家,成为这天下的主人,可能很多人最看好蜀国,毕竟蜀汉有刘皇叔,作为汉朝皇室后裔,民心所向,还有诸葛亮以及五虎上将辅佐,但是事实上结局并非如我们预料的那样,最后的赢家居然是阴险狡诈的曹操,虽然他没能

  • 三国时代的“十大美女”:刘备一人独占了4位,大小乔未进前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蝶粉蜂黄大小乔,中庭寒尽雪微销。”这是南宋文人吴文英《浣溪沙》一词中的句子,意思是说庭院里冬天的雪刚刚化去,新绽放的粉黄色花朵就像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乔、小乔两位美人一样美丽绝伦。在我国的历史上,各类美人可谓是数不胜数,三国时期当然也不例外,被后人统计称为一共有“十大美女”。更令人惊诧的是,这十

  • 秦始皇的子孙后代终于被找到,这4大姓氏都是其后裔,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姓氏文化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是相当闪耀的,每个人对自己的姓氏都能够说出一些背后的历史故事,也能够对自己姓氏曾经出过哪些名人如数家珍。这说明我们对于自己的姓氏是有着很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但是历史的长河滚滚而过,有一些姓氏的故事在历史洪流中被淹没,也被很多人遗忘了,甚至有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姓氏祖先究竟是谁

  • 一个关于秦始皇2000多年的传言,如今看来并非空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于秦始皇的所有历史资料,秦始皇一生的八大谜团,秦始皇的真实历史事件

    不得不说,以今人的视角,都会毫不犹豫得对始皇帝的豪言嗤之以鼻。帝位传于万世?做梦呢!还有一部分人以理性看待,万世之基业当然不可能,如此悠长的历史,没人能保证中间不会灭亡,不过传几百年还是能做到的,如果始皇帝不滥用民力,不苛政严法,秦朝的国运还真的不好说。第二种看法,我比较认同,但其分析的仍旧不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