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的妹妹宝安公主嫁给世家子弟、名门出身、才华横溢的王诜,对他付出了全部的爱,却被辜负被伤害早早就去世,让人慨叹:才子不可靠,帅哥不靠谱,公主真心不能嫁啊!那就选个出身平凡、德胜于才,仰慕公主,一心一意对公主好的驸马吧,这一次,公主能幸福吗?
直到刘娥去世、当了皇帝的赵祯(宋仁宗)才得知实情,然而此时李宸妃早已病逝(不是传说中被刘娥害死的)。子欲养而亲不待,赵祯无比难过。为了报答母亲,他将荣华富贵赐予了李宸妃的弟弟李用和一家,可还是觉得意犹未尽。
一次皇宫家宴中,他看到了李用和的小儿子李玮,看着他诚恳朴实,看着他的目光追逐着漂亮可爱的福康公主,赵祯有了主意。
跟父亲宋真宗的命差不多,赵祯结婚后生了很多女儿,却几乎全部夭折,只有富康公主一个健康长大。理所当然的,他对这个女儿十分珍爱,费尽心思想给她挑选一个满意的驸马,让她一生幸福。宋朝的公主一般都许嫁给功臣之家,虽然算是门当户对,但很多人或者是纨绔子弟,或者是风流才子,公主们过得都不怎么称心如意,都有各种隐忍委屈。
李玮不同啊,李家门第不高,全凭着皇家的恩赐才有这样的富贵。并且李玮品行好,朴实忠诚,没有一般贵族子弟的恶习,看他仰慕公主的目光就可以断定,他一定会一生都敬爱公主,会全心全意对公主好。
很快,赵祯下诏,将福康公主许婚李玮。
这场婚姻真是两全其美,既报答了生前未能相认的生母,又给心爱的女儿选择一个一生都仰慕她、忠于她的驸马。赵祯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无比高明。
万万没有想到,父亲喜欢的,却不是女儿想要的。
李家本来出身贫寒,虽然此时已经显达,但气质与教养却不是一天就能历练成的。从小浸润于诗书文化中的公主雍容高雅,跟出身市井之家、根本接触不到文化艺术的李玮毫无共同语言,加上李玮性格木讷,完全不会像风流才子那样哄公主高兴,他们简直无法交流。
福康公主于是更加厌烦他,觉得他根本就是在附庸风雅,画虎类犬,越加鄙视他的同时,也悲叹自己的命运——自己的丈夫怎么就无法与之诗词唱和?感情无处排遣的公主出轨了,将一份痴情赋予了身边的宦官梁怀吉。北宋时代,很多宦官都通诗书,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相比李玮,梁怀吉更能走进公主的内心,与她诗词唱和,分享艺术感受。
他们的交往越来越亲密,有一天深夜,驸马不在家,福康公主与梁怀吉相对饮酒,彼此共诉衷肠。没想到被早就发现端倪的婆婆、李玮的母亲看到,和公主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福康公主一气之下奔回皇宫,可按照规定,皇宫晚上要关门的,不是紧急情况绝不允许打开。但福康公主还是执意叫开了宫门。
这场畸恋再也遮掩不住,立刻传扬开去,简直让人目瞪口呆。堂堂公主竟然跟一个宦官牵扯不清,这真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丑闻啊。
大臣们纷纷上奏要求惩罚公主和宦官,仁宗无奈只好将公主降封,并且把梁怀吉贬到洛阳去打扫皇陵。他们都希望富康公主能从此回心转意,摆脱畸恋,与诚挚爱她的驸马好好过日子。
在慈爱的父亲、众多大臣、以及寻常世人眼里,驸马很好啊,为人朴实忠诚,对公主百依百顺,也努力学习书画,不断缩短和公主的精神距离。他们无法理解,这么对你好的人,换了一般女子该多么幸福啊!
可公主,怎么就不满意呢?
是啊,福康公主就是不满意!因为她不是一般女子,她是从小就集万千宠爱在一身的公主,一路顺风顺水,周围人都对她好,她还需要驸马“对自己好”吗?她也丝毫不缺少物质,她更需要的就是心灵相通,就是精神交流。
李玮当然品行好,忠诚可靠,然而,爱情不是评选道德模范。爱情是怦然心动,爱情是两情相悦。当物质不再贫乏,爱情不需要再用品行来担保一生不变心时,品行实在毫无意义。
福康公主不爱李玮,她宁愿与一个宦官谈一场纯粹的精神恋爱,也拒绝与驸马在一起。在被迫与爱人隔绝的日子里,她痛苦难言,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中,她的精神开始崩溃,好几次想要自杀没有死成,后来干脆放火烧了自己的宫殿。仁宗终于不忍,只好把梁怀吉召回了汴京,但却不能再与公主相见。隔着一道森严高大的宫墙,两人只能各自望月,空寄相思。
就在公主深夜叩门,与宦官梁怀吉的爱情被传开的那一年,画家崔白画了一幅《双喜图》:在一片秋风萧瑟之中,画了两只山喜鹊正在树枝上扑腾鸣叫,而树下的有一只野兔正在朝上观望,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惊慌忧伤的感触。有人说,这幅画正是形象隐喻了那场无法言说的惊世爱情。
此后数年,福康公主虽然在名义上还是李玮的妻子,但两个人无法再在一起生活。“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富康公主最终在寂寞忧伤中黯然离世,年仅33岁。
福康公主的悲剧让人无比痛心,此后宋朝公主再也没有嫁给过门第不高、才貌寻常的驸马。可悲剧又以其他方式上演,比如福康公主的侄女宝安公主。
王诜那样花心的才子让女人受伤,李玮这样忠诚的庸人同样让女人痛苦,两个公主在不一样的爱情悲剧中同样毁灭,似乎告诉我们,怎么选择都无法保证幸福完美?
那么我们还能怎么做?唯有跳出这个千百年为女人设置的“局”,我们别把爱情婚姻当做全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