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有一个人是李白的偶像。
当李白还是个毛头小子时,他已经扬名天下。当他去扬州时,李白专门写了一首诗送他,“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他失意时,李白写诗赠他,“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他就是孟浩然。是那个写“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孟浩然。
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是诗仙李太白的偶像,更是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这样的人,他的一生应该是光芒四射的吧?其实不然,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他的人生,也许“平淡”再适合不过了。
他没有“神童”的光环,不像王勃、骆宾王那样,很小的时候就作诗作文,名噪京城;其次,他没有入仕做官,不像王维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再者,他除了诗歌,好像没有其他突出的才干,而且他的诗歌题材也比较单一狭隘,多写山水田园生活,表达隐居的逸兴。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昌龄遭贬官途过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