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唐太宗李世民晚年会变得昏庸起来?他最后昏庸到了什么程度?

为何唐太宗李世民晚年会变得昏庸起来?他最后昏庸到了什么程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520 更新时间:2024/1/23 2:49:52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又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秦王。

可以说他前半生唯一的污点就是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用沾血的双手抢来了皇太子之位。后来又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年号贞观。

可是李世民继位之后勤政爱民,善于纳谏,选贤任能,大力发展生产。在他执政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史称贞观盛世。但是到了贞观后期,李世民的很多行为遭人诟病,显得昏聩无能。那么他晚年究竟做了什么,使得世人转变了对他的崇拜和歌颂呢?下面,就来详细说说李世民晚年的七宗罪。

第一宗:前期节俭朴素,后期劳民伤财

李世民刚继位的时候,唐朝开国才八九年,经历了隋朝末年大规模的战争,社会各方面还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国家需要拨款发展生产,所以国库并不是很充裕。于是李世民下令放生了宫廷花园中所养的鹰隼,并且不再收取各地进贡的奇珍异宝,带头节约开支。在他的影响下,长孙皇后也在后宫厉行节俭,从不铺张浪费。

贞观十四年(640)八月,李世民计划巡视洛阳,命令将作大匠阎立德找一个清凉避暑的地方修建行宫。阎立德就在河南汝州建了一座宫殿,名为襄城宫。这时候的李世民还抹不开脸面,不太好意思大肆营建,所以襄城宫规模比较小。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李世民难以忍耐夏季的酷热,命令阎立德主持将李渊时期的太和宫旧址扩建,改名为翠微宫,宫殿落成后李世民开始在这里避暑兼处理政务。

没多久李世民又觉得一座行宫还不够,同年又命人将李渊时期的仁智宫扩建,并改名为玉华宫。玉华宫“十殿五门”,规模非常大。李世民还曾经诏玄奘法师同往玉华宫避暑,玄奘法师在这里翻译了多部佛家经卷,李世民还亲自为其作过序。

翠微宫和玉华宫虽然都是在原址的基础上翻修扩建的,但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四月,唐太宗最后一次来到翠微宫,五月在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去世。

宫殿有了,空荡荡的也不好看,李世民就从天下广征美女入宫。他在玉华宫与玄奘法师译制经卷,在其他宫殿则与女施主探讨佛法,看观音端坐莲花上,听巨木撞钟深浅声。

尤其是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更是放飞自我,除了各地海选的上千名美女,他没事儿还自己打听,听说哪家有美女就要收入后宫。有一次听说李渊的好友武士彟的次女长相是“容止美”,就下诏让武家次女入宫,赐名“武媚”,这就是武则天。

频繁纵欲导致李世民气虚肾亏,据推测李世民很可能在四十多岁就失去了生育能力,此后他直到去世都没有再生育子女。

住大房子、讨小老婆,这都还算是人之常情,男人一辈子也就这么点儿乐趣了。可是李世民志存高远,根本不满足于此,他计划封禅泰山,这无疑是非常烧钱的一项运动。李世民此刻完全忘了初心,节俭朴素的作风荡然无存,为了个人的享受开始不顾民生。

第二宗:前期讲求实际,后期好面子

我们都知道,为了表示尊敬,古时候人书写各种文字材料需要避讳皇帝的名字。像李世民的名字“世民”二字都属于常用字,如果避讳的话,人民生活就很不方便。李世民登基后曾体贴民众,说皇帝姓名中的两个字不要为某一个字而避讳,近代以来,两个字都避讳,废缺的地方已经很多。以后那些官号、人名、公私文籍图书,虽然出现了“世民”这两个字但不连续的,并不须要避讳。

那个时候这位年轻的帝王格局很大,收获的也是人民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但是到了晚年,李世民反而钻牛角尖了。

现代很多学者认为,李世民晚年曾经授意史官篡改了国史,夸大自己的功绩,贬低其父亲李渊执政时期的成就。并且李世民非常忌讳“玄武门之变”,对于相关记载也做了一些粉饰。

宋太宗曾经这样评价李世民:朕览唐史,见太宗所为,盖好虚名者也。每为一事,必豫张声势,然后行之。意思是说李世民贪慕虚名,做什么事都要发个微博给自己造个势。

第三宗:前期大度宽容,后期多疑猜忌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以皇太子身份处理国家政务,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图谋叛逆,只是被夺了爵位废为庶人,没有丢掉性命。李世民还将武德元年(618年)以来由于直言被责罚流放的人都放了回来。还不计前嫌,重用了政敌李建成的旧部魏徵。

晚年的李世民却出于猜忌冤杀、误杀了不少直言敢谏的忠臣。比如在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逼迫宰相刘洎自尽。

贞观二十年(646年)又以谋反的罪名杀掉了开国功臣张亮。

在开国功臣侯君集谋反案之后,李世民猜疑其推荐者魏徵,于是下令推倒了魏徵的墓碑,革除赐予魏征的许多荣誉。

鞍前马后追随李世民的尉迟恭也曾遭到猜疑,无奈之下尉迟恭只好主动辞职,李世民都没客气一下就让他回家了,这无异于卸磨轰驴。

开国功臣李君羡,当年跟随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冲锋陷阵,屡立战功,但由于他籍贯洺州武安,封爵又是武连县公,小名又唤作五娘子,在“女主武王”的谶语流传开来之后,李君羡无辜躺枪,李世民就开始厌恶他。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下诏诛杀了李君羡,并抄没了他的家产。

第四宗:前期爱民如子,后期视如蝼蚁

贞观元年(627年)河北和山东大旱,李世民派遣使臣巡视各地灾后重建工作,救济和慰问灾民。他一想到灾民食不果腹,自己也舍不得多吃粮食。听说民间有为了生计卖儿卖女的事情,李世民马上自掏腰包命人帮助灾民赎回卖掉的孩子。那时候的他爱民如子是全方位无死角的。

然而李世民晚年大修宫殿时,曾有大臣进谏劝阻,说不能这样役使百姓。李世民却回答说:“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意思是百姓们闲着没事干就容易放纵散漫,让他们多服些劳役才能使他们顺从听话。

这话实在是太气人了,把百姓当牛做马压榨劳动力,还不忘鄙视一下。这与当年秉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理念的唐太宗差别太大了。

第五宗罪:前期虚怀纳谏,后期刚愎自用

李世民登基后常常以隋炀帝拒谏亡国来警醒自己,他给予谏官极大的权力,鼓励各级官员直言进谏。魏徵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直言进谏200多次,在朝堂上指出李世民的过失,有好几次使得李世民尴尬无比、下不来台,李世民却极为信任他,将他誉为“镜子”。贞观一朝的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也都以极言力谏而闻名。

然而到了后期,李世民就飘飘然了,作为盛世帝王的自信心一下就爆棚了。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讨伐高句丽,理由是其摄政大臣谋杀了在任的高丽王另立新王,却没有向自己报备。

褚遂良等大臣表示反对,认为高句丽地处偏远,地形易守难攻,气候严寒冰期极长,征高句丽实在得不偿失。

可是这时候老李头已经听不进逆耳忠言了,他一意孤行,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句丽。最终因为当地气候水土的原因粮草跟不上,马匹也损失得差不多了,所以班师还朝。

这次亲征虽然前面取得多次大胜,但距离他出发前定下的目标差了十万八千里。回来以后李世民自己都后悔了,这时候想起魏徵来了,就说如果魏徵还活着的话,一定能够避免这次征伐。可是这时候的李世民已经不是从前的李世民,朝中也不可能再出一个魏徵了。

第六宗罪:偏爱魏王,造成内耗

李世民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有三个是长孙皇后所生,分别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

太子李承乾好玩乐、不上进,李世民慢慢就不大喜欢他了,同时过度偏爱魏王李泰。在李泰到年纪该去封地就藩时,李世民也不让走,还对李泰各种封赏,几乎已经达到了太子的标准。

这就让太子李承乾有了危机感,最终在功臣侯君集的劝说下准备谋反。不过李承乾起兵之前事情泄露,最终没有成功。

这场风波最后,太子李承乾被废为平民,魏王李泰被幽禁,齐王李祐以及李世民七弟李元昌都因为牵扯其中而被赐死,侯君集也被李世民诛杀。

在这种情况下剩的唯一嫡子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李世民的皇位就是靠弑兄杀弟得来的,他非常忌讳这一点,更是绝对不允许儿子们走上他的老路,然而现实啪啪打脸。他的儿子们为了争位勾心斗角,互相倾轧,反目成仇,最后基本都不得善终。兄弟之间闹成这样,李世民有很大责任。

第七宗罪:前期看淡生死,后期迷信丹药希求长生不老

李世民年轻时对于秦始皇执着于长生不老药的事情嗤之以鼻,也嘲笑过汉武帝走上了秦始皇的老路。

而晚年的李世民身体素质大不如前,他也对死亡产生了恐惧,他开始追求长生不老,他到处征召方士为他炼制丹药,可是吃了很多丹药也没有效果。刚好王玄策从印度回来,顺路代购了印度神油,哦不,是印度神药,他吃了以后,没多久就仙去了。

写在最后

论文治武功,李世民在中国帝王史上无疑是排名前五的,后世对李世民的评价也大多是积极而正面的。但是人无完人,虽然李世民被尊称为“天可汗”,但他毕竟不是圣人,他也有欲望,也有缺憾,这是再多的丰功伟绩也无法掩盖的。

李世民晚年对自己的评价也比较中肯:“顾我弘济苍生,其益多;肇造区夏,其功大。益多损少,故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然比之尽美尽善,固多愧矣。”

这意思就是李世民认为自己为苍生黎民创造了很好的生活,为大唐奠定了莫大的基业,功过之间还是功绩大得多而过错很小,但要说尽善尽美还是有些羞愧的。连他自己也知道过错不少,把他称为完美的帝王他都觉得惭愧。

更多文章

  • anglebaby在唐代会被唐玄宗喜欢,网友:唐代没有整容箍牙技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盛世杨颖,angelababy古装动图,古风美人壁纸angelababy红衣古装

    看看大家怎么说:唐朝确实没有整容技术。也没有滤镜和P图。自然美?她的自然美是这样的?[泪奔][泪奔]。[尬笑]唐朝可不能箍牙。太瘦,只能去汉朝,唐玄宗只爱贾玲。真实的历史 不见得是这样的!环肥燕瘦错了吗?唐以胖为美有据可查,唐代的画,诗歌,出土文物都证明了这点。唐朝连观音菩萨都是胖胖的。历史肯定是有

  • 武则天与李世民十二年没生一个孩子,却为何给李治生下六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虽然是个好色之徒(在玄武门之变时就看上了自己的弟媳妇杨氏并将其纳入后宫),但李世民看不上武则天,也从来没有动过武则天。李世民喜欢的女子是温顺贤淑型的,但是武则天性情刚烈,是女中强人。历史上记载,在一次打猎中,一匹烈马无法征服,其时将士们都束手无策,武则天站出来说,一条铁鞭,一个锤子,一把刀就可

  • 比惨大赛!唐朝诗人来参赛,究竟谁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他的一生还不到60岁,最后还是病死在异乡。他这辈子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寻求仕途,无奈一直没有如愿。杜甫小时候的家境还不错,父母都是读书人,所以他的文学还不错。20岁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上。然后他就开始了四处游历。到了30多岁的时候,因为放不下自己的梦想,所以又重新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但很遗憾

  • 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来瑱做了什么,为何刚停战就被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平定安史之乱十大战神,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安史之乱十大名将排名

    一个是在雍丘、睢阳苦战的张巡;一个是在南阳、襄阳苦战的鲁炅;一个是在颖川、南阳苦战的来瑱。这三个人在当时取得的功绩大致相当;史书说张巡的功绩时,大约是说,如果没有张巡,叛军就会深入江南;说鲁炅、来瑱的功绩时,其实也是这样说的。张巡之所以之比鲁炅、来瑱名气大,主要是因为在大唐帝国收复长安、洛阳时就死了

  •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的权势竟如此可怕!李建成败的不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渊之争,玄武门李建成全集,玄武门李建成

    但就算是这样的一位君王,他的一生还是有污点的。秦王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在这次事件中他杀害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同时还架空了唐高宗李渊,也就是他的父亲,终于登上皇位。历史记载,李世民少年时期岁父亲李渊在隋末起义,他也由此立下显赫的战功,被封“天策上将”。打下江山后,李世民被追封秦王,他又

  • 95版《武则天》:全员古典美人,人间富贵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惊艳片段完整的,古装大戏武则天高清图片,95版武则天太平公主

    李建群老师的徐婕妤与武则天的天生的野性欲望的美不同,她淡扫蛾眉,眼若秋水,知书达理、满腹经纶,一眼看过去就是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实际上生活中李建群老师也是名副其实的才女,这部剧的服装设计就是李建群老师负责的。上官婉儿的身份是不是百花之王,恰做百花之相,她是灵秀温婉之美,很多人说茹萍老师当年的扮

  • 94版的《唐太宗李世民》吉儿,长孙无垢,阿史那燕,大家更中意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太宗李世民资料简介,唐太宗李世民结局评价,唐太宗李世民的情史

    唐太宗李世民,讲述的是李世民开国建业,与长孙皇后、杨吉儿、阿史那燕几个贵族女子的感情纠葛。长孙皇后的荡气回肠,杨吉儿公主的恩怨情仇,阿史那燕的敢爱敢恨,都让人难以忘记。童爱玲饰演的长孙无垢,虽然一直被冷落,却依然恪守本分,她的贤淑,她的睿智,对于千古一帝的宽容与仁慈,演技精湛,让人唏嘘不已。长孙皇后

  • 薛仁贵被封为“一字并肩王”,也许这不过是朝廷耍的一个把戏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历史上记载,薛仁贵是的确有这个人存在过,而罗成则是书里和电视剧里虚构的人。那么这就等于说,皇帝只封给了薛仁贵这个十分高十分厉害的职位,让薛仁贵与自己同坐同起,共同治理天下。可是什么是一字并肩将军呢?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解一下。一字并肩意思就是肩膀的两边,而肩膀的两边是一样平一样高的,所以从字面意思

  • 宰相写下“青鹅”两字遭灭门,群臣不解,武则天怒道:把字拆开念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宴群臣,武则天秘史抄家灭门,薛仁贵被武则天灭门了吗

    但其实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也有宰相只因写下了“青鹅”两个字,便遭到了灭门之灾。这“青鹅”两个字究竟有何玄妙之处?满朝的文武百官皆不知其缘由,但武则天怒不可遏,让大臣们将这两个字拆开念,就可知晓其中暗藏的玄机了。 裴炎为自保协助武则天 这位宰相名叫裴炎。为辅佐唐中宗李显,唐高宗临终前曾

  •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唐朝的皇帝为嫁女儿愁得要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皇帝的女儿都愁嫁吗,唐朝皇帝最悲惨的妃子,愁嫁的唐朝公主

    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真要把公主娶回家,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公主如果嫁到臣民家里,公主是君,丈夫全家包括公婆都是臣,都必须服从公主,要对公主行跪拜大礼。这对很多人家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乐意娶公主为妻。这样就造成“皇帝的女儿很愁嫁”的情况,甚至造成大量的公主成为剩女。新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