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光得知英女王只有23岁后,追问了三个问题,注定了清朝的悲剧

道光得知英女王只有23岁后,追问了三个问题,注定了清朝的悲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95 更新时间:2024/1/20 5:20:34

大清王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表情严肃地端坐龙椅之上。龙椅之下是一位金发碧眼的英国人,虽然身为阶下囚,但还是无法挡住其压抑不住的优越感。

“英国在什么地方?”道光问道。

他没有圣祖爷的好学与渊博,压根就没有听说过英国的名字。臣子们从仓库里拿出一张明朝万历年间的地图,英国人用手在欧洲西部圈出一个圆。

大不列颠岛小得如同一只鹌鹑,甚至还比不上大清国的一个省。道光以及他的臣子们傲气渐盛,如此小国,竟敢蚍蜉撼树,真是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道光还不知道自己就像一只井底的青蛙,正在和翱翔过蓝天的飞鸟对话,两者之间必然会出现诸多的误解,而这场误解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走向。

俘虏的回答

此时英国的俘虏和数十年前的马戛尔尼不同,马戛尔尼带着十足的诚意拜访乾隆,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关口,实现两个国家正常的商业贸易。

马戛尔尼随行的箱子里有各种工业制品,还有当时先进的火枪技术。遗憾的是乾隆皇帝以及清朝的臣子们沉浸在所谓的盛世美梦中无法自拔。

他们纠结的点却是,马戛尔尼必须按照清朝的礼节拜见皇帝,即三跪九拜。马戛尔尼为彰显两国之间的平等地位,表示除去单膝跪地,行亲吻礼,其他礼节均不服从。

结果,谈判不欢而散,导致大清朝失去一次和世界交流的可贵机会。

而此时英国的俘虏却是从广州抓来,道光帝正在为自己的虎门销烟窃窃自喜。却不知一场更大的灾难即将到来,中华民族将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浩劫。

他正在居高临下的姿态睥睨着这位俘虏,继续问道:“英国在位的国王是谁?”俘虏答道:“是我们伟大的维多利亚的女王!”

道光眉头一紧,似在寻思什么。中国是一个重视历史的国家,以史为鉴是我们的传统,清朝吸取了前朝经验,尤其不准后宫乱政,不准宦官干政。

放眼二十三史,自《春秋》到《明史》,历来女性掌权的时代不在少数,汉朝有吕后,宋朝有曹太后,然而真正称作皇帝的人物,唯武则天一人而已。

千年长河,才能诞生一位女性帝王。边陲小国就是边陲小国,不知女性之胸襟和抱负,和男性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不适合统治一国之政。

思及此处,道光紧锁的眉头慢慢变得舒展,两颊露出满意的笑容。孙子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英国以女性为王,而天朝自己为帝,胜负实在是一目了然。

他接着又问:“英国女王如今年芳几何?”俘虏怀着对女王的无限崇拜,回道:“我女王如今二十三岁。”

二十三岁?这个答案出乎大清君臣的意料,几乎所有人都不自觉发出“咦”的一声,只是朝堂之上,不能失了礼仪,臣子们及时收回口中的声音。

道光帝也没有表现出责怪的情绪,他又问道:“贵国女王多少岁登基?”

使者答道:“十八岁。”

道光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臣子们为迎合帝王,纷纷发出鄙夷的笑声。

十八岁,在大清王朝勉强能够亲政,许多军国大事还需要询问辅国大臣的意见。自己三十岁登基,处理许多政事还拿捏不定,更何况那位二十三岁的女孩。

此刻,他对那个远处西方的英国完全失去任何恐惧之心。他猜测,之所以英国敢于在广州一带横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女王年轻,信了谗言,才敢做出这样的举动。

汉朝时期夜郎国国王不也是如此吗?从未出过那个如村庄般大小的国家,却大言不惭地询问大汉使者:“夜郎国与汉朝比,孰大?”

当然,不排除另外一种情况,英国女王天资聪颖,手腕了得,大臣们心悦诚服,于是他继续问道:“女王以二十多岁的年龄管理国家,是否做得到令行禁止?”

俘虏点点头,道光帝那时候还不懂,世界上多出了另外一种体制,其不同于绵延在亚洲土地上的封建帝制,英国人为其取名君主立宪制。

何谓君主立宪?君主仅仅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而女王也不像中国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道光隐隐然觉得这位女王倒是有些手段,历来兵者为不祥之器。他深知当前的大清王朝表面上看起来虽是一片繁华,国库却是空空如也,实在是经不起战争的消耗。

若是能通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实现两个国家之间的和平,倒不失为一个良策。

他又问道:“贵国女王可曾婚配?若是已然结婚,丈夫待她如何?”

他的问话主要是试探,看女王是否已经婚配,但又不能表露得过于明显,因而在后面加了一句多余的问话。

俘虏答道:“女王登基一年后就已婚配,夫妻生活幸福美满。”

道光的心忽然沉了下来,原来他想通过和亲的方式,实现两个国家之间短暂的和平。历史上此类的事情比比皆是,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

然而,对方已经成婚,这个想法只能付之东流。

自大的后果

道光了解完相关的情况,心中大约有了应对的策略。最坏的结局无非就是两国开战,大清朝举全国之力,去对付一个土地不过聊聊数万里的岛国,如探囊取物。

为表现天朝的风度,他大手一挥,下令放掉俘虏。

错误的证据往往导致错误的结论,道光不知道西方人对大清王朝有一比,好比《一千零一夜》里满地黄金珠宝的国度。

他们做梦都想前往那个满地黄金的过度,英国人也不例外。乾隆时期的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在出使失利后,细细考察了清朝的情况。

他曾在随身的日记里清楚地写道:“看似繁荣的背后,是无数流离失所的百姓,他们坐在饭庄的门前,等待着主人抛出的残羹剩菜。”

回国后这些情况,他自然一五一十地报告给了英国的国王。

那时候的英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变整个世界进程的工业革命,不出数年就会完全完成,恐怕连英国自身也没想到,他们即将拥有另外一个名字“日不落帝国”。

大清朝的闭关锁国,使得道光的目光根本无法接触英国伦敦的街巷。

二十三岁的维多利亚的女王,以虎门销烟为借口,下令攻打清朝的广州,广州军民奋力抵抗,暂时抵抗过英军猛烈的炮火。

道光才惶惶然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醒来,锋利的刀剑似乎化为了废铁,精湛的武艺似乎变成了花拳绣腿。

对方的手持可远距离射程的火铳,坚固的船身上安装着威力巨大的火炮。慌忙之下的道光帝,即刻招来八旗精兵,迎战沿着东南沿海北上天津的英国军队。

英国军队不过两万多人,道光调集数倍于对方的军队在天津一带布下防御力量。按照《孙子兵法》里的描述的“以逸待劳”,大清不会输。

只是上天不会同情任何一位弱者,落后了必然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至理。如《三体》里所描述的那样,当地球文明自欺欺人地认为数百年的准备足以消灭三体时,三体不言不语。

直接发出一粒水滴形状的武器,一粒水滴岂能拥有毁灭数万艘战舰的能力?

不可能,蚂蚁的一条腿不可能同时绊倒数千只大象,这是以往的经验总结出的至理名言。

结果却是一粒水滴摧毁了地球数百年的辛勤成果,利用极短的时间,短到地球生命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

就像那些在天津一带严阵以待的大清将士们,他们也即将见证被另外一个高级文明所碾压的场景,那种场面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去形容。

道光听到对方以几乎零死亡的代价,将八旗精兵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发消息时。耳朵中回荡着三个字“不可能”,简直是难以置信。

可是事实胜于雄辩,他必须接受。英国人下一步要攻打的就是北京城,国都乃一个国家的命脉所在,一旦为英国人所攻破,后果不堪设想。

他召集群臣,询问意见,有一些嫉妒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大臣趁机站出,说道:“英国发动战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林大人虎门销烟,解铃还须系铃人。”

群臣纷纷附议,道光立刻明白了大家的意思。

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屡见不鲜,晁错力荐汉景帝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奈何削藩出动了各郡国的利益。

汉朝出现了“七王之乱”,汉景帝自信无法短时间平定叛乱,短时间内又无法召集到足够的军队,准备好充足的粮草,因而只能诛杀晁错,来换取七王暂时性地妥协。

道光深知林则徐乃忠臣,所作的事情完全是忠心为国。但大敌当前,他必须从大局考虑,于是深夜召来林公。

问道:“元抚(林则徐的字,古人对话习惯称呼对方的字),可曾后悔虎门销烟?”

林公一脸正气,直接回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道光听完林公的回答,久久没有说话,忽而眼角渗出两道泪水。

林公知道皇帝的心思,立刻说道:“请陛下以苍生为重,不用考虑臣下一身之荣辱。”

于是道光下令,贬谪林则徐到千里之外的新疆。

屈辱史的开端

英国接到林则徐被贬谪的消息后,仍旧没有退步的意思。虎门销烟不过是借口,他们真实的目的是打开古中国的大门,倾销他们过剩的产品。

双方在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展开谈判,英国索要2100万两白银,清政府允诺。彼时的清政府还没有专业的金融人才,不懂得为何英国人偏爱白银。

若是理解其中关卡,以本国囤积的大量白银为中心,建立一个新型的货币体系,大清王朝或许还有一线续命的生机。

可惜历史不能做出任何虚假的假设,清政府稀里糊涂地献出了白银,自明朝万历年间涌入中华的白银,从1840年开始,便如同泄了闸的洪水一样,流向其他国家。

除却白银之外,英国人还提出割占香港岛的要求,清朝的官员们在听到对方的要求后,第一反应并非言辞激烈地拒绝。

他们的反应跌破了几乎所有人的眼镜,他们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反问英国人:“香港岛在什么地方?”

英国不解,如此重要的岛屿,大清的官员们竟然闻所未闻。从这个时刻我们可以品味出深深的悲哀。

当海防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防御力量时,大清的官员们仍旧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谄媚君主以求升官发财的氛围中,这样的朝代焉有不败之理呢?

诧异的英国人展开一张世界地图,指出了香港岛的位置,大清的官员们瞧着如米粒般大小的香港,内心掠过一阵鄙夷的笑声,但没有表现在脸上。

他们一致认为,此等小事不必麻烦皇帝,天朝上国地大物博,何惜吝啬一座小小的岛屿?他们开开心心地在条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为皇帝带回了渴慕已久的和平。

皇帝夸耀官员们能力出众,为国分忧,乃国家的股肱之臣。大臣们也纷纷跪拜,迎合道:“此乃陛下天威鸿福所至,我等不过是仰仗陛下天威,才立下此等功劳。”

他们还不知道,《南京条约》才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等待中华民族的将是一场绵延百年的噩梦。

在这场几乎没有看不到尽头的噩梦里,圆明园变成一片瓦砾场;台湾岛被日本割占;谭嗣同舍身成仁……

而一切的源头似乎就是来自于大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如果道光在和俘虏交流以后,能清楚认识到大清的不足,愿意派遣使者到西方学习先进的文明。

西方的机器在古中国提前轰隆作响,学子们愿意到西方去学习经学以外的知识,或许近代的中国将会是尽另外一幅画面,而不至于成为一部让每一个国人不忍卒读的篇章。

更多文章

  • 康熙年间,浙江人方文木出海被吹到仙岛,发现人类终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岛中有一座非常高大的宫殿,他走近看了一下,在宫殿上刻着毗骞殿三个大字,他很吃惊,不敢进去,所以就跪在殿外。不大会儿,来了两个身穿盔甲的侍卫,把方文木给带了进去。来到大殿之上,他看见有一个头很长的国王坐在殿中央,头上戴的冠冕和木桶一样,冠冕的垂珠与胡须碰撞,还发出声响。随后国王便问他是不是浙江人,方

  • 民国山西运城老照片(1940年)看看能找出多少当年的痕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100张火遍运城的老照片,民国山西老照片,山西晚清老照片

    #老照片#拍摄于#民国时期#,时间大约在1940年左右。今天就让小编带您看看八十年前的运城,对比一下今天的运城,看能找到多少当年的痕迹。上图为运城城门。上图为运城城楼,上面有#日本人#写的反动标语。上图为运城关岳庙山门。上图为关岳庙石狮子。上图为庙门前石柱和半截石人像。上图为运城鼓楼。上图为近处拍摄

  • 清朝的妃嫔太丑了?一组老照片告诉你,她们的容颜不输当红女明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宫女和妃嫔照片,清朝嫔妃皇后年轻照片,清朝妃子真实照片有那么丑吗

    想着如褒姒般红颜祸水、赵飞燕赵合德姐妹掌上起舞、杨玉环羞花之貌、王昭君有落雁之姿……似乎古代君王后宫,尽是天下倾国倾城的女子,回眸一笑便是百媚而生。古籍遗留下来的记载中,这些深宫女子美得不可方物,然而语言的描写总归有所倾向。历史风尘滚滚而过,丹青留下来的模样也不知真假。清朝妃嫔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吴三桂死后,他的女人陈圆圆结局如何?一代红妆,从此,豪华落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传奇里的主角无论是少年英雄还是白发红颜,故事情节无论是精忠报国还是至诚风流。世人评说的精彩程度都足以令你拍案称奇。可这些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真的属于那些人物吗?不尽然吧!众生口中的故事大多源自他们凭空的想象,而那些平淡漫长的岁月才是真实走过的,属于自己的路。秦淮名伶陈圆圆就有一段为世人称道不绝的传奇,

  • 清朝皇帝如何剃头?为什么不担心理发师趁机行刺?原来大有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剃头令是谁颁布的,剃头如何跟理发师讲,清朝理发师剃头视频聊天

    其实小的时候我一直有这样的疑惑,因为古代的皇帝他们的衣食住行吃穿用方方面面都得万分小心。毕竟皇帝轮流作,明年到我家,有着这样的心态的人不在少数。那皇帝如何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呢?别的不多说吃饭是有一道道审序流程的,甚至还需要太监先吃一口来试一下有没有毒。那剃发呢?剃发的时候总不可能让太监来帮助自己剃发

  • 民国最出名的交际花,怀孕后却被丈夫抛弃,生下的女儿赫赫有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此交际花非比交际花,民国时期的谈雪卿是百货大楼里的一名销售员。谈雪卿拥有精致的脸蛋,来来往往的人们都被她美丽的脸庞所吸引。因为颜值,谈雪卿的名声越来越大,不少人去到百货大楼里,都是为了去看谈雪卿。追求谈雪卿的男人并不少,但却没有一个能合她心意。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谈雪卿认识了一位上将的儿子,叫陈度。陈

  • 河北一弹棉花老汉,潜伏东陵数十年,自制钥匙挖空清朝157座陵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东陵被盗真实照片,河北弹棉花老人潜伏清东陵,清朝民间石墓的结构图

    当然这种盗墓行为,现在已然不存,但在清末民初却有不少人掀开了清朝的棺椁,其中一个人叫做王绍义,他是河北一弹棉花老汉,却潜伏东陵数十年,用自制钥匙挖空了清朝157座陵墓。1945年,宣布投降,中国刚刚迎来曙光,内战又起,极度混乱的情况下,王绍义动手了,这是一场跨越30余年的谋划,终于在那一刻他闯进了陵

  • 甄嬛传中被雍正滴血认亲的弘曕皇子,历史上却并非果郡王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弘曕简介,甄嬛传十四阿哥的死因,六阿哥弘曕扮演者

    电视剧《甄嬛传》里面有个让我记忆犹新的故事就是甄嬛在甘露寺的时候终于被一直追求她的果郡王收入囊中,而且还怀了果郡王的孩子。之后果郡王不幸遇难的事传到了甄嬛耳中,于是甄嬛就想着可以将果郡王和自己的骨肉保留下来。但是在经过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回到宫中的时候,却发现果郡王居然平安归来了。一个谎言一旦开始了

  • 王熙凤的秘书彩明,一直雌雄莫辨,是男是女从清朝就有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彩明和王熙凤的关系,红楼梦彩明结局,赖彩明出生年月

    彩明第一次出场,是在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第十三回)凤姐即命彩明钉造簿册。即时传来升媳妇,兼要家口花名册来查看,又限于明日一早传齐家人媳妇进来听差等语。大概点了一点数目单册,问了来升媳妇几句话,便坐车回家。一宿无话……说着,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的唤进来看视频。 彩明的工作,相

  • 民国男子加入拆白党,勾引富家小姐骗财骗色,巧遇女学生差点丧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民国上海街头拆白党这个词,源自民国初年的上海。那个时候的上海,鱼龙混杂,三教九流都有。拆白党就是一群骗子,他们主要是年轻男子,长相英俊,勾引富家太太和小姐,骗财骗色。拆白党奉行“三白主义”,也就是吃白食、看白戏、睡白觉。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拆白党在上海日渐兴盛,甚至向其他大城市蔓延。当时,上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