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赤壁之战,曹操的谋士们,为什么集体沉默?原因其实就三个字!

赤壁之战,曹操的谋士们,为什么集体沉默?原因其实就三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579 更新时间:2024/1/21 16:32:00

第一是怕。遥想赤壁大战前的中国,发生了什么呢,曹操破袁绍,擒吕布,灭袁术,征辽东,取徐州,下荆州,横槊赋诗,盛极一时,像极了现如今某个超级大国先后擒杀萨达姆卡扎菲本拉登时的模样。连战连捷之下,曹操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的礼贤下士和海纳百川已经丧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嚣张跋扈和不可一世,听不进逆耳忠言,对下属动辄打杀,导致他的下属们的心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在赤壁大战前,曹操接连做了两件大展淫威的事,将他的一众谋士们推入了人人自危的境地:第一件事是在铜雀台赋诗时,乐师师勖指出了曹操《短歌行》中的错误之处,曹操大怒之下直接将师勖当场枪毙;第二件事是在周瑜使用离间计时,曹操没有给蔡瑁张允任何辩解的机会便送二人归西。此时曹操账下的谋士们,没有人敢像以前那样开门见山的进言献策了,谁都害怕,自己会不会一不小心惹曹老板不开心而成为下一个刀下冤魂。

第二是忧。纵观赤壁大战前的时局,曹操在抢占一块又一块的地盘,两都,许昌,青幽并冀,乌桓,辽东,徐州,淮南,都一一归于囊中,虽说实力日益壮大,但距离全国统一,还有很遥远的距离,很多谋士认为,这只是万里长征刚刚上路,毕竟,西北有韩遂马腾,汉中有张鲁,西川有刘璋,荆州有刘备诸葛亮,东南有孙权周瑜,想要吃掉这些地方军阀,曹老板还得倚仗他们这些谋士和武将们,一步一个脚印的打下去。

万万没想到,荆州一役,刘备诸葛亮输的连裤衩子都不要了,荆州28万兵马悉数归曹,天下震动,曹操与地方军阀的实力差距急剧拉大,所谓的赤壁决战,倒不如说是曹操一统天下的收官之战,如果曹老板赤壁再轻松取胜,这些谋士们的可利用价值就大大降低了,他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岂能不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也就是说,在赤壁大战前的漫漫长夜里,辗转难眠的不光是孙权周瑜刘备诸葛亮,曹操帐下的谋士们也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

第三是盼。赤壁大战前的曹操帐下,至少有两个谋士,是盼着曹操惨败的。第一个人是荀彧,此人堪称曹操帐下的第一谋士,曾为曹老板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对他也一直恩遇有加,问题在于,荀彧的人生观并非忠于曹操,而是忠于汉室,在曹操起兵初期,二人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都想把不听朝廷号令的地方军阀一一拿下,但随着时间推移,二人的矛盾凸显了出来,荀彧仍然是不忘初心、忠于汉室的,而曹老板则产生了罢黜汉室、自立为王的想法,赤壁大战时,荀彧甚至没有随行前往,此刻的荀彧,心里正盼着曹操能栽个大跟头,从而打消他自立为王的念头,因此也就不可能为曹操指出此刻大军所处的险境了。

另外一个人就是徐庶,他自然是看出了周瑜火攻的意图,更在第一时间识破了庞统的庞氏骗局,但是,刘备对他有知遇之恩,曹操对他有杀母之仇,他蛰伏曹营这么多年无间道,就一直等着看曹操笑话呢,所以,徐庶是不可能道破此处玄机的,在曹操被庞氏骗局洗脑后开始打造超级航母时,徐庶知道其83万大军要灰飞烟灭了,就赶紧找了个理由离开大部队溜回了北方。

结语:赤壁大战前,曹操帐下的谋士们,并非看不出大军所面临的火攻险境,只是,有人怕冲撞得罪曹老板,有人忧虑自己的前途命运,有人甚至盼着曹操栽跟头,于是乎,谋士们第一次集体沉默了,曹操在火攻的险境中越陷越深而不知,最终83万大军随樯橹灰飞烟灭,三国鼎立的雏型就此形成并延续近百年之久!

更多文章

  • 诸葛亮错付一生:刘备留下四个大坑,最后一个堪称无底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飞死后诸葛亮才真正看清刘备,三国志诸葛亮刘备张飞,假如刘备有100个诸葛亮

    诸葛亮是毋庸置疑的三国智谋第一人,同时,他也是三国劳动模范第一人、三国道德模范第一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拿出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干劲,最终仍然落得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凄凉结局,问题出在何处呢?笔者认为,诸葛亮之所以壮志未酬,主要原因就是其领导

  • 诸葛亮穷兵黩武?答案很简单,只需看一个指标就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算不算穷兵黩武,穷兵黩武下半句,历史上穷兵黩武的皇帝

    第一,何谓“兵民比”?所谓“兵民比”,实际上就是指一个国家士兵和人口的比例。总体来看,这个比例越高,说明士兵较多,就代表“穷兵黩武”程度比较高,这个比例越低,说明士兵较少,就代表“穷兵黩武”程度比较低。比如二战时,德国的兵民比达到22%,美国的兵民比则只有12%,不难看出,当时德国的“穷兵黩武”指数

  • 诸葛亮的运气到底有多差?答案:不是一般的点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刘伯温差多少年,司马懿比诸葛亮差吗,诸葛亮借东风是实力还是运气

    第一,主要对手曹魏正处于最稳定期。诸葛亮北伐曹魏发生于公元228年春至234年冬,这7年恰逢曹魏第三代掌门人曹睿主政,曹睿在曹操、曹丕打下的良好基础上,一方面重用以曹真为代表的曹氏宗族,另一方面又大胆使用以司马懿为代表的司马氏族,曹睿本人也是一代明主,因此魏国朝政正处于一个最稳定的时期。诸葛亮却时运

  • 诸葛亮的理想主义和刘备的现实主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理想主义,诸葛亮张飞刘备阵容,刘备死时诸葛亮多少岁

    笔者在前面的一篇文章《取长沙时,诸葛亮想杀魏延,刘备坚决反对,二人谁的格局更高?》中分析了诸葛亮和刘备二人对魏延献降事件的不同意见,其中着重分析了诸葛亮的谨慎、保守,其实也就是有点"理想主义"的特点了,刘备呢,能够抓大放小,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有点"现实主义"的色彩了。魏延事件只是二人不同主义的一个缩

  • 诸葛亮的强大,恰恰是蜀汉最大的软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在蜀汉的建树,诸葛亮北伐对蜀汉的影响,诸葛亮真的对蜀汉忠心耿耿吗

    诸葛亮乃是一代名相、军事奇才、科学巨匠,甚至说他是神一样的强大都不为过,但刘备死后,诸葛亮六次北伐曹魏均告失败,原因莫衷一是,在笔者看来,诸葛亮“太强了”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原因有四:其一,对魏国边境将领而言,诸葛亮固然军事能力超群,但恰因如此,魏国将领们不约而同的把抵御诸葛亮作为了他们的表演舞台,

  • 诸葛亮的一次辩论失败,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失败的最大原因,王朗与诸葛亮辩论分析,诸葛亮失败的战役

    众所周知,诸葛亮作为三国智谋第一人、三国道德模范第一人、三国劳动模范第一人的同时,还是三国辩论大赛第一人,他舌战群儒、气死曹真、骂死王朗的先进事迹至今传唱不衰,但是,即使是诸葛亮这样的嘴炮之王,也曾经有一次辩论失败的惨痛经历,这次经历就是发生在零陵城下的诸葛亮VS邢道荣辩论大赛!当时孙刘联军刚刚在赤

  • 诸葛亮的1次以貌取人,非常的无厘头、非常的不理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的人生态度,诸葛亮鲜为人知的简短小故事,诸葛亮深谋远虑的事迹

    上回我们说到,曹操因为以貌取人,棒打张松,致使中国一统的历史进程延误了70多年。翻开三国画卷,我们发现,以貌取人的可不止曹操,就连一项以完美著称的诸葛亮,也曾有一次严重的以貌取人,这次的受害者,是魏延。话说,孙刘联军在赤壁打败曹操80万大军后,刘备就加快了在荆州地区攻城略地的步伐,整个过程顺风顺水,

  • 隋炀帝心狠手辣,为什么不早杀奸臣宇文化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炀帝之死简介,宇文化及是奸臣吗,隋炀帝为什么被杀了

    但是光有母后这个靠山是不行的,杨广又找到了宇文述,想请他帮忙,宇文述也知道杨勇早已不得父母的喜爱,他也是挺看好杨广的,于是就倾尽全力的帮助他,他联合大理少卿杨约和重臣杨素一起为杨广出谋划策。终于不久之后,杨坚废除了杨勇,将杨广立为太子,他即位后,为了感谢宇文述,就将大女儿南阳公主许配给了宇文述的三子

  •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要杀了自己的亲外甥女宇文娥英?一个完美的误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宇文成都为什么杀杨广,宇文娥英一生几个孩子,杨丽华女儿宇文娥英

    宇文娥英的母亲是隋文帝之女乐平公主杨丽华,在隋文帝杨坚篡北周之前,乐平公主嫁给了北周宣帝宇文赟,并诞下了北周公主宇文娥英。因为杨坚篡了北周的江山,在文帝心中,总觉得对不起曾经是北周皇后、皇太后的女儿,所以,就将女儿杨丽华封为了乐平公主,并且非常疼爱外孙女宇文娥英。隋文帝和乐平公主为了宇文娥英的婚事,

  • 隋炀帝为什么要说除生我养我者不可,其他皆可这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炀帝真实简介,历史上真实的隋炀帝有那么荒唐吗,历史书中怎么评价隋炀帝

    我们要知道隋炀帝作为皇帝来说,他的权利是特别大的,而且他的后宫是特别广的,古代的皇帝是想做什么都可以做什么,没有人能够阻止得了皇帝,所以隋炀帝登上皇帝之后,他渐渐迷失了自我。终日不再理会朝政,只是选择和自己的妃子在酒池肉林中和嬉戏,隋炀帝杨广既是暴君也是昏君,当时杨广靠着隋朝前任皇帝留下的丰厚遗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