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为让乾隆稳坐帝位,不惜将儿子弘时除名,让自己背负骂名

雍正为让乾隆稳坐帝位,不惜将儿子弘时除名,让自己背负骂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96 更新时间:2024/1/10 20:43:55

皇子早夭或者英年早逝,在以前那个年代都很正常。但弘时却死得挺蹊跷,明明年轻健壮的人,削个爵就死了,这不太符合逻辑。

像弘时这样受罚的皇子,还有康熙的皇长子胤禔,被康熙圈禁了一辈子,还不是优哉游哉地活到了63岁,生了二十多个孩子。

所以弘时的死,有人怀疑是雍正所为。皇位的诱惑太大了,不仅兄弟之间要争,父子之间也避免不了你死我活。

那为什么怀疑雍正杀了亲儿子弘时呢?自然是为他的皇四子弘历铺路。

虽然雍正子嗣单薄,但养一个没心没肺的白眼狼毫无意义,不如杀了,免得他给弘历捣乱。于是后来弘历稳坐帝位60年,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乾隆皇帝。

对皇位燃起希望

弘时是齐妃的儿子,本为雍正的第三子,但他前面的哥哥们都没活下来,这么一顺位,弘时就成了长子。

接连死了好几个儿子,其中一个还是皇后乌拉那拉氏生的嫡长子,雍正很难过,对于弘时,他一开始还是希望这儿子有出息的。

虽然他老早就确定了由弘历继位,但为了避免儿子们,出现像他当年争储时的情况,传位于弘历的诏书雍正并未公开,而是放于乾清宫妥善安置。

康熙在位的时间太长了,所以雍正继位晚,康熙还活着的时候,雍正就有好几个孩子了。

但乾坤未定,康熙的孙辈们对将来继承皇位之事都没啥概念。何况,雍正的几个兄弟们夺嫡之战太残酷了。

雍正最喜欢他的皇四子弘历,他还是雍亲的时候,就经常带弘历进宫给康熙请安,发现康熙也喜欢这个小孙子之后,便明里暗里拿弘历来打感情牌,在康熙面前刷存在感。

结果,雍正一拿到帝位,马上就立了弘历为储君。那时弘时二十岁,正是意气风发能委以重任的时候,虽不知道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面的诏书里,写的储君是谁,但看雍正对弘历的态度,储君的人选其实相当明了。

争储从来没有希望

可弘时不甘心,没到诏书从拿出来的那天,他都认为还有机会,说不定争取一下,雍正就去把诏书改了。

但雍正对弘时的不喜欢,也表现得相当明显,康熙还在时,弘时作为雍亲王已经成年的长子,竟然没有任何封号和爵位。

雍正登基后,需要拜祭康熙和列祖列宗时,代他前去的是未成年的弘历,可按规矩应该选成年的皇子代劳

仅这一条,就足够让前朝后宫都看出,弘时没什么前途了。雍正三年,弘时便出了各种让雍正气愤的事,总结一下都是行事不谨慎,行为放纵

这就令人疑惑了。争储是必然,不喜欢也没问题,但好歹爵位是要有的,否则不符合清朝皇室祖制。

且雍正还没登基几年,就给弘时判了那么重的罪,难道弘时是突然开始不孝,有谋反表现的吗?

的确有可能,直到康熙驾崩宣诏传位胤禛前,没人知道谁是继任皇帝,弘时那时蹦跶没用。他在眼睁睁地看着弘历越来越受宠,才想赶紧为自己争一把。

但不知为什么,弘时争宠的手段跟他人不同,他不是做好自己的皇子本分,而是跑去雍正跟前,给曾经与雍正争储争到头破血流的八爷胤禩一党求情。

雍正刚登基时,为稳人心假意封胤禩为和硕廉亲王,过段时间日子平稳后,再将他削爵圈禁,改名“阿其那”,其子弘旺,改为“菩萨保”,能看出雍正有多恨胤禩。

可弘时竟然跑去为胤禩鸣不平,希望雍正能念手足之情放过他。

胤禩是康熙最有能力,也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儿子,是雍正当年最大的对手。弘时请求释放胤禩,在雍正眼里,他要不是想谋反就是蠢到无可救药。

于是雍正一怒之下,让他出嗣,去做胤禩的儿子,宗籍也删了,过了不久,弘时就因受到的打击太大,最后抑郁而终。

终于解决了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以后没人跟弘历争了,雍正放下心来,就算留下千古骂名,也在所不惜。

反正,雍正身上的争议不止这一点,说他篡改或伪造康熙遗诏才登上皇位的,是流传最广,对他最大的诟病。

铲除胤禩,他用的手段也一样狠毒。他一母同胞的十四弟手打压,还有他皇长兄胤禔的暴毙,都是雍正身上抹不去的黑历史。

更多文章

  • 商周时期的西歧和朝歌,在当今是什么地方?是你的家乡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歧和朝歌是现在哪里,商周朝歌在哪里,西歧乡西歧村

    比如在商周时期,就有两个非常出名的地方,一个名叫朝歌,另外一个叫做西岐。这两个地方分别是商朝与周朝的核心统治区,也是当时天下的核心,不过后来,这两个地方就在地图上消失,也没有以这两个名字命名的地方了。那么在当时的西岐和朝歌,是现代的什么地方呢?首先来看西岐,这里是周部落的发源地,正是从这里开始起步,

  • 揭秘历史上的妲己到底坏不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妲己历史上真有此人吗,妲己真实死因揭秘,妲己真实历史长啥样

    后面大家多少都知道一些大概,就是纣王极其宠爱,对妲己是百依百顺,天天与其饮酒作乐,更是设立各种残酷刑法,滥杀忠臣等等,最终搞的纣王天下覆灭。其实有朋说,事实上妲己故意的,就是为了报当年纣王伐苏部落的仇。当然妲己最后也为此丢了性命,最终武王斩下了妲己的脑袋并插在了小白旗上示众。 历史上的大家也是一位

  • 清平乐:官家留宿苗娘子处,曹皇后新婚夜独守空房,宫斗模式开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平乐官家和娘娘,清平乐曹皇后和官家什么时候同居,清平乐官家心疾发作

    王凯饰演的宋仁宗温文尔雅,宁愿委屈自己也不轻易责怪宫人,对待宫中的后妃也非常的温柔,不同于以前古装剧中的纨绔帝王,宋仁宗温柔得让人心疼,因为自己是在太后名下抚养长大,所以无法孝顺亲生母亲,在朝政上也得受制于太后,太后不是不爱宋仁宗,多年的教养她早就将宋仁宗看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也许是在母亲的严重,儿子

  • 深悉治国之道,也颇具治国之才,如何评价汉文帝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代皇帝评价汉文帝,文帝治国,礼乐治国与以礼治国

    深悉治国之道,也颇具治国之才,如何评价汉文帝的一生?刘邦本人前后一共生下八个儿子,可是经历吕后的专政和互相残杀后,最终只剩下文帝刘恒和淮南王刘长两个儿子了。汉文帝刘恒在位期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开创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可以称得上一代明君了。那对于汉文帝的评价,又是怎样的呢?第一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神秘,地宫打开后,很可能看到完整的嬴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嬴政简介资料,历史上真实的秦始皇陵,秦始皇嬴政乔振宇版

    封土五十多米根据一些史书记载:秦始皇陵由地宫和封土两方面组成,那么它的实际高度有多高呢?如果按照书上写的“五十余丈”,经过简单的推算皇陵的高度将达到115米,足足能够媲美一个平原地区的小山了。可是随着考古的进展皇陵的信息也有了新的发展和说法,我们都知道秦始皇陵是一个“烂尾”工程,因为当时为了镇压叛乱

  • 秦皇汉武,中国帝王为何以这两人为开端?刘邦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此后,这一基本制度在中国绵延了两千多年,其间有小的结构调整,没有大的框架变动。正是这一稳固的历史原因,人们更愿意提起汉武帝,而不是汉高祖。那汉武帝的功劳该怎么说呢?自从汉朝建立以后,封国与朝廷之间一直不断战争,直到汉景帝期间爆发了“七国之乱”,可以说,当时诸位刘姓王都想着占据皇位,可是面对没有实权的

  • 秦始皇到底多迷信?见“不祥之物”有一举动,让当地万年寸草不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其迅游的目的有两个,第一:秦始皇坐在晃晃悠悠的辒琼车中可以睡得更加安心;第二:秦始皇想向天下百姓昭示自己的仪容,并且让大秦子民都臣服于自己。虽然秦始皇的威严很高大,但是很多人因为不满意秦始皇的政策经常行刺秦始皇。就算在自己迅游的路上也不免遇到很多刺客。秦始皇除了自大以外,还非常迷信,他崇信神仙之说,

  • 为夺得刘璋的益州,“弘雅有信义”的刘备做了自打耳光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璋投降刘备结局如何,刘备娶了刘璋的儿媳妇,刘备打刘璋的理由

    旗开得胜,刘备以占领者的新身份进据涪城。意气风发的他大会众将,置酒作乐。酒酣耳热之余,众将胆气更豪,纷纷主动请缨,决心紧密地团结在以刘备为核心的领导周围,排除一切困难,去争取更大的胜利。刘备胜利攻取涪城的消息传至成都,刘璋慌了手脚。这时候州从事郑度建言献策道——左将军(估计不可能这样客气的,说成是大

  • 乡邻约架争水源,刘邦使小计得胜,雍齿根本不是刘邦的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借兵打雍齿,刘邦手下雍齿结局,刘邦雍齿关系好么

    可是刘邦却怎么也改不了自己爱打架的毛病,遇到一些事上就喜欢打架。但是自从和吕雉结婚以后,刘邦也学着机灵一点了。刘邦并非特别愚蠢之人,在处理一些小事上却有大智慧。刘邦作为泗水亭的亭长,虽然手下只掌管着十来个人,但是因为刘邦比较讲意气,所以一遇到什么事情后,刘邦的那群兄弟定会来相助刘邦。刘邦带着弟兄一起

  • 年轻的孙权机智多谋,那晚年的孙权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黄州的孙权和永遇乐的孙权,孙权母亲教训孙权片段,孙权部下对孙权的评价

    孙权,或者说整个东吴,他们的大战略方向是依据鲁肃的榻上策而来,鲁肃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君计,唯鼎足江东以观天下衅。而后伺机夺取荆州,尽长江所极而据有之,再与北方争天下,事实上,整个东吴,只做到了前三分之一,也就是鼎足江东以观天下衅,制衡天下,曹操强,联合刘备赤壁之战,刘备强,联合曹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