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方面李秀成不如陈玉成,李秀成投降曾国藩是必然的,为什么?

这方面李秀成不如陈玉成,李秀成投降曾国藩是必然的,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372 更新时间:2024/2/16 16:03:35

在天京事变以后,太平军的实力可以说是元气大伤,在石达开出走天京以后,太平天国内部更是没有什么人才可用了,好在还有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杨秀清等人活着的时候,李秀成就已经在太平军内部开始崭露头角,1853年,太平军攻占天京以后,杨秀清就推荐李秀成为右四军帅,1856年,李秀成又参加了解围镇江的战役,并且,在攻破清军江南大营的时候,李秀成也立下了军功。

石达开出走以后,有才华的李秀成终于受到了洪秀全的重用,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副统率,与另一位青年将领陈玉成共同掌管着太平军的兵符,并署理朝政。1858年,李秀成与陈玉成又带领太平军攻破了清军的江北大营。

经过此役,太平军内部人心又开始安定了,觉得太平军攻入北京城,将清廷皇帝赶下马指日可待了。

可惜,洪秀全并不是完全信任李秀成,再加上其他多种原因,太平军最终还是失败了,陈玉成被叛徒出卖以后,他不愿向清军投降,最终受凌迟之刑而死。反观李秀成,他在被湘军捕获以后,没多久就投降了曾国藩

李秀成的这一举动,让很多人对李秀成的评价直转急下,如果,李秀成在被捕以后,能够像陈玉成那样慷慨就义,他的历史评价会好很多。

要分析李秀成为什么会投降曾国藩,就不得不从李秀成的经历说起,其实,纵观李秀成在太平军中的经历,就会发现,李秀成投降曾国藩是必然的。

因为李秀成对待敌人的态度是仁慈的,对待革命是不坚定的,在这一点上,他是不如陈玉成的。

李秀成有一个部下,名为李昭寿,此人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当李昭寿投降清军以后,李秀成竟然将李昭寿在天京的妻子偷偷的送给了李昭寿,(将其在京城所配之妻偷瞒我天王而偷送付)。李昭寿投降清军以后,李秀成竟然还与其保持着书信往来。

反观陈玉成,他对待降清的李昭寿的态度是非常的厌恶的,陈玉成恨不得亲自杀了李昭寿。另外,李秀成的另一个部下

-苏州守将劭永宽,当初他打算投降李鸿章的时候,明知劭永宽打算投降,李秀成竟然不加制止,不加惩罚。(虽悉其所为,我亦不罪)

并且,李秀成还说道:“现今我主上蒙尘,其势不久,尔是两湖之人,此日由尔便,尔我不必相害。”这句话更是暴露了李秀成对革命的不坚定,此时的李秀成已经对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信心了。

再加上洪秀全怀疑李秀成,更加的动摇了李秀成的革命决心,综上所述,李秀成投降清政府,投降曾国藩是必然的。

参考资料:《李秀成自述书》、《太平天国》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隆科多告密八阿哥惨遭打击,实乃佟国维为后辈铺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正王朝隆科多为什么出卖佟国维,隆科多坑六叔佟国维,隆科多是佟国维的儿子还是侄子

    雍正王朝里佟国维可以说是老成谋国,不仅做到上书房头把交椅的位置,且也深受康熙赏识,所以在朝中也一直屹立不倒。并且为了让他的侄子隆科多能够担当重任,也对他一直打压冷落,一直让他反省,直到关于重新推选新太子的时候佟国维才让隆科多出来担当要职。不过电视剧中演的却是隆科多找到康熙告密,说佟国维结党推选八阿哥

  • 李诚儒谈历史题材:批评《戏说乾隆》,呼吁演员应该有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演过乾隆的11位演员,李诚儒钟美美脱口秀,怎么评价戏说乾隆

    抨击“戏说”影视作品接着李诚儒话锋一转,开始批评相关影视作品。他说:“可是我就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尤其这近十多年来,我们太多的戏真的是胡编乱造,哪怕你跟历史有一点沾边也行,一点都不沾边。”说到这,李诚儒追溯到十多年前的戏说作品,拿《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做反面教材

  • 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为何长期不认为自己有罪,原来是为这个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火烧圆明园英法承认吗,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科普,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果

    1860年9月22日,英法收到恭亲王奕訢发来的照会,说他受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要求英法停火。英法回应,不放回俘虏就不能停火(这些俘虏大多是被清政府扣押的谈判代表),更不能恢复谈判。恭亲王表示,所有的俘虏都平安,但要等到和议达成后才能释放他们。英法不同意,回应如果中方能在三天内交回俘虏,就愿意在和约上签

  • 被遗忘的南宫家族:纵横整个西周时期,始祖不逊色于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周姜子牙的资料,南宫家族简介,西周南宫柳鼎

    《封神演义》中,南宫适与散宜生齐名,是西歧元老,官拜大将军,姬昌赴朝歌时,曾命“外事托于南宫适”,伯邑考进京时,也命“军务托付南宫适”。周武王去世后,周公旦曾对召公奭列举了五个追随姬昌的谋臣,即虢叔(姬姓)、闳夭、散宜生、泰颠、南宫适。武王执政时,虢叔已死,只剩四人,因此《尚书大传》称后四位为“文王

  • 甲骨文不记载夏朝,周朝却知道夏朝,为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甲骨文提到过夏朝吗,商朝为什么没有记载夏朝,夏朝甲骨文字

    首先,甲骨文为什么没有和夏朝相关的记载呢?在我看来,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商朝前期的动荡导致的,商朝前期动乱不断,知道盘庚将国都迁至殷才渐渐稳定下来,而记载夏朝历史的史料,很有可能是在这个过程中丢失了。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甲骨文的特殊性,它是商朝是用来占卜凶吉的文字,而不是去记载历史,所以甲骨文不记载夏朝

  • 春秋战国规定“2不打3不杀”,被欧洲模仿写进日内瓦公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战国打仗规则,春秋战国各国局势对比,春秋战国时期经常爆发战争吗

    [var1]然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这么一段时间里的发生过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堪称战争里的“清流”。那便是离“周礼”最近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战争礼仪在春秋战国时期体现得淋漓尽致,甚至被欧洲模范,将其写进了日内瓦公约。打一种很有礼貌的仗“春秋无义战。”孟子曾这样评价春秋时期的

  • 以一打十跟玩似的,秦国被打压80年,堪称史上第一特种兵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成语当中,有一句叫做以一敌百,这句成语用在今天的话有一点夸大的嫌疑,但是用在古代,却其实并不是什么奇事。归根结底并不是因为古时候的人类体能突破了极限,而是因为古时候的人们平均体能与耐力极其低下,绝大多数的人连饭都吃不饱,从小就营养不良。特种兵的出现[var1]一方面饭都吃不饱,天天饿着肚子,

  • 明太祖朱元璋裁定国名,朝鲜跟韩国是怎么分开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朝鲜和韩国谁是正宗的国家,韩国vs朝鲜,朱元璋韩国后裔

    中国在古代能量一直很大,别的国家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甚至远在天边的西欧各国,都特别的珍爱陶瓷丝绸用品,把这些独产于中国的物品看作是这个上流社会才用得起的珍品。不少国家的很多文化也都是从中国继承过去的,而在亚洲有一个国家受到影响尤为的深,甚至这个国家的国名都是中国曾经一个皇帝所取的。朝鲜李氏皇

  • 春秋第一神射手养由基,诠释武将的宿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养由基射箭故事感悟,春秋第一射手养由基是哪的,养由基一箭射死

    [var1]养由基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神箭手,他从小就很会射箭,能左右开弓,力挽千斤弓,被称为神箭手,巅峰时期,能射穿七层甲(当然,春秋的甲和后来的重甲不能比)。[var1]养由基成名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楚庄王时,令尹斗越椒发动叛乱,楚庄王不能制,便公开招纳猛士。这时,养由基主动请缨,前往平乱。春秋时期的

  •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你真以为我在夸孙权?孙权:看我不揍死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现今,常流传有这样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它出自曹操之口,意思是啥呢?生儿子要生像孙权这样的,能干,聪明,有大作为!而这句话常常伴随另一句话说出,则是“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就是说,刘表的儿子像猪狗一样!有对比,才有伤害。曹操说了生孩子要生像孙权这样的,这是极力表扬夸赞孙权,而后面一句,刘表的孩子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