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武宗朱厚照真的昏庸吗,他的所作所为为什么被唾弃

明武宗朱厚照真的昏庸吗,他的所作所为为什么被唾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990 更新时间:2024/2/15 5:50:29

朱厚照,即明武宗,明朝第十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年号正德。朱厚照身为帝的确是劣迹斑斑,但是却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带有情感,人性的一位皇帝。

明武宗的父亲明孝宗朱佑樘,可以说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奉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和原配张皇后的感情非常的好,两人在皇宫之中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好像平民百姓的家庭一样,夫妻分工,和和美美。而明武宗则恰好也是明孝宗唯一的一位儿子,所以自幼也是被备受宠爱,并且小时候的明武宗,真的是没有让孝宗失望过。

根据史料记载,明武宗应该是性格聪颖,擅长骑射。小时候的朱厚照读书识字过目不忘,并且对于骑马射箭方面的更是十分的有兴趣,非常用心。而且明孝宗朱佑樘对于自己唯一的儿子,也是寄予了很深的厚望的。

因为明孝宗具有宽厚仁慈的性格,再加上他也确实算是一位好皇帝。所以明孝宗在位期间,明朝一度出现了中兴的景象。不过,与这份中兴景象伴随而来的,就是官集团的迅速壮大。在明孝宗的支持下,很多有能力的文官,占据了朝堂上的大多数位置。但这些文官,很多在明孝宗去世之后,也成了朱厚照的制约。

明孝宗去世后,天资聪慧的明武宗,不甘心沦落为文臣集团的傀儡,帝王当然是希望权利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得罪武官最坏的结局就是会被谋反,得罪文臣最坏的结局就是死后被文人埋汰。所以这些文臣对明武宗的评价也都是:武宗啊,你不能总想着打仗搞事啊;你也太高看自己了,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文臣大力的扶持大明,大明早就玩完了;如果你能像你父亲一样,老老实实的听话,哪里还会被我们这么埋汰。

在这些文官的眼里,皇帝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听话,像明孝宗一样,文臣们说什么,皇帝就做什么,叫你不要去打仗,你就乖乖听话。不要像一个武夫,像一个粗人一样,整天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十分野蛮。万一没弄好像你祖爷爷一样被敌人抓走了,丢不丢人。

但是这个时候武宗肯定是不愿意的,因为武宗从小就孝宗全方位的培养,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再加上当年朱厚照确实年轻气盛,所以他一心想着要收复北方。武宗在年幼的时候,就想跟蒙古的一位名叫巴蒙图克的达延汗一较高下,因为这位是16岁就继承了蒙古帝王之位,并且后来统一了整个漠南的大汉,被称为中兴之主。在武宗十三岁的时候,那个时候孝宗刚去世,这位蒙古君主就来骚扰中原了。而后来的武宗也是对这个事情惦记很久,说什么都想要报仇。

但是这样的行为恰巧是文官集团最厌恶的,文官集团在很多时候天生排斥战争。这其中有为国家国力的考虑,也有为自身权力的考量,因为文官自己不会打仗,如果战事一开,肯定会有武将出头,在朝堂上分走自己的蛋糕。

无论是明成祖的北伐,还是后来的土木堡之变,军事上的作为给文臣集团带来的就只有损失,没有利益。所以避免打仗,几乎是所有文官集团的心里想法,这样一来所有的文官集团,就会和武宗站在对立面,致使来反抗武宗。

朱厚照本人自然十分荒唐,在位期间,确实也做过很多荒唐的事情。但不可否认,因为文官和武宗皇帝有着很深的矛盾,文官集团在史书上疯狂抹黑朱厚照,这种事情,也是存在的。武宗放荡不羁,热爱自由,并且喜欢亲身参与到战事当中,只是苦与后继无人。因为他身上的特点都是无益于文臣集团的,所以他的所作所为最后才会被文臣集团唾弃。

--

标签: 明朝明武宗

更多文章

  • 商纣王的结发妻子姜王后,她真的是姜子牙的女儿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商纣王的妻子是谁,姜子牙的女儿姜王后,姜王后联手姜子牙对付苏妲己

    但是很多的朋友确认为,姜王后就是姜尚的女儿,那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姜子牙是历史中的人物,封神作品之中出现的姜王后是否也是历史之中的人物呢?事实上电视剧封神演义之中的非常多的人物都是有所考证的,而姜王后同样是纣王的头一位妻子,她的性格非常的温柔,和商纣王有着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分别叫殷郊和殷洪。在最开

  • 面对瘟疫,甲骨文揭示商人“抗疫”智慧,至今仍有学习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抗疫甲骨文书法,香港人评价广州抗疫,抗疫妙言佳句

    既然瘟疫随时可能发生,那么商代时发生瘟疫,商人如何防疫,染疫之后又怎么办呢?甲骨文揭示了商人“战疫”智慧,至今仍有学习的价值! 说文解字看“瘟疫” 与西方字母文字不同,中国文字的字形就携带了大量信息,因此想要搞清楚古人如何战疫,就有必要了解一下“瘟疫”字形。在中国文字中,与疾病相关的汉字,几乎都有病

  • 魏惠王为了报仇,拼尽全力差点儿灭了韩,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看似魏惠王即位时是魏国最强盛的时期,应该风光无限才对。但是他继位的时候也是危险万分啊。其中就数韩国和赵国危害最大,差点分了魏国。怎么回事呢?[var1]惠王元年,初,武侯卒也,子与公中缓争为太子。懿侯说,乃与赵成侯合军并兵以伐魏,战于浊泽,魏氏大败,魏君围。赵谓韩曰:“除魏君

  • 为何秦惠文王要车裂秦国强国功臣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惠文王为何车裂商鞅却不废其法,车裂商鞅嬴驷后悔吗,大秦帝国之裂变商鞅车裂视频

    国家利益就像一块蛋糕,有的利益集团吃这一部分,有的利益集团吃那一部分,国家制定的制度、律令里很重要的一点作用,就是承诺谁多吃一点,谁少吃一点,并且用各种措施来保证他们能吃到这么多。但是随着生产力发展、时代变迁、国情变化,每个利益集团在国家里所能作出的贡献都会改变,随之地位也会变得不同。这个时候,变法

  • 先秦时期四大宰相,个个影响历史进程,第一个孔子说的大贤只有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先秦四大宰相详解,孔子最著名的三个故事,对先秦孔子思想的认识

    “宰”就是主持、主宰,“相”就是辅佐。所以,主持政务、辅佐皇帝的人,就是宰相。因此,宰相又称宰辅。宰相一词最早发源于战国时期。《韩非子·显学》中有记载“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var1][var1][var1]所以说,严格意义上先秦时代没有宰相的说法,真正意义上的宰相要到秦始皇

  • 为什么齐国君主们都那么喜欢晏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晏婴是齐国的吗,晏婴电视剧,齐国大夫晏婴拼音

    晏婴的狡诈之处,在于他不是孔子那般因循守旧的夫子脾气,不会整天之乎者也,也不会说什么君君臣臣,如果严格按照孔子的君臣之礼,晏婴绝对不是什么好臣子。晏婴历任三代齐君,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晏婴都在齐国朝堂为官,而且都是能够亲近齐国君主的臣子。《左传》载:“姜入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公逾墙。又射

  • 为什么经常有人拿儒家黑孔子,却很少拿儒家黑孟子?亚圣不够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孔子亚圣,孔子为人处世五大禁忌,如何看待孔子和儒家

    [var1][var1]从正统地位来说,孔子是真正的正统,后面的继承者们虽然是从孔子这里传承下去的,但是或多或少都和孔子的正统有点区别。即使孔子和孟子都提倡“仁”,但是他们对“仁”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孔子所谓的“仁”其实是有差别的“仁”,以血缘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就像石头扔入河中,以石头着入点向四周扩散

  • 《大秦赋》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价值极高,但跟初衷大相径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吕氏春秋50句名言,秦始皇为什么不销毁吕氏春秋

    首先,《吕氏春秋》并非吕不韦所作,而是出于他的门客之手。之所以要完成这样一部作品,最为重要的原因,当然是给吕不韦个人增光添彩。同时对于整个秦国来说,吕不韦所作的这部《吕氏春秋》,多少也有一些与六国争锋的意涵。此前秦国一向被六国视为文化荒漠,战国四公子和当时的知识分子,基本都出于六国。[var1]而六

  • 郑国本是春秋小霸,为何后来却不断衰落?一文带你了解郑国的兴起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郑国在春秋初期是小霸吗,春秋郑国之乱完整版,从郑国到郑国镇的路线

    [var1]郑国第三任君主郑庄公凭借强大实力变得骄横无礼,几乎快到了无视周天子的地步,以至于后来发生了“周郑交质”事件,竟然逼迫周平王将次子公子姬狐送去郑国为人质,以求得到郑庄公的信任。郑庄公的无礼态度也让周桓王继位后开始对其实行强硬政策,为此亲率诸侯联军讨伐郑国,爆发了“繻葛之战”。不过以东周为主

  • 三国时期的六大神人,蜀国得到最多,吴国最可怜一个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蜀国五虎上将vs吴国五虎上将,蜀国和吴国,魏国蜀国吴国的首领是谁

    三国时期虽然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一段历史,可是俗话说得好时势造英雄,就是因为身在乱世,所以在那个时期也是卧虎藏龙,出现了很多的了不得的人物,其中就有六大神人,只要得到他们中一人的帮助,就可以称霸一方,蜀国最为厉害得到了三人的效忠,吴国比较可怜,一个效忠他的都没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是哪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