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河月明:徐达身故,蓝玉出山,背后却是太子侧妃吕氏的一箭三雕

山河月明:徐达身故,蓝玉出山,背后却是太子侧妃吕氏的一箭三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335 更新时间:2024/1/18 7:58:15

燕王妃不明白父亲为何要让燕王孤军深入,徐达却告知此举是为了帮助燕王在军中立威。

原来燕王自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以来,空印案、胡惟庸案被株连官员多达数千,发配充军者数以万计。

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皆对锦衣卫有诸多不满,而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得燕王朱棣首当其冲成了众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胡惟庸案告破之后,锦衣卫被裁撤,朱元璋一道旨意,让燕王前往北平就藩,实则是对燕王的保护。

因为燕王在徐达军中,就算有好事之人搬弄是非也得顾及魏国公的势力。

而燕王朱棣也不负徐达期望,率领5000精骑深入漠北打了胡虏一个措手不及,并俘获了北元枢密院知院等一干文武重臣,顺利接掌北平军事大权,成为大明王朝最具实力的藩王。

适逢北元齐王王保保归天,躺在病榻之上的徐达吊着一口气向朱元璋进言,希望朝廷能够趁北元内乱之际派大军直捣黄龙彻底解决大明的边患,并属意燕王朱棣可堪北伐大任。

对于用燕王为征北主帅,朱元璋有所顾虑,一开始本打算征调镇守云南的沐英,太子朱标却向朱元璋提议启用闲赋在家的蓝玉为征北大将军。

朱元璋思虑再三,决定采用太子朱标的建议,由蓝玉率领20万北伐大军彻底剿灭北元残余势力。

蓝玉果然是天纵奇才,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纵横漠北数千里,风餐露宿终于在捕鱼儿海大破元军。

除元主脱古思帖木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逃走外,此役共俘获皇室成员、妃嫔、公主以下百余人,后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马、驼、牛、羊十五万余头,并焚毁其甲仗蓄积无数。

而太子朱标之所以向朱元璋建言启用蓝玉,皆因侧妃品氏的一句话。

《后汉书》有云:使功者,不如使过。

蓝玉因此前侮辱齐王王妃被朱元璋罢官夺爵,如果此时令他将功补过,戴罪立功,蓝平必定穷极一生之功以报皇恩浩荡。

表面上看朱元璋启用蓝玉,太子侧妃吕氏有莫大的功劳,如果不是她聪慧过人,旁敲侧击,蓝玉恐怕再无起复之日,太子妃常氏也感念吕氏厚恩,视吕氏为亲姐妹。

但吕氏此举是为一箭三雕之计。

徐达让燕王朱棣暂摄北平军务,其实是坏了朝廷章法,犯了大忌。

原因很简单,徐达虽位居三公,但是大将军的虎符是朝廷授予的,徐达未经奏请擅自将大将军的虎符交给燕王于礼不符。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北平众将听闻由燕王署理军务时,众将皆是一脸错愕。

而朱元璋之所以启用蓝玉为征北大将军,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深意,那就是对燕王朱棣的猜忌。

表面上看朱元璋不让燕王朱棣率军北伐是为了保护燕王,不愿意看到他深陷险境,实际上是对徐达军权私授的不满。

徐达纵横沙场几十年深谋远虑,不得不为自己的女婿和女儿的将来打算。

自从皇长孙朱雄英不幸夭逝后,皇长孙一直是悬而未定。

太子庶子朱允炆天性仁厚,才思敏捷,但朱允炆并非太子妃常氏所生,而嫡子朱允熥年纪尚幼,心智未熟,到底是立嫡还是立长,太子朱标也是左右为难。

空印案,胡惟庸案让文武百官谈燕色变,朱允文对四叔燕王有诸多不满。

正是因为皇长孙悬而未决,让太子侧妃吕氏看到了一丝希望。

吕氏也深知如果自己的儿子朱允炆登上帝位,那么燕王朱棣和蓝玉将会是最大的威胁。

一个是掌握军权的藩王,一个是掌握军权的外戚。

因此吕氏举荐蓝玉明面是为国举才,实则是想一石二鸟,即约束了燕王朱棣的兵权,又把蓝玉推向了深渊。

燕王朱棣素来与蓝玉不合,蓝玉此人刚愎自用又不把燕王放在眼里,两个人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更何况蓝玉是太子妃常氏的舅舅,只要他掌握军权,就算太子有意立朱允炆为继承人,皇位也做得不安稳,只有彻底铲除蓝玉在军中的势力,才可以高枕无忧。

况且,蓝玉掌握了军权,就等于制约了燕王朱棣的势力,燕王想要凭借军功树立威望也便没有了理由。

蓝玉是一个不知道收敛锋芒的大将,如今立下不世之功,威望也是如日中天,更是狂得没边,势必会引起朱元璋的猜忌和不满,一旦朱元璋对他起了杀心,朱允熥就失去了最大的政治筹码,自然也就无法和朱允炆抗衡。

吕氏之父,吏部尚书吕本也是一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

作为大明恩科的主考官,韩国公让他破格录取几名淮西勋贵之后,吕本又在录取的名单中增加了400位寒门学子。

唯才是举,为国举贤,实则是为了给朱允炆培养政治班底。

不得不说,吕氏父女的谋略真是高,即博得了朱元璋及朱标的好感,又暗戳戳打乱了徐达的生前部署,让燕王朱棣没有能够立下不世之功,限制了他手中的军权,更是把蓝玉这个将来对朱允炆威胁最大的人推上了断头台。

更多文章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没有出来救国?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北宋灭亡杨家将原因,北宋灭亡杨家将为什么不救国,北宋的灭亡与杨家将的因果关系

    仅仅过去两年,金军再次南侵略,不仅攻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更将宋徽宗和宋钦宗掳掠至金国,使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虽说中间间隔时间较短,但北宋方面完全有机会做好防御工作。可为何直至灭亡,也不见任何武将挺身而出?尤其是赫赫有名的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 时间认知错误 事实上,倒不是杨家将不想拯救北宋

  • 金朝简史-金政权的建立及金灭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辽宋夏元金朝的文化,金朝灭辽纪录片,中国皇帝简史之金朝篇

    完颜阿骨打嗣位为都勃极烈后,便把反辽作为斗争的主要目标,为反辽进行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辽天庆四年(1114)九月,辽朝加强对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东)的防御,阿骨打集诸路兵誓师于来流水(今拉林河),举起抗辽斗争的义旗。接着攻占辽的宁江州、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西南的吐什吐)、宾州(今吉林农安东北)、咸州(

  • 金朝简史-蒙古侵金及蒙宋灭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金朝和蒙古的世仇,宋夏战争简史,中国皇帝简史之金朝篇

    蒙古各部在金初大多臣附于金,随着蒙古各部势力的发展,双方矛盾日益突出,不断发生战争。金世宗时为了削弱蒙古各部的势力,曾采取每三年出兵剿杀蒙古各部的成年男子,称为“减丁”或“灭丁”,并掳掠蒙古各部人民作奴婢,给蒙古人民带来世代难忘的苦难,引起蒙古各部更大的反抗,金朝虽加强镇压,但叛降不定。大定二十一年

  • 金朝简史-腐朽没落的金后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金朝灭亡的惨状是什么,精忠岳飞金朝小皇帝,金朝十大美女

    金朝后期在北方的统治,是前期发展繁荣中已孕育着的诸消极因素的恶性发展,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其统治都是不成功的。从经济上看,后期的括地始于章宗,而宣宗时其议尤甚。宣宗南渡,从河北迁到河南的军户,都靠国家供养,因而使河南地区的租赋负担加重,金朝为维持其统治局面,抗击蒙古,欲括河南民地,以处置来自河北

  • 金朝简史-彭义斌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金三史,中国皇帝简史之金朝篇,金朝历史真实事件

    坚持抗蒙、反金的彭义斌起义军在起义军中也有一部分归宋的人民起义将领,一直坚持抗金的道路,还英勇抗击蒙古,这主要是以彭义斌为代表的起义英雄人物。南宋朝廷对北方金统治下的红袄军起义,和北宋一样采取的是违反民意的反动政策,并没有把起义军争取过来成为抗金抗蒙的力量。一方面想招诱起义军,授以官号,以联合抗金;

  • 金朝简史-宋金战争风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金兵,宋金一共几次和议,宋金之战纪录片

    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宋徽宗、蔡京、童贯统治集团想乘辽朝衰亡之际,采取联金灭辽的战略,夺取五代后晋割给辽朝的燕、云十六州,以建立万世功业。政和元年(1111),郑允中、童贯使辽,辽人马植夜谒童贯献灭辽之策,受到童贯的重视,遂约马植归来,马植到宋首都开封童贯家后,上书给徽宗,献计宋派遣

  • 金朝简史-女真先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女真建立金朝,金代女真贵族夫妻合葬墓,女真长相图片

    女真先世称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源出自靺鞨七部中的黑水靺鞨,原居住在今黑龙江与松花江合流以下的黑龙江流域的南北地区,后来黑水靺鞨有一部分向南迁徙。当契丹建国后,在译名上始被称为“女真”。在女真始祖函普时,女真完颜部居住在仆干水(今牡丹江、镜泊湖附近)。函普从今朝鲜的咸镜北道(当是黑水靺鞨一支迁

  • 金朝简史-前中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精忠岳飞金朝小皇帝,金朝十大美女,为什么历史上金朝不被提起

    金初战争和奴隶制对北方地区的破坏金朝前期之初,一方面继承辽和北宋之末的社会经济残破和已经崩溃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女真族正处奴隶制上升的时期,虽然打着统一战争的旗号南下侵宋,但奴隶制的掠夺性对已经残破的北方社会更加上一层战争的野蛮摧残和破坏,接着的是对北方汉族人民的落后统治。这种战争要比中原改朝换代的

  • 西夏简史-李德明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夏李德明的历史图片,李德明去世,李继迁和李德明

    西夏李德明继位时,正是辽准备继续侵宋前夕,李德明“假北朝威令慑之”,遣使赴辽请求册封以抗宋。同年(辽统和二十二年)七月,辽册封李德明为西平王。十二月,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议和,宋辽关系缓和。次年六月,李德明为稳定人心,遣使到宋请和,但条件未谈妥,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直到第三年十月,宋也封李德明为西

  • 西夏简史-党项的兴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党项西夏世系表,党项国,西夏简史是小说吗

    党项的兴起党项是我国古代羌族中的一支,又称党项羌。南北朝末期,已活动于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一带。他们按姓氏结为部落,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互不统属。以畜牧为生。没有法令、赋税,也没有文字、历法。其时党项社会大约处于氏族社会的父权制阶段。隋末唐初,党项羌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在“东距松州(今四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