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什么一直没有立后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什么一直没有立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46 更新时间:2024/2/15 5:51:26

嬴政,即秦始皇,秦昭襄王与赵姬之子,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关于秦始皇的皇后这一问题,一直都是人们议论与疑惑的话题,关于这方面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

后世很多史学家认为,秦始皇之所以没有立后,是因为觉得没有女人能够跟自己平起平坐,再加上自己的母亲赵姬行为不检点,还有外戚干政的缘故。所以,秦始皇这一辈子是没有皇后的,并且在他的陵墓之中也不曾给皇后留有位置。其实这个说法的分析,倒是根据很多的历史依据来推理的,但是事实是否如此也不一定。

秦始皇一生曾经遭遇过两次宫廷叛变。第一次就是因为自己的生母赵太后,先是和丞相吕不韦私通在先,后来又因为宠爱情夫还生下了两个便宜弟弟,从而使得嫪开始想要发动政变,勾结赵太后一起杀掉自己好夺取皇位。

对于自己生母勾结情夫想要杀害自己这件事情,确实不是一件很好令人接受的事情。但是一般能成为帝王的人,其心理素质应该是非常良好的。而且当时秦国还没有统一六国,秦国太后也只是一个贵族女子而已。这件事只能算是一件丑闻,但以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也不是不能接受。所以,这件事应该不是秦始皇想要彻底的废弃皇后这个位置的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楚氏的外戚集团对自己的叛变,从而导致秦始皇想要杀掉自己的正妻,甚至之后根本摒弃了皇后这一位置,不允许有女性或者外戚来分享自己的荣光。

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扶助晋国争霸,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遭到了晋人的伏击,致使秦军惨败,之后更是退出了中原,改为和楚国世代联姻,以求长期交好。以此来保证两国能共同抗。

所以这个时候,两国之间就避免不了会掺入对方国家的外戚势力,所以楚氏的外戚集团势力在秦国的宫廷之内也是扎根颇深,同时也影响着秦国的朝堂政治。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本命为“异人”,在回国之后才特意改名为“子楚”。其目的就是为了讨好楚国出身的嫡母,华阳夫人,这才有机会从一个庶子之位走到了王位之上。

秦始皇继位之后,在面对毐和赵姬联手发动的叛乱之时,就是依靠了楚国出身的大臣,昌平昌文两兄弟直接发兵。而昌平昌文两兄弟则是依靠着他们嫡祖母华阳太后的势力,所以才都能成为出将入相的国家重臣。

其实两国如果一直共存,那么这种平衡则不会被打破,但是如果出现一方势力独大的话,那么这时候矛盾就会十分的明显,并且因为势力在彼此皇宫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很难连根拔起。

我们都知道最后一统天下的是秦国,那如果秦国想要一统天下,就不能因为姻亲的关系留楚国在这世上。所以这个时候,楚国外戚的立场,就和秦国国内完全是对立的立场。当时李欣蒙武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在平舆之战和寝丘之战大败楚军之后,就直接剑指楚国的首都寿春,准备进攻。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身为秦国丞相的昌平君却在陈地举兵反秦,和楚国将军项燕来了一手里应外合,致使秦军被两面夹击,伤亡惨重。楚国趁机还想要收复失地,乘胜追击,直接反攻直逼秦军。

昌平君这一下子,真的是打的秦始皇一个措不及防,逼秦始皇已经没有办法,最后只能下令举国“空甲士”,直接把秦国所有兵力大约有六十万大军都交给王翦,这真是给秦始皇逼的没招了,只能孤注一掷了,但是好在王翦并没有辜负秦王的期待,最终还是大败项燕,杀了楚王负刍

这两次事件对秦始皇的打击都不小啊,一个是自己的母亲为了情夫跟情夫的儿子,险些杀害了自己的性命,另一个是自己信任的宰相为了自己故土而背叛了自己,差点搞得自己国破家亡,使秦国几代人的努力都付之东流。所以秦始皇直接杀了自己的正妻,摒弃了皇后之位,更是并且直接从根源上避免了外戚干政的隐患。所以,秦始皇的后宫,才会在历史上并没有太多的记载。

--

标签: 秦朝秦始皇

更多文章

  • 如果扶苏顺利继位,秦朝的历史会不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朝,扶苏

    秦王嬴政用了多年的时间,灭掉六国,将原来的秦国变成了后来的秦朝,统一全国,是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谓的,被后人称为秦始皇。秦朝在秦始皇执政的时候,国力颇为强盛,有着足够的大国风范,然而在秦始皇死后,胡亥通过篡改遗诏扶逼苏自尽。扶苏看到遗诏后并未怀疑遗诏的真伪,就自尽了,扶苏死后,胡亥登基,史称秦二世

  • 武则天是个好皇帝吗,她在位期间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武则天

    武曌[zhào],即武则天,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武则天的执政势力有一说一,确实是很优秀的。如果不是因为武则天是女帝,在上位之初,经历了太多的内斗和内耗的话,相信武则天还会有更多的作为。武则天早在还是

  • 明武宗朱厚照真的昏庸吗,他的所作所为为什么被唾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明武宗

    朱厚照,即明武宗,明朝第十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年号正德。朱厚照身为帝王的确是劣迹斑斑,但是却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带有情感,人性的一位皇帝。明武宗的父亲明孝宗朱佑樘,可以说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奉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和原配张皇后的感情非常的好,两人在皇宫之中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好

  • 商纣王的结发妻子姜王后,她真的是姜子牙的女儿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商纣王的妻子是谁,姜子牙的女儿姜王后,姜王后联手姜子牙对付苏妲己

    但是很多的朋友确认为,姜王后就是姜尚的女儿,那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姜子牙是历史中的人物,封神作品之中出现的姜王后是否也是历史之中的人物呢?事实上电视剧封神演义之中的非常多的人物都是有所考证的,而姜王后同样是纣王的头一位妻子,她的性格非常的温柔,和商纣王有着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分别叫殷郊和殷洪。在最开

  • 面对瘟疫,甲骨文揭示商人“抗疫”智慧,至今仍有学习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抗疫甲骨文书法,香港人评价广州抗疫,抗疫妙言佳句

    既然瘟疫随时可能发生,那么商代时发生瘟疫,商人如何防疫,染疫之后又怎么办呢?甲骨文揭示了商人“战疫”智慧,至今仍有学习的价值! 说文解字看“瘟疫” 与西方字母文字不同,中国文字的字形就携带了大量信息,因此想要搞清楚古人如何战疫,就有必要了解一下“瘟疫”字形。在中国文字中,与疾病相关的汉字,几乎都有病

  • 魏惠王为了报仇,拼尽全力差点儿灭了韩,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看似魏惠王即位时是魏国最强盛的时期,应该风光无限才对。但是他继位的时候也是危险万分啊。其中就数韩国和赵国危害最大,差点分了魏国。怎么回事呢?[var1]惠王元年,初,武侯卒也,子与公中缓争为太子。懿侯说,乃与赵成侯合军并兵以伐魏,战于浊泽,魏氏大败,魏君围。赵谓韩曰:“除魏君

  • 为何秦惠文王要车裂秦国强国功臣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惠文王为何车裂商鞅却不废其法,车裂商鞅嬴驷后悔吗,大秦帝国之裂变商鞅车裂视频

    国家利益就像一块蛋糕,有的利益集团吃这一部分,有的利益集团吃那一部分,国家制定的制度、律令里很重要的一点作用,就是承诺谁多吃一点,谁少吃一点,并且用各种措施来保证他们能吃到这么多。但是随着生产力发展、时代变迁、国情变化,每个利益集团在国家里所能作出的贡献都会改变,随之地位也会变得不同。这个时候,变法

  • 先秦时期四大宰相,个个影响历史进程,第一个孔子说的大贤只有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先秦四大宰相详解,孔子最著名的三个故事,对先秦孔子思想的认识

    “宰”就是主持、主宰,“相”就是辅佐。所以,主持政务、辅佐皇帝的人,就是宰相。因此,宰相又称宰辅。宰相一词最早发源于战国时期。《韩非子·显学》中有记载“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var1][var1][var1]所以说,严格意义上先秦时代没有宰相的说法,真正意义上的宰相要到秦始皇

  • 为什么齐国君主们都那么喜欢晏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晏婴是齐国的吗,晏婴电视剧,齐国大夫晏婴拼音

    晏婴的狡诈之处,在于他不是孔子那般因循守旧的夫子脾气,不会整天之乎者也,也不会说什么君君臣臣,如果严格按照孔子的君臣之礼,晏婴绝对不是什么好臣子。晏婴历任三代齐君,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晏婴都在齐国朝堂为官,而且都是能够亲近齐国君主的臣子。《左传》载:“姜入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公逾墙。又射

  • 为什么经常有人拿儒家黑孔子,却很少拿儒家黑孟子?亚圣不够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孔子亚圣,孔子为人处世五大禁忌,如何看待孔子和儒家

    [var1][var1]从正统地位来说,孔子是真正的正统,后面的继承者们虽然是从孔子这里传承下去的,但是或多或少都和孔子的正统有点区别。即使孔子和孟子都提倡“仁”,但是他们对“仁”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孔子所谓的“仁”其实是有差别的“仁”,以血缘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就像石头扔入河中,以石头着入点向四周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