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屈死“风波亭”,真的是因为愚忠报国吗?

岳飞屈死“风波亭”,真的是因为愚忠报国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665 更新时间:2024/1/24 5:43:42

岳飞是个极其孝顺的人,家中没有姬妾。当时南宋的将领,大多妻妾成群,岳飞只有一个妻子,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同为名将的吴玠一向都敬服岳飞,想要与他交好,便送了一位美女给岳飞。结果岳飞却说:“现在主上日夜操劳,我们做大将的,还没有到享受安乐的时候”。拒绝了吴玠的美意。吴玠则更加敬重岳飞。

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可以得享太平?岳飞回答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就太平了。”

岳飞

岳飞治军极为严厉,平日里将士训练,都要穿着重铠操练,如临战场一般。岳家军军纪严格是出了名的,士兵有收取老百姓一丝一麻的,就要被斩首示众。士兵夜间露宿,老百姓看天寒地冻,邀请他们到房屋中休息,士兵没有人敢进去。因为军纪严整,所以岳家军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名号。

岳家军军纪极严,可是岳飞待士卒却极好。士兵生病了,岳飞亲自给他们调药,手下将领有去边远地方卫戍的,岳飞的妻子就去慰问犒劳他的家人。有因为战事而牺牲的,岳飞就哭着养育了他们的遗孤。朝廷有犒劳封赏,也都均等地分给底下的军吏。自己则不取一分。

岳飞的军事才能,也是千古少有。他率军打仗,擅于以少击众。只要有所举兵,就召集手下的统制将领们过来,一起商量定好计谋之后才出战,谋定而后战,所以每次出兵都能取得胜利。如果忽然遇到敌军,岳家军能够静然不动,稳如泰山。所以金国的人都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南宋“中兴四将”的张俊,曾经问岳飞用兵之术,岳飞回答他说:“仁、信、智、勇、严,缺一不可。”

每一次调动军粮供给,岳飞想到的都是老百姓,为军队耗费人民资财而感到不安,总要蹙着眉头感叹:东南老百姓的民力又要因此衰竭了。

岳飞是个礼贤下士的人,平日里喜欢吟诵诗歌,作投壶游戏。他的举止形态温和谦恭,就像一个儒生的模样。每次要辞去官赏,必推辞说:“这都是将士们效力的结果,岳飞哪里有什么功劳。”

从前读岳飞,对于岳飞这样的英雄人物,崇拜之情总是油然而生,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岳飞

而今再读毕沅的《岳飞》,崇拜之情之余,又多了些悲悯之心。

有时候常想,岳飞最终蒙受“莫须有”之罪,屈死风波亭,大概就是因为他的人格过于完美,是千古少有的名将吧?

岳飞品格高尚,心里面担忧的只有家国天下,所谓:“主上奠枕,朝廷无虞,余之愿也”。皇上能睡好觉,国家安平无事,是岳飞的愿望。所谓“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至于其他的,金钱美女也好,良田妙宅也罢,都不是岳飞所想的。

可是,志向高洁就好吗?

岳飞影视剧照

对于身居九五之位的宋高宗来说,你岳飞品性这么好,是不是“其志不在于小”呢?是不是有不可言说的志向呢?

从前,秦始皇把秦国主力交给王翦,将身家性命都压在王翦身上,王翦立马向秦始皇讨要良田屋宅,不就是为了让秦始皇以为王翦是个没有什么志趣,喜欢贪图享受的人而已吗?

而且在宋高宗的庙堂之中,别的人都贪图享乐,比如同为“中兴四将”的张俊贪婪好财,大肆吞并别人的土地;刘光世“贪财好色,无与为比”;即使连韩世忠这样与岳飞齐名的英雄将领,也喜欢流连于青楼之中,娶了好几个妓女做老婆。

像岳飞这样带兵打仗却不贪图享受,还要求别的朝臣要“不爱钱”、“不怕死”?这样的名将身处庙堂之中,茕茕孑立,鹤立鸡群,其他的朝臣心里能舒服吗?主上还能奠枕吗?

精忠报国

岳飞军事才能卓绝,一生几乎没有打过败仗。不仅擅于以少击众,而且还擅于临阵应敌。郾城、颖昌之战,岳飞带领岳家军大败金兀术,金兵精锐铁浮屠、拐子马在这几场战斗之中损失殆尽。传说当年金兀术在战败之后曾经无比震惊,仰天长叹道:“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五十万众.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以五百骑破敌五十万,有的人说这是传说,也有人说这是神话,但不管怎样,都足以证明岳飞的军事才能是无比卓绝的。

可是,太会打仗就是好事吗?

还我河山

一者,金国数十年培养的精锐,尽皆被岳飞给打没了,金国一时之间对于南宋的威胁自然也就小了许多,苟安于江南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积累够了和谈的资本,还要擅于打仗,擅于打硬仗的良将做什么?

自古以来,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故事,还少吗?

二者,把敌人尽皆打得害怕了,难道就是一件好事吗?作为敌国的眼中钉、肉中刺,金国上下自然是想要将岳飞除之而后快,所以当南宋想要求和,金兀术就说:只有先杀了岳飞,然后才有和谈的条件。

为什么敌人开出的条件,只是要杀岳飞?而不是杀张俊,杀秦桧,杀刘世光呢?

三者,岳飞带领军队所向披靡,一路北上,什么仗都会打,就是不会打败仗,这样难道就是好事吗?会打仗,总能打赢仗,固然会让敌方三军胆寒,可是,畏惧他们的,难道就只有敌军吗?历史上那些常胜将军,诸如吴起白起、李牧、乐毅韩信、檀道济等等名将,哪一个最后是死在敌阵之中,败在敌营手上的呢?

郾城大捷

岳飞的治军,特别注重不去侵扰百姓。士兵私自拿了百姓丝麻要被斩首示众,士兵天寒地冻不敢进百姓房屋,“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些景象,和八百年之后注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丝一毫,上海解放的街头上满大街睡着的解放军战士,是何其相似啊?

爱护百姓,自然也就会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敬重。比如像“岳家军”这样的部队称号,据说就是老百姓给取的,据说,中国军队以私人命字为名的,就是从岳家军开始。

可是,得到百姓的拥护,难道就是好事吗?

百姓拥护

从前,田单以一己之力,挽救齐国于将崩,有再造齐国的不世之功。齐国的老百姓,不管认识不认识的,都非常爱戴田单,田单也不居功自傲,他对齐国,对齐国老百姓也是谦逊尽责,尽心尽力,深恐做得不好。

有一次,田单和齐襄王一起外出,在淄水河边,遇到一位涉水的老人。因为时近深秋,老人又穿得单薄,过河之后,老人就冷得浑身哆嗦。

田单看到这一景象,想也没有多想,马上把身上的裘皮大衣盖在老人身上。那老人千恩万谢,一步三回头才离开。

遇到这样关心百姓的臣子,按理说,齐襄王应该会表扬嘉赏田单才是。

可是齐襄王心里却不这么想。齐襄王心里想的是:现在老百姓,都只知道田单,不知道我齐王了。

从前,萧何帮助刘邦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被封为开国第一功臣。后来天下初定,刘邦带兵四处平定叛臣,听说萧何在后方还在做着安抚百姓的事情,心中就不高兴了。

等到刘邦平定黥布叛乱回长安,看到一路上到处是老百姓上书控告萧何为非作歹的景象,刘邦脸上才露出笑容。

自古以来,那些比老板还得人心,比老板还赢得同袍客户敬重的员工,什么光荣事迹都要抢在老板面前的员工,在老板心中,还会是好员工吗?

像岳飞这样的中兴第一名将,动不动就在担忧东南百姓的民力要枯竭,动不动就要把封赏归给下属,还动不动就说:“这是大家的功劳,岳飞不敢居功”。这样的表现,又怎么能让宋高宗赵构露出笑容呢?

所以,岳飞之悲,大概就悲在他为人为将,过于完美吧?

岳家军

后世之人,多说岳飞愚忠,所谓尽忠报国,其实就是愚忠报国。

在我心中,却不是这样认为。岳飞的悲哀,或许在其为千古少有的接近完美的将领,可是岳飞让后世敬重,不也是因为其为千古少有的接近完美的将领吗?

这个世界上,品德高尚会让人崇拜,也会让人忌妒;总打胜仗会让敌人胆寒,也会让自己人心惊;深得人心会得到大家的爱戴,也会抢了老板的风光。这些道理,连同我们这样庸夫俗子都懂,难道像岳飞这样的文韬武略、文武尽皆风流的千古名将,会不懂吗?

自古伴君如伴虎,那些能够与君王虚与委蛇,消除君王猜忌,保全名声的名将固然可贵,可是那些忠正耿直,坚守一心的名将,难道就不值得敬重吗?

大概,岳飞不求全于当世,只是因为他不屑去做一些事情吧?

岳飞画像

我一直以为,自古卓绝不凡,令人崇拜的名将之中,依然能分出卓绝之上,卓绝之中,卓绝之下的三等之分。

卓绝之下品者,譬如王翦、譬如萧何、譬如郭子仪,他们懂人情,巧世故,不仅打仗厉害,智商也高,总能把打仗那一套正奇之道,运用于保命得禄之中。他们属于智者之将。

卓绝之中品者,譬如范蠡、譬如尉缭,譬如李靖。他们也懂人情,也懂世故,但是更懂得进退之道,总能够在功成名就之后,把自己藏起来,不露锋芒,关键时刻,甚至可以假痴不癫,装疯卖傻,明哲保身。他们属于高逸之将。

卓绝之上品者,譬如岳飞。他们明知道世故圆滑,明知道世间险恶,可是他们心中却唯守一心,既不诈,也不躲,既不卑,也不亢,他们是将为将之道与为圣之道贯融一体的,为人也好,为将也罢,但求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他们属于昭昭之将。

岳飞

岳飞之后许多年,南宋大儒朱熹曾经有一次和弟子们谈话。弟子们问他:像岳飞这样做事的人,和张俊、韩世忠相比怎么样?

朱熹说:张俊、韩世忠是比不上岳飞的。

弟子们又问:那有没有比得上岳飞的呢?

朱熹回答说:依次算下来,恐怕是没有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岳飞是宋朝历史上第一个唯一被冤杀的高级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岳飞冤杀案历史资料,宋孝宗为岳飞平冤是哪部电视剧,宋朝十大名将岳飞

    背景在靖康元年,金兵攻打到开封城下,宋廷向金人求和,金人以要宰相或者亲王为人质,方可退兵。九太子赵构赴金营为人质,是足量足色的亲王,由于赵构进入金营义正言辞,神圣不可侵犯的气概,金人怀疑赵构不是亲王,要求宋廷调换人质,宋钦宗只好用赵枢换赵构为人质赴金营。当了赵构的替死鬼。靖康二年,金军在次南下,攻陷

  • 岳飞受害于秦桧与高宗同谋构陷!白起丧生于范雎与昭王齐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桧临死前在狱中说岳飞的秘密,范雎害死了白起秦王后悔吗,范雎九个字逼死白起

    而当时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统兵元帅岳飞曾对秦桧说:“金人得志于中原十有二年矣!尝以议和驰我边备,竭我国力,以覆我王室,懈缓我不共戴天之仇,以绝我中夏讴吟思汉之赤子,以诏谕江南为名,命主上以稽首之礼,自公卿大夫至六军万姓,莫不扼腕愤怒,岂肯听主上北面为仇敌之臣哉!天下将有仗大义,问秦相之罪者何其众哉!”

  • 岳飞发现40个逃兵,因心软放走1个,此人竟成为抗金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抗金名将岳飞的野史秘闻,岳飞的真实身份揭秘,抗金名将岳飞遭谁害死的

    岳飞也遇到过逃兵!这里我们探讨一下,逃兵就是怂人吗?逃兵就是贪生怕死之辈吗?也许,大部分人是。但是,有一部分人绝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们之所以逃跑,是因为不被重用,觉得自己的才华不能实现,不甘心这样平庸所以不得已才逃跑的。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人。“兵仙”韩信曾经也是逃兵,他在项羽这里不被重用,逃到了刘邦

  • 岳飞以激动的心情写下一篇文章,最后却是惨剧,此事导致历史转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构晚年后悔杀岳飞没,岳飞女儿真人照片,岳飞野史秘闻完整版

    岳飞的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什么,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南宋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岳飞给皇帝宋高宗赵构上书《乞出师札子》。这篇文章篇幅不长,大约只有一千字左右,但是岳飞写这篇文章却饱含热情。原来,就在不久之前,赵构将岳飞召到自己内殿,亲自接见岳飞,并且许诺,他绝对信任岳飞,愿意将刘光世所属的军队交付给

  • 岳飞下令处死40个逃兵,心软放过一人,不料此人竟成为知名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此前中国一共经历了几十个朝代,不断更替,规模也算庞大。从古至今,也发生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战争,也不缺乏那些名将的存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众所周知古代军中纪律严格,只能在军队营区内的范围活动,不得随意外出,如果外出必须三五个人连保

  • 岳飞之死的启示:别以为员工有业绩就重要,重不重要领导说了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构晚年后悔杀岳飞没,岳飞二儿子岳雷,王立群谈岳飞之死

    大家好,我是兰台。今天我们结合岳飞之死来聊一个话题,那就是作为打工人,我们在公司重要不重要,究竟是业绩说了算?还是董事长说了算?以岳飞之死为例,岳飞之所以被秦桧与宋高宗杀死,绝不是因为他“功高震主”,更不是因为他没有政治头脑的喊出了“迎回二圣”的口号,他之所以被杀,就是因为宋朝当时的董事长赵构觉得岳

  • 岳家军为何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且看岳飞如何治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岳飞的岳家军简介,岳飞岳家军大败曹成,岳飞死后岳家军怎么样了

    岳家军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叫“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也让岳飞的岳家军声名在外,深受百姓爱戴。岳飞纪律严明,严禁士兵抢掠百姓,有着严格的纪律,再加上战士们的骁勇,自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岳家军岳家军的来源从北宋徽宗宣和四年,到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岳家军独立成军,这八年时间,岳飞在这期间,多是在河北作战

  • 岳母在岳飞后背上刺的字,你真的念对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岳飞的背上有刺字吗,岳母给岳飞刺字,岳飞后人祭拜岳母

    岳飞忠君爱国的思想源自于他的母亲,岳母刺字的故事家喻户晓。当时岳飞决定离家参军之前,岳母在岳飞的后背上刺了四个大字“精忠报国”,这四个字一直是岳飞的精神支柱,更是岳飞率兵杀敌的信念,可在《宋史本传》中记载,当时岳母刺下的四个字实际上是“尽忠报国”。岳母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竭尽全力上阵杀敌,驱除鞑虏,报效

  • 宋高宗的“黑暗三十天”,坑了岳飞,却成就了韩世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分析岳飞和韩世忠谁高,岳飞的武力能打过韩世忠吗,岳飞和韩世忠对话

    渐渐地三个人的身影逐渐清晰,赵构欣喜若狂,他打开屋门,大步向三人走去。拉着其中一位身着铠甲的将军的手,大声恸哭不已。至此,历时一个月的“苗刘兵变”宣告结束。而那位被赵构执手恸哭的将军便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而后来的事情证明,韩世忠成为了这场兵变中最大的赢家!而关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还要

  • 岳家军那么厉害,可为何没有去搭救岳飞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岳飞为何会被处死,向来的猜测与说法很多,比如什么岳飞一定要迎回徽钦二帝被宋高宗所顾忌啊等等不一而足,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哪种说法都涉及到了岳飞掌握战斗力极为强大的岳家军,被朝廷所顾忌,岳飞掌握了岳家军有可能成为一方军阀,甚至威胁到朝廷这才是重文轻武的宋朝提防岳飞的真正因素,毕竟那句“太祖当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