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是个极其孝顺的人,家中没有姬妾。当时南宋的将领,大多妻妾成群,岳飞只有一个妻子,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同为名将的吴玠一向都敬服岳飞,想要与他交好,便送了一位美女给岳飞。结果岳飞却说:“现在主上日夜操劳,我们做大将的,还没有到享受安乐的时候”。拒绝了吴玠的美意。吴玠则更加敬重岳飞。
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可以得享太平?岳飞回答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就太平了。”
岳飞
岳飞治军极为严厉,平日里将士训练,都要穿着重铠操练,如临战场一般。岳家军军纪严格是出了名的,士兵有收取老百姓一丝一麻的,就要被斩首示众。士兵夜间露宿,老百姓看天寒地冻,邀请他们到房屋中休息,士兵没有人敢进去。因为军纪严整,所以岳家军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名号。
岳家军军纪极严,可是岳飞待士卒却极好。士兵生病了,岳飞亲自给他们调药,手下将领有去边远地方卫戍的,岳飞的妻子就去慰问犒劳他的家人。有因为战事而牺牲的,岳飞就哭着养育了他们的遗孤。朝廷有犒劳封赏,也都均等地分给底下的军吏。自己则不取一分。
岳飞的军事才能,也是千古少有。他率军打仗,擅于以少击众。只要有所举兵,就召集手下的统制将领们过来,一起商量定好计谋之后才出战,谋定而后战,所以每次出兵都能取得胜利。如果忽然遇到敌军,岳家军能够静然不动,稳如泰山。所以金国的人都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南宋“中兴四将”的张俊,曾经问岳飞用兵之术,岳飞回答他说:“仁、信、智、勇、严,缺一不可。”
每一次调动军粮供给,岳飞想到的都是老百姓,为军队耗费人民资财而感到不安,总要蹙着眉头感叹:东南老百姓的民力又要因此衰竭了。
岳飞是个礼贤下士的人,平日里喜欢吟诵诗歌,作投壶游戏。他的举止形态温和谦恭,就像一个儒生的模样。每次要辞去官赏,必推辞说:“这都是将士们效力的结果,岳飞哪里有什么功劳。”
从前读岳飞,对于岳飞这样的英雄人物,崇拜之情总是油然而生,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岳飞
而今再读毕沅的《岳飞》,崇拜之情之余,又多了些悲悯之心。
有时候常想,岳飞最终蒙受“莫须有”之罪,屈死风波亭,大概就是因为他的人格过于完美,是千古少有的名将吧?
岳飞品格高尚,心里面担忧的只有家国天下,所谓:“主上奠枕,朝廷无虞,余之愿也”。皇上能睡好觉,国家安平无事,是岳飞的愿望。所谓“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至于其他的,金钱美女也好,良田妙宅也罢,都不是岳飞所想的。
可是,志向高洁就好吗?
岳飞影视剧照
对于身居九五之位的宋高宗来说,你岳飞品性这么好,是不是“其志不在于小”呢?是不是有不可言说的志向呢?
从前,秦始皇把秦国主力交给王翦,将身家性命都压在王翦身上,王翦立马向秦始皇讨要良田屋宅,不就是为了让秦始皇以为王翦是个没有什么志趣,喜欢贪图享受的人而已吗?
而且在宋高宗的庙堂之中,别的人都贪图享乐,比如同为“中兴四将”的张俊贪婪好财,大肆吞并别人的土地;刘光世“贪财好色,无与为比”;即使连韩世忠这样与岳飞齐名的英雄将领,也喜欢流连于青楼之中,娶了好几个妓女做老婆。
像岳飞这样带兵打仗却不贪图享受,还要求别的朝臣要“不爱钱”、“不怕死”?这样的名将身处庙堂之中,茕茕孑立,鹤立鸡群,其他的朝臣心里能舒服吗?主上还能奠枕吗?
精忠报国
岳飞军事才能卓绝,一生几乎没有打过败仗。不仅擅于以少击众,而且还擅于临阵应敌。郾城、颖昌之战,岳飞带领岳家军大败金兀术,金兵精锐铁浮屠、拐子马在这几场战斗之中损失殆尽。传说当年金兀术在战败之后曾经无比震惊,仰天长叹道:“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五十万众.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以五百骑破敌五十万,有的人说这是传说,也有人说这是神话,但不管怎样,都足以证明岳飞的军事才能是无比卓绝的。
可是,太会打仗就是好事吗?
还我河山
一者,金国数十年培养的精锐,尽皆被岳飞给打没了,金国一时之间对于南宋的威胁自然也就小了许多,苟安于江南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积累够了和谈的资本,还要擅于打仗,擅于打硬仗的良将做什么?
自古以来,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故事,还少吗?
二者,把敌人尽皆打得害怕了,难道就是一件好事吗?作为敌国的眼中钉、肉中刺,金国上下自然是想要将岳飞除之而后快,所以当南宋想要求和,金兀术就说:只有先杀了岳飞,然后才有和谈的条件。
为什么敌人开出的条件,只是要杀岳飞?而不是杀张俊,杀秦桧,杀刘世光呢?
三者,岳飞带领军队所向披靡,一路北上,什么仗都会打,就是不会打败仗,这样难道就是好事吗?会打仗,总能打赢仗,固然会让敌方三军胆寒,可是,畏惧他们的,难道就只有敌军吗?历史上那些常胜将军,诸如吴起、白起、李牧、乐毅、韩信、檀道济等等名将,哪一个最后是死在敌阵之中,败在敌营手上的呢?
郾城大捷
岳飞的治军,特别注重不去侵扰百姓。士兵私自拿了百姓丝麻要被斩首示众,士兵天寒地冻不敢进百姓房屋,“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些景象,和八百年之后注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丝一毫,上海解放的街头上满大街睡着的解放军战士,是何其相似啊?
爱护百姓,自然也就会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敬重。比如像“岳家军”这样的部队称号,据说就是老百姓给取的,据说,中国军队以私人命字为名的,就是从岳家军开始。
可是,得到百姓的拥护,难道就是好事吗?
百姓拥护
从前,田单以一己之力,挽救齐国于将崩,有再造齐国的不世之功。齐国的老百姓,不管认识不认识的,都非常爱戴田单,田单也不居功自傲,他对齐国,对齐国老百姓也是谦逊尽责,尽心尽力,深恐做得不好。
有一次,田单和齐襄王一起外出,在淄水河边,遇到一位涉水的老人。因为时近深秋,老人又穿得单薄,过河之后,老人就冷得浑身哆嗦。
田单看到这一景象,想也没有多想,马上把身上的裘皮大衣盖在老人身上。那老人千恩万谢,一步三回头才离开。
遇到这样关心百姓的臣子,按理说,齐襄王应该会表扬嘉赏田单才是。
可是齐襄王心里却不这么想。齐襄王心里想的是:现在老百姓,都只知道田单,不知道我齐王了。
从前,萧何帮助刘邦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被封为开国第一功臣。后来天下初定,刘邦带兵四处平定叛臣,听说萧何在后方还在做着安抚百姓的事情,心中就不高兴了。
等到刘邦平定黥布叛乱回长安,看到一路上到处是老百姓上书控告萧何为非作歹的景象,刘邦脸上才露出笑容。
自古以来,那些比老板还得人心,比老板还赢得同袍客户敬重的员工,什么光荣事迹都要抢在老板面前的员工,在老板心中,还会是好员工吗?
像岳飞这样的中兴第一名将,动不动就在担忧东南百姓的民力要枯竭,动不动就要把封赏归给下属,还动不动就说:“这是大家的功劳,岳飞不敢居功”。这样的表现,又怎么能让宋高宗赵构露出笑容呢?
所以,岳飞之悲,大概就悲在他为人为将,过于完美吧?
岳家军
后世之人,多说岳飞愚忠,所谓尽忠报国,其实就是愚忠报国。
在我心中,却不是这样认为。岳飞的悲哀,或许在其为千古少有的接近完美的将领,可是岳飞让后世敬重,不也是因为其为千古少有的接近完美的将领吗?
这个世界上,品德高尚会让人崇拜,也会让人忌妒;总打胜仗会让敌人胆寒,也会让自己人心惊;深得人心会得到大家的爱戴,也会抢了老板的风光。这些道理,连同我们这样庸夫俗子都懂,难道像岳飞这样的文韬武略、文武尽皆风流的千古名将,会不懂吗?
自古伴君如伴虎,那些能够与君王虚与委蛇,消除君王猜忌,保全名声的名将固然可贵,可是那些忠正耿直,坚守一心的名将,难道就不值得敬重吗?
大概,岳飞不求全于当世,只是因为他不屑去做一些事情吧?
岳飞画像
我一直以为,自古卓绝不凡,令人崇拜的名将之中,依然能分出卓绝之上,卓绝之中,卓绝之下的三等之分。
卓绝之下品者,譬如王翦、譬如萧何、譬如郭子仪,他们懂人情,巧世故,不仅打仗厉害,智商也高,总能把打仗那一套正奇之道,运用于保命得禄之中。他们属于智者之将。
卓绝之中品者,譬如范蠡、譬如尉缭,譬如李靖。他们也懂人情,也懂世故,但是更懂得进退之道,总能够在功成名就之后,把自己藏起来,不露锋芒,关键时刻,甚至可以假痴不癫,装疯卖傻,明哲保身。他们属于高逸之将。
卓绝之上品者,譬如岳飞。他们明知道世故圆滑,明知道世间险恶,可是他们心中却唯守一心,既不诈,也不躲,既不卑,也不亢,他们是将为将之道与为圣之道贯融一体的,为人也好,为将也罢,但求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他们属于昭昭之将。
岳飞
岳飞之后许多年,南宋大儒朱熹曾经有一次和弟子们谈话。弟子们问他:像岳飞这样做事的人,和张俊、韩世忠相比怎么样?
朱熹说:张俊、韩世忠是比不上岳飞的。
弟子们又问:那有没有比得上岳飞的呢?
朱熹回答说:依次算下来,恐怕是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