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之死的启示:别以为员工有业绩就重要,重不重要领导说了算

岳飞之死的启示:别以为员工有业绩就重要,重不重要领导说了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98 更新时间:2024/2/11 17:04:45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我们结合岳飞之死来聊一个话题,那就是作为打工人,我们在公司重要不重要,究竟是业绩说了算?还是董事长说了算?

以岳飞之死为例,岳飞之所以被秦桧与宋高宗杀死,绝不是因为他“功高震主”,更不是因为他没有政治头脑的喊出了“迎回二圣”的口号,他之所以被杀,就是因为宋朝当时的董事长赵构觉得岳飞不再重用了。

首先来说, “岳飞主张迎回二圣犯了宋高宗忌讳被杀”这种观点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被邓广铭、王曾瑜这些宋史学界权威批驳过多次了。

历史上最早提出“迎回二圣”口号的不是别人,正是宋高宗赵构自己。

赵构在河南商丘继位时为了凸显自己合法性,主动喊出了“迎回二圣”的口号。

而且“迎回二圣”这个口号的在南宋,很多人都提过。

韩世忠在黄天荡时就提出要完颜宗弼“放归二圣”。

与大众认知不同,岳飞才是南宋高级将领里第一个公开不承认宋钦宗是宋朝皇帝的人。

他在绍兴七年给赵构的奏折里只是提出要“迎还太上皇帝与宁德皇后的梓宫(棺材)、奉邀天眷”,所谓的天眷就是皇室成员的意思。

换言之,在绍兴七年,宋钦宗赵桓在岳飞心目中已经不是皇帝,只是宋高宗的一个亲属而已。

之所以岳飞会首先不承认宋钦宗的皇帝身份,原因就在于岳飞是南宋高级将领里唯一由赵构一手提拔起来的,其他南宋高级将领在宋徽宗、宋钦宗时期要么崭露头角,要么干脆就是将二代,只有岳飞当时是小兵,是南宋董事长赵构自己提拔的。

换言之,岳飞才是赵构在军中的嫡系。

其次,所谓岳飞“功高震主”也是不存在的,因为岳飞下狱的时候早就已经脱离部队了,宋高宗从来没有真正在意过岳飞在军中的影响力。

如果宋高宗赵构真的顾忌岳飞在军中影响力,那么宋高宗就不会在绍兴十一年秋让岳飞解除兵权后还让岳飞会江州庐山养老,要知道江州距离“岳家军”驻地鄂州可不远,比临安近多了。

为什么赵构从不担心岳飞功高震主?就是因为岳飞是赵构一手提拔的,他部队里的中高级军官里有一多半都是赵构给他配备的。

比如王俊、董先、傅选、庞吉这些在岳飞军队里仅次于岳飞的高级将领都是赵构给岳飞安排的。

所以,赵构有自信岳飞在不先处理掉王俊、董先这些人之前,是绝对拉不走“岳家军”的。

还有一点,就是南宋“CEO”赵构这个人,别看传统历史书里把照顾描述成一个软蛋,但是赵构这个人虽然外战外行,但是搞起公司人事斗争绝对是一把好手。

凡是被宋高宗认为是威胁的人,照顾处理起来是又快又及时。

赵构当皇帝第二年,因为流传一则“太祖后再当有天下”的谣言,赵构立刻就把当时他身边行政职务最高的宋太祖嫡长子赵徳昭后人,当时担任东南道都总管的赵子崧随便找了一个借口贬到了岭南,一直到赵子崧死都没有赦免他。

赵构还派张俊找借口斩杀了两个在地方担任知府的宋太祖的后人。

所以,宋高宗杀岳飞既不是因为岳飞要“迎回二圣”也不是岳飞”功高震主”,杀岳飞是因为赵构作为南宋董事长,当时他觉得已经可以不需要岳飞了。

要彻底理解宋高宗逻辑,我们先来看一段史料:

汉武帝很尊敬的一位大臣叫汲黯,他对于汉武帝动不动就杀某个大臣全家很看不惯,有一次很正经的劝告汉武帝说,陛下天天说求贤若渴,可是我看陛下动不动就诛杀贤者,天下有才能的人不多,您这样杀来杀去,就不怕人才凋零?

结果汉武帝哈哈大笑,说世界大得很,怎么可能没有人才?再说了,什么叫人才?为我所用才叫人才,对我没用了,就不是人才了,不是人才的人为什么不能杀?

这是《资治通鉴》里汉武帝与大臣汲黯的一段对话,原文太拗口,我稍微翻译了一下。

这段话的重点在于汉武帝认为人才就和韭菜一样,割了还能长出来,并且认为对君王没有用的人,就不算人才。

这可以说是帝王“人才观”,也可以说是公司领导层普遍的“人才观”。

什么叫人才?不是业绩好就叫人才,对领导来说,觉得有用才叫人才。

具体到宋高宗来说,绍兴十年以后,他最关心不是是否可以北伐成功,而是如何保证赵氏天下千秋万代;这个时候谁能帮助他实现这个目标,谁就是他心目中第一人才。

而赵构最终选择了秦桧,认为秦桧是那一个可以帮他实现“赵氏天下千秋万代”的人,在赵构看来,为了达成“千秋万代”的目标,除了他,所有人都是可以牺牲的,这里面当然也包括岳飞。

这就像当年的新浪,王志东是创始人又怎么样?董事会觉得没有这个创始人对新浪更有利,结果王志东就灰溜溜出局了。

那么,秦桧为什么要杀岳飞呢?

秦桧为了实现他给董事长赵构立下的KPI,首先就要用一个高级将领的人头来震慑因为长期作战,变得有点跋扈和骄横的南宋将军们。

秦桧最初并不想用岳飞的人头立威,他找上的是韩世忠,秦桧构陷韩世忠的套路和诬陷岳飞是一模一样,结果韩世忠找到岳飞求助,岳飞帮韩世忠说了好话,同时韩世忠仗着自己曾救过宋高宗的功劳,哭求宋高宗放他一马,宋高宗心一软就让秦桧放过了韩世忠。

但是,放过了韩世忠,总要有人当“杀鸡儆猴”故事里那只无辜的公鸡,这个人只能是岳飞。

某种意义上秦桧之所以选岳飞,就是因为岳飞的部队朝廷最能控制得住,反而像远在四川的吴家兄弟那样的真正的军阀,秦桧是不敢擅杀的。

说到底,宋高宗之所以默许秦桧杀岳飞,原因是秦桧让宋高宗认为“杀岳飞/韩世忠”是南宋朝廷收兵权的必要手段,而收兵权归于朝廷能保证赵氏江山千秋万代。

黄晓明饰演的岳飞

对于宋高宗来说,什么都不比自家皇位更重要,既然秦桧说杀岳飞就能保证赵氏江山千秋万代,那就杀呗;要是杀了岳飞后没能顺利收兵权归于朝廷,到时候再杀秦桧不就行了?

至于岳飞能打?岳飞业绩好?

对于赵构这个南宋董事长来说,重要吗?当董事长不需要业绩的时候,业绩就不重要了。

所以,岳飞之死如果说对现代职场人有什么示,那么我认为最重要就是一点,打工人就要有打工人的觉悟,要搞清楚“买卖究竟是谁的”这个终极问题,千万不要犯糊涂。

比如你要是在王校长他爹公司工作,你把王董事长公司当做自己的事业去经营,那你就是自作多情了。

好了,本期兰台说到这儿了,觉得兰台做的还不错的朋友,转、评、赞随便给一个就行,一键三连自然更好,比心。

END

更多文章

  • 岳家军为何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且看岳飞如何治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岳飞的岳家军简介,岳飞岳家军大败曹成,岳飞死后岳家军怎么样了

    岳家军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叫“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也让岳飞的岳家军声名在外,深受百姓爱戴。岳飞纪律严明,严禁士兵抢掠百姓,有着严格的纪律,再加上战士们的骁勇,自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岳家军岳家军的来源从北宋徽宗宣和四年,到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岳家军独立成军,这八年时间,岳飞在这期间,多是在河北作战

  • 岳母在岳飞后背上刺的字,你真的念对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岳飞的背上有刺字吗,岳母给岳飞刺字,岳飞后人祭拜岳母

    岳飞忠君爱国的思想源自于他的母亲,岳母刺字的故事家喻户晓。当时岳飞决定离家参军之前,岳母在岳飞的后背上刺了四个大字“精忠报国”,这四个字一直是岳飞的精神支柱,更是岳飞率兵杀敌的信念,可在《宋史本传》中记载,当时岳母刺下的四个字实际上是“尽忠报国”。岳母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竭尽全力上阵杀敌,驱除鞑虏,报效

  • 宋高宗的“黑暗三十天”,坑了岳飞,却成就了韩世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分析岳飞和韩世忠谁高,岳飞的武力能打过韩世忠吗,岳飞和韩世忠对话

    渐渐地三个人的身影逐渐清晰,赵构欣喜若狂,他打开屋门,大步向三人走去。拉着其中一位身着铠甲的将军的手,大声恸哭不已。至此,历时一个月的“苗刘兵变”宣告结束。而那位被赵构执手恸哭的将军便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而后来的事情证明,韩世忠成为了这场兵变中最大的赢家!而关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还要

  • 岳家军那么厉害,可为何没有去搭救岳飞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岳飞为何会被处死,向来的猜测与说法很多,比如什么岳飞一定要迎回徽钦二帝被宋高宗所顾忌啊等等不一而足,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哪种说法都涉及到了岳飞掌握战斗力极为强大的岳家军,被朝廷所顾忌,岳飞掌握了岳家军有可能成为一方军阀,甚至威胁到朝廷这才是重文轻武的宋朝提防岳飞的真正因素,毕竟那句“太祖当初也

  • 屡立奇功的岳飞,因性格太过刚直,输给了戚继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戚继光谈岳飞,戚继光比岳飞厉害吗,戚继光和岳飞谁名气大

    南宋的岳飞有“岳家军”,他们的对手是装称赞他们的,撼山易,憾岳家军难;大明的戚继光有“戚家军”,南方为患数十载的倭寇被戚家军打得发誓永不来犯。岳飞正处于事业黄金时期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屈死在风波亭,而戚继光却立下旷世奇功,两人的结果让大家不禁感叹。岳飞出生于河南安阳的一个普通佃农家庭,传说岳飞出生的时

  • 就算岳飞没被杀,他也难收复北方河山!宏图大业终归不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宋军民评价岳飞,岳飞真实战绩简介,岳飞到底能不能收复失地

    “惟中兴之初,先武穆王手扶天戈,忠义与日月争光。名在旗常,功在社稷。天报勋劳,克昌厥后,虽百世可知也。”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一生矢志报国,为沦陷于金人之手的北方河山戎马倥偬,将一片“精忠报国”的赤诚之心献给了赵宋王朝,自己却最终落得因“莫须有”之罪冤死风波亭的凄惨结局。可即便他“直捣黄

  • 对削兵权不同态度,决定了岳飞、张俊、韩世忠不同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分析岳飞和韩世忠谁高,韩世忠被削兵权,张俊与韩世忠官职谁大

    。。。。。。命林待聘草诏书、奖谕诏词略曰李郭在唐俱称名将有大功于王室、然光弼负不释位之衅陷于嫌隙、而子仪闻命就道以勋名福禄自终、是则功臣去就趋舍之际是非利害之端岂不较然著明、意盖有所指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这是1140年27日,张俊交兵权后,林待聘起草的一份诏书,里面讲了郭子仪与李光弼。赵构的用

  • 宋朝有位抗金名将,当逃兵被岳飞逮捕,为活命不顾39个兄弟的死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抗金10大名将,宋朝三大抗金将领,宋朝抗金名将排行榜

    导语:古代封建社会,曾经出现了很多兴盛一时的王朝,在这些王朝建立后,为了使自己国家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很重视国家的武力,甚至有的国家更是以武立国,这点最为突出的就属元朝,那时候的元朝率领着军队征服了许多国家,但在历史上,也有一个朝代,他建立之后重文轻武,这个朝代就是我国的宋朝。宋朝以文治国,虽然国家富

  • 宋高宗赵构为何执意要将屡次立下战功的岳飞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面对骁勇善战的北方少数民族,宋朝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无论是面对辽人还是金兵,我们大多都是战败,因此而损失大量资源、流失大量土地,导致边关人们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在最苦最难的时候,岳飞,作为一名天才军事家,他的出现给南宋,甚至于给整个宋朝都带来了希望。如果当时宋高宗没有选择12道金牌召回岳飞,向金兵投降

  • 宋朝宰相谥号与政治的关系-以岳飞与秦桧谥号变化为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岳飞是赵构还是秦桧害死的,郭德纲讲岳飞秦桧,岳飞后人与秦桧后人同朝为臣

    谥号也分美谥,平谥与恶谥。如果此名官员为官清廉,处事干练,一般会得到美谥;若只是平庸,与皇帝关系不好不坏,通常会给一个平谥;若是公认的奸臣,朝廷会直接给个恶谥,比如秦桧谥号“缪丑”。不过通常情况下,得恶谥的官员家人不会主动请谥,再加上宋朝一般不轻易给大臣恶谥,所以整个宋朝只有秦桧一人是恶谥。宋朝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