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一个结巴的穷小子到身兼六国外相,苏秦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一个结巴的穷小子到身兼六国外相,苏秦到底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334 更新时间:2024/2/6 15:41:38

面对当时各大小诸侯国之间东征西战,天下混乱的局势,苏秦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以一己之力说服齐、楚、魏、燕、赵、韩六国,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纵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后来统一天下的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var1]

有这么多大BOSS级的头衔加身,大家看到的都是苏秦头顶上那闪耀的光环。

可是有谁知道,在他走上人生巅峰的过程中,也有过无数的凄苦和心酸,也有过数不清的黑暗和迷茫。

1、他曾是一个结巴的穷小子

苏秦出生于洛阳周边的轩里村,祖上是隶农,就是靠给天子、贵族、富户种地生活的人。

苏秦的老祖宗勤劳耕作,连续八年五谷丰收,有幸得见周天子,天子一高兴,赦免了苏秦老祖宗的隶农身份,赐为平民,并且赐了一井良田。顺便说一句,天子赐给苏家这一井不是常说的井田制的九百亩,而是一百亩。

从此苏家不再给人种地,不但身份晋了一级,成为自由农民,还过上了自己给自己种地的幸福日子,从此更加感恩天子恩德,于是老祖宗立下祖训,要苏家世代务农,好好种田。

到了苏秦这一代,苏家虽然依然穷困,但是也不愁吃喝,比起四里八村的隶农,日子算是不错的。

苏秦的父亲苏虎,勤劳种地,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希望三个儿子能种出一手好庄稼,哪一天再次觐见天子,光宗耀祖,大儿子、小儿子还算听话,可是二儿子苏秦不但从小结巴,话都说不利索,还整天不务正业,满脑子达官贵人,心思全在读书识字上。

可是在古代,读书是贵族,有钱人的玩意,对于苏秦这种农民家庭,想上学读书简直就是梦想。

既然是梦想,总能有点门道的,于是不知道在哪识得几个字的苏秦,农闲时就常跑洛阳王城,帮人抄书,只要管饭就行,不要工钱,所以找苏秦抄书的人很多,这样苏秦趁抄书也学得一些知识。

可是随着周王室衰落,读书人也逐渐减少,某一日连抄书的营生也没了,还好在书店主人的指点下到周室太学(王公贵族的子弟学校)里看看能不能找点抄书的事情。

2、太学受辱

太学里的琴师很欣赏苏秦的字,就给了他些抄书的事情。

这样苏秦晚上住在附近的一间破庙里,白天在太学抄书,有时候也在教室外面偷偷的蹭学。

终有一日,被那些纨绔子弟发现苏秦蹭学,就嘲笑他,有说他偷盗,有说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更有说他是小偷。

苏秦本来就结巴,这一受辱,一着急更说不出来话了,而那些王公子孙发现他不仅是个穷小子,还是个结巴,更加肆无忌惮的嘲讽他,还有人让他钻跨下来充当学费,这对苏秦来说更是让他无地自容,除了低着头,气的青筋直暴,什么也说不出来。

可是那些王公子孙还不放过他,还有人动手打他,后来看到他背着一个木剑,就让他倒背着木剑,把双手绑缚在木剑上让他站在中间,一伙人推来搡去的,把苏秦当猴子耍。

那一刻苏秦是什么心态,我们无法体会,怒恨交加不足以形容,怒发冲冠也不足以形容,总之会让人终生难忘这样的羞辱。

幸运的是,周王室的长公主姬雪看到这一幕,替苏秦解了围,怒斥了那帮纨绔,然后温柔的鼓励了他,并用自己的丝绢给他擦泪。

这个女人,这方手帕,成为苏秦生活中的灯塔,在未来,无论是暗黑的日子,还是迷茫的前方,都一直支撑着他,照亮着他,让他砥砺前行。

梦想中的事业无一丝希望,生活上也不如意,貌似进入了人生的谷底,此时父亲又强逼着给他娶亲。

3、被迫娶妻

苏秦的不务正业,看在父亲苏虎眼中就是不收心,于是苦思冥想出一个主意,给他娶房媳妇他就收了心,就好好在家种地了,不再胡思乱想了。

于是苏虎拿着鸡鸭找到媒婆,让给儿子说个媳妇。

可是苏秦的大名在洛阳附近非常响亮,一个有田不种的人,整天晃荡来晃荡去的结巴,还满脑子想着读书识字,看在别人眼里就是不正常,很多人都说苏秦是个傻子。

特别是在太学里被那一帮子纨绔戏弄了之后,更成为十里八村人们的笑柄,每每说起他来都是笑话,这样的一个人,谁会把女儿嫁给他。

虽然媒婆看在四乡八邻的份上接了苏虎的这个请托,可是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有女儿的父母一听是为苏秦提亲,不但没有好脸色,连口水都不给喝,可以想象苏秦的名声有多坏了。

这个媒婆却是越挫越勇,发誓要给苏秦说个媳妇,功夫负有心人,终于让她觅到了一个跛脚的小喜儿,这让媒婆喜坏了。小喜因为脚跛没有人家肯要,苏秦被人认为傻也没有姑娘肯嫁给他,在媒婆眼里这两个人就是绝配了,于是媒婆发挥了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左蒙右哄就说成了这门亲事。

于是,苏秦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说亲了,然后又在醉酒的状态下,被拜了天地,入了洞房。

可是苏秦就是苏秦,在这么囧的状态下,也没忘记自己的理想,于是抛下新婚妻子,离家出走了。

4、鬼谷学艺

苏秦离开了家,去哪呢,也是一筹莫展,所幸在太学琴师的指点下,决定去云梦山拜鬼谷子学习。

苏秦找到在太学里认识的朋友张仪,两个人结伴拜鬼谷子为师。

经过一番波折,几多考验,终于拜在鬼谷子门下。

到了这里,可以说是功德暂时圆满,好好跟着鬼谷子学习,学成下山干一番作为,可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和苏秦一起拜师的不仅有张仪,还有孙膑庞涓,这三个人中孙膑出自名门望族,张家是富贵之家,庞涓的父亲也是大周的缝人(给天子做王服的裁逢),也是有爵位的,只有苏秦是农民出身,身份卑微。

不说身份差距,单说学识,三个人进谷前都已经学习六艺,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只有苏秦只是认识一些字,学得一些粗浅的知识。

这些不说,四个人中他还是个结巴,而且学习口舌之学,就是靠嘴皮子吃饭,这就让他有点绝望了。

与这几个人相比,出身比不了,学识比不了,连口舌都输了,能不绝望吗?

他的绝望看在了师姐玉婵儿眼中,于是一番设计,师姐和鬼谷子两个人几多点悟,终使得苏秦解除心障,放开胸怀,努力的学习口舌,结巴也得以治疗,勤勤恳恳,认认真真,五年来,跟随鬼谷子学得了一身的本领,也习得了一身的正然浩气,终于出师,下山。

5、出师赴秦

下山后,苏秦并没有急着建功立业,而是游历各国,熟悉各国情势。分析天下大势,发现当时七大诸侯国中,只有秦国有望统一天下,于是决定赴秦。

苏秦回到家中,老父亲非常喜欢,离家六载的浪子回来了,决定让三个儿子分家,每个人分得二十亩地,这样苏秦就能被拴在家中了。

老父亲想的很美好的,可是现实很残酷。

转过头,苏秦就把分得的二十亩良田卖了十五亩,拿着卖田的金子,做了一套豪华的士子服装,置办驷车宝马,雄赳赳气昂昂的去了秦国。

苏秦在秦国的论政坛开坛,分析一番天下大势:天下七大国为楚齐燕秦魏韩赵,燕国偏远难成大器,赵地贫瘠难抗列国,韩魏居中战四方难聚实力,唯有齐楚秦争霸,但是齐楚各有各的弊端。

[var1]

楚国富饶辽阔,但是门阀裂土、王子封君,国大而力散,而且楚风独特,难与中原融合,地多人稀,难以快速集结,形成合力。

齐国负海而战,缺少腹地,虽然富足,但是富必怯战;兴儒家、墨家之学,仁义兼爱治世,但是不可行于乱世。

唯有秦国既有地理优势,又有商鞅变法打下的基础,有一统天下的实力和可能。

这一论调出来,惊艳四座。

苏秦不但准确的分析了天下形势,还给出了兴秦的方略,一般人能想出一个方略就是大才,可坐丞相之位了,可是苏秦一出口就是上中下三个策略。

上策能使秦国居一而平列国,帝临天下,可称帝策。

中策可使秦国威服天下,诸侯俯首,可称霸策。

下策能使秦国偏安关中,人民安居乐业,可称邦策。

这三策一出口,更是让众多学子、有志之士惊艳,望向苏秦的目光,是满满的敬畏,是钦佩,是叹服,是仰望。

苏秦虽然对天下的大势分析准确,胸中也有兴秦策略,可是也惹恼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谁呢?就是秦国国君秦惠文公。

6、惹恼秦公逃离秦国

苏秦的眼光长远,胸有大志,怎么会惹恼了秦公呢?

这就像是你有一个稀世珍宝,小心翼翼的藏在家中,生怕别人知道了偷去,可是某一日某个人无意中说你家可能有宝,这只是随口无意的一句戏言,可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你以为人家已经知道你家有宝贝了,为了家中的稀世珍宝不泄不众,于是千方百计的想害了人家。

而秦惠文公当时就是这个心态。

无论是秦孝公,还是秦惠文公,一直都是以强大秦国,消灭列国,一统天下为最终目标,但是也只是只做不说,可是这一目标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众多士子面前被苏秦晒出来,岂不让秦惠文公恼怒。

这一方面是秦惠文公自己的心思,另一方面,七大国中,其他六国本来就仇视秦国,千方百计的阻止秦国强大,防止秦国东出函谷关,如果知道秦国有可能一统天下,还不更加阻止秦国,共同仇视秦国,这样秦国面对天下列国的围攻,下场如何,很难说。

这才是让秦惠文公不高兴的重要原因。

第一次论政之后,秦惠文公没有如人们想象的召见苏秦,任用苏秦,而是安排了第二次论政。

第二次论政,苏秦面对秦惠文公,直接给出了帝策,那就是可分三步走,首先秦公称王,然后远交近攻,最后一扫天下。

[var1]

这三步策略,竟然与秦惠文公思索了几年想到的方略不谋而合,这就更让有着雄才大略的秦惠文公恼羞成怒,更加容不下苏秦。

苏秦经过两次论政都没有得到秦惠文公的任用,已有点品出味道,而这时已有高人明白了秦惠文公的心思,点拨了苏秦,苏秦这才明白在秦已无望,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决定立即逃离秦国。

苏秦来时轺车裘服,已经把卖田的钱花的差不多了,在秦国又住了两个月客栈,已快身无分文了,可是黑心的店老板知道秦公没有重用苏秦,就坑了苏秦一把。

不仅多收了住店费,还把住店期间吃饭、用热水、打扫都加了钱,可怜苏秦所剩无几,根本无法支付店老板开出来的费用,只好卖车卖马。

最后可怜的苏秦虽然卖了车马,还差一点点不够住店费用,又被黑心的老板把身上御寒的衣服扒了下来。

苏秦身无分文,一身单衣,在漫天的大雪中逃离秦国,还差一点被秦惠文公派出来的黑雕台(秦惠文公时期的军统)的人给暗杀了。

幸好被一村户人家救了,苏秦这才死里逃生,然后狼狈回家。

7、刺股悟出天下相安之道

苏秦裘服宝马的出去,狼狈不堪的回家。

可是到了家中,家人看到他那邋遢狼狈的样子,竟然没有人理他,妻子依然坐在织布机上一梭子一梭子的织布,大嫂看着他嘲讽了两句,连口汤饭都不给他喝就出去了。

受尽苦难和折磨的苏秦在村旁边盖了一间茅草屋,开始了没黑没白的苦思、悟道,只有一只大黑狗和他做伴,他怕自己睡着了耽误时光,就拿了一个锥子,只要自己想瞌睡就拿锥子扎大腿。

[var1]

几个月下来,大腿被苏秦自己扎的没一块好肉,道道血丝顺着腿直流,看的老娘心疼的不得了。

蓬头垢面几个月,腿上的血也流的差不多的时候,终于在一个黑夜里,远远的听到了琴师的琴声,终于灵光一现,悟到了天下相安之道,那就是列国合纵抗秦。

8、说服列国合纵,佩六国相印

虽然悟出了天下相安之道,但是要实现合纵,却是非常难的。

苏秦首先到邯郸,可是当时赵国奉阳君之乱,苏秦没有说服奉阳君,转而去了燕国。

苏秦到了燕国后,受到燕文公的赏识,非常赞成他的合纵策略,然后苏秦带着燕国特使出使赵国,赵肃候早就知道了苏秦的合纵策略,而且又恰好解决了奉阳君之乱,很爽快的同意了合纵。

有了这两国的合纵雏形,之后韩国、魏国、楚国、齐国一一被苏秦说服,加入六国合纵,共同抵制秦国。

苏秦不但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六国合纵抗秦,任纵约长,还兼任六国外相,佩六国相印。

[var1]

一个人,能官居一国相位,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了不起的功绩了,可是苏秦竟然同时佩有六国相印,可算是前无古人,后两千多年也无来者。

就是这样一个让人仰望的人,也曾处于社会的底层,也曾吃过万千苦,受过万千罪,可我们只看到了他头顶的光环,忘记了光环下是无数的艰辛和磨难。

更多文章

  • 楚国因为犯了一个什么错误,才导致了被秦国灭亡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国最后被楚国灭亡,秦国帮助楚国复国,楚国哪次差点把秦国灭了

    七雄之中,楚国也曾大败晋国、雄霸中原,论兵马之强壮,幅员之辽阔,堪称当世之首。各小国为求自保,一会对秦国投怀送抱,一会对楚国暗送秋波,朝秦暮楚,便源于此。然此大国却败于秦,并非敌手太强大,而是自己的失误太多。孙子兵法有云: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楚国之失,正在于

  • 春秋战国时商鞅变法,按道理是行不通的,但是没想到他却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战国商鞅变法政治影响,商鞅与秦王讨论变法,商鞅英雄杀怎么变法的

    [var1]但分析商鞅的绝大多数改革政策,秦国民众无疑就是这场改革的牺牲品,他们处于被盘剥与被侮辱的地位。照理,这样的改革应该是行不通的,但非常奇怪的是,商鞅的改革居然很快就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var1]按太史公的说法,那就是,当商鞅的改革进行到第十个年头时,“秦国民众对新法非常满意,路上没有人

  • 春秋战国时期,中山国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山周孝国,中山国是现在的哪里,中山国国君世系

    西周灭亡后,周天子虽然在洛邑重新建立了王朝,但威望已经大打折扣,诸侯们开始互相征伐,上演了许多精彩的故事。最初,诸侯国都是周天子分封而产生的,但久而久之,一些新的国家不受分封而被建立,如晋国分裂后形成的韩、赵、魏三国,又如中山国。[var1]鲜虞氏最初生活在今陕西北部的绥德县一带,后来又辗转来到了太

  • 春秋强国晋国突然解体,是因为内部发生了哪些矛盾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时期超级大国晋国的解体,临汾曲沃春秋晋国城,春秋晋国地图详细

    春秋时期的盔甲那么,为什么晋国的解体是不可避免的呢?是天灾还是人祸呢?为什么晋朝的历代国君不采取补救措施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来寻找答案。[var1]晋献公像晋国霸主地位当仁不让自晋献公后,晋国还先后出了晋文公,晋襄公,晋悼公等多位雄主,这几位国君在位期间,都极大的提升了晋国的综合

  •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究竟是囚徒还是大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墨子战国时期提倡什么,墨子是哪里人,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吗

    墨子像其学术理论高深,门徒众多,广为流传。[var1]墨子和弟子们我们并不能因为墨家销声匿迹就否定他的重要地位,相反,我们更应该鞭辟入里的了解学习墨家的理论,来了解墨家的思想内涵。接下来,我们就将走进墨家创始人墨子的故事,了解他光辉灿烂的一生。求学于儒和创立墨家墨子,名翟,春秋末期人。墨子是宋国贵族

  •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对后来有哪些影响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时期的楚庄王是谁,春秋5霸是什么,春秋楚庄王完整版

    [var1]楚庄王称王的时候很早,一直活跃在长江地区和汉水两个地方,因其居住的地方偏僻所以很好被关注,进入春秋不久,当时的楚国国军就给自己立了个王位,不久楚国便发展成中疆域最大的国家,这也是真的厉害。[var1]后来发展到了楚穆王时期,楚穆王字在位不到十二年就去世了,当时就把自己位置交给了长子熊侣,

  • 秦穆公原名叫什么,春秋霸主秦穆公是怎么继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穆公为什么成为霸主,历史上的秦穆公之死,秦穆公为什么又叫秦伯

    但是没过多久,晋国就发生了政变,晋献公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逃到其他国家避难去了。晋献公死了以后,秦穆公便支持夷吾当国王,但是这个夷吾背信弃义,不仅追杀自己的兄弟,还攻打秦国。[var1]所以,秦穆公思考之下决定帮助重耳当上国王,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果然取得了胜利。从这一点上来看,秦穆公的确是对晋国有

  • 秦王政善用文臣武将,一鼓作气,拿下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王政横扫六国,秦王嬴政手下最强武将,秦王嬴政上阵杀敌

    [var1]赵国大将李牧是个有勇有谋,尽忠职守的人,他带兵誓死捍卫赵国的领土。秦军久攻不下,派出间谍重金贿赂和挑唆赵国大臣,赵王听取小人建议,杀害了李牧,在秦王政继位的第十八年,王翦领兵十万为前锋,蒙恬率军十万,蒙毅统兵十万,秦王政亲自领兵二十万,几路兵马会合于赵国都城,以破竹之势攻占赵国。[var

  • 秦晋之好,秦国连送六个媳妇是在做样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美女图片,谁灭了秦国,秦晋之好是夫妻关系吗

    从五贤到两个绝世红颜,一路走一路爱,不少人都秀了无双演技,唯一缺的就是自己秀演技机会。两大红颜。戎国美女季隗,苦等25年也要等他王者归来,齐国公主姜氏,不折手段激励丈夫勇往直前。至于五贤者,那更是典故不断。成功的男人背后,除了男人还要有红颜,然后需要的就是顺时而动,秀吧演技。[var1](时来运转需

  • 秦昭襄王和孟尝君两人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孟尝君和齐王的关系,冯谖客孟尝君人物形象,田文孟尝君

    燕昭王因曾在赵国做人质,受赵武灵王所扶持,回到燕国为君,逐渐站稳脚跟。燕昭王筑黄金台,引天下人才入燕,燕国渐渐恢复中。[var1]战争在春秋战国就是家常便饭但燕国的政治局势依然复杂,国家的贫瘠程度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苦楚,也只有生活在燕国的人们才能体会。不管是秦惠文王还是秦武王,将嬴稷放逐到贫困交加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