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十六计之四以逸待劳,李牧安心修养,挥手间十万匈奴被灭

三十六计之四以逸待劳,李牧安心修养,挥手间十万匈奴被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267 更新时间:2024/2/20 8:21:37

【原】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计策典故

匈奴曾是很多朝代的噩梦,但是在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却是匈奴的噩梦!

战国时期的七大国: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之中,秦、赵、燕三国与胡人为邻。在乱战时期,虽然七国逐渐地脱颖而出,但是相互的战争也使得他们没有了更多精力,而这个时期的匈奴,就在悄然的积蓄着力量,直到战国末期,北方的匈奴已经完全强大了起来。

面对匈奴的侵扰,因其生活在草原上,生活的环境决定了他们注定是马背上的国家,所以骑兵发达,来去如风的匈奴经到赵国打秋风,面对匈奴的侵扰,赵烦闷不已,只得在代郡、阴山之下筑了长城,设置了云中、雁门、代三郡,又命令牧长期驻守北疆的代郡和雁门,抵御匈奴入侵。

面对凶悍的匈奴,身为百战将军的李牧十分明白敌我双方的情况,清楚地知道正面硬刚最后是没有好下场的,所以李牧就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以逸待劳的策略。

面对匈奴的进攻,李牧是铁了心的坚决不出城门,只采取防御为主的策略,就算是有利可图也不能主动出击。同时李牧还制定了严格的政策,他传令说:“匈奴骑兵来时,要迅速进堡自守,有敢去捕捉匈奴骑兵者斩首。”

一方面李牧防守在城池中,但是另一方面,李牧大力改善士兵的伙食,同时还训练着士兵们的骑射技术。就这样,平安无事地过去了几年,面对李牧这个只知道防守,连出城池骚扰都没有的将军,匈奴自以为知道了李牧是个没有胆子,懦弱的怂将,便不再把他放在眼里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李牧的不作为也被远在赵国的赵王知道了,认为李牧胆小怯战,遣使斥责他,但李牧依然还是按照原先的行为,匈奴来了就退守城门。赵王大怒,撤了他的职,另外派遣了一位将军。代李牧守边的赵将每当匈奴来犯时,就率兵出战,结果屡遭失败,损失惨重。无奈的赵王只得重新将李牧派往边疆,并且保证不妨碍李牧的策略,虽然赵王也不知道李牧有什么策略。

就这样,在看似窝囊的行为中,其实敌我的大势已经悄然改变了。

李牧善于治军,他率领的部队军纪严明,军事训练非常严格,在长期的训练下,士兵们的兵马骑射都变得十分的娴熟,且长期接受良好的伙食待遇,令士兵们都有和匈奴决一死战,报效国家的心理,李牧选出战车一千三百乘,战马一万五千匹,勇士五万人,善射者十万人,全部进行操练,演习作战,准备发起攻击。

李牧让百姓出城放牧,吸引小部分的匈奴来袭,派出的士兵也听从李牧的命令,假装不敌逃跑,丢下漫山遍野的牛羊。听到消息的匈奴王单于率大军匆忙赶来,却不知已然落入了李牧早已摆好的阵仗之中,再想出去已难如登天。

长途跋涉的劳累和没有战术的安排,使得匈奴大军和李牧早已转变了强弱之分,此一战,李牧带赵军消灭匈奴十万骑兵,接着,李牧又率兵消灭了澹槛部族,打败了东胡族,收降了林胡部族。匈奴单于只得引兵远遁,十多年不敢犯边。

结语

以逸待劳这词,出自于《孙子·军争篇》,其主要的核心在于一个“耗”。实力弱的可以占城不出,凭借自己所拥有的粮草等后勤,养精蓄锐,且时不时地给予敌人骚扰,让敌人不至于对我没有了念想,使得敌人烦我、恶我,就是打不死我。待到敌人早已不耐烦,且又疲惫不堪,无法支撑起一场战争的时候,就是敌我双方攻防转换的时候。

所以,在你有耗下去的资本的时候,耐心的等待,待到他人再也耗不下去的时候,就会让双方的优势悄然转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太平公主事败后,李隆基赐死其所有儿女,为何独留次子薛崇简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薛崇简简介,太平公主薛崇简死了,小说薛崇简的儿子

    这样看,太平公主还是很幸福的,上有父母亲疼爱,下有四位兄长呵护,再加上又是出身于皇室,这样的童年估计是不想幸福也难。 在众人的疼惜下,太平公主渐渐长大,据说曾有一名来自于吐蕃的使者表示想要求娶太平公主为妻。只是武则天等人不想让自己唯一的女儿嫁得那么远,又不好意思直截了当拒绝吐蕃使者,无奈只好修建了

  • 韩国最早的地名竟然是汉武帝取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国地名一览表,战国韩国第一个都城,最早以姓氏命名的地名

    当时汉武帝统一了朝鲜半岛,把东北和朝鲜划分成了四个郡,乐浪、玄菟、临屯和真番,这时韩国才第一次拥有了自己地名。后来随着朝代的变化,朝鲜半岛逐渐变成了中国的附属国,到了明朝时期,高丽大将李成桂篡位夺得了朝鲜半岛,但又怕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就前往南京,请明太祖朱元璋给他册封,于是明太祖赐给了李成桂王朝“朝

  • 唐玄宗最仰仗的宦官,75岁上战场力保国土完整,高力士望其项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高力士陪伴了唐玄宗一生,恩宠无比,权势熏天,连太子爷都得称他为“兄”,皇子皇孙们都得叫他“阿翁”。别看高力士牛皮哄哄的,但在一个人面前,他也得甘拜下风。此人就是杨思勖,一位比高力士年长三十六岁,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被后世推崇为最能打的宦官。高力士兢兢业业一辈子,依然逃不掉后人的讥讽,而杨思勖残忍狠毒

  • 贞观之治的盛唐是别国模仿不来的偶像,唐代文人:我辈岂是蓬蒿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怎样比较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简介,唐朝太平的贞观之治

    《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 大明朝灭亡,如果16位皇帝相聚在地府,那么朱元璋会先抽谁耳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朱元璋被谁杀死的,明朝的灭亡跟朱元璋有关,朱元璋死的时候明朝版图

    如果说这16位皇帝相聚在地府,那么朱元璋会先抽谁?第一位,朱棣原因很简单,这是自己的亲儿子,自己亲自教育出来的,竟然造了反!朱元璋是个保守派,为了能够保证子孙后代稳坐江山,不被兄弟篡位,他坚持嫡长子继承制,长子死了长孙上,其他人没有机会。朱元璋晚年啥事不做,就是为皇长孙铺路了。可惜他费尽心思,杀了那

  • 甘肃出土一碑文,内容颠覆历史,专家:难怪李世民轻易杀死李建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的“不解之谜”隋朝末年时,群雄而并起。唐高祖在建立唐朝后,立其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则为齐王。而四子中的三子李玄霸在还未成年时便已经早早离世,次子李世民则与另外两个兄弟存在一些矛盾纠葛,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便是他们之间矛盾发展到极点的结果。尽管唐太宗李世民在掌握皇

  • 明朝出现魏忠贤这样的奸臣,是明朝陷入最黑暗的时期,看看魏忠贤的升迁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魏忠贤最后能够把控朝政造成了明朝的黑暗面,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魏忠贤原来只是皇宫里一个管做饭的太监,魏忠贤一开始连字都不认识,但是魏忠贤是一个有野心的太监,他慢慢地接触皇帝成为皇帝的心腹,那个时期皇帝是朱由校,我们都知道朱由校是一名木匠皇帝,他向来是不问政事的,这也为日后魏忠贤掌权提供了机会

  • 武则天的老妈,一个四十岁结婚,遗传给子孙荒乱基因的彪悍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一代女皇武则天)中国上下五千年哪位女子的人生最彪悍?武则天要是敢认第二没谁敢当第一,那么武则天的人生究竟有多彪悍?有人说她不知廉耻,十四岁进宫成为唐太宗的妃嫔,等到太宗死后又当上了高宗李治的皇后,视人伦于无物;有人说她淫乱放荡,年近七旬还召集男宠,冯小宝、薛怀义、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都是她的入幕之宾

  • 明朝第二代君主,上位以后开始改革,削弱藩王有所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藩王制度分析,安阳在明朝是哪位藩王的封地,明朝藩王后代名称

    对于朱元璋来说,他的大儿子才是长得最好看的,而可惜的是他的大儿子朱标英死的特别早,没有办法,朱元璋只能将他的孙子,也就是朱彪英的儿子作为下一任继承人。在朱元璋去世以后,他的孙子也正式的上位成为了君主,而当时,朱云一也开始打算整治一下所有的官僚,而且也为了能够帮百姓制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于是他开始重

  • 武则天的姐姐,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战败被俘,被士兵折磨3天3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武则天能如此逆袭,当上皇帝,真是非常了不起。谈及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武则天,她的大名可谓是人尽皆知。不过除了武则天之外,还有一位“女皇帝”,由于她不是正统的皇帝,而是自封的皇帝,因此史学家没有把她当做皇帝看待。如果一个人随便自称皇帝,那么中国古代的皇帝真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