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六贼”高俅直接导致了靖康之耻?其实他是一个老好人

“北宋六贼”高俅直接导致了靖康之耻?其实他是一个老好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96 更新时间:2024/1/19 9:23:39

北宋历史上,有六个奸佞之臣,组团出现在宋徽宗赵佶在位时期,他们分别是——蔡京童贯王黼[fǔ]、朱勔[miǎn]、李彦、梁师成,史称“北宋六贼”。

这里边并没有《水浒传》描述的大恶人高俅

高俅谈不上是忠臣,但他也并非大恶之人,历史上真实的高俅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不仅踢得一脚好球,而且书法、诗文、绘画水平也很高,为人乖巧,处事圆滑,从不得罪人,典型的一个老好人形象。

高俅是汴京(今属河南开封)人,最初在苏轼手下任“小史”,相当于一个跟班的小秘书。

因为写一手漂亮毛笔字,文章写得也不错,所以很受苏轼赏识。

有时候苏轼喝醉了,写字非常潦草,很多下属认不出来写的是啥,偏偏高俅就认识,可见他的书法造诣是相当高深的。

高俅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知恩图报,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念念不忘,找机会报答恩人。

史料称他“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因此受到很多同僚的好评。

《水浒传》说高俅的发迹,是因为结识了小王都太尉王诜[shēn],此人是端王赵佶的姑父,高俅替王诜到端王府办事,才与端王相识,因为蹴鞠(古代足球)功夫十分了得,得到赵佶的赏识,于是就留在了端王府。赵佶即位后,对高俅委以重任。

事实上,高俅能够飞黄腾达,离不开老上司苏轼的引荐。

苏轼不死心,思来想去,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的影子,这个人就是小王都太尉——驸马王诜。

王诜是皇亲国戚,他当然不害怕被连累,便送了个顺水人情,收留了高俅。

于是高俅就有了接触赵佶的机会,后来高俅大红大紫,这是苏轼始料未及的。

高俅要是一位普通的地方官,可能不见得留下骂名,偏偏他处在了不能胜任的位置,因缺乏政治能力和实干精神,最终毫无建树,加之贪婪成性,饱受世人逅病。

高俅的武功也有一定的基础,舞枪弄棒,随便抓起来一件兵器,就能耍上一通,曾经管理过禁军,但他的军事训练多半是花架子,不适合实战,糊弄好大喜功的皇帝可以,到了真枪实弹和金国人交战的时候,三脚猫的功夫就露馅了。

高俅利用职务之便,占用了军营的土地,为自己建造私宅,让士兵白白出苦力,士兵没有手艺的,还得花钱雇工匠,以至于荒废了军事训练,军队纪律废弛,遇到战事,这些士兵“无一可用”。

金兵进入汴京,数十万禁军不堪一击,酿成京城失守的大祸,高俅罪责难逃。

还没等接受惩罚,高俅就去世了,有人说高俅导致靖康之耻,这话有点言过其词,宋徽宗赵佶以一个足球运动员担任禁军最高长官,难道他就一点责任也没有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琼儿子的墓碑说明了,唐朝的第一猛将不是李元霸,更不是尉迟恭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而对于现在大致的排名中,作者其实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那便是。第一好汉李元霸。二好汉宇文成都、三好汉裴元庆、四好汉熊阔海、五好汉伍云召,六好汉伍天锡,七好汉罗成,八好汉杨林,九好汉魏文通,十好汉杨方,十一好汉辛文礼,十二好汉尚师徒,而最后这第十三好汉秦琼、秦叔宝。便是这小说的主角“第一好汉”?其实,在

  • 夹缝求存的小国,兵寡地少,却让柴荣和赵匡胤两位雄主都铩羽而归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而就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政权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小政权北汉,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是唯一一个处在北方地区的“十国”政权。其国小民寡,地盘不过区区十二州,人口四万户,人数大概三十余万,连其开国皇帝刘崇也自嘲“朕孤守河东十二州,何其窘也”。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政权,却成为了当时少有的硬茬,其更是

  • 秦琼患病12年,李世民派人送良药,太医走后,秦琼:把药倒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琼四次吐血的原因,秦琼去世出葬,秦琼去世李世民高挂免战牌

    秦琼为了救朋友,要去登州冒充响马,但路过一条岔道时又想起家中的母亲妻儿,一条路是登州,一条路是回家的路,最终秦琼还是为了朋友义无反顾选择了前往登州,“两肋插刀”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秦琼是唐朝远近闻名的一位武将,早在隋朝的时候就开始参加起义军,跟随过王世充,后来又投奔了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帮助李渊打下了

  • 细谈明代永乐时期青花瓷器鉴定方法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建文元年七月初五(1399年8月6日),历时21年,是明代国力强盛时期。随着景德镇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与宣德青花一道被称为

  • 明代宣德青花瓷器简单的几种鉴定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

  •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诊治,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琼真的救过李渊一家,秦琼去世李世民泪如雨下,秦琼去世李世民痛哭

    虽然在李世民的统治之下大唐繁荣至极,还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况,可是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亲兄弟夺权的史实也看清了他骨子里的冷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古代皇帝在座上皇位就杀掉功臣的事情有很多,怕的就是开国功臣自持有功,出现功高盖主的情况。李世民从小就带兵打仗,他能打下李唐江山除了自身能力出众,

  • 太原之战,北宋抗金的最后悲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春节档大热电影《满江红》的故事背景设定为南宋建立之初,而这部影片的拍摄地点,则选在了太原的晋阳古城。若代入历史,那时的太原连同整个山西地区早已归入金境,但颇为巧合的是,在金灭北宋那段令人读来压抑且耻辱的历史中,正是太原军民独以其同金军死战到底的表现,延缓了北宋王朝衰亡的命运。在内匮粮草、外无援兵的困

  • 周慧珺先生作品欣赏——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96×44cm)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当时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宫廷歌唱家李龟年的歌唱艺术。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

  • 宋代哥窑瓷器真品特征 新老如何去鉴定区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是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新高峰,宋词的成就影响了中国后一千年诗词歌赋的书写表达方式。一门三豪杰的苏洵,苏轼,苏辙,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一身正气的岳飞将军,被列宁称为中国第一革命家的王安石,书法家米芾,一身才情的秦观,还有奉旨填词的柳永……这些人无不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才华谱写着宋代的诗词,优美的诗句,天

  • 李治将自己的妹妹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下葬,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李治对妹妹的安危非常担忧,因为新羌地区属于边疆地带,经常受到外族的侵扰和威胁。当他听到李绮在新羌地区去世的消息时,他深感悲痛和哀伤。因此,他决定将李绮的遗体迎回长安,并以皇后之礼下葬,以示对妹妹的尊重和怀念之情。李治的这一举动非常罕见和特殊,因为皇后之礼是钦定的皇后才能享受的待遇。而李绮只是一位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