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群雄并起,诸侯割据,不仅要争地盘,更要争人才。曹操就是一个求贤若渴的枭雄,为了得到人才,他甚至还搞出了一套“唯才是举”的选拔机制,激进程度恐怕前无古人。
然而,曹操尽管提出了“唯才是举”,但是也打过两次脸。一次是吕布的启用上,曹操并没有“唯才是举”,而是忌惮吕布的反复无常,杀了他。另一次则是面对周不疑,无视他的才华,也把他杀了,理由仅仅九个字。
周不疑这个名字可能大家不熟悉,其实不光大家不熟,就连史书上也记载得不清不楚。史书没说他父亲是谁,只说了他舅舅刘先,是个挺的大了官,可见周不疑的出身也不简单,至少是半个官二代,这让他得到了很多资源,尤其是教育方面。周不疑和曹冲几乎是同龄人,而且二人都是少年天才,有着神童的名声,还是一对好朋友。
曹操对于自己的小儿子的朋友周不疑,很是喜欢,认定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就连曹丕都对其刮目相看。有一次,曹操打柳城,久攻不下,很是头疼。于是周不疑就给曹操献了一计,曹操采用之后果然拿下了柳城。要知道,这个时候,周不疑才十六岁!大家都说诸葛亮年少成名,二十六七就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郭嘉也如此,二十六七就已经帮曹操立下很多奇功,然而周不疑才十六岁,就展现了过人的谋略和胆识,以后的前途简直是不可限量。
曹操心里很清楚周不疑是一个怎样的人才,多次招揽他,甚至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他,结果都没有拿下周不疑。这就让曹操非常头疼了,这小子想干嘛?这样的人才要是不能为我所用,将来必成后患,于是曹操这个心狠手辣的人起了杀心。曹丕知道了父亲的心思之后,赶紧为周不疑求情,说他现在还小,以后可以为我所用。
结果曹操一意孤行,还是把周不疑给杀了,丢给曹丕九个字:“此人非汝所能驾驭也。”曹丕听完没再说什么。周不疑死的时候,才17岁。
其实,曹操杀周不疑的理由让小编非常不理解,毕竟曹操连司马懿都能启用,都能容忍,为何一个谋略才华远超司马懿的少年天才,却不能忍呢?难道是周不疑的谋略之过人,让曹操感到恐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