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思想家——叶适雕像

南宋思想家——叶适雕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633 更新时间:2024/1/16 15:33:45

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曾参与策划“绍熙内禅”。

叶适对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但在权相韩侂胄谋划北伐时提出异议,被改授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叶适不肯为北伐草诏。其后又建议防江,但韩侂胄仍不采纳。开禧北伐失败后,叶适出任沿江制置使等职,节制江北诸州。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累迁至江淮制置使,曾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均有利于巩固边防。韩侂胄被杀后,叶适以“附韩侂胄用兵”罪名被弹劾,夺职奉祠长达十三年。

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 ),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

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铸铜艺术品,名人雕塑

户外景观雕像,铸铜人物雕塑

铸铜名人胸像 ,人物半身像

绍兴三十年(1160年),十一岁的叶适师从名儒 陈傅良 ,据他自己的回忆,叶适此后受教于陈傅良达四十年之久。后又在永嘉楠溪从刘愈学习,并与当时名流 戴溪 、王楠、陈武、刘凤、 刘朔 等结识交游、问学。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叶适随父从瑞安迁到永嘉(今浙江温州),时浙南水灾频发,叶家遭灾。少年叶适无定居,飘泊于瑞安。

隆兴二年(1164年),叶适学诗及时文,这些对他一生学术深有影响。

乾道元年(1165年),叶适在温州乐清白石北山小学讲舍讲习,为稻粱谋,这样的生活一直维持到乾道三年(1167年)。其间从学与结交的师友,除陈傅良外,还有王十朋的门人叶士宁与林鼐、林鼒兄弟等。乾道五年(1169年),叶适于金华拜访薛季宣,向其问学,此后书信往来频繁 。

从十九岁开始,一直到二十八岁的十年间,叶适主要活动是在婺州地区游学,曾从学于郑伯熊,因家贫无以为养,于乾道九年(1173年)奉母命赴临安(今杭州)谋生,就学于太学 。

户外景观雕像,叶适人物雕塑

铸铜人物雕塑,名人塑像制作

户外景观雕塑,大型人物雕像

诗文创作

在诗文创作上,叶适继承韩愈“务去陈言”、“词必己出”的传统,从观点到文字均力求新颖脱俗,提倡独创精神,主张“片辞半简必独出肺腑,不规仿众作”(《归愚翁文集序》)。其文雄赡,才气奔逸,尤以碑版之作简质厚重而著名当世。他不满江西诗派奇拗生硬和“资书以为诗”的诗风,而倾向于晚唐,尤其尊崇姚合贾岛的流利清淡。与“永嘉四灵”(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等人友善,曾刊印他们的诗集,并极力推崇,如在《徐文渊墓志铭》中说“四人之语遂极其工,而唐诗由此复行矣”。他的诗“用工苦而造境生”、“艳出于冷,故不腻,淡生于炼,故不枯”(《宋诗钞·水心诗钞》)。所作不限于五律,多五七言古,题材大于“四灵”。

重教兴学

叶适一生重教兴学,以培养人为己任。少年时期,他边读书边讲学。中年时期,在求学之间,从政之暇均设熟授徒。叶适罢职还乡后,尝寓居台州、黄岩、温岭一带办学授业,培养出陈耆卿、吴子良、丁希亮等许多名士,对台州当时学术界影响颇大。后入在台州路桥罗洋街叶适讲学处建毓英庙纪念。

军政举措

叶适于“开禧北伐”之前,即极力谏止,晓以利害。在战争中,特别是他节制江北的过程中,解和州之围,实施以江北守江的战略,收到了成效。他还曾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这些举措均有利于巩固边防。

铸铜人物胸像,叶适半身雕像

铸铜人物雕塑,历史名人雕像

叶适著作有《水心文集》《水心别集》《习学纪言序目》。

其中《水心文集》29卷,由门人赵汝谠编次刊行,用编年法。集中所作札、状、奏议、记、序、诗、铭并杂著,成篇章者凡人百余篇。其文“本之圣哲而参之史”,所论鸿博精当,可谓大成;《水心别集》16卷,凡《进卷》9卷,《廷对》1卷,《外稿》5卷,《后总》1卷,多为论治之方。其论针对宋代政治、经济。军事、法制、人事等方面积弊,提出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改革主张和治理措施。二书有《永嘉丛书》本、《四部丛刊》影嘉业堂藏明黎谅刊本。

又有《习学纪言序目》50卷,其中经14卷、诸子7卷、史25卷、文4卷。是书辑经史百家各为论述条例成编,是叶适评论历代学术著作的专著。有《四库全书》本与敬乡楼丛书本。

1961年,中华书局将《水心文集》、《水心别集》合编并加校点,题名《叶适集》,分三册出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徐霞客用8000字来夸它,宁远凭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爱情史的开端在宁远。 发源于宁远县九嶷山的二妃传说,比家喻户晓的中国四大爱情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白蛇传都要更加古老。她们是中国爱情悲剧的雏形,屈原笔下的浪漫女神“湘夫人”。因为历代诗人的吟诵,她们凄婉的意象几乎成了潇湘的代名词。只要在宁远生活过的人,都记得它的古典芳华

  • 他是隋朝遗孤,是杨广孙子,为何却活了下来,还成了李世民近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前朝皇室遗孤,杨政道是怎么活下来的?甚至还成为了李世民近臣? 杨政道的曲折人生 隋朝,作为历史上上承南北朝,下接唐朝的朝代,并没有存在多长时间,国祚仅仅只有37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八年后,隋朝统一中国。公元604年,杨坚去世,他的儿子杨广成功登基。后世对杨广的评价大多不太好,许

  • 宋哲宗赵煦:他用他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铸就了北宋最后的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宋神宗赵顼他沉重地叹了口气,决定立储。赵顼一共有子十四,前五子皆早夭,目前最年长的儿子,就是六子赵佣。赵顼准备立赵佣为皇储。但朝中很快便出现了阻力。赵佣此时年仅九岁,如若赵佣即位,必然是主少国疑。不要忘了北宋是怎么来的,当年后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其乳臭未干的儿子柴宗训镇不住场面,赵匡胤同志来了个黄袍

  • 杨素是历事两朝的勋臣宿将,战功卓著,为何会看重落魄时的李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朝杨素简介,杨林和杨素哪个地位高,红拂女和杨素吻戏视频

    要说起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但是隋炀帝杨广只见过李密一次,就产生了不祥的预兆,这个细节想必更像是日后李密举兵反隋的隐喻。也是对宇文述描述了自己的担忧。就这样,宇文述只好煞费苦心地对李密说了一番劝退的客气话。换做别人,会因为工作哭哭啼啼,但是李密却表现得识度不凡,大喜,因谢病,专以读书为事。因此之后

  • 刘春霖:段子里的水货状元,书法文章冠绝天下,气节不输文天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科举考试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为“殿试”,又称“廷试”,在会试之后(一般在农历四月)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由大学士、尚书、都御史、通政史、大理寺卿、翰林学士、詹事等担任读卷官,以礼部尚书、侍郎任提调,由御史监试。殿试只试策问一场,要求考生当场交卷,弥封后送读卷官审阅。殿试并不淘汰,凡参加殿试的贡士均能

  • 武则天晚年被批荒淫无道,整天沉迷于张氏兄弟,实际是用心良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夫权社会,武则天能够力排众议,凭借着自己的计谋当上皇帝,这样的武则天自然是备受关注的。武则天在位期间,把国家朝政打理得都很好,百姓安居乐业。可是等到武则天到了晚年时期,却整天吃喝玩乐,沉迷于张氏兄弟。武则天这样的做法,也是被人们批判为荒淫无道。如果真的以为武则天是为了享乐,那真的就是大错特错了。其

  • 包拯60寿辰时感叹没儿子,儿媳突然跪地:您有个儿子,已经1岁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但历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孩子的人还是有的,包拯大人曾经就差点没有儿子,他在60大寿的好日子心情都因无后变得很差,而他的儿媳很巧的站了出来说他其实还有一个儿子。包拯大家都知道,北宋名臣,以刚正不阿著称,他是个难得的好官。世人皆知他官场上的事迹,却甚少有人知道包大人生活中的事情。包拯并非是一开始就没有后人

  • 武则天是一代女皇,和李世民多年未孕,为何李治登基后就能怀孕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但其实武则天能够成为一代女皇,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在年仅14岁的时候,武则天就已经进入了皇宫。在这之后,费尽周折,才最终赢得了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的位置。但武则天在位期间,还是有过不少的风流传说的,在野史的记载中还是非常有趣的。武则天从小家境还是不错的,作为官宦世家,父亲是唐朝的一位重要官员,

  • 陕西古寺佛塔发现千年悬棺,棺椁被铁链悬空,墓主疑似明朝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下葬都讲究土葬,让死去的人入土为安。但是在陕西省的一座古寺里有这样一座奇怪棺材引起了专家的注意。只见地宫里的一口被铁链紧紧缠绕的棺材悬挂在半空之中,而悬棺正上方却坐落着一座佛像,这位墓主人是谁?为何会被安放在这座荒山野岭的古寺里面?佛塔下的悬棺在这个被铁链锁住的悬棺中又埋葬了什么秘密需要用佛

  • 武则天能成为一代女皇,掌握政权,这离不开唐高宗的帮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不得不说,武则天其实是有着很聪明的头脑的,当然,武则天能够掌握政权其实也离不开唐高宗的帮助的。毕竟,当初武则天一直选择呆在尼姑奄里,如果唐高宗没有选择把她纳入皇宫,那么自然也就并不会有之后武则天成为一代女皇的历史了。而且,唐高宗把武则天接回皇宫之后,也是封给武则天皇后的称号。不过如今,很多人只对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