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御窑:“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争奇斗艳,谁更值得收藏?

明代御窑:“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争奇斗艳,谁更值得收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090 更新时间:2024/1/28 7:42:30

中国瓷器的发展,由宋代的大江南北成百上千窑口百花争艳的态势经由元代过渡之后,到明代几乎变成了由景德镇各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虽然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朝御窑瓷器自问世以来已经过400余年风雨的洗礼,但这些造型丰富、釉彩华丽、纹样纷繁的瓷中佳品所承载的历史化,仍会引人入胜,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明嘉靖:大件瓷器多,花色品种丰富

嘉靖朝御窑瓷器产量激增,祭祀用瓷器、大件瓷器较多,由于嘉靖皇帝崇信道教,致使该朝御窑青花瓷器在造型和纹饰方面呈现浓郁的道教色彩。

明万历 青花经文观音菩萨图碗

高7.6cm,口径16.5cm,足径7cm

此外,反映国泰民安、万寿清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树干绕成“福”、“禄”、“寿”等纹饰亦很流行。

明嘉靖五彩人物图委角方盒

边长12厘米

左 明嘉靖 青花龙穿缠枝莲纹大盘

高10.7厘米,口径77厘米,足径55厘米

右 明嘉靖 斗彩灵芝纹盘

高3.6cm,口径14.8cm,足径8.6cm

从传世品和出土标本看,嘉靖朝景德镇御器厂烧造的瓷器在花色品种上不少于37种,其中最受人称道的是青花、五彩、瓜皮绿釉瓷等。

明嘉靖瓜皮绿釉碗

口径17.8厘米

典型的嘉靖御窑青花瓷器以进口“回青”料混以国产“石子青”料描绘纹饰,呈现蓝中泛紫的鲜艳色调,开创了明代御窑青花瓷器发展的新境界。

左边 明嘉靖青花开光南极仙翁寿字上圆下方葫芦瓶 67.5厘米

右边 明嘉靖青花松竹梅福禄寿罐 高34厘米

此外,蓝釉、白釉、矾红釉等瓷器,在嘉靖年间也多有烧制,多为大件瓷器,釉色和工艺均属上乘。

隆庆朝:年代虽短,产量仍大

隆庆朝御窑瓷器品种较嘉靖朝有所减少,有青花、青花加矾红彩、黄地青花、五彩、斗彩、白釉、浇黄釉瓷等。

明隆庆五彩鹭鸶鸳鸯纹大缸

高36.5cm,口径53.8cm,足径36cm

隆庆御窑青花瓷器注重造型多样化,所用青料仍为进口“回青”与国产“石子青”的混合料,但由于配比掌握的更加准确,致使烧成后纹饰发色更加纯正。

隆庆御窑青花瓷器所署年款有别于传统惯例,多为青花楷体“大明隆庆年造”,六字年款结尾用“制”字的极少。

明隆庆 青花人物诸葛碗

高7.9cm,口径14.2cm,足径7.4cm

大部分御窑瓷器采用了以“造”代替“制”字结尾的落款方式,与以往形成明显区别。

青花团龙纹提梁壶

通高30cm,口径10.5cm,足径15.3cm

万历朝:新创黄地青花五彩瓷器

万历皇帝是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朝的景德镇御窑瓷器在器型和纹饰上基本延续嘉靖、隆庆朝御窑瓷器特点;

从传世品和出土标本看,约有20多个品种,其中最受人称道的是青花、五彩、黄地绿彩和茄皮紫釉瓷等。

左 明万历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高49.5厘米

右一 明万历黄地绿彩开光海水云龙纹盖罐 通高19.1厘米

右二 明万历淡茄皮紫釉暗划云龙纹碗 高7.3cm,口径15cm,足径5.5cm

万历后期,因进口的“回青”料短缺,青花瓷器逐渐采用“土青”料描绘纹饰,其中以浙江产的“浙料”最好,其图案蓝中略泛灰色,淡雅明快。

左 明万历款青花龙穿缠枝莲纹带盖梅瓶 通高72厘米

右 明万历青花钱纹锦地菱形开光二龙戏珠纹委角长方盒 长18.5厘米

万历朝景德镇御器厂还新创烧一种黄地青花五彩瓷器,系彩饰完工后再在图案空白处填涂低温黄 釉,入低温彩炉焙烧后,黄地与诸彩相映生辉,于艳丽中平添几分含蓄柔和之美。

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瓷器特点

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景德镇御窑瓷器产量空前大增,产品造型更加多样,装饰愈加繁缛,色彩愈显华丽,大件器物明显增多,胎体趋于厚重,工艺略显粗糙。

明万历黄地素三彩二龙戏珠纹盘

高4.4厘米,口径23.3厘米,足径16厘米

明嘉靖矾红釉描金缠枝莲纹高足碗

口径13.3厘米

民窑瓷器产量和质量比以往有很大提高,“官搭民烧”制度普遍实行,官窑瓷器与以前大不相同。

表现在器形上:小件器物虽仍精工细作,但大型器物如大缸、大罐、大瓶、大盘等明显增多,且一般都工艺较粗糙在。

明嘉靖青花赶珠云龙纹缸口径55.6厘米

明嘉靖青花海水云龙纹盖罐通高54.2厘米

色彩上:画风朴拙、色彩浓艳的五彩瓷器制作达到鼎盛,尤其是万历五彩瓷器,数量之多,堪称空前绝。

在装饰上:盛行具有道教色彩的吉祥图案,常见将吉祥文字变形为纹饰。嘉靖、万历时期推崇瓷器仿古,所仿成化青花和斗彩瓷器颇具形神,为明代仿古瓷器的佳作。

万历款青花梵文莲花式洗

故宫博物院藏

▲明万历时期,朝廷与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教主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往来密切,黄教文化传至宫廷当中,此梵文洗的制作应与此有关。

明嘉靖浇黄釉高足碗

高15.3厘米

▲黄釉,是皇家控制最严格的一种釉色,因“黄”和“皇”同音,故黄色作为皇家的象征。明代黄釉瓷器以弘治朝烧造最好,色泽均匀娇艳,有“鸡油黄”、“娇黄”或“浇黄”之称,后世多有仿品。

后仿嘉靖、隆庆、万历朝御窑瓷器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01一是造型、纹饰、款识等均模仿这三朝御窑瓷器原作的一类作品; 02二是只仿写这三朝御窑瓷器年款,造型和纹饰则具有仿制时期瓷器特点的一类作品; 03三是在原胎上后加彩的一类作品。

后仿这三朝御窑瓷器以清代康熙乾隆朝、清末光绪朝至民国以及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仿品最为多见。

左 明嘉靖款五彩海水云龙纹方盖罐 通高15.6厘米

右 民国仿明嘉靖五彩海水云龙纹方盖罐 通高15厘米

所仿万历朝御窑瓷器品种主要有青花、黄地青花、黄地绿彩、五彩瓷等。

鉴别时主要还应从造型、纹饰、胎釉彩、款识等方面寻其破绽。

明万历青花折枝花梵文莲花式盘 通高19.2厘米

民国仿明万历青花折枝花梵文莲花式盘 通高19.7厘米

中国瓷器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它经历了近五千年的传承,伴随着人们走文明的步伐,不断地发展着。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研究价值、艺术价值的明代御窑瓷器,现已成为当今收藏界中热门的收藏品,备受瓷器爱好者推崇。

域鉴2023“春拍征集”已经开始,如有藏品鉴赏或送拍,建议您直接下载“域鉴APP”,在域鉴APP首页推荐一栏选择“拍品征集”即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人生的困顿 为何总能成就苏轼的另一番辉煌?|寻路东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于诸子,死则葬于海外。”——《与王敏仲书》绍圣四年(1097年),农历七月初二,苏轼跨过琼州海峡,抵达了琼州府城,在此处停留十余日后,他辗转来到儋州,开启长达三年的儋州岁月。海南遇见的,是已到暮年的苏东坡。此时的他,经过了黄州、惠州的几番贬谪,更遭受了夫人、爱

  • 史上死人最多的不是世界大战,而是安史之乱,李白杜甫都卷入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电视剧里的杨贵妃1.承德人经常这样评价自己,说我们承德人的优点是实在,缺点是太实在。每次听到这句话,我就会想起大诗人李白。诗人的名字是李白,缺点是李太白。这句话可以用来评价李白的政治素养,太白。很不幸,中国最伟大的两个诗人,李白和杜甫,都经历了安史之乱。鹅且,还都积极参与并用诗记录了这场内乱。诗仙李

  • 显微镜下的大明:明代县官如何坐堂断案?具体细节远比电视剧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代县级政府中,行政与司法权是合一的。知县,既是本县的行政长官,也是司法长官。府一级设有专理刑名的推官,而州和县则不设掌司法事务的专官,案件的受理、审理、判决等责任集于正官一身。1、县官审案的程序对知县来说,司法事务更是占据了其大量的、有时甚至是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县官作为一县的司法长官,必须娴于律

  • 古时的“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长安城百万人口几乎被屠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史之乱长安城的惨状,安史之乱完整版,安史之乱是开元多少年

    那时候打一场规模不大的战斗,几乎对国家发展没有任何影响,因为损耗的财力物力很快就能够得到有效补充。然而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让唐朝经历了毁灭性打击。在很多人看来,那次动乱无异于一次世界大战。整个长安城都陷入了混乱之中,宛如人间炼狱。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唐朝开始逐渐衰弱。为什么如此一个庞大国家因为一次

  • 显微镜下的大明:明朝县太爷一天如何办公?看完才知,电视剧误导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政府规定了一些法定假日。“凡每岁正旦节,自初一日为始,文武百官放假五日。冬至节本日为始,放假三日。”洪武六年,太祖“命考古休沐假日,礼部以唐六典假日上,从之。令百官每月五日给假”。宣德三年,又定于每年岁首旬休十日。此外,逢皇帝登基、寿诞、丧葬等,也要停止公务活动。1、县太爷一天如何办公?除政府规

  • 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愈,怎样克服困难,一心推动文学改革造福后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曾这样评价韩愈:学术精博,文力雄健,立词措意,有班、马之风,求之一时,甚不易得。加以性方道直,介然有守,不交势利,自致名望。可使执简,列为史官,记事书法,必无所苟。韩愈,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朝中期时期的官员,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世人都把他称为“韩昌黎”和“昌黎先生”

  • 后岳飞时代,五大抗金、抗元名将,你知道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南宋战神毕再遇 毕再遇,衮州人,据《宋史》记载,他“姿貌雄杰,早以拳力闻”、“武艺绝人,挽弓至二石七斗,背挽一石八斗,步射二石,马射一石五斗”,曾经受到孝宗召见,被赐以战袍、金钱。然而,在他早年的时候,议和派主政,武将难以得到重用,再加上毕再遇性情刚烈,在官场上一直得不到升迁的机会,到开禧北伐的

  • 南宋思想家——叶适雕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曾参与策划“绍熙内禅”。叶适对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但在权相韩侂胄谋划北伐时提出异议,被改授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叶适不肯为北伐草诏。其后又建议防江,但韩侂胄仍不

  • 徐霞客用8000字来夸它,宁远凭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爱情史的开端在宁远。 发源于宁远县九嶷山的二妃传说,比家喻户晓的中国四大爱情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白蛇传都要更加古老。她们是中国爱情悲剧的雏形,屈原笔下的浪漫女神“湘夫人”。因为历代诗人的吟诵,她们凄婉的意象几乎成了潇湘的代名词。只要在宁远生活过的人,都记得它的古典芳华

  • 他是隋朝遗孤,是杨广孙子,为何却活了下来,还成了李世民近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前朝皇室遗孤,杨政道是怎么活下来的?甚至还成为了李世民近臣? 杨政道的曲折人生 隋朝,作为历史上上承南北朝,下接唐朝的朝代,并没有存在多长时间,国祚仅仅只有37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八年后,隋朝统一中国。公元604年,杨坚去世,他的儿子杨广成功登基。后世对杨广的评价大多不太好,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