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不缺智者,曹魏的郭嘉、荀彧、贾诩、东吴的周瑜、陆逊、鲁肃,以及堪称智绝的卧龙诸葛亮,以及与诸葛亮同名的凤雏庞统。她们也许是三国中的顶好的谋士,但在玩弄心灵方面,却远远不及一个人,那就是刘备。
刘备本来是个卖草鞋的小贩,却能趁黄巾之乱崛起,成为一方诸侯。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刘备算计过的人并不少,而且大部分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如曹操、袁绍、吕布、刘璋、刘表、孙权等。
看起来刘备的前半生屡战屡败,一直在逃亡的路上,可机智的刘备却得到了其他所有诸侯都没有软实力的机会,那就是仁义。所以刘备才是三国中真正老谋深算的智者,而他在攻占长沙后,坚决要在诸葛亮手中救出魏延,不只是为了欣赏魏延,更是为了下一盘大棋,等到25年后,诸葛亮才发现刘备的优点。
魏延原本是荆州牧刘表的部将,但一直以来都仰慕刘备的名声,在刘备驻扎新野的时候,常常向刘备示好。曹操南下时,刘备带着新野百姓逃走,路过襄阳,希望蔡茂能开城收纳百姓。
可是蔡茂已经准备投降曹操,于是拒绝开城,此时魏延带兵打开城门,希望与刘备里应外合。而且刘备却不愿看见襄阳城的人民遭遇战火,于是又带着人民继续向南逃跑。那是刘备和魏延的第一次见面,当他们再见时,就是攻占长沙。
赤壁之战以曹操败退而告终,随后刘备和孙权都将目标定位于荆州,刘备让关羽赵云张飞去夺取荆南四郡,其中关羽夺取长沙。长沙有老将黄忠和悍将魏延,按理固若金汤,可长沙太守韩玄却没有识人之明,不但怀疑黄忠通敌,而且与魏延不和。
最终魏延斩杀韩玄献出长沙,关羽随后为黄忠魏延请功。诸葛亮到达后,却下令斩杀魏延,他给出的理由是:食其禄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不忠在当时是很大的罪名,但刘备却坚决要救魏延,甚至拿出: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军师恕之。
事实上,刘备救魏延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魏延曾经帮助过刘备,打开了襄阳城的大门,而刘备最终没有入城,辜负了魏延的好心,导致魏延不得不逃往长沙。那使刘备不得不救魏延,否则就会落下恩将仇报的恶名,对重视名声的刘备来说,这是得不偿失的结果。
第二,魏延的确是个人才,在蜀汉将军中,魏延是唯一能与五虎将并列的将军,而且他能力独领一军。刘备平定西川后,让魏延镇守汉中,结果汉中在面对曹操大军的包围下,固若金汤。而且那时候刘备手中的人才并不多,可堪一用的将军更少,所以刘备才能救魏延。
最后一点是刘备的计划。他知道魏延有反心异志,但他仍然愿意救魏延,因为他想尽最大努力让魏延的人,直到他油尽灯枯,然后让诸葛亮处理葬礼。结果就像刘备预料的那样,魏延在蜀汉后期成为了最后的将军,刘备救魏延也导致许多将军投降刘备。
吴班兄弟、张翼张松黄权等西川人,以及后期蜀汉的栋梁王平也是看了魏延的待遇后,才选择投靠刘备。若刘备不救魏延,则蜀汉后期必将成为无将可用的局面,那么诸葛亮有天纵之才也难为无米之炊。所以25年后,蜀汉将军枯萎了,诸葛亮才发现刘备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