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篡位的皇帝,为何李世民和朱棣的历史评价差别如此之大?

同样是篡位的皇帝,为何李世民和朱棣的历史评价差别如此之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84 更新时间:2024/1/16 13:56:25

说起李世民,很多人想到的应该都是“贞观之治”“大唐盛世”之类的溢美之词吧?李世民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唐朝的的国力也被他发展的极其强盛。但是人们很容易忽视的一点就是,李世民的皇帝之位并不是正经继承来的,而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篡位得来的。

同样是篡位的皇帝,朱棣跟李世民的评价却是差别很大,明朝的皇帝朱棣,本是燕王,通过发动兵变抢了侄子的帝位,朱棣在位期间,也是励精图治,为明朝的发展殚精竭虑,当时明朝在他的管理下也算得上国力强盛,为何后世对朱棣的评价跟李世民差那么多,甚至更多的是谴责呢?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两位皇帝的“篡位”经过。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参与者仅仅只有几千人,对国家的影响不大,而且当时李世民南征北战,本就有众多追随者,是朝臣心中当之无愧的皇帝,只因上有长兄,就与太子之位无缘,如果他不篡位,很可能因为功高盖主而被兄长打压,而那些跟随他的良将谋士的下场估计也不会太好,所以李世民篡位,可以说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对历史的影响,更多的也是积极的,所以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相当高的。

尤其李世民上位后对与与自己对立面的臣子,他也是选择以德服人,最著名的就是他和魏征的这一段君臣佳话,魏征本是太子心腹,还曾教唆太子杀掉李世民,但是李世民看重魏征的才能,不计前嫌,还重用魏征,是的百官臣服,更彰显了他的大气,让一些想口诛笔伐的人们都哑口无言,更是心悦诚服。

我们再来看看朱棣,他的侄子继位前,朱元璋就担心他会谋反,将他贬得远远的,而且当时朱允炆登基后,虽然没有很大功劳,但也没有什么过错。再加上他是先帝指定的继承人,合情合理,在人看来是顺应天明的正统皇帝,但是朱棣却发动兵变,死伤者不计其数,更是动摇了国本,而且朱棣篡位后更是大肆诛杀忠臣,尤其是方孝孺,被诛杀十族,成为历史上最惨的株连,更有其他众多老臣被灭门诛杀。虽然在他统治期间,明朝发展还算好的,但是功不抵过。

对比李世民在政治上的种种建树,朱棣甚至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甚至当时还爆发了一些起义,可以说也是引起了不少臣民的怨声载道。历史是客观公平的,不会否认一个帝王的功绩,也不会掩盖一个帝王的残暴,所以李世民和朱棣虽然都是篡位,但是本质上还有政治上都是有区别的,二人历史评价差别大也是有原因的。

同样是篡位的皇帝,为何李世民和朱棣的历史评价差别如此之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羸弱的宋帝国:大宋三百年国阼背后,是以妥协和耻辱作为代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赵光义,宋帝国的第二代君主,按道理哥哥赵匡胤去世后,这个皇帝的应该由赵匡胤的儿子来做,可最后上位的却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这背后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烛影斧声”的故事。首先,赵匡胤的死很突然,他自己估计也没预料到,毕竟他的身体是很好的,作为马上皇帝才五十岁就会暴毙,他想不到,同样当年的秦始皇嬴政也想不到

  • 昭义军节度使丁会:跟随朱温三十年的老将,为何背叛朱温而投靠李克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天祐三年(906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攻打潞州,昭义军节度使丁会开城投降。丁会跟随朱温近三十年,是宣武军老将,为何会轻易背叛朱温而向老对手李克用献城投降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追随朱温丁会出身平民,因为父亲疏于管教,因此少时行为放荡,不肯学习手艺与种地。后来丁会觉得葬礼上乐手吹得歌曲十分好听,便拜

  • 唐朝的赈灾措施: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古代政府如何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无力应对严重的自然灾害。那些自然灾害对农田的破坏性极强,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更是影响到统治者的赋税等等。这些表面上的问题还不是最重要的,最糟糕的是,农民在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后,流离失所,容易引起民变。所以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赈灾事宜。唐朝作为古代封建社会中最为昌盛的朝代之一,经济十分发达,百姓

  • 崇祯听到这个消息心有余悸,他突然想起一件事,心里一阵暗暗欣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崇祯临死前说过的话,崇祯通宝价格表,经典传奇崇祯

    反正,当他回到御书房御案后的龙椅上严严肃肃又端端正正地坐好时,那冯元飙却已经早早地等待多时了。那冯元飙今儿早一接到从三边飞檄传回的探报,便赶紧进宫面奏皇上,可他一到乾清宫,王承恩却说皇上早早地就去常春宫田贵妃那里了,如此,他就只得坐在殿前的露台上心急火燎地等待着。可是,他如此这般却等来了王承恩的谕旨

  • 唐朝武则天建立武周,那个年代皇位继承混乱,是太平公主结束乱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大概本名李令月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公主唐高宗李治与女皇帝武则天的小女儿。先后出嫁薛绍和武攸暨,恩宠逾制,贵盛无比。神龙元年(705年),因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有功,加号镇国太平公主,实封五千户。 唐中宗去世后,联合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立唐睿

  • 唐朝开国八大将,他们的结局如何?没有一个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王朝的建立不仅仅是皇帝一个人的功劳,通常都有很多甘心为他们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为了能使他们的信仰成为皇帝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因此国家建立之后很多人都成了开国功臣,并且得到相应的功勋。不过很多开国皇帝在坐稳皇位之后开始残杀开国功臣,而且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这样的皇帝。唐朝时期的开国大将中有八位被杀死

  • “夔(kuí)东十三家”-李自成研究的新切入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主战场兴山县峡口镇秀龙村吴家岭作者:雷建忠夔东十三家,是清初活跃于川、鄂、陕、豫诸省的反清势力。顺治三年((1646)。张献忠战死,郝摇旗(郝永忠)、刘体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白文选、袁宗第、李来亨等联合王光兴、谭文、谭诣、谭宏(反清地主武装),以兴、房、竹、巫、奉一带为根据地,坚持抗清。沿用

  • 科举的后劲儿有多足?灭亡了的唐朝有话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现在的大多数孩子们来说,高考都是一场关乎人生道路的考试。而在一千多年前,有一场古代的高考,不光改变了考生们的命运,甚至还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兴亡。诶?这次考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怎么还能和国运扯上关系呢?考不上我就玩举报话说在公元821年,也就是唐穆宗长庆元年三月,由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照常开考。这是这位

  • 崇祯自缢后,大明没有亡,一文看懂南明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南明(1644-1662)是明朝都城北京失陷后,明王朝宗族在南方相继建立政权对抗清军,存在18年,历史上将这个由明朝残余势力组建的政权称为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1644年崇祯皇帝殉国以后,同年五月明朝在南京的官员马士英、史可法等人就拥立了福王朱由崧为皇帝,号弘光皇帝,仅存在一年不到,清军攻破南京,

  • 在经历隋朝的大混战后,为何唐朝初期的经济得到了那么快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建立起唐朝以后,社会开始向稳定发展,这也使得经济得到逐步的恢复。不过在唐朝时期,特别是唐朝初期,却是不断的出现了各种新胜的局面,这在以往的朝代可以说是罕见的。那么为什么在唐朝初期的时候,经济能够如此快速的走向繁荣呢? 唐朝初期经济快速繁荣得益于隋朝末期农民起义 在隋唐时期,或者说从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