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杀兄屠弟, 灭绝诸侄 ,后是否有弑父篡位的企图?

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杀兄屠弟, 灭绝诸侄 ,后是否有弑父篡位的企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375 更新时间:2024/2/7 9:05:23

“臣于兄弟无丝毫(辜)负,今欲杀臣,似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

高祖李渊看后惊愕异常,当即回复李世民,命他于次日到宫中当着众大臣的面和建成、元吉对质,一起来弄明白此事之真伪。

太子李建成知道这事后,决定明日一早和弟弟李元吉一起入宫去拆穿李世民的谎言。

几乎与此同时,李世民却与秦府悍将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瑾、公孙武达、刘师立独孤彦云郑仁泰杜君绰李孟尝等人,埋伏在入宫必经的玄武门内,同时令心腹高士廉秘密释放狱中囚徒,给他们配发兵器,以增强秦王府的防御力量。

六月四日清晨,建成、元吉相携入宫,进入玄武门后来到临湖殿旁,突然发现殿旁树丛中人影绰绰,隐约还传来马儿喷鼻的嘶嘶声,心知不妙,慌忙拨转马头,欲沿来路逃走。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李世民骑马从殿旁蹿出,在后疾追并高呼二人停下,李元吉善于骑射,急忙张弓搭箭,回头连射三箭,情急之间都未能将弓弦拉满,箭矢没有射到李世民的马前已经疲软坠地,三箭都落了空。

李世民是久经沙场的骁将,只见他勒住战马,弯弓搭箭,瞄准太子建成的后心一箭射出,箭矢疾如流星,建成中箭坠马,当场毙命。 李元吉落荒而逃,尉迟敬德紧追不舍,一箭将他射落马下,未击中要害,并不致命。李元吉奋然跃起,一箭将李世民坐骑射伤,马儿负痛失控蹿入林中,李世民的腰带被树枝勾住而跌落下马。李元吉追进树林夺过李世民的硬弓,用弓弦勒住世民的脖颈,欲将其绞杀。尉迟敬德及时拍马赶到,一箭将元吉射杀。

玄武门事变的凶信很快传到太子东宫、齐王府,太子心腹将领薛万彻 、冯立和齐王麾下猛将谢叔方等人立刻率兵马前去营救。见东宫、齐府精兵大举杀至,扼守玄武门的秦府悍将张公瑾见情势危急 ,竟然奋起千钧神力,独自将生铁铸就的宫门关上。东宫兵马与李世民的人激战于玄武门, 秦府屯营将军敬君弘、吕世衡战死,李世民等死命抵抗,击退了东宫兵马的一波波进攻,城下遗尸垒垒。 久攻玄武门不下, 薛万彻便领兵转而去攻打秦王府。

此时秦王府的人马大多随李世民去了玄武门,府中只有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几个文官留守。见东宫、齐府兵马气势汹汹前来攻伐,很难守得住, 众人都有些惊慌失措,忙派人潜出去向李世民报急。薛万徹率军赶到秦王府后,立刻挥军发起攻击。

就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建议李世民,将建成、元吉的头颅割下来,命人快马送至秦王府外示众。东宫、齐府兵马见领导已死,顿时军心涣散。冯立、谢叔方先后率部缴械投降, 均得到李世民赦免、任用。薛万彻不愿降,率数十亲骑拍马而逃,出城后入南山藏匿...... 李世民爱其勇武,十几次派人入山招纳,薛万徹才复出拜将。

《唐书》记载,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入宫见李渊,李渊正和几个大臣在湖中划船取乐,忽见尉迟敬德全身披挂、手持长戟、浑身血迹斑斑地站在湖岸上,不禁大吃一惊。李渊颤栗着问:

“今日乱者谁耶?卿来此何为”?

尉迟敬德大声答道:

“ 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

李渊听后, 又痛又哀 。 他颤栗着对萧禹、陈叔达等大臣说:

“ 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

萧、陈等人早就暗中投靠了李世民,是铁杆”拥秦派“,于是回应道:

“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嫉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无复事矣 ".。

李渊到了这步田地,心里纵有万般不愿,也只得违心地说:

”善!此吾之夙心也"!

随后,李世民斩草除根,将李建成的5个儿子承道、承德、承训、承明、承义全部捕杀。李元吉的5个儿子承业、承鸾、承将、承裕、承度也被毫不留情地诛杀。后来李世民还将齐王爱妃杨氏据为己有。

李渊亲眼目睹10个爱孙全被斩尽杀绝,虽痛彻心扉,却不敢出救,甚至连哼都没敢哼一声。他深知二子李世民的秉性,自知处境悬危,自己若不主动逊位予他,杀红眼的李世民不在乎背上弑父恶名,他那把血淋淋的屠刀只怕下次就会横在自己的脖子上了。6月7日,玄武门事变后的第3天,李渊宣布立李世民为太子;几日后李渊就急匆匆当众表示要退位;两个月后,李世民正式登基称帝。是为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渊退位后做了“太上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宋朝男子为何也戴花?“全民簪花”成为时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贯穿古今,历朝历代的文化习俗演变与兴盛更是整个历史进程中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娇艳盛放”、“明艳动人”、“笑靥如花”等,历来被当做是形容女子容貌出众的辞藻。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清明开放的宋朝文化中,男子们却将“头戴一朵花”视为时尚潮流的象征。假如你走在宋朝的大街小巷,定然会

  • 李白吹牛吹破天的一首诗,杜甫夸赞不已,最后两句道破官场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开元十二年,在大匡山学习了10年的李白终于“毕业”了。学有所成,怀揣梦想的他,准备到外面的世界闯一番天地,于是便开始了仗剑走天涯的羁旅生活。在离别之际,李白还恋恋不舍地在大匡山书院写下了一首《别匡山》。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

  • 南宋年间的东南“铁三角”如何影响近千年学术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来源:凤凰网国学作者:普庆龄 2018-05-22 10:34八百多年前的“朱张会讲”与“鹅湖之会”,堪称中国思想史上两件盛事,两次盛会分别开启了书院自由讲学论道与学术辩论之先河。与这两次盛会息息相关的三位著名的理学宗师——朱熹、张栻、吕祖谦,被尊称为“东南三贤”。朱熹开创了“闽学”,吕祖谦开

  • 当领导的,看完唐太宗的这3点用人,你就懂得该如何做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1.不要凭学历和出身看人贞观三年,唐太宗鼓励文武百官上书,直言朝廷政事得失。中郎将常何的家客马周的20多条意见呈递到了唐太宗那里。这些意见居然都十分符合唐太宗的心意。唐太宗随即宣旨召见马周,见马周迟迟未到,太宗又四度派遣使节催促。在召见了马周并交谈以后,唐太宗感觉其的确是个贤能之才,于是授予马周门下

  • 南宋的转折和衰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讲稿|南宋的转折和衰微 2019-01-28 10:19 以下内容整理自东方历史沙龙(第155期)。 嘉宾: 虞云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 张祎: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史学博士。 以下内容整理自东方历史沙龙(第155期)。嘉宾:虞云

  • 宋手刀与辽竹节青铜灯:金华市博物馆特展《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精品巡礼8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宋手刀与辽竹节青铜灯金华市博物馆特展精品巡礼8《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展览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月28日主办单位: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金华市博物馆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 协办单位: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 上海百乐雅集艺术中心

  • 朱元璋的第二十五子朱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朱㰘比朱栋晚出生一个月,是朱元璋长大成人并获封藩王的儿子中年龄最小的。洪武二十四年,朱㰘与九位哥哥一起被封为藩王,朱㰘为伊王。洪武二十六年,朱㰘与其两位哥哥的生母均因生育皇子有功而被册封为妃,朱㰘的生母是葛丽妃。朱㰘十岁时,父亲去世,比他大十一岁的侄子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帝。建文帝厉行削藩,与年长藩王

  • 李世民英明盖世、励精图治,却为何传位给最柔弱无能的李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说到接班人的问题,在最初李世民的选择中并没有李治的位置,毕竟李治之前还有众多的兄长在,而大哥太子李承乾、四哥魏王李泰都是即位最合适的人选。此三人也都是长孙皇后的嫡子,这在向来有立嫡立长传统的古代,大哥和四哥比李治更有优势,因此李承乾在最初被封为太子也是理所应当。既然如此,那为何最终又会花落李治头

  • 宋江选择招安,到底是对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站在小说里梁山兄弟的个人利益角度来说,招安的大方向是对的,但具体执行犯了很多错误。因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最终结果无法让人满意。先说为什么招安的方向是对的?自古以来,在中国当强盗土匪都不是正经职业,不是长久之计。听说过世代当农民、地主、商人、官吏的,从没听说世代为土匪的。当土匪,如果规模很小,人数很

  • 大家觉得明朝的锦衣卫飞鱼服和清朝的御赐黄马褂哪个好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锦衣卫飞鱼衣服,明朝真正的飞鱼服样子,明朝官服为什么比清朝好看大气

    飞鱼服上面绣着一种鱼的图案,看起来相当的威武漂亮。上面绣了四爪飞鱼,而且这种鱼比较特别,不是一般的鱼,不细看的话,甚至感觉和龙差不多。当然他和皇家成员所穿的龙袍或者其他的服装还是有所差别的,但是拿到外面去还是相当唬人的。毕竟宫中的太监和锦衣卫也是为皇家直接服务的,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代表他们。满清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