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年间的东南“铁三角”如何影响近千年学术格局

南宋年间的东南“铁三角”如何影响近千年学术格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748 更新时间:2024/1/17 1:35:31

转载 来源:凤凰网国学作者:普庆龄 2018-05-22 10:34

八百多年前的“朱张会讲”与“鹅湖之会”,堪称中国思想史上两件盛事,两次盛会分别开了书院自由讲学论道与学术辩论之先河。与这两次盛会息息相关的三位著名的理学宗师——朱熹、张栻、吕祖谦,被尊称为“东南三贤”。朱熹开创了“闽学”,吕祖谦开创了“婺学”,张栻其学自成一派。三贤的学术思想推动了南宋学术的发展和繁荣,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近千年学术格局。

东南三贤

清风送爽初夏,热情燃烧五月。5月18-19日,由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学研究院、江西省2011朱子文化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重构与创新:首届全国‘东南三贤’学术研讨会”在江西上饶师范学院隆重召开,近70位来自海峡两岸知名学者赴会,就“东南三贤”比较研究、“东南三贤”与南宋学术研究、闽学浙学湘学研究等方面深入解读“东南三贤”的思想要义。

会议现场

开幕式由上饶师范学院院长詹世友教授主持,上饶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朱寅健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陈力祥教授、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李翔翔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罗传芳教授分别致辞,热忱欢迎来自海峡两岸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上饶市社联主席姜斌先生也专程前来祝贺。

上饶师范学院院长詹世友教授主持

上饶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朱寅健教授致辞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陈力祥教授致辞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李翔翔教授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罗传芳教授致辞

上饶市社联主席姜斌先生

随后进行学术报告,分为四场。第一场专题学术报告是本次会议最精彩的环节,八位知名学者先后登台发表主旨演讲,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所长徐公喜教授主持,浙江师范大学崔小敬教授点评。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陈力祥教授报告《褒贬是非:船山对朱子阳明性情论之批判与重构》,他指出:性情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讨论的重点之一,作为宋明理学的总结者的船山,他的性情论框架是承宋明性情论而来,但又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在“四端性情”上,船山是阳明“四端是性”而非朱子“四端是情”,从“情善显性善”之逻辑、“情显性难”之视角、“四端人禽之辩”三个方面否定“四端是情”之无效,揭示性情必然与或然之分;在“性情体用”层面,船山非朱子以动静言性体情用和阳明以“以本体做功夫”言性体情用,认为“性是心之体,情是性之用”,故可“于情复性”,从“功夫言本体”呈现“性情合一”之特色;在“心统性情”上,船山非朱子心、性相混和以“主”、“兼”解“统”,是阳明“心性情合一”之合理而非“宠情配性”,坚持“性主心——心主情”,以心之“正心”、“持志”贯通性情,促情之善,消情之罪,以发性之用。

浙江师范大学王琨教授报告《论吕祖谦的历史哲学—兼与朱熹历史哲学之比较》,他指出:南宋思想界执牛耳者非吕祖谦、朱熹莫属。吕祖谦重史学,其成果卓著而为世人所知;朱熹亦重史学,其史才在当时就受到推崇,只不过其后世被理学的光芒所掩盖。实际上,朱熹与吕祖谦在中国史学上的地位十分重要。朱熹尊《春秋》,其《通鉴纲目》所揭示的辨正统、尊王贱霸、寓褒贬、别善恶的史观,不仅被宋元朱子后学所服膺,而且被明清帝王所推崇,成为正统史学的典范。吕祖谦尊《史记》,兼永嘉、永康之长而形成以史学事功为中心的浙东学派,在宋元明初影响不绝如缕;赓续吕氏史学脉路,终于在明末清初蔚兴为以黄宗羲、章学诚为代表的浙东史学派,甚至王夫之、顾炎武的史学也有受吕祖谦影响的痕迹。可以说,朱熹和吕祖谦分别开启了明清正统史学和浙东史学两大派。

上饶师范学院冯会明教授报告《“俱得朱子旨趣”的朱熹门生陈文蔚》,指出:陈文蔚亲炙朱子多年,深得朱子理学之精髓,是“著书立言,俱得朱子旨趣”的朱熹晚年得意门生。其学说“以求诚为本,以仁义为宗,以学问思辨为反躬力践之地”,在传承朱子学术的同时,又多有发明。他又是“凌霜傲雪,贫且有节”的信州诗翁,也是“隐于丘园,聚徒讲学”的教育名家,在信州以传播朱子学说为己任,使信州成为朱子理学传播之重地。

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刘德明教授报告《吕祖谦与赵鹏飞对齐桓公的评价比较》,指出:吕祖谦与赵鹏飞均为南宋儒者,吕祖谦则与朱熹、张栻过从甚密,时有“东南三贤”之称,吕氏也曾邀请朱熹与陆九渊两人,进行有名的“鹅湖之会”。吕祖谦著有《左氏博议》(或称《东莱博议》)、《左氏传说》与《左氏传续说》等《春秋》学专著,开“浙东学派”先河。而赵鹏飞著有《春秋经筌》一书,其人虽然师承未明,但青阳梦炎说「其为说不外乎濂、洛之学」,明言其以理学家的角度来诠解《春秋》。刘教授以赵、吕两人对于齐桓公“救邢”、“侵蔡伐楚”及“五公子求立”三事的评价为焦点,透过对比两人对于《春秋》中齐桓公诸事的评说,研究南宋儒者对于齐桓公的评价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石立善教授报告《朝鲜朱子学文本注释之研究》,是从其收藏的朝鲜儒者李栗谷编《小学诸家集注》展开研究,详考《小学诸家集注》之编纂、蓝本、按语、性质及英祖朝儒臣所撰宣政殿训义之内容等,以观察朝鲜朱子学文本注释之特色。

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唐明贵教授报告《统合理学与心学的<论语学案>》,他指出:刘宗周为了扭转明末学风之弊,他一方面承袭和修正王学,另一方面袭用和辩驳朱学,力图不拘门户,博采众长,融通朱王,以维学脉于不坠。这也确立了刘宗周在理学史和明代学术史上的地位。

湘潭大学哲学系陈代湘教授报告《湖湘学派与江西学派的融通与差异》,指出:湖湘学派与江西学派在学派渊源和学术思想上有密切联系和较为复杂的关系。他们的学术观点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是相通互融的,如道不离物,心为天地万物之主宰,性无善恶(有人说超善恶)。在修养工夫方面,湖湘学派的“察识此心而后操存”与心学派“先立乎其大者”,都属于同一种致思方向。但二者又有差别,湖湘学派既有心学的倾向,又注重理的外在客观性,在重视体认本心的同时,也强调向外的格物穷理。

武夷学院张品端教授报告《林罗山的朱子学思想》,从日本学者林罗山的朱子学思想研究展开,他指出:林罗山接触朱子学,直接引领他走上了弃佛从儒的思想。

接下来的三场学术报告,来自台湾鹅湖书院、中华吕祖谦学术研究会、中山大学、同济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海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宁波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华书局等15家学术单位(或机构)的27位与会学者代表分别围绕“三贤研究”、“比较研究”及“三贤后学研究”等论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阐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陈力祥教授、武夷学院张频品端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宋清秀教授分别作了精湛点评。

闭幕式上,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所长徐公喜教授表示,首届全国“东南三贤”学术研讨会论题内容宏深,极具含金量、研讨的强度和深度也达到了预期目的。本次研讨会共收到42篇学术论文,有质有量,将由《朱子学刊》编辑出版,对“东南三贤”的思想要义的深度解读,任重而道远;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哲学系主任殷慧老师也进一步强调:这次四方联合举办的学术探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接下来的每一届开了好头,期待三贤研究者们更精彩的思想碰撞。

与会学者合影

最后,作为本次会议主办方之一的浙江师范大学向与会专家学者发出盛情邀请,第二届全国“东南三贤”学术研讨会将于明年4月在美丽的浙江金华召开,将形成三高校合作办会的机制,努力将这一平台做成品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当领导的,看完唐太宗的这3点用人,你就懂得该如何做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1.不要凭学历和出身看人贞观三年,唐太宗鼓励文武百官上书,直言朝廷政事得失。中郎将常何的家客马周的20多条意见呈递到了唐太宗那里。这些意见居然都十分符合唐太宗的心意。唐太宗随即宣旨召见马周,见马周迟迟未到,太宗又四度派遣使节催促。在召见了马周并交谈以后,唐太宗感觉其的确是个贤能之才,于是授予马周门下

  • 南宋的转折和衰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讲稿|南宋的转折和衰微 2019-01-28 10:19 以下内容整理自东方历史沙龙(第155期)。 嘉宾: 虞云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 张祎: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史学博士。 以下内容整理自东方历史沙龙(第155期)。嘉宾:虞云

  • 宋手刀与辽竹节青铜灯:金华市博物馆特展《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精品巡礼8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宋手刀与辽竹节青铜灯金华市博物馆特展精品巡礼8《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回眸两宋——士人一日之迹展览2022年12月31日——2023年2月28日主办单位: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金华市博物馆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 协办单位: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 上海百乐雅集艺术中心

  • 朱元璋的第二十五子朱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朱㰘比朱栋晚出生一个月,是朱元璋长大成人并获封藩王的儿子中年龄最小的。洪武二十四年,朱㰘与九位哥哥一起被封为藩王,朱㰘为伊王。洪武二十六年,朱㰘与其两位哥哥的生母均因生育皇子有功而被册封为妃,朱㰘的生母是葛丽妃。朱㰘十岁时,父亲去世,比他大十一岁的侄子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帝。建文帝厉行削藩,与年长藩王

  • 李世民英明盖世、励精图治,却为何传位给最柔弱无能的李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说到接班人的问题,在最初李世民的选择中并没有李治的位置,毕竟李治之前还有众多的兄长在,而大哥太子李承乾、四哥魏王李泰都是即位最合适的人选。此三人也都是长孙皇后的嫡子,这在向来有立嫡立长传统的古代,大哥和四哥比李治更有优势,因此李承乾在最初被封为太子也是理所应当。既然如此,那为何最终又会花落李治头

  • 宋江选择招安,到底是对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站在小说里梁山兄弟的个人利益角度来说,招安的大方向是对的,但具体执行犯了很多错误。因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最终结果无法让人满意。先说为什么招安的方向是对的?自古以来,在中国当强盗土匪都不是正经职业,不是长久之计。听说过世代当农民、地主、商人、官吏的,从没听说世代为土匪的。当土匪,如果规模很小,人数很

  • 大家觉得明朝的锦衣卫飞鱼服和清朝的御赐黄马褂哪个好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锦衣卫飞鱼衣服,明朝真正的飞鱼服样子,明朝官服为什么比清朝好看大气

    飞鱼服上面绣着一种鱼的图案,看起来相当的威武漂亮。上面绣了四爪飞鱼,而且这种鱼比较特别,不是一般的鱼,不细看的话,甚至感觉和龙差不多。当然他和皇家成员所穿的龙袍或者其他的服装还是有所差别的,但是拿到外面去还是相当唬人的。毕竟宫中的太监和锦衣卫也是为皇家直接服务的,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代表他们。满清的黄

  • 杨继伟:唐安西都护府和西突厥在西域的博弈——从郭孝恪任安西都护期间来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有关唐朝和西突厥的关系,史学界已多有涉及,而前人的研究多是从唐中央政府和西突厥的关系方面入手展开论述,而以安西都护府和西突厥的关系为视角做相关研究则较少,就算有,也往往是泛泛而谈而不具体细致。因此,笔者选择安西都护府和西突厥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细细梳理一下其来龙去脉。而在郭孝恪任安西都护时期,安西都

  • 陇西陇右,西夏和宁夏,甘肃宁夏,陇山很重要,江淮为何多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看地图,往往是坐北朝南,陇右就在陇山的右边,叫陇右也实至名归。这其实是河西走廊和关中之间的区域,往东到达陇山,往西到达兰州,也即是现在的甘肃东部和宁夏。这里群山起伏,是黄土高原的延伸,历史上很多游牧民族以此为根据地,比如西戎,羌族和建立后凉政权的氐族,大秦帝国也以此为重要根基。攻守兼资,这里也是

  • 自私的宰相、昏聩的皇帝,如何为唐朝的安史之乱埋下祸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安禄山画像一、谋求私利的宰相安禄山原本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之所以能有起兵叛乱的底气和实力那绝对离不了贵人的帮助。而这其中,有一个人物很关键,那便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作为“口蜜腹剑”的典型代表,李林甫嘴上说得好听,背地里阴险毒辣。他虽然没有什么才学,但却精通音律,并且很会搞关系,与皇宫里面的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