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唐最有才的诗人,3年仅写了2首诗,凭第一首胜过杜甫李白

大唐最有才的诗人,3年仅写了2首诗,凭第一首胜过杜甫李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970 更新时间:2024/1/18 19:53:32

唐代诗人中,李白被称作是“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陈子昂被称“诗骨”,诗狂是贺知章,诗骨是陈子昂,诗豪是刘禹锡,诗魔是白居易,诗鬼是李贺,等等。

这么多优秀的诗人,要挑出最有才的一位其实非常困难,而在这些诗人里,李白杜甫十分有名,不过被学者们公认为是大唐最有才的诗人,3年仅写了2首诗,凭第一首就胜过了杜甫李白。

这位大诗人就是张若虚,两首诗收录在《全唐诗》中,第一首诗便是《春江花月夜》,全诗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九段三十六句,乃是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的美誉,清末学者王闿(kǎi)运谓之“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现代诗人闻一多评价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第二首诗便是《代答闺梦还》,全诗如下: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据《旧唐书》记载:“先是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被称为是“吴中四士”,在唐中宗李显时便以“文词俊秀”闻名长安。

吴中在现今隶属于江苏苏州地区,著名的“良渚文化”便是在此地,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了犁耕稻作时代,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专家们称中国文明的曙光就是从良渚升起。

不过在史书中并没有许多有关张若虚的事迹,但据记载张若虚曾任兖州兵曹,最早收录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的本子,是宋朝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卷四十七;而最早提及张若虚及其诗的诗话,是成书于万历年间的胡应麟的《诗薮》。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武松「鲁智深」那些好汉赶路时为何不骑马,都要步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年间,你有马,相当于你有迈巴赫,大奔都没这精贵,据不可靠资料,全宋上下战马不过八千,宰相都坐驴车,高粱河车神也是驴车,为何是车神,就是驴开出了秋名山86的效果。文 | 饶桐 曹语 芯达人编辑 | 王彦合校对 | 锦萤01 北宋中期毕仲询曾记录这样一件事:有医生李遇见一骑马者,问道:“君马新市

  • 姚崇:三次出任宰相,扑灭蝗灾第一人,可他为何极力抵制佛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姚崇(650年—721年),武则天、中宗、玄宗时宰相。本名元宗。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人。其父姚懿在贞观年间曾任州都督。姚崇一生三次出任宰相,共居相位十年多。他挽救危局,整顿吏治,振兴经济,对开创开元之治、使唐朝重新走上繁荣和兴盛道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称“救时宰相”。姚崇经科举入仕,始授濮州司

  • 她是苏轼的妹妹,出对联侮辱和尚,结果反被侮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苏轼有个妹妹,也是甚有才华,人称“苏小妹”,因苏轼经常在苏小妹面前夸佛印有才华,这引起了苏小妹的不服,心里想:一个和尚能多有才华?总有一天我要好好的试试他。一日,佛印前往苏轼家去找他,恰逢苏轼不在家,家中只有苏小妹,于是便问她苏轼何时回来。苏小妹一看这是个好时间,正好可以好好的羞辱羞辱他,于是变告诉

  • 西晋简史,三句话了解那个短暂混乱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晋短暂灭亡的启发,混乱的西晋原文,一口气看完西晋简史

    一般的历史规律,一个终结乱世的新兴王朝,开宗立派的前几代皇帝都能励精图治、勤政爱民;接下来会有英明的守成君王,开启太平盛世;到达鼎峰之后或许还有中兴之主,锐意改革,重现辉煌!整个西晋却未见一位贤德明主,令人扼腕叹息。第一个时代,“三马同槽”,司马氏建立统一大业“三马同槽”是曹操做的一个梦,梦见三只神

  • 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含山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含山公主幼年丧母,为其童年生活蒙上一层阴影。洪武二十七年,十四岁的含山公主下嫁华阴人尹清。含山公主为尹家生了两个儿子,丈夫尹清颇受建文帝重用,奉命掌后府都督事,一家人其乐融融。可是好景不长,尹清英年早逝,此时含山公主年仅十八岁。朱棣登基后,对含山公主多加照拂,曾下旨修缮公主府。明仁宗继位后,进封含山

  • 私立学校书院教育为何在宋朝兴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闲话大宋2019-09-04 22:52已关注书院传统发端于五代,五代时期战乱不断,军阀们忙着争地盘,无暇顾及学校教育。民间只能自发兴办教育,培养读书人。宋代是书院的鼎盛时期,宋朝统治者重视文化尊重读书人,扩大了科举录取名额,所谓“早晨还是一个农夫,晚上考中进士成了天子门生”。读书成为改变命运的途径

  • 夔东十三家:不为人知的李自成最后余部,靠什么抗清到康熙年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一、夔东十三家的形成夔东地区是指四川、湖北接壤的地区,以长江三峡为中心,北至湖北房县、竹山、四川大宁、大昌,南至湖北建始、施恩等地。而所谓“夔东十三家”则是指驻扎在该地区的抗清武装,其中以大顺军余部为主,如以兴山县为基地的李来亨部、以大昌县为基地的袁宗第部、以巴东县为基地的刘体纯和塔天保部,后来郝摇

  • 花钱买的官,却深得皇上欢心,雍正四大宠臣唯独他一人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五十八年,李卫任户部侍郎。当时,收缴白银时,某位亲王让下属每收白银一千两就多收十两,名义上被用作库平白银,但实际上是在谋取私利。李卫并不惧怕权力,曾多次劝阻他,但这并未发挥任何作用。后来,他直接在走廊上悬挂了一个标语,上面写着“某王赢钱”,揭露了这位王爷的行为。亲王非常尴尬,不得不停下来。雍正一

  • 地广人稀、政策、主观意愿,为何明朝江西人口大量迁移湖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走西口》剧照 人口迁移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常见,秦汉时期就开始有人口陆续向平原四周流动。历史上有著名的山东人"闯关东"、山西人"走西口",导致这些迁移出现最突出的原因是战争和自然因素。 而在明朝初期的江西,也发生过一次历史上特别出名的移民事件,那就是"江西填湖广"。湖广指是湖南湖北,是与江西临近的地区

  • 她与孙女一起嫁给乾隆,自己受宠成了皇后,而孙女却孤独终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1838年去世的乾隆孙女,乾隆最爱的女人排名,乾隆皇帝个人简介

    雍正皇帝勤政爱民,是典型的工作狂,长期工作量极大的他在自知自己身体快要不行的时候,就给自己的第四位皇子弘历指了一门亲事,就是将富察氏家族中的一名贤良女子指给弘历当福晋,这位富察氏的福晋最终也成为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他们两人情投意合、恩爱无比,所以两人再婚后生了两儿两女。但是后来孝贤皇后因病去世,早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