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如果要给司马懿找一个他生平最害怕的人,绝对不是演义当中的诸葛亮,而是他昔日的顶头上司曹操。
出生于179年的司马懿,早在加入曹操麾下时期,关系就是极为僵硬的,《晋书》提到,201年,担任司空的曹操邀请司马懿前往府中任职,结果司马懿厌恶曹操名声,竟然装风病,“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然而这样的表演,怎么能瞒得过曹操呢?到了208年,曹操已经是丞相,再次邀请司马懿出任文学掾,并且撂下了一句话:如果司马懿再装病,就把他逮捕。就这样,司马懿只好来到了府上。
在这一段时间,他先后担任了黄门侍郎、丞相主簿等职务,和曹操的儿子曹丕关系亲密,这也就为日后受到重用埋下了伏笔。
司马懿之所以死后三十年才敢政变,和曹操做的一个噩梦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晋书·宣帝纪》记载了这样一则趣事。
一日晚上睡觉,曹操却突然梦见三匹马,在同一水槽当中进食,醒来后魏王不由得大惊,古人对于征兆之事十分敏感,在曹操看来,“三马”指的很有可能是司马懿,而槽岂不是指自己的姓氏?他赶紧叫来儿子曹丕,对其说道:“司马懿并不是人臣,将来很有可能干预朝政...”
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三马同槽”的故事,曹操甚至还将马腾等人杀害,不过这件事情马腾多少有些冤枉,毕竟正史当中是马超作乱在先,曹操这才将马腾一家处死。
曹丕即位后,司马懿随后被封为尚书,221年,又迁升为侍中,似乎并没有将他老爹的话听进去,多加戒备司马懿,而在曹丕之后的曹睿时期,司马懿更是身居高位,成为了托孤大臣。
这倒不能怪曹家子弟等人疏忽大意,诸葛亮多次被北伐,正是在司马懿的抵抗下无功而返,而在处理孟达旁边这件事情上,司马懿更是连夜奔袭,让千钧一发的魏国局势安定下来。
在内部,司马懿始终也没有掌握兵权,曹真曹休等宗室势力,依然强劲,而到了高平陵之变前夕,虽然司马懿被升迁为太傅,实际上却被同时托孤大臣的曹爽夺走了实权,司马家族的情况因此岌岌可危,换而言之,如果不是曹芳的逼迫,或许司马懿不会孤掷一注选择反抗。
而他和儿子司马昭司马师,却也印证了曹操“三马同槽”的预言,古代的二十四史,很少有怪力乱神的情节,这只能解释为一种巧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