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昭平定诸葛诞:司马家族在魏国的彻底巩固

司马昭平定诸葛诞:司马家族在魏国的彻底巩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219 更新时间:2024/1/25 7:20:33

[var1]

司马昭和司马师的性格差不多,做事心狠手辣。司马昭的上台,也意味着司马氏对权力的控制得到了加强。司马懿、司马师已经经营魏国六年多了,先后铲除了许多股反对势力,尤其是消灭保皇派集团后,司马氏在京师权力圈的地位可谓稳如泰山。

司马昭的历史任务很简单,就是继续对内巩固核心权力,对外扫清反对司马氏的武装势力。前不久毌丘俭文钦叛乱事件给司马昭敲响了警钟,司马昭很可能已经意识到了,他现在面对着最大的挑战,不是内部权力斗争,而是外部的军事斗争。

不过就内部反对派的实力来看,司马昭后来遇到的曹髦是最弱的,曹髦手下不过几十个老苍头而已。在对付曹髦的过程中,司马昭承担的不是军事压力,而是政治压力,毕竟曹髦是皇帝。至于外部反对派,说来好笑,司马氏父子三人遇到的外部反对派全部来自淮南,也就是魏国的扬州。

在扑灭内外反对势力的过程中,司马氏父子三人的情况不太一样,司马懿和司马师都是先平定内部反对派,然后再平定外部反对派。司马懿先灭曹爽,后灭王凌;司马师先灭李丰,后灭毌丘俭。而司马昭则相反,他先是消灭了诸葛诞集团,然后再拿掉曹髦。

[var1]

诸葛诞和千古名相诸葛亮都是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三国时代的诸葛家族非常显赫,诸葛亮仕蜀,诸葛瑾仕吴,诸葛诞仕魏,外加一个诸葛恪,都是官场一线人物。《世说新语》把诸葛三兄弟分仕三国比喻成“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诸葛诞真正的发迹,是在曹爽执政之后,曹叡刚死不久,诸葛诞就爬上了扬州刺史的高位。诸葛诞和曹爽集团的骨干成员夏侯玄、邓飏等人是铁哥们,穿过一条裤子。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诞也算是曹爽集团的重要人物。司马懿当年打掉了曹爽,并没有彻底清除曹爽集团的所有成员,这也是出于稳定大局的考虑。诸葛诞是个聪明人,在形势不利的时候,他不会强出头装大爷,老老实实地给司马父子卖命,深得信任。

前不久毌丘俭发动叛乱时,曾经派人来找时任豫州刺史的诸葛诞,要求联合反对司马师。诸葛诞没有同意,反而杀掉来使,向天下公布了毌丘俭造反的消息。在消灭毌丘俭的过程中,诸葛诞是出了大力的,这让司马师非常感动。当然,诸葛诞讨好司马氏,并不是说司马懿父子有多大的人格魅力,而是司马懿父子做事过于心狠手辣,诸葛诞不得已才低头的。但正因为司马懿父子心狠手辣,恰恰对诸葛诞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震撼,一旦惹毛了司马师,自己的下场比毌丘俭还不如。

[var1]

出于这种考虑,诸葛诞在主政淮南期间,大施仁政,收买人心,同时收养死士数千人,以备时变。诸葛诞最大的心愿其实只是想保住淮南,给自己留个安稳的窝,并没有想取司马氏而代之的野心。但诸葛诞这么做,依然触犯了司马氏的利益,司马昭不可能容忍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出现一个独立的军政集团。

司马昭开始怀疑诸葛诞的忠诚,但又不敢把诸葛诞逼得太急。按司马昭的意思,他打算把诸葛诞召回京师,解除他的兵权,从而恢复司马氏对淮南的统治。在甘露二年(公元257年)的五月,诏书一下来,就逼反了诸葛诞,诸葛诞杀掉扬州刺史乐琳,正式向司马昭发起了挑战。

诸葛诞的造反,很大程度上是被司马氏父子逼出来的,也许司马昭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司马昭刚刚当上首辅,威望远不如哥哥,如果他不能获得一场战争的胜利,在乱世中的威望是很难提高的,司马昭需要一场由他亲征的战争!

因为司马昭在朝中的威望尚浅,他担心他走后,有反对派利用皇帝曹髦的身份在后院放火,司马昭干脆挟持曹髦和皇太后一起“亲征”。只有这样,司马昭才能放心地去敲打诸葛诞。

[var1]

从军事角度看,诸葛诞的实力并不比司马昭弱,他除了控制十多万淮南兵,还新招五六万人马。再加上吴国的援军三万人,诸葛诞有足够的本钱和南下的司马昭军二十六万人抗衡,何况他的最高目标只是打退司马昭,而不是消灭。

但司马昭的最高目标则是彻底消灭诸葛诞,他确信自己有这个实力。随司马昭南征的都是魏国官场顶级精英,比如钟会王基、石苞、州泰、胡烈,再加上司马昭本人的军事应变能力非常强,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朝着对司马昭有利的方向发展。在战争开始阶段,真正和魏军交锋的不是淮南军,而是远道而来的吴军。魏军的战斗力并没有因为国内政局出现动荡而有所下降,吴军被魏军打得头破血流,损兵折将,好不狼狈。

吴国头号权臣孙琳为了推卸责任,杀掉了名将朱异,导致军心大乱。这本是吴国内政,但司马昭却敏锐地发现了孙琳杀朱异的另外一层目的,就是通过此举向被困寿阳的诸葛诞发出信号,希望诸葛诞能顶住司马昭的进攻,给吴军反击争取时间差。

司马昭想到了一条计策,他先是派人给淮南军放出风声,说吴国援军即将赶来,而且魏军缺粮,撑不了多久。诸葛诞的粮食不太多,但听说魏军也没粮了,就敞开肚皮吃粮。结果等淮南军粮食吃光了,吴军也没来,魏军也没有撤,诸葛诞这才知道上了当。

一直耗到了甘露三年(公元258年)的春天。形势对诸葛诞越来越不利,最要命的是淮南军高级将领不断投降魏军,诸葛诞和吴国派来增援的文钦产生了矛盾。

[var1]

诸葛诞一怒之下杀了文钦,将寿春城中的两派矛盾彻底激化,文钦的两个儿子文鸳、文虎逃出城投降了司马昭。司马昭是个玩弄权术的高手,他不同意部下杀掉文鸳兄弟,反而特赦文家兄弟,封为将军。司马昭这么做是告诉淮南叛军:文钦当年叛魏,罪不容诛,文鸳兄弟按律也当斩,可我却重用他们。叛臣之子我都可以既往不咎,何况你们?司马昭此举彻底瓦解了淮南军的斗志,“城内皆喜”,除了诸葛诞的嫡系部队,其他人都没心思再给诸葛诞卖命了。

司马昭见总攻时机到了,下令攻城,魏军很快攻进寿春,诸葛诞见势不妙想逃,被魏军当场干掉,夷三族。倒是诸葛诞养的那些死士很有气节,宁死不降,他们被司马昭一个一个地杀掉,最终没有一个人投降,可见诸葛诞平时养人之德。

闹得沸沸扬扬的诸葛诞叛乱被司马昭平定了,司马昭发现了王凌、毌丘俭、诸葛诞接连在淮南发动叛乱的原因,就是他们全是曹爽余党,在政治上极端不可靠。司马昭改派心腹王基主政淮南,从而消除了来自淮南造成的隐患。

司马昭灭掉诸葛诞,他收获的绝不仅是战争红利,同时收获的还有一个政治上的大红包。乱世中要树立威望,首先是军功,有了军功,才有可能在政治上大捞一把。司马父子三人通过三次对淮南的征服,基本打消了外藩武力反抗的念头,谁也不想落得和王凌、毌丘俭、诸葛诞一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外部形势的稳定也必然能巩固司马昭在政治上的地位,曹氏天下早晚必为司马氏取代,这已经成为天下人的共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五大最硬核帝王:李世民屈居第三,秦始皇也只能排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厉害还是秦始皇厉害,古代最好的皇帝是李世民吗,秦始皇朱元璋李世民

    第五名:隋炀帝杨广。杨广为隋文帝杨坚之子,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时期主张对外发兵征讨,一举攻灭了周围数个小国,譬如吐谷浑、契丹等国家都是隋朝的附属国。第四名:汉宣帝刘询。刘询又名刘病已,是汉朝第十个皇帝,世人对其并不熟悉,但他在位期间,国家较为安定,四夷宾服,使西汉的国力达到了巅峰,史称“孝宣中兴

  • 另类的外交|从清韩宗藩体制礼仪视角品“三跪九叩”式孝道外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宗藩体制的释意分为两种,一是适用于封建政权中皇帝与宗亲、勋臣之间的关系描述。二是适用于古代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特殊的关系,又和朝贡关系有所联系。本文所叙述的范围属于后者。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早期起步与强大的阶段,都积极拉拢和建交周边小国家,来确定与巩固自己的统治法理和地位,其中,朝鲜半岛上

  • 刘备病逝的白帝城,原来是早他两百年割据蜀地的“前辈”所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病逝白帝城,白帝城原貌,三国白帝城是现在哪里

    如今提到白帝城时,大多数人恐怕都会首先想到这是刘备的葬身之所。除此之外,诗仙李白那句著名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也可谓家喻户晓。相比之下,很少人会关注真正下令修建白帝城并为它赋予姓名的人,那就是早刘备两百年割据川蜀的“白帝”公孙述。 西汉末年,公孙述生于扶风郡茂陵县,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

  • 只因输掉这场战争,导致秦国元气大伤,统一中原推迟了整整2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国统一战争,秦国统一战争中的细节,秦国统一天下打过几次败仗

    秦国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领先于其他各国的呢?,应当是公元356年,秦孝公采用了商鞅变法之后,秦国鼓励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培养强大起了强大的军队,从此开始傲视于天下。[var1]最为关键的是,除了名字奇葩人也奇葩的秦武王嬴荡举鼎而死之外,从秦孝公开始起,后面的秦惠文王、秦昭王、秦孝文王、秦庄王以及秦始皇

  • 此人武艺高强,关羽告诫张飞不要和他交手,若非他曹丕将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古语有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张辽就是将才,只要有合适的土壤,给点阳光,他就能灿烂,这不足为奇。因合适的际遇,追随合适的明主,在合适自己发挥的战场,打了一场名留青史的战争,就是这么水到渠成。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张辽虽然跟随多位主公,但这些主公并非都是伯乐,

  • 号称战国七雄之外的第八强国,心向中原却被数次攻灭,最终被同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中山国是春秋末战国初由北狄鲜虞部建立的政权,其区域大致在今天太行山东麓的河北中部一带,因其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中山国是先秦时期的“千乘之国”,在当时也算是一个强国。不过这个国家却很特别,先于公元前407年被魏国占领,随后中山桓公迁都灵寿,中山国趋于鼎盛,成为了战国时期备受瞩目的诸侯国之一。但中

  •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秦朝各地叛乱不断,李斯主动上书,反而获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胜杀吴广的真实原因,吴广和陈胜,陈胜吴广起义对秦朝的影响

    当赵高陷害李斯的计划成功之后,秦二世胡亥开始对李斯父子展开审查。这时李斯明白过来了,他知道自己是上了赵高的当了。但李斯也是个老狐狸,他怎会坐以待毙呢,于是李斯上书皇帝,陈述自己的情况。李斯李斯说 :陛下,您一定不能上赵高的当啊,赵高这个人搬弄是非阴奉阳为,他现在把持朝政,最想把我们这些能够阻碍他的人

  • 史上“大忽悠鼻祖”,一张嘴耍得六国团团转,鬼谷子都教了他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鬼谷子有多厉害,鬼谷子中的谋略与秦灭六国进程,鬼谷子真的有多强大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于一种十分动乱的社会状态当中,在这种情况之下,在中国境内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纵横家。所谓的纵横家这是那些口齿伶俐的学者,他们往往能够将自家的学说主张进行进一步的传播,而通过他们的“忽悠”与努力,最终,很多国家的君主都会对他们进行重用。在对整个战国时期的各家学说进行

  • 飞将军李广之子英勇善战,被霍去病射杀,只因他打了一个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飞将军李广的故事,李广和霍去病带兵方式,李广个人简介

    李敢作为李广的三儿子,早年跟随在自己的父亲身后参与到了战争中并得了很多战功,随后又跟从在霍去病的手下。霍去病是汉朝时期的名将,并且还拥有着强大的后台,是皇后卫子夫的外甥,同时他的舅舅卫青还是手里掌握军权的大将军。有关于霍去病用箭射死李敢的事情,我们还要从头说起,可能还要追溯到上一代的恩怨。当时朝廷计

  • 又一个历史学谣言被推翻啦!汉文帝霸陵找到了,不在凤凰嘴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2021年12月14日上午,就在我们大家已经觉得这一年就要结束了,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线上会议,陕西考古在会上公布了重磅消息,立刻登上了各大平台热搜榜——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江村大墓地理所在位置为西安市东郊白鹿原西端,在它的东北方向约800米处,埋葬着窦皇后陵,在它的西南方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