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25年03月11日,孙中山先生在弥留之际口述并亲笔签名了三封遗嘱

1925年03月11日,孙中山先生在弥留之际口述并亲笔签名了三封遗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92 更新时间:2024/2/3 4:29:47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的思想经历了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到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的发展过程。孙中山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于革命实践,思想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作为一个终生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革命家,孙中山在晚年革命处于徘徊时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他热烈地欢迎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口号。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在逝世前夕弥留之际口述并亲笔签名三份遗嘱,成为他思想发展的珍贵见证:

《致苏联遗书》:亲爱的同志!当此与你们诀别之际,我愿表示我热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欢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

《国事遗嘱》: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家事遗嘱》: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遗嘱指出,要按他”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在家事遗嘱中,说明将遗下的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宋庆龄作为纪念,要求子女们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在致苏俄遗书中,阐明他实行三大革命政策,坚持反帝爱国事的坚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这种精神极其难能可贵!

1929年,孙中山先生遗体由北京移葬南京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

参考献,中国文化知识精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三朝元老,雍正临死嘱托乾隆照顾他,却被乾隆逼到抑郁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尤其是清朝的败家子弘历,也就是乾隆皇帝,对于受康熙、雍正两人看重的老臣张廷玉更是百般厌烦,在自己刚继位之时,就无时无刻想让张廷玉卷铺盖走人。奈何乾隆的父亲雍正,在临死前特意嘱托过乾隆:“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将来着配享太庙。”在雍正的心中,张廷玉这个汉人,是绝对有资格配享太庙的。因为当年雍

  • 周玉麟、陈立志、孔祥祯:民国时期的晋城“红色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晋城红色三杰1926年4月,晋城建立了中共支部,1927年成立了中共晋城地方执行委员会, 是山西当时仅有的5个地方执委之一。其中涌现出的最早的革命者有周玉麟、陈立志、孔祥祯,他们都是泽州巴公人,在地方党史上,人称晋城“红色三杰”。另外,长治第一个党支部创建者孙思孝也是巴公人。巴公堪称是晋城革命的“摇

  • 这个清朝王爷胆子不小,不仅身世复杂,还把墓修在了十三陵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依照这个情况,位于昌平仙人洞的兰旗王墓,事实上只是郑亲王家族一个旁支的家族墓。立祖的是奇通阿次子经讷亨,经讷亨葬入此地时的身份只是辅国公,但是其曾孙承志后来取代端华做了郑亲王,其祖父三代皆被追封为郑亲王。所以至此这处辅国公家族墓才被升为亲王家族墓,陵墓建筑规格自然也会有所升级。但是兰旗王名称的由

  • 老照片:1910年,大清三品京堂候补,梁鼎芬的一张老照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这张是三个衣不蔽体的妇女。晚清时期,政治腐败,列强入侵,民不聊生。贫穷人家没有衣服穿,食不果腹,衣不敝体是常事。晚清时期达官贵人则过着优越的生活,阶层反差极大,贫富差异明显。晚清时期,这一名官员身份不详,却派头十足,一边抽着大烟,下属还在旁边小心伺候着。清朝的官员大都自命不凡,所以在百姓面前从来都十

  • 大清十二帝(三)――一生戏说乾隆皇帝(4)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做为皇帝乾隆要风有风要雨有雨,在个人情感问题上也是游刃有余拿捏的恰到好处,不过乾隆的花心飞得再远也没有离开旧巢,这个旧巢即他的正妻原配。话题不能扯太远,还得说回到乾隆皇后富察氏,乾隆帝的子嗣比较其父祖,虽照康熙少,却比雍正多,排序排到第十七子,再算上公主,乾隆帝一生共有二十七位子女,不过早年夭折的也

  • 清朝最惨公主,凌迟处死被割了300多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她,莽古济,她本是努尔哈赤的女儿,皇太极的亲姐姐,最后却落了个凌迟处死的下场。莽古济13岁的时候,就被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为了缓和建州女真的内部矛盾,嫁给了一个部落首领。虽说莽古济有着千般的不愿,但也无可奈何,也就是在此时她明白了权力的重要性,也为她后来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为了争夺权力,为了争夺皇

  • 若曦再次侍奉圣驾,康熙何以对她如此的关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也不似之前那么严厉,看到若曦的脸色不好,让她找太医好好的看看,虽然这一切都是康熙自己造成的,但看到面前的若曦还是有几分的怜惜,就像父亲看到了受苦的女儿一样!只不过皇帝又何以对若曦那么好呢,再怎么说他都是君王,完全没有必要对一个宫女如此关心!只能说皇帝对于自己的身体应该也是有所了解的,马上就要面对

  • 揭秘故宫美食:皇帝过生日都吃啥?来看乾隆和溥仪的生日套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皇帝爱吃什么,溥仪的日常饮食,溥仪游故宫视频完整版

    清代万寿节最隆重的是皇帝的旬寿大庆,即满十年的生日,甲子(六十岁)、古稀(七十岁)甚或更高寿,均要隆庆。乾隆万寿节图乾隆的万寿庆典乾隆帝八十九岁寿终正寝,但是他只过了七十和八十两次旬寿。这是因为乾隆帝六十甲子时,七十九岁的母亲崇庆皇太后尚健在,他正在筹划母亲的八十大寿。乾隆帝是大孝子,母亲八十圣寿,

  • 孙中山:若想成为世界强国,定都伊犁是最优选择,这话有无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中山建议定都伊犁,孙中山个人资料,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是什么

    这首诗描绘了伊犁的美景,我们都知道伊犁是我国最美的城市之一,但是在我们的印象中西部的城市都是比较不发达的。图1可又有谁曾想过,当时孙中山曾经想定都伊犁,因为定都伊犁是成为世界强国的最好选择。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有道理吗?章太炎的建议早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当时的孙中山先生便开始考虑新政权应该定都何处

  • 《指间缘》第三七章 乾隆说出欧阳“身”小月察见婉儿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子欺负婉儿抱得美人归,婉儿情史,少爷逃婚遇到婉儿是什么电视剧

    小月听了乾隆帝的这句话后,脸几儿再次地潮红了:“皇兄,你怎地尽说这些浑话呢!”皇上说:“什么浑话?朕说的可是正经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之大义也。你和朕可不是外人,不必这样羞羞答答的。朕知道,想当初你曾十分喜欢纪大学士,只是因为他有正妻,再者限于‘满汉不通婚’的律条,才一直阁置下来。你喜欢欧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