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莽币政改革:扰乱经济秩序,引发“经济危机”,短命的新朝政权

王莽币政改革:扰乱经济秩序,引发“经济危机”,短命的新朝政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68 更新时间:2024/1/22 10:48:09

一、王莽及“托古改制”

西汉后期,元、成、哀、平四帝时,在汉武帝时被压制的豪强重新被统治者认可,再次获得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因此豪强们大量兼并土地、买卖人口,造成了西汉晚期社会大量的人口失去土地沦为流民,而流民又被豪强强占沦为奴隶。汉成帝甚至直接参与到土地买卖之中。上行下效,外戚、官僚、宦官纷纷与豪强勾结,土地兼并和人口买卖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统治和社会的稳定。

1、王莽称帝

王莽出身于外戚家族,他的姑母王政君汉元帝的皇后。早年以“折节恭俭、勤身博学”而闻名,获得入朝为官的机会。汉哀帝是王莽一度失势,因他为官擅于礼贤下士、收拢民心,许多大臣、儒生乃至百姓都上书为其鸣不平。平帝时王莽得到用,再次以大司马身份执政。当平帝去世后王莽效仿“周公故事”,以摄政之名辅政于汉孺子帝。三年后王莽受群臣拥立,正式接受禅让,称皇帝,改国号为“新”,改元为始建国。

2、王莽的“托古改制”

王莽靠效仿古礼获得高位,又靠效仿周公身居摄政,再靠“法古禅让”窃据帝位,加上王莽本身也是儒生,自然对于儒家的“克己复礼”之说感同身受。一系列的成功使王莽以及支持他的众儒士们都相信,只有恢复到西周时的制度才能扭转西汉末年的种种弊端。于是王莽效仿周代礼仪制度,展开了被称为“托古改制”的大改革。具体内容包括将汉代的官职名称、地区名称恢复到周朝的古名,更改西汉授予外邦如匈奴的爵位,推行五均赎贷和六箢向民间提供官府的无息贷款和平抑物价,变土地私有制为王田制等。王莽推行的新政中最被人诟病的,也是最终引起天下大乱的,就是王莽的币政改革。

二、王莽的币政改革

王莽从居摄二年(公元七年)到大凤元年(公元十四年)这短短的七年间先后进行了四次改币活动。王莽的币政改革也最终引起了经济混乱,“农商失业、食货俱废”,造成了新朝的财政崩溃和民间的破产狂潮。而因强行推动币制改革而实行的五家连坐法也造成了西汉末期以来奴隶问题的加重。

1、居摄二年发行的错刀、契刀、大钱

西汉自汉武帝时禁止民间私自铸钱,由政府发行统一“五铢钱”,自此统一了币制。西汉末年时五铢钱的发行量过大,而且五铢钱的本身价值过高,一枚五铢钱相当于现今的二十七元左右,不利于小商品的交易。这就造成了当时的物价膨胀和小规模交易不畅等问题。王莽于居摄二年摄政期间下令加铸了错刀、契刀、大钱三种新货币,并做出了错刀值五千钱、契刀值五百钱、大钱值五十钱的硬性规定,与五铢钱同时在全国流通。

刀币

2、始建国元年的大钱、小钱

两年后王莽受禅让称帝,因汉朝皇室姓“劉”,拆开就是“卯”、“金”、“刀”三个字,他认为错刀和契刀会让人想起汉朝的皇帝;另外五铢钱为汉武帝下令铸造发行的钱币,也会让人想起汉朝皇帝。于是下令废除错刀、契刀和五铢钱,保留大钱的同时另外铸造发行了小钱,颁布法令严禁民间私藏铜和炭,以防止民间私自铸造大、小钱。其中小钱与五铢钱同值。

3、始建国二年的“五物六名二十八品”

第二年王莽再次“追随古法”,更改“钱”字为“泉”字,废除大、小钱,另行铸造金、银、龟、贝、泉、布六种新币,共计二十八种币值。其中的泉和布都是铜制,故称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

4、天凤元年的“尽废旧币”和“货布”、“货泉”

四年后王莽因“五物六名二十八品”币值混乱,民间私自铸造五铢钱成风,屡禁不止,终于迫于压力宣布废除“五物六名二十八品”。重新铸造发行了“货布”、“货泉”两种钱币,两种钱币的币值为一货布抵二十五货泉,但重量却是二十五铢对比五铢。

大小钱

三、币政改革引起的混乱和危害

王莽进行的币政改革多为“腐儒之见”,他和他手下的儒生们幻想着恢复到他们理想中的“周礼”世界就能解决现实存在的弊端,却不知道这反而将整个社会的矛盾扩大,造成了国家的动荡不安。王莽七年内的四次币政改革,也将新王朝推向了毁灭。

1、频繁的变动币制引发民间大量破产

王莽在短短七年之中进行了四次币制变更,除第一次外,每次都是废除前币另铸新币,造成了民间每个人的破产。之前储存的货币被宣布废除,相当于所有积蓄全部化为乌有,财产一夜之间全部归于零,形成了民生的集体困顿,“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立”、“每一易钱,民用破业”。所有人的集体破产引发了民间普遍的对于新王朝政府的痛恨和对汉王朝的思念。

2、货币币值的增大引发了更剧烈的通货膨胀

西汉晚期因为大量发行五铢钱已经引起了货币的贬值和通货膨胀,而且五铢钱的币值太大,不利于小规模交易的进行。王莽的币政改革恰恰是加重了这种情况,他的四次另铸新币大多都是发行大币值的钱币,使得小规模交易更加难以进行,也加重了通货膨胀。新朝后期甚至造成了米价高达五千钱、一万钱一石,贫苦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得不到保障,除了卖身为奴就只有起义造反了。

3、新币的币值不符引发百姓法律层面下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

王莽发行的新币都是在币值上做文章,所有的新铢钱币上都有着币值多少的标注,这一点和现代的货币很相似。但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百姓不会认可钱币上的币值,只会认定钱币的重量。因为当时的货币价值多少就是由铸造钱币的金属价格和重量计算出来的。

加之当时的钱币铸造工艺相对简易,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利用铜等金属私自铸造。汉武帝之后之所以没有人私自铸造钱币就是因为五铢钱本身的价值就是五铢重量的铜的价值,自行铸造没有利润可图。

而王莽发行的新币却在币值与金属价值上发生了极大的差异。以第四次发行的货布与货泉为例。币值上的规定是一个货布相当于二十五个货泉,可一个货布的重量仅是一个货泉的五倍,将二十五个货泉铸造成五个货布就可以额外获得四个货布的收益,自然造成了民间私自熔铸货泉铸造货布情况的盛行。

针对于民间私自铸钱的情况王莽专门出台了许多严厉的法令,最著名的就是《盗铸法》。《盗铸法》规定民间不得私自储藏铜和炭,一经发现私自铸造钱币实行五家连坐,就是私自铸造钱币人家的前后左右四户也要一同被罚为官奴,家产一律没收。这样一来安分守己的百姓也有可能因为邻户而获罪。当时造成了数以十万记的百姓沦为囚犯和奴隶,汉代以来的奴婢问题更加严重,日常的生产也被严重破坏。新朝后期王莽不得不迫于压力废除了《盗铸法》,但为时已晚。

4、多种币制并行引发经济混乱

王莽的币政改革以第三次改革时新币的发行种类最多,不同币值的钱币多达二十八种。如此繁杂的币制造成了人们对于新币认知的混乱,搞不清楚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造成“或各执一端而不知大小”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经济交易活动,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以物易物的现象。这对商品的流通和商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障碍。

5、百姓对官府不再有信任感

王莽受禅让之初时“天下万民莫不咸安”,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圣人再世”。但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王莽就因为币制的多次更易和相关法令的“朝令夕改”使得百姓对于王莽新朝不再感到神圣感,人们发现王莽和他的新朝也不过如此。

对于新朝颁布的法律不再遵守,而是私底下偷偷的做法律禁止的事。王莽为了约束百姓只能重用奸吏“旁缘莽紧”,而奸吏在实际执法的时候更多的是“侵刻小民”,对百姓进行敲骨吸髓式的压迫。百姓们在这种“摇手触禁”的环境下被逼的“不得耕桑”,最终只能“啸聚于山林之内,潜藏于水泊之中”沦为盗贼,甚至参加起义。

四、结语

王莽的币政改革与他的其他改革一样,都是想当然的做法。既没有理论支持也没有实际考察,只是通过一味的“仿古”来进行新政的推行。不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将各种问题加剧。如果王莽真的是“穿越人”,那么也是个迂腐不堪的明清书呆子。王莽所进行的改革看上去与现代的许多理念很接近,实际上不过是使社会恢复到原始社会的办法罢了。

参考文献:

1、《汉书·王莽传》

2、《汉书·货殖列传》

3、《资治通鉴》

4、《中国大历史·秦汉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国逐个灭掉五国,只剩下齐国的时候,齐国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是怎么打败齐国的,齐国是寡人的齐国,秦国公主从齐国回来诉说齐国繁华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赢得一方自然得意至极稳坐高位,但失败者往往处于一种战战兢兢的状态,这其中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事件恐怕是清朝时九子夺嫡的场景。当时四王爷继位成为雍正帝后,对其他的兄弟可谓是赶尽杀绝。也许是最狠不过帝王心,但道理上来说这是必须的一步。因为既然夺嫡的情况如此激烈,兄弟情义自然不顾了,留有后

  • 王莽真是穿越者吗?若不是,为何他的头颅被历代皇帝收藏近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王莽最大的污点就在于“篡位”,公元9年1月15日,54岁的王莽通过皇太子孺子婴禅位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即新始帝,开了我国史上通过禅让作皇帝的先河,也是除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外,另开篡夺之例。篡位一事是封建王朝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事情,正如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朱棣夺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即便他在位期

  • 秦国名将王翦打仗有个习惯,秦始皇都觉得肉疼,但还不能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却有一点习惯,让始皇帝肉疼不已。[var1]少从始皇,早露头角王翦的生卒年龄皆不可考,《史记》上只记载了他是频阳东乡人(今属于陕西)。但我们可以透过一件记载在《史记》里的故事稍稍地推测出王翦的年龄,就在秦国准备出兵灭楚之前的军事会议上,秦始皇问麾下的将领各自需要多少兵力,这时少壮派将领李信说我只需要

  • 王莽的头颅,被历代皇帝当成宝贝,珍藏了272年,它有何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古时候流传至今的珍宝不计其数,而其中的每件珍宝都代表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但同样有众多珍宝直到今天依旧流落在外,在国外博物馆当中展览。而在我国古时候,有部分奇怪的珍宝令人无法理解,就如同王莽的头颅一般,一直珍藏到了公元的272年,历代东汉的帝王都将它作为宝贝珍藏

  • 秦国有一个习俗,为其他国家所不齿,为何连商鞅变法都改不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国图一、习俗产生的原因。这一习俗产生的原因,就与秦的由来有关了,秦自前898年,善于养马的嬴非子在甘肃清水一带立国,立国号为"秦"。立国以后,就同周边的西戎狄人部族争斗不休,秦统一天下以前,这种斗争或大或小,或间歇或连续,或如火如荼,或死灰复燃,基本上就没停止过。双方打了数百年之久,既

  • 王莽建立新朝后,当了15年的皇帝,这15年里,他都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王莽出身于西汉外戚世家——魏郡王氏,其父为西汉新显王王曼,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孝元皇后)是他的姑姑。可以说,王氏家族在西汉时期是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其家族中被封侯的就有9人,担任大司马的也有5人之多,至于将军、列侯和其余官职等人,更是数不胜数了。然而也正因如此,族中很多人的生活日益奢侈,整日沉迷于声

  • 秦国法制很严格,嫪毐却能够封侯,其实并非是赵姬的宠爱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嫪毐简介,秦国的嫪毐封的什么官,嫪毐为啥被封侯

    可是在这样严厉的制度下,还是出现了一个例外,这个人就是嫪毐,根据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来看,嫪毐并没有立下什么军功,可为何他最后却被封为长信侯呢?难道仅仅就是因为赵姬对他的喜爱这么简单?[var1]嬴政为何一直没有反对嫪毐和赵姬的关系在分析整个问题前,我们先来搞清楚一件事情,想必很多人在研究嫪毐与赵姬之间

  • 武力值爆表的李广,跟卫青霍去病相比,差在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世人的目光是雪亮的,明朝的评论家黄淳耀就曾说,“太史公以孤愤之故,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蠢钝如刘安,也知卫青霍去病,不知李广。那么,同样是汉朝的将领,李广差在哪里了呢?一、作战能力很弱1.军事素质差一截李广的性格果断勇猛,无人能敌,但是在领兵作战时,总会出现种种的“意外”。比如,行

  • 秦国人的关中四隘,除了函谷关,还有哪一个能够突进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代有很多隘口,作为列国防御的重要区域,向来为诸侯们所重视,举凡重大战役往往即出现在关隘附近,列国攻出关隘即可征战千里或是逐鹿中原,退守关隘即可固守城池永保江山,所以列国们对关隘之经营皆费数十年之功,横跨几代国君,方可有所成效。秦国的核心腹地在于关中地区,而在关中边境即是有所谓的关中四关,有

  • 此美女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孔子留下一句名言,她被骂两千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纪录片中孔子形象,孔子周游列国遇见老妇人,孔子爹比孔子妈大多少岁

    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var1]但是孔子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感性的高级动物,他和我们一样,也有七情六欲,作为一个男人,也有见到美女垂涎三尺的时候,但是在古代,孔子却破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