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攻打韩国时,为何同盟的其他五国不去救援?只因有此人这一计

秦国攻打韩国时,为何同盟的其他五国不去救援?只因有此人这一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313 更新时间:2024/2/10 7:38:25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var1]

公孙衍曾游说天下各国,试图联合六国之力而灭秦。战国末期,秦国一天天崛起,凭借商鞅变法等一系列措施迅速充盈国力,逐渐对其他六国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六国人心惶惶,苏秦的“合纵”计策刚好为六国指明了出路,举六国之力而伐秦,秦国自然无力招架,但最终一统天下的仍是秦国。

[var1]

当六国忙于合纵时,秦国也在争分夺秒地思考对策,于是便有了“连横”,张仪入秦,献连横之策,秦君接受这一建议,开始拉拢齐楚两国。失去了齐楚的助力,合纵的威力也就大大削弱。紧接着公孙衍为了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巨变,又发起五国相,魏、韩、赵、燕、中山纷纷称王,试图与秦对抗,遗憾的是,这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且更为致命的是,合纵内部并不团结,楚国试图将魏国并入自己的势力,齐国也因中山国的弱小而不愿承认中山国的地位。

[var1]

楚国对魏国的打压直接导致了魏国倒向秦国,而韩国更是摇摆不定,朝秦暮楚令人难以放心。内部联盟的脆弱导致了五国伐秦的失败,东方各国元气大伤,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此后各国虽有再次合纵,比如“齐韩魏合纵攻秦”、“苏秦合纵攻秦”等,但都因内耗损失了实力,再加上天灾人祸,统治阶层腐败,一次次错失了灭亡秦国的机会,直到秦国日渐强盛。

但即便秦国再强,若六国能团结一心,也足以抗秦,但当秦国攻灭韩国时,其余各国却没有任何行动,眼睁睁看着秦国统一的序幕拉开。

[var1]

以韩国自身来说,由于它摇摆不定引起其他诸国的反感,而且韩王甚至为了讨好秦国而对秦俯首称臣,这显然也断了韩国向其他各国求援的退路。除此之外,与韩国相邻的魏国向来倾向于讨好秦国,自然不会为了韩国得罪秦国,有充分理由支援韩国的赵国也因为与秦国多年的战事国力空虚,即使有心相助也无力回天。

除此之外,还有秦国的外交策略也不得不提:远交近攻。意思是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秦国一方面拿出重金拉拢与之相距甚远的齐楚等国,另一方面加紧攻灭与之临近的韩、魏等国。

就这样,在秦国的层层谋划下,六国一一灭亡,合纵计划彻底破产,秦国经历几代君王的励精图治,统一中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莽币政改革:扰乱经济秩序,引发“经济危机”,短命的新朝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王莽及“托古改制”西汉后期,元、成、哀、平四帝时,在汉武帝时被压制的豪强重新被统治者认可,再次获得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因此豪强们大量兼并土地、买卖人口,造成了西汉晚期社会大量的人口失去土地沦为流民,而流民又被豪强强占沦为奴隶。汉成帝甚至直接参与到土地买卖之中。上行下效,外戚、官僚、宦官纷纷与豪强

  • 秦国逐个灭掉五国,只剩下齐国的时候,齐国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是怎么打败齐国的,齐国是寡人的齐国,秦国公主从齐国回来诉说齐国繁华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赢得一方自然得意至极稳坐高位,但失败者往往处于一种战战兢兢的状态,这其中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事件恐怕是清朝时九子夺嫡的场景。当时四王爷继位成为雍正帝后,对其他的兄弟可谓是赶尽杀绝。也许是最狠不过帝王心,但道理上来说这是必须的一步。因为既然夺嫡的情况如此激烈,兄弟情义自然不顾了,留有后

  • 王莽真是穿越者吗?若不是,为何他的头颅被历代皇帝收藏近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王莽最大的污点就在于“篡位”,公元9年1月15日,54岁的王莽通过皇太子孺子婴禅位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即新始帝,开了我国史上通过禅让作皇帝的先河,也是除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外,另开篡夺之例。篡位一事是封建王朝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事情,正如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朱棣夺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即便他在位期

  • 秦国名将王翦打仗有个习惯,秦始皇都觉得肉疼,但还不能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却有一点习惯,让始皇帝肉疼不已。[var1]少从始皇,早露头角王翦的生卒年龄皆不可考,《史记》上只记载了他是频阳东乡人(今属于陕西)。但我们可以透过一件记载在《史记》里的故事稍稍地推测出王翦的年龄,就在秦国准备出兵灭楚之前的军事会议上,秦始皇问麾下的将领各自需要多少兵力,这时少壮派将领李信说我只需要

  • 王莽的头颅,被历代皇帝当成宝贝,珍藏了272年,它有何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古时候流传至今的珍宝不计其数,而其中的每件珍宝都代表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但同样有众多珍宝直到今天依旧流落在外,在国外博物馆当中展览。而在我国古时候,有部分奇怪的珍宝令人无法理解,就如同王莽的头颅一般,一直珍藏到了公元的272年,历代东汉的帝王都将它作为宝贝珍藏

  • 秦国有一个习俗,为其他国家所不齿,为何连商鞅变法都改不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国图一、习俗产生的原因。这一习俗产生的原因,就与秦的由来有关了,秦自前898年,善于养马的嬴非子在甘肃清水一带立国,立国号为"秦"。立国以后,就同周边的西戎狄人部族争斗不休,秦统一天下以前,这种斗争或大或小,或间歇或连续,或如火如荼,或死灰复燃,基本上就没停止过。双方打了数百年之久,既

  • 王莽建立新朝后,当了15年的皇帝,这15年里,他都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王莽出身于西汉外戚世家——魏郡王氏,其父为西汉新显王王曼,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孝元皇后)是他的姑姑。可以说,王氏家族在西汉时期是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其家族中被封侯的就有9人,担任大司马的也有5人之多,至于将军、列侯和其余官职等人,更是数不胜数了。然而也正因如此,族中很多人的生活日益奢侈,整日沉迷于声

  • 秦国法制很严格,嫪毐却能够封侯,其实并非是赵姬的宠爱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嫪毐简介,秦国的嫪毐封的什么官,嫪毐为啥被封侯

    可是在这样严厉的制度下,还是出现了一个例外,这个人就是嫪毐,根据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来看,嫪毐并没有立下什么军功,可为何他最后却被封为长信侯呢?难道仅仅就是因为赵姬对他的喜爱这么简单?[var1]嬴政为何一直没有反对嫪毐和赵姬的关系在分析整个问题前,我们先来搞清楚一件事情,想必很多人在研究嫪毐与赵姬之间

  • 武力值爆表的李广,跟卫青霍去病相比,差在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世人的目光是雪亮的,明朝的评论家黄淳耀就曾说,“太史公以孤愤之故,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蠢钝如刘安,也知卫青霍去病,不知李广。那么,同样是汉朝的将领,李广差在哪里了呢?一、作战能力很弱1.军事素质差一截李广的性格果断勇猛,无人能敌,但是在领兵作战时,总会出现种种的“意外”。比如,行

  • 秦国人的关中四隘,除了函谷关,还有哪一个能够突进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代有很多隘口,作为列国防御的重要区域,向来为诸侯们所重视,举凡重大战役往往即出现在关隘附近,列国攻出关隘即可征战千里或是逐鹿中原,退守关隘即可固守城池永保江山,所以列国们对关隘之经营皆费数十年之功,横跨几代国君,方可有所成效。秦国的核心腹地在于关中地区,而在关中边境即是有所谓的关中四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