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莽建立新朝后,做了15年皇帝,15年他做了什么竟导致身首异处?

王莽建立新朝后,做了15年皇帝,15年他做了什么竟导致身首异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691 更新时间:2024/1/20 17:57:57

这是白居易评价王莽的诗,太多野史给王莽冠了许多污蔑称号,让后人对这个皇帝没多少好感。单从品行上,历代皇帝比他做的好的真心不多。

王莽,夹在西汉和东汉之间新朝皇帝,可以说命运多舛。父兄早逝,孤儿寡母在庞大的家族中地位寒酸,虽说有个姑姑做了太后,可她侄子很多啊,不过王莽在他所有侄子里确实另类,别的侄子骄奢淫逸,而王莽节俭、清廉,安贫乐道,操守言行获得朝野上下一致褒奖。因为照顾伯父大司马王凤尽心尽力,被举荐给太后,从此仕途扶摇直上,成为外戚王家第五位大司马。

可好景不长,成帝纵欲过度而亡,朝廷迎立汉哀帝继位,哀帝也有他的外戚家族,王莽无奈辞去职位选择蛰伏。可哀帝也是短命的主,历史又把机会给了王莽,他和姑姑联合重回朝廷,执掌大权。

下一任皇帝平帝还没等到亲政就一命呜呼了,很多人认为是王莽毒死的。

后来随着权欲膨胀,干脆废掉孺子婴做了皇帝。

客观说,王莽是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登基15年里,王莽着力推行新政,可是新政过于理想化,开历史倒车,遭到了豪门大族的反对,老百姓未受其利,反受其害。

各地起义此起彼伏,王莽又急着镇压,而将领不给力,结果昆阳一战新朝王莽的百万雄师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大新元气大伤,自己也是死于非命,新朝灭亡。

他的新政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方面。值得一提的有这么几项,首先是王田制和奴婢政策。

一、王田制

“王田制”的核心是变地主的土地私有制为封建的土地国有制,主要有三点:一是凡家中人口男丁不满八人而占有田亩超过一井即九百亩的,要把多余的田亩分给亲属和乡邻,二是无田的农民按一夫一妇百亩授田。若有无视法律惑乱民众的,违者严惩不贷,流放到四方极远的穷荒僻壤去。

平心而论,王莽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土地、奴隶制度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实际的,提出的政策也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但不容置疑的是,到了汉朝,奴隶制社会的土地私有制早就让位于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西汉土地私有制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土地所有权是通过土地买卖而实现的,这是一种经济规律,是任何人为的力量都无法从根本上遏制的,说白了这个政策就是复古,逆历史潮流。这也就是王田制何以很快遭遇失败的原因。

所以王莽禁止土地买卖遭到了各个阶层的强烈反对,更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二、奴婢政策

王莽实施奴婢政策的目的是阻止劳动者主要是农民的进一步奴婢化,以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从而有效保证赋役。但这并不是彻底解放奴婢,而是承认剥削奴婢的合法性。既然土地兼并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那么就无法阻止失去土地的破产农民沦为奴婢。

奴婢制度公布以后,贵族官僚豪强地主富商大贾必须按照法令来调整奴婢拥有的数量,多余的卖出,不够的买进,客观上更加刺激了奴婢市场的买卖。导致的结果是,奴婢拥有者因为这一政策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而对王莽怀恨在心,而奴婢们因为这一政策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境遇对王莽也心生怨恨。

再说说五均六管政策。

“五均”即政府对工商业经营进行管理,控制物价,在原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五个主要城市执行,称为“五均市”,设置“五均官”。

“六管”,是指对盐、铁、酒、铜冶钱布、名山大泽、五均赊贷等在内的六个方面的管制。这些都是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又是容易被豪强富商们垄断用作盘剥工具的,所以,统一由国家管理,目的是抑制豪强们过分地盘剥,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出现了问题。

首先,被王莽任用的五均六管的官员多是大工商主,这些人的发家史大多离不开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贱买贵卖和放高利贷,如今成了朝廷命官,更可以名正言顺地巧取豪夺,中饱私囊。在他们手里,五均六管成了相互勾结、鱼肉百姓的尚方宝剑,人民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其次,六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遭到了全社会的反对。

如规定几乎所有的生产活动都要求主动申报收入,不报或报而不实企图偷税漏税的,没收劳动所得,本人为官府服劳役一年。因为制度的琐碎、不合理和可操作性差,弊端日渐暴露,到后来,触犯的人越来越多,惩处也越来越严,几乎遭到了全社会的反对。老百姓举手投足都会触犯法令,无法种田织布,正常生活被打乱,终致“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起为盗贼”。

再次,币制改革成效甚微。

这可以说是最混乱最荒唐的一种。从居摄二年(7)到地皇四年(23)的十多年时间里,王莽曾四次下诏改革币制,五次下诏禁止民间私铸货币。

王莽一味依靠严酷的法令强制推行,政策朝令夕改,如此反复造成巨大浪费。

改革事事不顺,家事也是让王莽痛不欲生。晚年的王莽,四个嫡生的儿子全死了,他担心自己没有子女无法生活下去,于是把二十四年前贬到封国时与宠爱侍女所生的二儿二女全都从新都国招来,都封了官职,也算安慰了自己的良心。

后来,王莽眼见新政推行不力,于是宣布暂停新政,有关井田制、不准买卖奴婢和征收山林湖沼税赋等六管制度的禁令一概取消,自从即位以来凡是给老百姓带来不便的诏令也都全部收回,让风俗大夫分途巡视天下,向老百姓宣布大新的最新意旨,全部各归其位,安居乐业!

可王莽这次又错了,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哪里是取消了新政就可挽回的?

各地起义不断,而要命的是刘氏子孙夹杂其中,他们明显是冲着大新的王位来的。其中平林、新市、下江三路人马居然拥立刘圣公为皇帝,改年号为“更始”元年,还像模像样地任命了各级官吏,摆明了和王莽对着干。

而昆阳血战,牛气吞天的王邑刘秀打得找不着北,百万雄师几乎全军覆没,动摇了新朝根本。

关中地区的老百姓趁机也举了义旗,在天子脚下闹起事来。全国各地流传着一首民谣:“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面对社会动荡,王莽也是无力回天,后来他本人也被起义军士兵杜吴所杀,并且校尉公宾还砍了他的头颅悬于宛市之中,数十个军士争相杀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尸体。

这就是中国社会“成王败寇”的简单逻辑,我们很难认可一个失败了的英雄。

尽管王莽时代的耕田根本不够全国人分,尽管“井田制社会”只是一个空想的乌托邦,尽管他脚步向前却眼睛向后,但他毕竟诊断出了社会的疾病,也毕竟尝试操作了一次轰轰烈烈的改革。

发生在王莽身上的过往,是一个悲剧,一个关于个人的悲剧,一个关乎时代的悲剧,否则,历史就会过于浅薄。

王莽口中的礼仪道德,也并不只是虚伪。他为了一个奴婢,可以处死自己的儿子;他为了遵从姑母的命令,可以轻易从大司马位置上主动退出……

这一切事实,绝非“虚伪”二字所能完美解释的。同样,他的亡国,和历朝历代我们司空见惯的帝王荒淫无道比起来,要深刻得多,也更凝重。

不知你们认识这个新朝皇帝?欢迎交流,喜欢文章多多转发。

更多文章

  • 秦国攻打韩国时,为何同盟的其他五国不去救援?只因有此人这一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var1]公孙衍曾游说天下各国,试图联合六国之力而灭秦。战国末期,秦

  • 王莽币政改革:扰乱经济秩序,引发“经济危机”,短命的新朝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王莽及“托古改制”西汉后期,元、成、哀、平四帝时,在汉武帝时被压制的豪强重新被统治者认可,再次获得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因此豪强们大量兼并土地、买卖人口,造成了西汉晚期社会大量的人口失去土地沦为流民,而流民又被豪强强占沦为奴隶。汉成帝甚至直接参与到土地买卖之中。上行下效,外戚、官僚、宦官纷纷与豪强

  • 秦国逐个灭掉五国,只剩下齐国的时候,齐国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是怎么打败齐国的,齐国是寡人的齐国,秦国公主从齐国回来诉说齐国繁华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赢得一方自然得意至极稳坐高位,但失败者往往处于一种战战兢兢的状态,这其中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事件恐怕是清朝时九子夺嫡的场景。当时四王爷继位成为雍正帝后,对其他的兄弟可谓是赶尽杀绝。也许是最狠不过帝王心,但道理上来说这是必须的一步。因为既然夺嫡的情况如此激烈,兄弟情义自然不顾了,留有后

  • 王莽真是穿越者吗?若不是,为何他的头颅被历代皇帝收藏近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王莽最大的污点就在于“篡位”,公元9年1月15日,54岁的王莽通过皇太子孺子婴禅位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即新始帝,开了我国史上通过禅让作皇帝的先河,也是除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外,另开篡夺之例。篡位一事是封建王朝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事情,正如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朱棣夺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即便他在位期

  • 秦国名将王翦打仗有个习惯,秦始皇都觉得肉疼,但还不能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却有一点习惯,让始皇帝肉疼不已。[var1]少从始皇,早露头角王翦的生卒年龄皆不可考,《史记》上只记载了他是频阳东乡人(今属于陕西)。但我们可以透过一件记载在《史记》里的故事稍稍地推测出王翦的年龄,就在秦国准备出兵灭楚之前的军事会议上,秦始皇问麾下的将领各自需要多少兵力,这时少壮派将领李信说我只需要

  • 王莽的头颅,被历代皇帝当成宝贝,珍藏了272年,它有何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古时候流传至今的珍宝不计其数,而其中的每件珍宝都代表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但同样有众多珍宝直到今天依旧流落在外,在国外博物馆当中展览。而在我国古时候,有部分奇怪的珍宝令人无法理解,就如同王莽的头颅一般,一直珍藏到了公元的272年,历代东汉的帝王都将它作为宝贝珍藏

  • 秦国有一个习俗,为其他国家所不齿,为何连商鞅变法都改不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国图一、习俗产生的原因。这一习俗产生的原因,就与秦的由来有关了,秦自前898年,善于养马的嬴非子在甘肃清水一带立国,立国号为"秦"。立国以后,就同周边的西戎狄人部族争斗不休,秦统一天下以前,这种斗争或大或小,或间歇或连续,或如火如荼,或死灰复燃,基本上就没停止过。双方打了数百年之久,既

  • 王莽建立新朝后,当了15年的皇帝,这15年里,他都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王莽出身于西汉外戚世家——魏郡王氏,其父为西汉新显王王曼,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孝元皇后)是他的姑姑。可以说,王氏家族在西汉时期是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其家族中被封侯的就有9人,担任大司马的也有5人之多,至于将军、列侯和其余官职等人,更是数不胜数了。然而也正因如此,族中很多人的生活日益奢侈,整日沉迷于声

  • 秦国法制很严格,嫪毐却能够封侯,其实并非是赵姬的宠爱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嫪毐简介,秦国的嫪毐封的什么官,嫪毐为啥被封侯

    可是在这样严厉的制度下,还是出现了一个例外,这个人就是嫪毐,根据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来看,嫪毐并没有立下什么军功,可为何他最后却被封为长信侯呢?难道仅仅就是因为赵姬对他的喜爱这么简单?[var1]嬴政为何一直没有反对嫪毐和赵姬的关系在分析整个问题前,我们先来搞清楚一件事情,想必很多人在研究嫪毐与赵姬之间

  • 武力值爆表的李广,跟卫青霍去病相比,差在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世人的目光是雪亮的,明朝的评论家黄淳耀就曾说,“太史公以孤愤之故,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蠢钝如刘安,也知卫青霍去病,不知李广。那么,同样是汉朝的将领,李广差在哪里了呢?一、作战能力很弱1.军事素质差一截李广的性格果断勇猛,无人能敌,但是在领兵作战时,总会出现种种的“意外”。比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