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时曾出现一个可比肩孔子的大儒,可惜德行有亏,不被世人所喜

隋朝时曾出现一个可比肩孔子的大儒,可惜德行有亏,不被世人所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46 更新时间:2024/1/16 22:55:40

《隋书·卷七十五·儒林》中曾对某位大儒有这么一段评语:

道冠缙绅,数穷天象,既精且博,洞幽究微,铭深致远,源流不测,数百年来,斯人而已。

这段评语相当不得了,说这个人的学问不但高,而且很难找到他的学问的源头和出处,这样的学者在最近几百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位。

《隋书》的主编是贞观名臣魏征,这个人很直,让他去吹捧某个人很不容易,他的吹捧一般来说都是真的。

显然,在隋朝时确实出现了一位学究天人,单凭学问几乎无人可比的大儒者。

这个人叫刘焯,他出生于南北朝时期,在隋朝建立前就以儒学造诣深厚而闻名于世。

刘焯和当时的另一位大儒刘炫并称“二刘”,不过,从《隋书》的评语来看,刘焯在学问上要略高一筹。

隋朝建立后,刘焯也当过官,但他的仕途不怎么顺畅,被罢过职,还曾被发配充军,最后在朝廷上的官职也不高。

这说明,刘焯学问上的水平虽然很厉害,可做官的本事却差强人意。

[var1]

当然,他是大儒,不一定要靠官职俸禄吃饭,靠学问也能混得不错,还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宝贵的学问、科学知识及经验。

刘焯在天文学上做出过不小的贡献,他有一个主要标签就是天文学家。

刘焯编纂有《皇极历》,在历法中首次考虑太阳视差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用三次差内插法来计算日月视差运动速度,推算出五星位置和日、月食的起运时刻,这是中国历法史上的重大突破。

刘焯力主实测地球子午线,较为精确地计算出岁差,这些科学数据不但被后世朝代沿用,还为相关学科打下了基础。

另外,他还著有《稽极》《历书》《五经述议》等书,但其中很多内容已经遗失。

[var1]

至于让他闻名遐迩的儒学水平,在当时没人能比得过他,《隋书·卷七十五·刘焯传》中就记载:

与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国子祭酒苏威、国子祭酒元善、博士萧该、何妥、太学博士房晖远、崔宗德、晋王文学崔赜等于国子共论古今滞义前贤所不通者。每升座,论难锋起,皆不能屈,杨素等莫不服其精博。

上述记载是说包括宰相杨素在内的一大堆当时最知名、学问最高的大学者跟他争论儒学经义上的解释和错误,没有一个人能谈得赢刘焯。

他以学问闻名,也以学问遭殃,因为学问比别人高,还因此被嫉妒者造谣罢官,“与(刘)炫二人论义,深挫诸儒,咸怀妒恨,遂为飞章所谤,除名为民。”

“深挫诸儒”就是说除了刘炫还能跟他争论个有来有往外,其余的当世大儒在他面前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每次都说得别人毫无面子,当然会被嫉妒。

刘焯教授学生的水平也高,后来在唐朝成为儒学大师、写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的孔颖达就是他教出来的学生。

[var1]

孔颖达是孔子的直系后人,在唐朝时受封曲阜县公,也就是孔家的族长,他都要拜刘焯为师来学孔子传下来的儒学,刘焯的学问有多厉害可想而知。

所以《隋书》中还评价刘焯:“论者以为数百年已来,博学通儒,无能出其右者。”

两次数百年仅此一人的评价足以说明刘焯在儒学上的造诣,在当时几乎可比肩孔子。

如果他德行稍微好些的话,以他的学问水平来看,也许会在隋唐时期就出现又一个“圣人”,不说真比肩孔子吧,至少也能跟后来的朱熹一个待遇。

但可惜的是,刘焯小节有亏,根据史书记载,他贪财,而且是非常贪财。

当时,凡是上门到刘家求学的,都要给刘焯钱,不给就不教,给钱多的就多教些,给钱少的就少教些。

这个行为放到现代世界毫无问题,不就是知识付费,知识变现嘛,现在的专家们好多都写书挣钱,开课挣钱,是一样的道理。

但这个行为放在古代就很被人看不起,刘焯是大儒啊,怎么能喜欢那些阿堵物?

所以,刘焯的名声在当时其实很差,那些被他在学问上比下去的大儒们也有理由鄙视他,并用各种宣传手段抹黑他。

也因此,这么个“数百年来无出其右”的大儒死后,隋朝官方连个谥号都没给他。

[var1]

从刘焯的生平经历和史书评价看,就儒学来说,他就是当世独一份,本来应该在后世有较高知名度。

偏偏他有那么个贪财的缺点,让他无法做到德高望重,没多少人愿意宣传他,后来的历史地位也就不高,甚至还不如他的学生孔颖达,相当可惜。

更多文章

  • 关羽绝北道,马超战潼关,两次出现的那位“侠客”,在建安十四年被关羽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马超潼关大战,血战潼关,正史中的关羽打过几次胜仗

    为了拿下江陵,刘备想出了一个主意,派张飞带着一千人协助周瑜,让周瑜派两千人协助自己,制造了军队大规模调动的态势,然后把阻击任务交给了关羽:“刘备与周瑜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绝北道”不是一个地名,也不是一次战役名称,那就是关羽的一项军事任务:挖路拆桥烧船设障碍,不让曹操从江陵北方派兵救援曹

  • 除项羽外刘邦最敬佩的对手,两度恢复故国,500壮士甘愿为他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从沛县起兵到建立汉帝国,刘邦用了7年时间,击败了一系列实力强劲的对手,其中最值得他敬畏、敬佩的,莫过于西楚霸王项羽。不过,除项羽外,刘邦还对另一位对手很是敬佩,对于他的死甚是惋惜,而后世的司马迁、诸葛亮、苏轼等大人物也对其推崇有加。这位让刘邦等人折服的豪杰,便是齐王田横。田横,生年不详,是战国末期齐

  • 创意海报|来看看秦始皇西巡“打卡”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文献记载,秦始皇在东巡之前,曾在统一全国次年进行过一次西巡,所到区域为秦的北地郡(今平凉、庆阳地区)与陇西郡(今天水、陇南、定西地区),礼县亦在巡视范围。2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四角坪遗址考古的重要成果。四角坪遗址建筑群层级分明、秩序井然,

  • 霸州这条“忠勇街”,竟与韩信有段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真实的韩信故里介绍,霸州东关有几个街,韩信街

    在河北廊坊信安镇东北、津保公路北侧,有一条名为“忠勇街”的村庄。截至2022年,全村有耕地2034亩,共有350户、1362人,别看村庄不大,附近的名胜古迹还真不少,除了著名的龙泉禅寺外,还有荣高棠纪念馆、中国自行车博物馆、牤牛河历史文化公园等。实际上,早在秦汉之交时,忠勇街便已名垂青史,“韩信飞书

  • 楚国称王之后分为三代,就是禹和商帝姬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姬昌家谱,姬昌拉车八百步完整版,姬昌自立为王

    别的我不知道,[var1]看问题不严谨就像“西伯昌”不是周朝国姓啊为什么知乎都是这种伸手党现在从西周到春秋还能算国姓...这都什么时代了...一个儿子承继王位和共工伯启等人的后代轮流传承王位都是西周国姓了我就按西周算西周国姓当然没必要是国姓但是甲戌日甲申时和次年甲戌日甲申时是一个时间段[var1]西

  • 领导都在用刘邦的用人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总结的用人之道,刘邦识人术和用人术,刘邦用人管理哲学

    刘邦征讨天下的过程中,得力的部下中文有萧何、张良,武有韩信、彭越、黥布等等。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天才人物纷纷投奔到刘邦的队伍中,甘愿接受他的指挥和领导呢?刘邦的用人之道有五点:一是一双好眼睛,二是一对好耳朵,三是一副好头脑,四是一支好队伍,五是一个好心态。一、一双好眼睛识人靠眼睛。刘邦重用韩信,要知

  • 「齐僖公12」一次鲁国主持的犒赏大会,居然断送了齐郑鲁三国同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我们讲文姜的故事,由于时间跨度大,已经把齐僖公给写死了,甚至把齐襄公都写死了,但齐僖公的故事我们还是要继续下去的。齐僖公对齐国最重要的历史功绩之一便是主动与郑国同盟,并加强与鲁国的关系。对郑国,齐僖公表现出了服从、跟从,这是一个合格的第二把手对第一把手的政治成熟的表现。而对于鲁国,号称春

  • 刘备为何不顾反对,执意发动夷陵之战?他的底气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为何要发动夷陵之战,刘备夷陵之战赢了会怎样,三国演义刘备兵败夷陵

    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为何不顾反对,执意发动夷陵之战?他的底气是什么?一具体来说,公元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这让蜀汉损失惨重。公元220年,孟达背叛蜀汉,归降了曹魏,并夺取了原本属于蜀汉的上庸等郡。到了这个时候,蜀汉只剩下益州这一州之地了,也即从高峰跌入到了谷底。但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刘备拥有战

  • 战略失误,三年夺冠压垮首钢最后一根稻草,《战国策;秦策》联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首钢夺冠回顾,战国策秦策全文译文,战国策秦策五原文及翻译

    公元前270年野心勃勃的秦昭王准备兴兵伐齐,要想一统天下,就得先啃下这当前最强对手,如灭得齐国,其它何足难也!但此时却有一谋士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这留名千古著名之策:齐国势力强大,逊色秦国无多,中间又有韩、魏二国之隔,此时此境伐齐以少难于胜多,若倾全力胜之也难占有齐地,不如先攻韩魏逐步推进。雄才

  • 曹操的驭人之术,每个领导都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从文学的角度看,《三国演义》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成功塑造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如仁义双全的刘备、老谋深算的曹操等等。然而,它又是一本值得每个老板好好读的书,里面包含了无数商业思维,可以说是一部领导者的史诗。若是研究透了这些人,吸收他们的能量,做领导一点都不难。魏武帝曹操无疑是领导者中的佼佼者,不管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