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霸占了李元吉王妃,为何放过了李建成之妻?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霸占了李元吉王妃,为何放过了李建成之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939 更新时间:2024/3/11 19:21:31

李世民已经将自己的敌人杀死了,剩下要做的,就是征服他们的女人。

李元吉死时,虚岁才24岁,他的王妃杨氏,年龄同样不大,正值芳华妙龄。而太子妃郑氏,比李世民小一岁,虽然已经27岁,却也是风韵犹存。

两人在年龄上,对于李世民而言,都不是问题。

而且,两人都是容貌出众的大美人。

太子妃郑氏的容貌如“明月皎星河之夕”、“和风泛桃李之蹊”一般让人心旷神怡。

齐王妃杨氏,是更加的美艳,生的是“玉貌雪肤,眉目如画……通体雪艳……瘦不露骨,丰不垂腴。”

自古英雄爱美人,李世民面对两位佳人,荷尔蒙必然大爆发,蠢蠢欲动,征服欲十足。

而齐王妃杨氏和太子妃郑氏也都同样出身名门。

齐王妃杨氏是隋朝皇室的族亲,是隋炀帝杨广的堂侄孙女。

太子妃郑氏则出自唐朝四大门阀之一的荥阳郑氏。

从政治上而言,纳两人入后宫,对李世民笼络名门望族都有帮助。

那为什么最终只有齐王妃杨氏被纳入了李世民后宫,而太子妃郑氏却被李世民放过了呢?

这可以从与两人相关的墓志铭中得到答案。

《归仁县主墓志铭》记载:“杨妃以亡姚之重,抚幼中闱;某姬以生我之亲,从萦内合。”

归仁县主是李元吉的庶女,其生母即墓志铭中所说的“某姬”。齐王妃杨氏是其嫡母。杨氏之所以迎合了李世民,是因为她要以“亡姚之重,抚幼中闱”,将已经失去父亲的女儿们抚养成人。

杨氏迎合了李世民,并得到了李世民的宠爱。甚至,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还要将杨氏立为皇后。还是因为遭到魏征的强烈反对,李世民不得不作罢。杨氏得到了李世民的宠爱,那么李元吉的女儿们,在宫中的待遇肯定会好很多。

不过,杨氏由此也担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在遭到魏征的反对之后,心理压力更大,很快就病逝了。齐王妃也是一个可怜的女子,在李世民那里,最后连个名分都没得到。

而在《大唐故隐太子妃郑氏墓志铭》中记载:“巢倾穴毁,重承胎卵之仁……昔有陶婴,恤孤资于纺绩;缅惟梁寡,励节在于衡泌。”

墓志铭中的这句“巢倾穴毁,重承胎卵之仁”,很可能是在李建成死时,太子妃郑氏已经怀有身孕。

郑氏再美,毕竟跟李世民没有感情,甚至还有仇恨。李世民已经有了齐王妃杨氏,再加上后宫的那么多佳丽,他为了安抚人心,自然不会再去为难郑氏,平白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而墓志铭中提到的陶婴和梁寡,则是历史上两个有名的不愿改嫁的寡妇。

陶婴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名女子,年轻时丧夫。她以纺织为生,抚养幼孤。很快,她的名声就传扬了开来。人们都觉得这个女子德行很好,纷纷来买她的布匹。其中一些,就向她求婚。结果,陶婴做《黄鹄之歌》明志,坚决不再嫁。人们也就不敢再提婚配之事了。

而另外一个梁寡更厉害,她是梁国的一个名叫高行的小寡妇,容貌、品行俱佳。她的丈夫同样早死,年纪轻轻就守寡了。很多梁人慕名而来,都想娶她,全被拒绝了。梁王听说了,也派人带着聘礼求娶。梁寡为了拒绝梁王,直接拿刀割了自己的鼻子,毁了容貌,说她誓死也要为夫守节,抚养先夫遗孤。

感觉吧,有点太执拗了,如果遇到了曹操那样的,嫁了多好。孟德可是待继子们很好的。看何进孙子何宴,秦宜禄的儿子秦朗,不都在曹氏的庇护之下,在朝堂之上混得风生水起。嘿嘿,看来曹丞相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做后爹做得好。

闲话少扯,我们重新说回太子妃郑氏。

郑氏,就颇有陶婴、梁寡之风。而李世民也并非暴虐之君,他见郑氏不愿意,也就没有强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世民渐渐没有了当初胜利时的喜悦和满满的征服欲,也就渐渐淡忘了郑氏。

郑氏从此居于别宫,专心抚养李建成留下的五个女儿。郑氏有个特点,就是信佛。她在住在别馆,清心寡欲,毫不贪恋荣华富贵,生活也很平淡。心静了,身体自然也会健康,郑氏最后活到78岁的高龄。

人生在世,不管如何选择,只要没有故意去伤害其他人,也都无可厚非。李世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杨氏和郑氏也都同样做出了选择,而每个人的人生也正因为这些不同的选择,才有了各自的精彩。三人的境遇,不由让人感慨,不管结局如何,只要去做想做的事情,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元朝的灭亡竟是因为钱太多了,货币大放水成为元朝掘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元朝的统治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撇开各种各样的制度性问题,元朝的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经济崩溃。元顺帝时期的宰相脱脱为后世的经学学者提供了一次完美的大放水把国家玩脱的经典案例。这位宰相可以说是人类历史放水第一人。脱脱并不是一个奸臣,反而是一个特别有能力的忠心耿耿的臣子,正是脱脱的死亡,才在元朝的棺材

  • 明代异闻之王村义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他的女儿出生的却比较晚,在他快三十岁的时候才生下了他这个女儿,因此虽然家里穷,对他这个女儿张云儿却非常重视,为了以后能够嫁给好人家还特意请了外人来教她做一些特别的女红。好在张云儿也是个非常懂事的女儿,她知道家里比较穷,从来不和家里的父母提任何要求,同时在她可以劳动的年纪的时候就已经帮自己的父母做事了

  • 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谁说东晋就没有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这两句话,即使是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都堪称是惊世骇俗的存在,一模一样的直白,一模一样的视法理如无物,反倒是让后人听出来了几分诚挚的味道。说话口气相似本来就是一种难得的奇妙缘分了,可这两位,在历史上相隔了数百年素未谋面的枭雄,就连身平的经历都很相似。一位是

  • 袁崇焕是不是因为反间计,才被崇祯凌迟处死,为何没人来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袁崇焕是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他的主要功绩是建议修筑了宁远城,并且取得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还有那场颇有争议的北京保卫战。袁崇焕被判凌迟处死,袁的旧部之所以不救,是因为袁崇焕在崇祯二年十二月被捕入狱,经过数月的审理之后,在崇祯三年八月,才被判处凌迟处死的,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年了。袁崇焕之前带领入关勤王的

  • 朱元璋饭碗里出了根头发,责问相关官员,官员是如何机智逃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出身于贫苦农家,父母兄弟没几天就死了好几口,只能跑到皇觉寺当和尚混饭吃,后来又游走于淮西一带靠乞讨为生,一天到头能有口吃的不饿死就很不错了。残羹剩饭加点烂菜叶炖的泔水一样的吃食,都能让他终生怀念,即便当了皇帝吃上山珍海味,也要回过头来忆苦思甜,三天两头时不时让御厨做一些剩饭炖菜叶来吃,这就是“

  • 杜牧写给歌妓的诗,千年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杜牧青楼诗,杜牧一生最爱的诗句,杜牧写给亡妻的诗

    《张好好诗》是杜牧唯一传世的诗作遗墨,此作是他时年32岁时写给歌妓的五言长诗,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张好好是一位歌妓,杜牧初见她时,张好好才十三岁,正值青春年华,且能歌善舞,杜牧当时就一见钟情,二人也情投意合,可惜命运捉弄,张好好被杜牧好友沈述师收入房中,纳为

  • 马皇后出殡当天遇大雨,朱元璋大怒,高僧说20字,皇帝转怒为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总有例外,在古时候的皇帝之中,有这样一个皇帝,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是真的非常好,这个皇帝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不仅十分疼爱自己的子女,而且对于姐姐侄子也非常地好,即便是很多人都看不上的糟糠之妻,在朱元璋的眼里也是最好的存在。朱元璋年轻的时候,娶了郭子兴义女马氏为妻,后来成为了皇后,在其去世出殡

  • 唐代婚姻 好聚好散 各不相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要讲的是唐代婚姻好聚好散 各不相欠。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盛唐时期社会政治开明。法律健全经济繁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这一派繁荣景象是唐朝的婚姻制度,也呈现出鲜明特色即开放性和包容性。唐朝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唐朝的最高统治者李氏家族出身陇西贵族胡汉融合,他们既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

  • 朱元璋有26个儿子,最能干的不是明成祖朱棣,更不是建文帝他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膝下有二十六个孩子。帝王家的孩子出生在良好的家庭,接受最尖端的教育,可以说这二十六个孩子人人都是人中龙凤。但是人们很难想到这么多的孩子中,最能干的却是这个不太起眼的皇子——朱植。朱元璋建立新朝初期,国内百废待兴,同时为了驻守大明的国土、管理地方事务,国家急需干将前往大明边疆。可是朱元璋天性多疑

  • 金国被蒙古灭亡时,南宋是否应该出兵援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五年之后,眼见金国难以攻破,窝阔台与拖雷便执行成吉思汗的遗嘱,派使者前去联络南宋,提议夹攻金国。宰相史嵩之将蒙古人的提议上奏朝廷,包括宋理宗在内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复仇的时机到了,只有赵范不乐意,他认为联蒙灭金与当年联金灭辽太像了,恐怕又是取祸之端。然而,宋理宗还是答应了蒙古人的请求,命史嵩之归报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