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起不出,谁与争锋?击魏败楚1600人灭国-大秦第一将司马错

白起不出,谁与争锋?击魏败楚1600人灭国-大秦第一将司马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223 更新时间:2024/1/21 9:21:25

这支部队,是当时地球上战力最强的部队,也是华夏第一支特战部队——铁鹰剑士,领队将军为秦国第一名将司马错。

1,大秦悍将司马错

有人会说,大秦第一将不是白起吗?司马错与白起不同时代,此时的白起只有16岁,还是大头兵(根据家谱推算白起生于前331年),司马错的国尉让于白起前,在秦国军事舞台上一直唱主角。

司马错与白起渊源很深,传说鬼谷子500弟子中张仪、商鞅、白起、司马错、王翦、徐福、吕不韦都是,司马错是白起师兄,最初是纵横家,后改学兵家。

司马错是没有白起光芒四射,白起消灭的六国军队超百万,历史也没有对司马错大加颂扬,但其为秦国立下的汗马功劳却在百姓心中最大,是司马错为白起辉煌奠定了基础。

司马错主要战绩:

前316年秦惠王期灭蜀国、巴国、苴国、充国。

前310年武王元年平定蜀乱,诛杀陈庄。

前301年昭襄王六年,诛杀蜀地作乱的秦公子煇及郎中令27人,平定叛乱。

前295年昭襄王十二年,率秦军下魏国襄城。

前293年昭襄王十四年,宣太后暗示下让国尉于白起。

前291年秦昭襄王十六年,率秦军攻魏,轵地大败魏军,接着摧毁韩军,夺取邓地。

前289年,与大良造白起攻魏,连下垣城、河雍等61城。

前286年昭襄王二十一年,再次率军攻魏,迫史魏国献出安邑求和。

前280年,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率秦军陇西兵团进攻楚国黔中郡(今湖南西部贵州东北),败楚军,迫使楚国割让汉水以北和上庸。这份战绩,比战国四大名将如何?

大秦剑士是在商鞅变法后建立。有人说是白起杰作,这支部队建立时白起才12岁。商鞅变法前,秦军战斗力并不强,前389年阴晋之战,魏国吴起仅用5万魏武卒,骑兵3000,战车100乘就打得倾国而来的50万秦军满地找牙;秦献公与魏国河西战争中又被揍一顿,割地赔款,退回陇西。

2,横空出世,铁鹰剑士

当时列国战斗力最强的几支野战部队:魏国魏武卒、赵国胡刀骑士、齐国击技骑士、燕国辽东铁骑。其中以魏武卒最牛,72战64胜8平,可谓所向无敌,直到孙膑庞涓桂陵之战被重创。

但从严格意义上讲,魏武卒只是精锐野战重装步兵,胡刀骑士、击技骑士等也就和陈庆之白袍军、董卓西凉铁骑、曹操虎豹骑、成吉思汗怯薛军差不多,算不上特种部队,与大秦铁鹰剑士更不能相提并论。

商鞅变法后秦国富民强,为实现争霸野心,必须要有无坚不摧的锋刀。因此,司马错从20万新军中挑出单兵战斗力最强,天赋最高的1万人作为基础,淘汰特训。技能要求,剑术超群,实战以一低十,马战、步战、阵战样样精通,箭法百步穿杨;体能要求,手持青铜予,身背铁胎弓,携三天口粮,疾行100里立即投入战斗,另有攀爬泅渡,个人成绩与20级军功制结合。

第二阶段,难度逐渐加大,又增加了全身甲胄,腰挂阔剑与短剑,负重80斤结阵冲锋战斗,训练强度比如今的特种兵更大。1万精锐,最后只选出1600人,这批兵王上马可斩胡刀骑士,下马团灭魏武卒,堪称人类战斗力天花板。

魏惠王曾表示:“吾有一万武卒,可得天下”。吴起庞涓靠魏武卒打下了相当于魏国三倍国土。

荀子《议兵》却说:“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

铁鹰剑士战力究竟强悍到什么程度?收复河西战斗中秦国仅用2万步兵,1600剑士,全歼魏国3万重骑兵,每个剑士最低斩首25人。

3,灭蜀之战,鹰飞剑门关

川中蜀国与巴国历史悠久,曾参加过周武王伐纣,属于体制内诸侯国。蜀国都城在今天成都。巴国在重庆江北。巴蜀关系紧张,巴国与川北苴国(今广元)是哥们,与周围邓国、申国、楚国关系也不错。

蜀国极其不爽,出兵揍苴国,苴候向巴国求救,两小国合兵一处依然被击败,又向秦国求救。这智商也没谁了,这不引狼入室吗?秦国正愁师出无名。

但在出兵问题上,司马错与张仪起了纷争。张仪认为蜀是蛮荒之地,不值得兴师动众,向惠王建议攻韩,挟天子令诸侯成就霸业。司马错坚决否定:

“攻蜀其地可以广国,其财可以富民缮兵”——《战国策.秦策一》

“巴蜀水道可通楚,得蜀则得楚,得楚则天下并矣”——《华阳国志.蜀志》

历史证明,司马错比师兄张仪眼光高,800年楚国幅员千里,为第一大诸侯国,攻下巴蜀,可广地、富国、强兵,楚国在长江下游,跑不掉。

秦惠王采取司马错建议,命司马错为帅,张仪、都尉墨负责粮草辎重,走褒斜道,越棋盘关,经朝天驿兵进四川。

蜀国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蜀王率大军于剑门、葭萌据险而守,企图利用地形抗秦。

可惜遇到了专业山地部队,面对悬崖峭壁,剑士们蜘蛛人般攀爬而上,居高临下编织箭雨,含铅量8%毒箭在当时根本没救,中者必死。蜀兵魂飞魄散,逃向武阴(今彭山)。10月亡国后蜀王被贬为候,秦军顺手牵羊灭了巴国、苴国、充国,又从楚国夺下大片土地,战争红利让人欣喜。

这位曾经大秦第一将最后哪去了?一直是迷,史书没有记载,最后一次出现是公元前280年白起攻赵、司马错伐楚中,突然蒸发了。史学家推测,司马错伐楚遇到楚国名将庄蹻后兵败而死,庄蹻击败秦军又扫荡了夜郎、弹指、且兰、毋敛、鄨等贵州云南一些小国。

白起接过司马错未完成事业,继续伐楚,灭了楚国。庄蹻班师回国中发现国灭,留在云南建立了滇国。

说起古蜀国,不由让人想起三星堆,三星堆所出土青铜器包括青铜神树、大立人等,测算年代4800年~3300年。国内学者将其归为古蜀国文明,不由让人失笑,那就是说拥有5000年文明的古蜀国让只有2700年历史的秦灭了?

2100年文明差距多大?从西汉到现在, 汉朝军队能打败现在军队吗?三星堆笔者去过两次,青铜器合金配比与金沙文明完全不同,科技含量更高。

作者写过几篇有关三星堆重叠文明,二次元文明文章,推理年代最早青铜器不属于古蜀国与中原文明,与马家窑、陶寺等一样属于外来文明,这批人因瘟疫或者战争离开后,年代较晚带有带有云龙纹夔龙纹青铜器,才属于古蜀国文明,文明不应该怕被颠覆。

不管怎么样,古蜀国被秦国所灭千真万确,而司马错更属于盖代名将,一生南征北战,和白起为秦国一统立下了不世之功。

参考资料:《战国策.秦策》

《史记》《华阳国志.蜀志》

更多文章

  • 甘罗十二岁成为秦国丞相,之后再无史籍记载,与吕不韦有莫大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甘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年丞相,小小的甘罗出身名门,是秦朝左丞相甘茂之孙。有了丞相血脉的甘罗,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政治头脑,加上他过人的智慧,让甘罗在小小年纪的时候就崭露头角。在很早的时候,甘罗就在吕不韦的府内做少庶子,所谓的“少庶子”指的是年轻的家臣,甘罗身为吕不韦的家臣,一直在吕府生活。[var

  • 现在的朝鲜韩国是怎么称呼古代“朝鲜王朝”的,这里面还真有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东亚文化圈中,凡事讲究一个“名正言顺”,尤其是政治伦理方面,更是如此,对于国号、国名、正统等观念尤其看中,于是,这有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比较尴尬的事情,比如:在国名和旧国号重名的情况下,朝鲜怎么称呼朝鲜王朝?什么意思呢?以我们中国为例吧,中国历代都有国号,但是从西周以来,也有“中国”这个说法,它指的概

  • 26岁追杀曹操,29岁追杀刘备,46岁追杀孙权,这位名将是何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时期,在一定层面上,也许算得上是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最精彩纷呈的一段。这个时期里,蜀魏吴三个国家割据对立,英雄豪杰辈出,出了不少名将。但是有这么一位名将,他的身手着实不一般,他不仅不属于三国当中的任何一国,甚至还曾先后追杀过三国,大惊天下。究竟是何方神圣,如史料记载这般,在26岁追杀

  • 芈月传:难怪芈月秦王二人“圆房”,你看魏冉出事,芈姝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芈月传魏冉和芈姝,芈月和芈姝为什么反目,芈月跟芈姝为什么反目

    [var1]秦王最初没有爱上芈月,但是秦王后来却慢慢喜欢上她,尤其是相处时,深深地被芈月吸引住了。不过芈月对秦王的感情还没有建立起来,在魏冉出事时两人却开始“圆房”了。而这其中的原因其实芈姝是明白,不然她当时不会这样说。难怪芈月秦王二人“圆房”,你看魏冉出事时,芈姝说了啥?[var1]芈月和秦王圆房

  • 唯一被追封皇帝的太监:娶貌美娇妻,孙子称霸三国,其名你我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美人如画太监妻子结局,最英俊的太监照片,太监皇帝

    文|史说百家编辑|史说百家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千百年来的封建社会因为皇权而产生了太监这样一个特有的群体,他们是封建王朝专门为皇室服务的人群,虽然大部分都被称为“奴才”,但是也不乏位高权重的宦官。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宦官,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一些奸佞之人,历史上不少手握重权的太监都不是好人,秦朝的赵高、明朝的

  • 别拦我,这回我一定要在《三国志•战略版》里救出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这种论调之所以有一定的市场,那是因为关羽在蜀汉集团确实是一种很微妙的存在。严格来说,关羽已经是一个依附于蜀汉集团的独立军阀,在蜀汉集团内拥有比较超然的地位。比如刘备在夺取汉中后,论功行赏,将斩杀曹魏大将夏侯渊的黄忠封侯拜将,然而关羽却直言“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来抗议刘备的这种封赏。后经刘备派人劝

  • 灭蜀吞魏,西晋十分顺利,为何15年时间不敢打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晋灭吴全过程,西晋为什么会灭东吴,西晋灭吴兵力对比

    [var1] 一、西晋灭魏蜀。 公元262年,当时的蜀汉大将军姜维看到黄皓把持蜀汉朝政,对国家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于是上奏当时的后主有意杀掉他。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后者却拒绝了姜维的建议,因此将为担心引祸上身,便前往沓中避祸。蜀汉朝政如此大的波动,自然也逃不过当时曹魏帝国的掌权者司马昭的眼睛,所

  • 汉文帝霸陵发现了!却为何不在祖陵?为母亲,为国家,为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大明王朝里面,海瑞就曾经和嘉靖皇帝讨论过历史上的最佳帝王,海瑞最终给出来的答案是,只有一个人能够称得上是圣君,这个人就是汉文帝。事实上,虽然汉文帝没有秦皇汉武那么出名,但是,这位皇帝的仁德以及对老百姓的优待,在历史上也是出了名的。尤其是他所开创的文景之治,堪称是历史上最扎实的盛世。不过这位皇帝最终

  •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没办法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历史上,曾经先后出现了很多的名将,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有的成为了大英雄,有的惨死于斗争之中,甚至有的因为冤屈而被杀,没能绽放更大的光彩。应该说在这些名将之中,最悲惨的就是那些被冤杀的人,因为他们的光芒还没有来得及绽放,就被自己人给杀掉,实在让人可惜可悲。而在这些悲剧之中,有一个人的

  • 诸葛亮一生最大失误:饶了一个该杀的小人,杀了一个忠诚的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临死嘴里含7粒米,诸葛亮出山舞蹈,诸葛亮是什么生肖

    自古以来,就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戏谑说法,以此来形容诸葛亮的智慧。可以说,诸葛亮在世人眼中已经是聪慧的代名词了。但是,老话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即便是算无遗策的诸葛亮也并非例外。诸葛亮临死前竟然做了这样一个错误的决定,导致了小人上位,良将被诛杀,这两个人便是杨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