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明三案的具体情况是什么?详解南明三案

南明三案的具体情况是什么?详解南明三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30 更新时间:2024/2/13 10:16:45

南明三案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清兵入关占领北京后,明福王朱由崧(崇祯皇帝的从兄弟)于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在南京即皇帝位,新朝刚建立不久,就接连出现了三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妖僧”案

清顺治元年十二月,朱由崧得报,有一个自称定王的和尚,要求官府前去迎接。朱由崧立即派人去捉。捉来后,这个和尚说自已是定王(太子朱慈烺的胞弟),逃难中出家为僧,法名为大悲。他觉得潞王(朱由崧的堂叔)贤明,应当做皇帝。他来求见官府的目的,就是要求朱由崧下台让贤。

清兵入关后,太子弟兄的下落不明。这对刚刚称帝的朱由崧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早在同年七月,当民间盛传太子南来之际,他就对太子弟兄颁赐谥号,制造他们已经死亡的舆论。所以,刚获知民间来了亲王,不加调查就下令逮捕。当和尚说出自己是定王,且要求皇帝让位之后,事态变得更加严重,于是,朱由崧传旨,把和尚送交刑部,严加拷讯。

刑部在审讯过程中,和尚大悲的真实身份还没有弄清,奸党阮大铖(兵部侍郎)、张孙振(御史)等就企图把正直大臣史可法等人牵连进去,一网打尽。他们编造“十八罗汉”、“七十二菩萨”等名单,准备塞入大悲袖中,把史可法等罗织成“妖僧”一党。后因马士英不愿牵涉过广,此一诬陷阴谋才没得逞。

经过多次刑讯,官方宣布,和尚大悲乃是原齐王后裔,冒充定王,决定处以极刑。

历史资料对此说法不一,难以辨别。有的历史资料上说,当时大悲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据《明史·诸王传五》有关资料推算,定王本年还是个13岁的少年儿童,所以可肯定和尚确是冒充定王。

“伪太子”案

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家仆穆虎,从北方南下投奔主人。途中遇到一个少年相约同行。当晚脱衣就寝,此人露出了绣龙内衣。穆虎非常惊诧,追问究竟,少年说自己是个逃难王子。过不几天,彼此相处渐熟,他又说自己是太子,并对高梦箕谈到农民军入京后的情况,还讲述了不少宫廷旧事。

高梦箕原想把这件事上奏朝廷,但考虑到作为帝位合法继承人的太子入朝,吉凶难料,所以把他送到杭州,和侄儿高成同住。

在杭州,此人自命不凡,喝多了酒就狂言呼叫。高成惧怕出事,写信密报叔父。高梦箕同样怕惹祸,最后只得如实上奏。朱由崧得报后,立即派内监冯进朝赶到浙江,将“太子”押回。

对“太子”先后进行了四次讯问。据载,初审那天,在如临大敌的森严气氛中,太子对许多问题、甚至连外公周奎的名姓都说不出来。奉旨当堂辨认的朝臣们瞠目结舌,无人敢于表态。只有东阁大学士王铎说了声“假”。而当都御史李沾带领随从走上殿时,“太子”突然跪到地上,自认是驸马都尉王昺的侄孙王之明,冒充太子乃穆虎教唆。

这次审讯,马士英打算把另一正直大臣姜曰广牵连进去,阮大铖等则想诬陷郑芝龙左良玉。还是大理寺卿葛寅亮说,朝廷兵力既敌不过郑芝龙,更远非左良玉的对手,攀扯上他们也无法对付,马、阮也因此泄了劲。由于朱由崧一伙失尽民心,驻外武将和全国军民对太子存有幻想,因而一致相信“太子”是真。驻防庐州的靖南伯黄得功、驻守武昌的左良玉、坐镇九江总督军务的袁继咸、总督湖广四省军务的何腾蛟先后上疏,主张“多召东宫旧臣辨认”,反对“辗转诛求”。这使朱由崧等不敢贸然处置本案,“太子”因而一直被囚禁在狱中。

不久,左良玉起兵讨伐企图“谋害太子”的奸党。大军从汉口攻向南京。马士英慌忙把抗清前线的兵力后撤布防。此时,清军抓住这一有利战机,由河南归德分兵东进,乘虚直入。五月初就逼近南京了。

朱由崧乘夜弃城出奔,南京城中一片混乱。以监生赵某为首的民众破狱迎出“太子”,让他做了皇帝。三天后清军入城,他成为俘虏,日后遇害于北京。

至于“太子”是真是假,已无法考证,留给后人的永远是一个谜!

“妖妇”案

弘光元年三月,河南巡抚越其杰派人把朱由崧失散两年多的“妃子”童氏送到了南京。没想到,皇帝并不高兴,相反,竟说童氏是假冒王妃的“妖妇”,把她押进了锦衣卫的大牢。

经过严刑逼供,童氏被迫自称是周王府宫人,因听说周王登基,特来投奔。总之,她认错了人!但事后,她满腹冤屈,给朱由崧写了信,并把当年和当今皇上遇合的经过,告诉了冯可宗。

原来,崇祯十四年(1641)春天,李自成大军攻克洛阳,杀死了祸国殃民的福王。王妃邹氏和世子朱由崧狼狈出走。在尉氏县留宿时,遇到了童氏。朱由崧垂涎童氏的姿色,对她甘言引诱,并发生了关系。后来在继续南逃中途,三人乱中失散,各奔一方。童氏颠沛流离,一年后生下个孩子,没成活。从此流落河南。朱由崧当上皇帝,寻访到母亲下落,把邹妃接到南京享福。消息外传后,触动童氏心事,希望朱由崧能念旧情,接她入宫。河南巡按御史陈潜夫知道这件旧事,曾把童氏的下落上奏朝廷,但朱由崧没有理睬。河南巡抚越其杰与镇守归德的广昌伯刘良佐,对童氏和当今皇上的关系也深信不疑,于是,把她送到南京和朱由崧团圆。

童氏在自述中,对两年前和朱由崧共同生活的情况,包括朱由崧最初勾引她所讲的话,都谈得很清楚。刘良佐也给朝廷送来声言“童氏非假冒”的奏疏。连马士英都认为妃子不假,主张迎她进宫。

朱由崧对童氏上书不加理睬,仍然说她是“妖妇”,改命太监屈尚忠对之严加拷讯,童氏冤死狱中。

仅仅维持一年的弘光朝廷就出现了三起假冒案件,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成立的南明朝廷其实并不是一个强有力的统治核心,皇位的合法性危机让朝廷内部人心浮动,三大案的出现是“立福”、“立潞”的变形,弘光政权的确立看似是明王朝的继续,其实不过是一个纸老虎而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履有着怎样的思想理论?他的医学主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履,明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王履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但是这种运动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既不可运动太过,又不可运动不及,运动中对立的双方要相互协调,才能维持事物的存在,在人体则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以人体言,五脏之气亦应正常而不过亢,才能发挥脏腑的正常功能。如果某脏气过亢,则破坏人体脏腑功能的协调,反而为

  • 汉文帝奉行无为而治,他真的没什么作为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曾经发生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汉朝初期却奉行道家的“无为而治”,而历史上的汉文帝也是此政策的忠实实施者,并且还开创了著名的“文景之治”,那么奉行“无为”的汉文帝,真的没什么作为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事实上,“无为而治”并不是没有任何作为,而是指顺应天道而为。吕雉死后吕雉立

  • 刘邦请不动的商山四皓为何轻易被吕雉请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请不动的商山四皓为何轻易被吕雉请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商山四皓,具体是指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四人,他们对黄老之术颇有研究,早年是秦帝国的博士(一种官职,博学者担任,备帝王咨询政务),学识渊博,秦失政后,隐居于商山。被称为四皓,是因为他们学识渊博

  • 抚顺之战爆发于何时?最后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抚顺之战是后金政权向明王朝开的第一枪,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明清战争(1618年—1683年),战争的双方,一为明朝,一为后金(清朝),间或涉及李自成、张献忠等势力。明清战争是指在清朝兴起和明朝灭亡的过程中,明清之间发生的多次战争。其中,就“抚顺之战”来说,就是明朝和后金(清朝)之间的第一场

  • 朱元璋为什么能忍耐胡惟庸七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为什么能忍耐胡惟庸七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朱元璋当上了皇帝以后,他要考虑的不再是怎么打仗,怎么夺取敌方的占据地,这个时候他更多的巩固自己的政权。他一步一步的消除有威胁的大臣,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开国大臣。朱元璋在刘基和李善长两方势力相互斗争的时候,只是静静的看着,因为无论是谁胜利

  • 大臣拥立朱祁钰上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大臣拥立朱祁钰上位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英宗此时已然陷入人生低谷,同时生活又给他扎上一刀:他最大的依仗——身后的大明朝廷在他被俘虏后,直接将他的弟弟推上了皇位,他被迫成为了所谓的"太上皇"。要知道,此时的他深陷敌营,皇帝的身份是他最大的保护,一旦他失去了这层利用价值,那么

  • 晋阳被北周攻克后,为什么北齐会迅速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北齐在晋阳失守后没过几个月就全面奔溃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建德五年(576年),周武帝攻克了北齐的“霸府”晋阳。晋阳失守后,定都于邺城的北齐此时还控制着广阔富庶的华北平原,足以与北周长期抗衡。但奇怪的是,晋阳失守后,北齐的统治在几个月里就全面崩溃了,其

  • 北齐前后27年,为什么被称为禽兽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齐,南北朝,历史解密

    中国历朝历代的封建政权里,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最奇葩的,享国短短27年,却历经六帝,被刺、篡国、幼主临朝、叔夺侄位、兄位弟继、太上皇、禅让等等闹剧都在这27年中一一展示,可以说,读懂北齐,就读懂封建时代皇位交替的所有方式。北齐(公元550年-57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割据王朝。东魏权臣高欢死后,

  • 关于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的评价如何?他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历史解密

    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捷克语:Antonín Leopold Dvo?ák,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十九世纪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德沃夏克出生于布拉格(时属奥匈帝国,现属捷克)内拉霍奇夫斯镇,早年入布拉格音乐学校,毕业后进行音乐创作,1890年受聘布

  • 揭秘:身份象征的黄马褂,为何到了晚清成了烂大街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马褂,清朝,历史解密

    黄马褂是清朝时期一种尊贵的服饰,是当时皇权的特殊象征,除了规定可以穿黄马褂的人之外,其他人是不可以穿的。在一些影视剧中,黄马褂常常被赋予特殊的含义,比如在《九品芝麻官》中,李公公给他的干孙子穿上了黄马褂,那么就算是八府巡按也不能打他。、而在历史上,黄马褂也是真实存在过的,不过历史上的黄马褂并没有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