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履有着怎样的思想理论?他的医学主张是什么

王履有着怎样的思想理论?他的医学主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30 更新时间:2023/12/23 17:54:55

履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但是这种运动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既不可运动太过,又不可运动不及,运动中对立的双方要相互协调,才能维持事物的存在,在人体则维持生命活动的正运行。以人体言,五脏之气亦应正常而不过亢,才能发挥脏腑的正常功能。如果某脏气过亢,则破坏人体脏腑功能的协调,反而为病。每一气均有相应的他气来制约它,只是在其未亢之时不表现出来,仅是随之而已。只有当其过亢之时,才表现出制约之象。而医生治病,不过是帮助患者使其自我调节系统达到正常,以保持人体正常的生化功能而已。王氏十分重视运用亢害承制之理来说明人体自身的防病抗病能力,重视机体的内在调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此外,就临床诊治思路而言,王履认为医生诊断疾病的方法,是根据当时的病情表现,诊断疾病,并依此来推断其病因,即所谓审症求因。而并非开始感受邪气时,即能预定其以后患什么病。因为感受邪气之后,有当时发病者,有过时发病者,还有因为正气抗邪而使邪气消散而不发病者。种种不同,不一定均患一样的病证。因此王氏重视“因病知原”,以病证推断病因,是十分正确的。

古人认为冬伤于寒,其感邪而即病者,即为伤寒;不即病者,过时而发于春夏者,即称为温病与暑病。由于认为病因是一样的,因此在王氏之前,人们多从伤寒论治,而以治伤寒之方通治伤寒与温暑之病。完素创六气化火之说,并称伤寒为热病。提出“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的观点。对王氏之学颇有影响。王安道根据临床的实际,指出伤寒与温暑之病应当分别,尤其对治疗方法的区别论述颇详。首先,王氏认为伤寒、温病、暑病三者不同,各自“有病因,有病名,有病形,辨其因,正其名,察其形,三者俱当,始可以言治矣。一或未明,而曰不误于人,吾未之信也。”王氏从三者之名称不同,病因各异,临床表现也不一致出发,因此治疗绝不能相同来认识。例如伤寒一病,是发于天气寒之际,寒邪在表,闭其腠理,故外现一派寒邪郁表而卫阳被遏的表现,治疗则必然应选用辛温之剂,否则不能散其寒邪。而温病、热病,则发病于天气喧热之时,怫热自内而达于外,郁于腠理,外无寒邪束表,因此治疗就宜用辛凉、苦寒之剂,否则不能解其热。

他认为,伤寒与温暑,病因虽同出一源,均为冬伤于寒而致,但是属不同类的疾病,不能混淆其治法。仲景之方为群方之祖,可借用其方,但仲景之方非为治温暑病证而设。王安道的这些看法,比起明清温病学家来,尚不十分深刻,其中,对温暑病的病因尚未超脱《内经》的理论范畴,但已从病的治法上将其分开,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此外,王履对于中风病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中风有二,有外感风邪者为真中风,而因火、因气、因痰而致者,属类中风,使中风的理论渐趋完善,对明清医家在此问题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王履的医学主,虽来源于朱丹溪,但却能发挥自己的独到见解,不拘前人之说,能以临床实践为依据,实事求是来探讨医理,是十分可贵的治学精神,对明清以后医学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更多文章

  • 汉文帝奉行无为而治,他真的没什么作为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曾经发生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汉朝初期却奉行道家的“无为而治”,而历史上的汉文帝也是此政策的忠实实施者,并且还开创了著名的“文景之治”,那么奉行“无为”的汉文帝,真的没什么作为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事实上,“无为而治”并不是没有任何作为,而是指顺应天道而为。吕雉死后吕雉立

  • 刘邦请不动的商山四皓为何轻易被吕雉请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请不动的商山四皓为何轻易被吕雉请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商山四皓,具体是指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四人,他们对黄老之术颇有研究,早年是秦帝国的博士(一种官职,博学者担任,备帝王咨询政务),学识渊博,秦失政后,隐居于商山。被称为四皓,是因为他们学识渊博

  • 抚顺之战爆发于何时?最后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抚顺之战是后金政权向明王朝开的第一枪,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明清战争(1618年—1683年),战争的双方,一为明朝,一为后金(清朝),间或涉及李自成、张献忠等势力。明清战争是指在清朝兴起和明朝灭亡的过程中,明清之间发生的多次战争。其中,就“抚顺之战”来说,就是明朝和后金(清朝)之间的第一场

  • 朱元璋为什么能忍耐胡惟庸七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为什么能忍耐胡惟庸七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朱元璋当上了皇帝以后,他要考虑的不再是怎么打仗,怎么夺取敌方的占据地,这个时候他更多的巩固自己的政权。他一步一步的消除有威胁的大臣,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开国大臣。朱元璋在刘基和李善长两方势力相互斗争的时候,只是静静的看着,因为无论是谁胜利

  • 大臣拥立朱祁钰上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大臣拥立朱祁钰上位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英宗此时已然陷入人生低谷,同时生活又给他扎上一刀:他最大的依仗——身后的大明朝廷在他被俘虏后,直接将他的弟弟推上了皇位,他被迫成为了所谓的"太上皇"。要知道,此时的他深陷敌营,皇帝的身份是他最大的保护,一旦他失去了这层利用价值,那么

  • 晋阳被北周攻克后,为什么北齐会迅速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北齐在晋阳失守后没过几个月就全面奔溃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建德五年(576年),周武帝攻克了北齐的“霸府”晋阳。晋阳失守后,定都于邺城的北齐此时还控制着广阔富庶的华北平原,足以与北周长期抗衡。但奇怪的是,晋阳失守后,北齐的统治在几个月里就全面崩溃了,其

  • 北齐前后27年,为什么被称为禽兽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齐,南北朝,历史解密

    中国历朝历代的封建政权里,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最奇葩的,享国短短27年,却历经六帝,被刺、篡国、幼主临朝、叔夺侄位、兄位弟继、太上皇、禅让等等闹剧都在这27年中一一展示,可以说,读懂北齐,就读懂封建时代皇位交替的所有方式。北齐(公元550年-57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割据王朝。东魏权臣高欢死后,

  • 关于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的评价如何?他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历史解密

    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捷克语:Antonín Leopold Dvo?ák,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十九世纪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德沃夏克出生于布拉格(时属奥匈帝国,现属捷克)内拉霍奇夫斯镇,早年入布拉格音乐学校,毕业后进行音乐创作,1890年受聘布

  • 揭秘:身份象征的黄马褂,为何到了晚清成了烂大街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马褂,清朝,历史解密

    黄马褂是清朝时期一种尊贵的服饰,是当时皇权的特殊象征,除了规定可以穿黄马褂的人之外,其他人是不可以穿的。在一些影视剧中,黄马褂常常被赋予特殊的含义,比如在《九品芝麻官》中,李公公给他的干孙子穿上了黄马褂,那么就算是八府巡按也不能打他。、而在历史上,黄马褂也是真实存在过的,不过历史上的黄马褂并没有影视

  • 曹雪芹的家族被抄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曹雪芹家族绝对算得上康熙、雍正时期的豪门大家族了,尤其是在康熙时期,曹雪芹家族的发展更是空前绝后,在曹寅的带领下,整个曹家的名声以及权势都达到了顶峰,正所谓物极必反,也就是在曹寅时期,曹家便已经埋下隐患。这个隐患在雍正时期越发不可收拾,最终导致曹家被雍正抄家,既然曹家是当时数一数二的豪门大家族,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