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生的好且很努力的曹爽,为什么偏偏斗不过司马懿?

生的好且很努力的曹爽,为什么偏偏斗不过司马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634 更新时间:2024/1/15 13:05:16

自此以后,曹爽、司马懿成为后曹叡时代的顾命大臣,两人同朝辅政,成为曹魏帝国的左膀右臂。在这一刻,两人在同一起跑线上,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注定了两人之间必将迎来一场你死我活的权利斗争。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十年之后的高平陵之变以司马懿的完胜告终,曹爽却输得倾家荡产,被夷三族呢?

一、打压司马懿

从曹芳继位到高平陵政变,能打压司马懿近十年,说明曹爽的实力是很强的。

曹爽的起点远比司马懿要高。曹爽是曹魏大司马曹真之子,曹真是曹操的养子,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在曹丕死后更是成为顾命大臣,深受敬重。身为曹真的长子,曹爽一生下来就注定仕途坦顺,而被曹叡任命为顾命大臣更是标志着曹爽走向曹魏政坛核心,从一个继承父爵的官二代一跃成为可以和司马懿扳手腕的权臣。

曹叡死后,曹芳继位,同时“加曹爽、司马懿侍中,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各领兵三千人更宿殿内”。两人表面上平起平坐,实际上曹爽从政经验尚浅,和老狐狸司马懿完全没法比。曹爽起初也很乖巧,有事不敢独断专行,都要请教司马懿,以晚辈之礼待之。这当然不是曹爽的本心,不过他知道仅仅拥有顾命大臣的身份,是不足以打败司马懿的,曹爽还需要努力削弱司马懿的势力。

第一步是打压司马懿。曹爽听从手下丁谧的建议,将原本是太尉的司马懿调任为太傅,明升暗降,表面上是给司马懿戴高帽,给他尊位,实际上是让司马懿远离政治枢纽,把他撇开,政务通过尚书省的时候都是先到曹爽那里。

第二步是安插亲信。曹爽辅政后,重新用一批在曹叡时代抑郁不得志的人,这些人主要是在浮华案时被打压。曹叡时代,一批青年才俊聚在京城,交游清谈,互相标榜,品评人物,不务实的清谈和玄学就此开始流行,最为关键的是,这些人臧否人物,对当时的朝廷用人制度发出挑战,他们称赞过的人物往往能被官家注意,成为进入仕途的一条捷径。所以这些人最后都被曹叡打压,“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而到了曹爽的时代,这些人又被重新启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看曹爽身边都是些什么人,就知道曹爽的为人。

首先是何晏。何晏是东汉末年那位著名的大将军何进孙子,父亲去世得早,母亲被曹操纳为妃子,何晏因此被曹操收养,与曹丕、曹植等一批曹氏子弟一起长大。生长在曹氏集团的核心,何晏的身份又如此尴尬,本应该谨言慎行,但他偏偏崇尚虚浮,骄狂不羁。曹丕和他关系就很不好,常常骂他是“假子”。投靠曹爽后,何晏迅速得到重用,被任命为吏部尚书,排除异己,任用私人,巧取豪夺。更过分的是,在高平陵政变后,何晏迅速卖主求荣,倒向司马懿一方。为了讨好司马懿而搜刮曹爽党羽,穷治冤狱,最后被司马懿所杀。

其次是邓飏。邓飏是东汉开国功臣邓禹的后代,和何晏一样崇尚虚浮,而且还十分好色,投靠曹爽后开始卖官鬻爵,有人为了弄个官当甚至把父亲的妾送给邓飏,邓飏自然乐得接受,一时间成为笑谈。后被司马懿夷三族。

最后是丁谧。和何晏、邓飏两个人不同,丁谧是有政治才干的,替曹爽出谋划策,削弱司马懿势力,把司马懿调任为太傅就是丁谧出的主意,曹爽能打压司马懿近十年,丁谧功不可没。所以司马懿也特别恨丁谧,后被夷灭三族。

这三个人就是曹爽的绝对心腹,号称“台中三狗”,傅暇就说过“以吾观此三人者,皆败德也。”。除此之外,还有在司马懿装病的时候去刺探虚实的李胜、毫无才能的毕轨、镇守关中的夏侯玄以及号称智囊的桓范。这些人中能对司马懿造成威胁的只有夏侯玄和桓范。夏侯玄领兵在外,但军事才能平庸,也没有野心,最后被司马师诛杀;桓范和曹爽是老乡,很有谋略,但是曹爽和他性情不投,两人关系不如曹爽和台中三狗那么好,桓范最后救命的计策也没被采用。

台中三狗都是尚书,处理日常政务;毕轨是司隶校尉,监察检举百官;李胜是河南尹,拱卫京师;弟弟曹羲、曹训任将军,负责京城警卫安全,弟弟曹彦、曹则、曹皑跟随皇帝左右,掌控皇帝言行举止;夏侯玄领兵在外,可以作为外援;桓范任大司农,主管财政农业。这些人要么是曹爽死党,要么是曹爽好友,遍布朝野。

第三步是迫使太后迁宫。公元247年,为了去掉太后对皇帝的影响掣肘,曹爽采纳丁谧等人建议,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从此开始独掌朝政。这个事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司马懿见曹爽作威作福,开始称病不起,避其锋芒。

二、注定失败

为了打倒司马懿,曹爽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事实证明,曹爽的能力实在太次,志大才疏,整个团队也没几个有政治、军事才能,都是一些夸夸其谈之辈,撑不起他的野心。

曹爽是靠强大的背景才成为权臣的,常常耻于自己没有功勋,于是在公元244年向蜀汉发动了兴势之战。曹爽带着夏侯玄、邓飏、李胜率十万大军出汉中,被蜀将王平阻于兴势城。曹爽十万大军没打一场胜仗,供给却成了大问题,“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最后实在耗不下去,只好班师回朝,班师路上被费祎一顿猛攻,曹爽大军死伤惨重。曹爽偷鸡不成蚀把米,功没立成,倒把自己的无能显示得淋漓尽致。

在高平陵政变发生的时候,曹爽其实都还有机会发起反攻。司马懿是装病,曹爽派去刺探虚实的李胜被骗过,从此开始大意;曹爽、曹羲分掌禁军,但是两人经常同时出游,这是十分危险的,桓范早就提醒过他,但是曹爽不听;桓范劝曹爽把阙南别营和典农校尉的两支军队找来护卫,自己身为大司农可以为军队提供军需,带着皇帝曹芳去许昌,挟天子以令百官,和司马懿分庭抗礼。要知道此时的司马懿是打着郭太后的旗号发动政变的,皇帝仍然在曹爽手上,司马懿才是作乱的那一方,曹爽完全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但是曹爽不听。皇帝在曹爽手里,司马懿对曹爽还是有些忌惮的,派出好几拨人去劝降,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攻击曹爽,可惜曹爽错失了好几次机会。

曹爽犹豫了一夜还是决定放弃抵抗,这还与朝臣战队有很大关系,以陈泰、许允、蒋济高柔、何曾等士族势力都站在司马懿一边,曹爽这边只有一个桓范可用,支持者差距太大。

因此,所用非人、骄横愚蠢、麻痹大意、犹豫不决以及天真的政治看法都注定了曹爽的失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棣册封了八位国公,其中六位奉天靖难,成色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01奉天靖难荣国公张玉张玉是朱棣手下第一大将,与另一猛将朱能堪称朱棣的徐达与常遇春。张玉本是元朝将领,元顺帝北遁后归降大明,朱棣就藩北平后,多次跟随朱棣出塞作战,因作战勇猛而且颇有谋略引起了朱棣的注意,将其招揽到麾下,统领燕王三卫之一的燕山左护卫。张玉深得朱棣赏识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前,命张玉和朱能率领

  • 朱元璋若传位给朱标次子,朱棣还敢造反吗,看看他舅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大战结果是朱棣赢了,成功篡夺皇位,把自己的亲侄子打得不知去向。然后又以胜利者的身份将其贬得一文不值,还派个太监郑和以出国访问,外带经商的名义四处寻找,找了几十年也没找到朱允炆的下落。可是,当我们回顾这场大战时,只要细加推敲就会发现。虽然朱元璋生前为自己心爱的大孙子朱允炆安排好了一切,可唯独一点他看走

  • 清朝名人纪晓岚,是献县人还是沧县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关于清代名臣纪晓岚的籍贯问题。一般认为,纪晓岚出生于沧州的崔尔庄,这个在沧州闻名遐迩的市镇最初是属于献县的。按照清代《畿辅通志》中献县卷的记录,说这个村子在献县东北方向。但是,在今天的籍贯认定中,又何以也认为纪晓岚是沧县人呢?原来,抗战时期,曾经在今天的沧州有一个短暂存在的“建国

  • 宋朝到底是不是大一统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一个重要朝代,有着“文宋”之称。在今天的知名度很高,可谓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朝代。那么今天宋安之来讨论一个历史常识,那便是很多人认为宋朝属于是大一统王朝,那么宋朝到底是不是大一统王朝呢?首先认真来说,宋朝肯定不是大一统王朝!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 清朝末年,国家花重金送120名幼童去美国留学,后来他们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872年在李鸿章的支持下,30位中国的幼童搭乘轮船抵达了美国旧金山,开始了他们的美国留学之旅。那一时期仅在清政府的支持下,先后四次资助了120名幼童前往美国学习,算上私人资助出国的就更多了。清政府和李鸿章等人都对这些幼童寄予厚望,他们希冀幼童们在美国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回国后能够改变中国的现状。据

  • 宋朝清供之美都在一碗春色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最近大家应该很辛苦吧?有居家隔离的,也有原地不动的,有出门害怕的,还有被逼在路上的,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糟糕情绪的滋生,大家一定要调节好情绪,相信政府,我们一定会赶走病毒。今天我们到宋朝开“春日宴”,品美食中的清供之美,享宋朝一碗春色。“清供”一词应该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发明”。

  • 顺治帝问和尚:大清能传几代?和尚说了14个字,百年后字字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普通人都有自己的爱好,皇帝也一样,他们也并非每天都把精力放在政务下,他也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放松一下。如果整天忙于公务,心里全是烦恼事,那皇帝岂不养疯了。皇帝们有的爱好还千奇百怪,比如北齐后主高纬,就喜欢扮成乞丐去乞讨。还有的皇帝因为爱好而成了专家,比如宋徽宗酷爱奇石园艺、擅长工笔书画,他还自创

  • 朱允炆最先盯上的藩王竟是他?外祖父是郭子兴,为朱棣开南京城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朱橞是朱元璋的儿子,年龄只比大侄子朱允炆年轻2岁而已,他的母亲正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作为朱元璋发迹的重要人物,郭子兴可谓眼光独到,女儿成为了郭惠妃,义女马氏还是朱元璋的皇后。郭惠妃一生为朱元璋孕育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儿子们分别是十一子蜀王朱椿、十三子代王朱桂和十九子谷王朱橞。在朱允炆登上皇帝宝座后

  • 雍正正愁无人可用,张廷玉:死牢里有个现成的,一代名臣就此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正如同月晴圆缺,此时古难全。须得天时地利人和,才可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章佳·阿克敦是幸运的。顺遂的加官进爵之路新时代下,我们有高考,有社会性考试,用来选拔人才。同样地,古代亦有。统治者们为了扩大统治基础,采取的是科举制度。通过科举考试,让人才进入中央,为国家效力。但是,在清朝这个特殊的

  • 宋朝三百年历史中为什么没有出现皇子争位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父子相残,兄弟互杀,叔侄相杀,为了皇位什么样的离奇古怪的事情都能发生,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最有名的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弑兄夺位,康熙爷九子夺嫡等事件。然后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却十分特殊,这个宋朝在其存在的三百多年里,除了第二代皇帝的继位至今是个谜以外,后世的几百年没有发生过皇子夺位的现象,